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钻井技术的日益精湛,遂使测井解释的创新越发显得重要。环空产液剖面测井与一种水平井测井新思路,对于储层识别和流体识别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日益提高,水平井钻井、测井的数量也逐年攀升。因此,对于水平井钻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储层识别和流体识别的研究应与时俱进、逐步加强。为了提高水平井测井方法解释的质量,找出水平井测井解释的重点,明确水平井测井解释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加强水平井测井源点数据的管理等,文章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运用岩心及FMI测井资料、常规测井资料、声波时差分形分析、地震资料蚂蚁体追踪裂缝检测,对新疆克拉玛依三2+3区石炭系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孔隙类型主要为粒内溶蚀孔隙,且在镜下可见半充填、未充填微裂缝。储层整体上属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的低孔、特低渗储层。识别了三区储层裂缝,研究其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对认识该油藏油气分布规律和增储上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是一门全新的高端测井技术,其直接测量地层中的氢原子响应,可以直接获取地层中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流体识别。由于油、气、水有着不同的核磁共振响应谱信息,因此可以利用此特性进行油气水有效识别。本文主要对三种典型地层流体的核磁共振响应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各种流体的核磁共振响应特性。当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成功应用于测井中,其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地质流体分析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现代沉积、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动态生产资料,进行储层构型研究。研究中识别出三种单一构型单元:单河口坝、单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泥;构型单元的空间位置存在两种平面接触类型、三类垂向叠置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老油田逐渐进入开采后期,薄层、薄互层的开采成为提高产量的关键。目前,许多油田的薄层产量已经占到油田总产量相当大的比例,薄层、薄互层的开发成为这些油田原油产能的主要增长区。自然伽马测井是常规解释中最常用的岩性曲线,而薄互层中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受到上下围岩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真实情况,为了准确识别这样的储层,提高地层参数的计算精度,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真值恢复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如何利用反褶积法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校正及分析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0前言地球物理测井是用专门的测井仪器测量钻井剖面的各种地球物理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用于地层特征分析、确定油气层(目的层)的一门科学。目前地球物理测井在野外测井项目中常用的测井方法一般有电性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测井、核测井等。本次勘探共施工钻孔11个,测井实测米为11777.35m,占钻探进尺的99.44%。所有钻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现有的自然电位测井方法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专用的自然电位测井仪器。该仪器可以单独的进行自然电位测井,达到降低测井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国际上主流测井公司所采用的几种经典的裸眼井测井仪器的机械结构进行了阐述,同时还给出了一种新型的裸眼井测井仪器机械结构,对测井仪器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秀平  吕幸端  吕楠 《山东饲料》2013,(26):278+299
测井数据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对各种野外测井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发挥数据的作用。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随着测井数据量的成倍增加,需要对测井数据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设计了野外带信息库,数据处理光盘信息库,满足了测井数据存储及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测井行业中专用的计量器具就是石油测井仪器,而在测井的行业中我们所说的"刻度"就像是计量学中的名词"校准"。但是在测井仪器的刻度里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就是:不统一的单位、不标准量值,以及在测量仪器中纵向/横向上没有形成刻度体系等,以至于在测井资料以及其解释的结果中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建立起石油测井仪器的完整刻度体系,通过建立石油测井仪器的刻度体系,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以要提高资料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水平井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在水平测井解释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方法是电阻率测井技术、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以及随钻测井等。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先进的测井解释技术。在人们对测井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对这几种方法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水平井的测井解释技术。  相似文献   

13.
岳中霞 《山东饲料》2013,(14):302+311
本文简单介绍了碳氧比能谱测井的测量原理、技术特点、主要用途和操作步骤。同时针对碳氧比测井资料在现河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应用碳氧比测井资料解决油藏的剩余油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井中激电测井的应用原理探究了井中激电测井在矿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测井仪器在运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故障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然后根据故障形成的原因进行排除。本文对测井仪器故障分析的内容进行分析,针对测井仪器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其原因,然后对排除故障的方法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措施进行探讨,提高测井仪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测井是煤炭勘查的重要手段。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测井成果为地质服务是一直探寻的课题。本文综述了煤田测井技术的发展,展示了当前测井技术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对煤田测井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单介绍了硼中子寿命测井原理,着重阐述了该项技术在胜二区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评价,并浅析影响测井资料准确性的因素,探讨了优化硼中子寿命测井工艺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动物身份识别技术是人们管理动物、研究动物生态学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身份识别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文章从有侵入性和无侵入性两方面对动物身份识别技术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侵入性动物身份识别技术,该技术包括烙印法、纹身法、耳痕法、喷涂法和传统耳标法、电子耳标法和生物识别技术(包括视网膜或虹膜识别、唇鼻纹识别、面部识别及DNA识别),并对无侵入性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传统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两种)数据集的获取及不同应用场景(包括固定场景、开放场景、单一物种和多物种)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动物身份识别技术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旨在为动物身份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单介绍了碳氧比能谱测井的测量原理、技术特点、主要用途和操作步骤.同时针对碳氧比测井资料在现河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应用碳氧比测井资料解决油藏的剩余油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苜蓿病害的准确快速识别是栽培苜蓿草地病害防治的关键。苜蓿病害鉴别对专业知识和识别工具及检测环境要求较高,传统的苜蓿病害识别往往需要采用显微观察等手段对叶片病害部位进行镜检,存在时效性差、成本高,难以实现大范围多点位的快速识别等弊端。近年来在图像识别领域的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得到快速发展,为苜蓿病害智能化识别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利用13种常见苜蓿病害图像数据集,基于改进的AlexNet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经过300次迭代训练,构建了苜蓿病害识别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图像输入分辨率的苜蓿病害识别精度。结果表明:13种苜蓿病害最优模型识别总体精度达到72%,最优图像输入尺寸为512像素×512像素;剔除识别精度过低的苜蓿病害样本图片后,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黑茎叶斑病和小光壳叶斑病5类苜蓿病害的识别总体精度提高到92%,最优输入尺寸为1200像素×1200像素。这2种模型均能够实现对苜蓿主要病害的快速识别,研究结果可以为苜蓿病害智能检测系统的研发提供图像识别方面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