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适宜经营密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管理方式32年生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以间伐后保留密度为1 200株·hm-2的林分最高,1 620株·hm-2的林分其次,600株·hm-2的林分最低;径级分配状况差异明显,随着林分经营密度的降低,径级分布向大径木的方向偏移;不同规格材的出材量高低与林分密度相关密切.分析不同密度管理方式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建立冠幅与胸径和最大密度等相关数学模型,得出培育杉木大径材的适宜主伐密度18指数级为1 005~1 382株·hm-2,20指数级为959~1 319株·hm-2,确定了不同径级适宜经营密度.表5参11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6,(14):108-110
通过对章古台地区10-60年生不同密度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年生长量进行观测,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林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生长随密度变化的规律及不同林龄樟子松胸径生长指标下的最适密度,为最佳造林密度及营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胸径值:20a最佳密度为500株·hm-2;30a最佳密度为675株·hm-2;40a最佳密度为350株·hm-2;60a最佳密度为300株·hm-2。  相似文献   

3.
李向福 《新农业》2022,(9):21-22
针对冷凉山区青海云杉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进行了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育苗及造林技术试验.利用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苗造林,提高青海云杉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为15%、30%,成活率和保存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林起艺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52-154
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季节对凹叶厚补造林成活率、早期的地径、苗高生长有着极显著影响。在福建省大田县的最适宜造林季节为2月份,造林成活率最高,达到96.6%,苗木生长也较快;12月份造林成活率较低。但地径、苗高生长均最快。不同的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有着极明显的影响,凹叶厚朴最适宜造林密度为1100株·hm^-2,其胸径、树高、单株干生物量均较造林密度为1600株·hm^-2和830株·hm^-2的林分大。4种不同的施肥措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月份施放腐熟的鸭粪0.5kg/株,10月份施放K肥0.1kg/株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生长量与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3 a生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为研究对象,就造林密度对超短轮伐纸浆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胸径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以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31、B307、B302在2 490株·hm-2密度下的胸径生长量最大,平均达到6.7 cm;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无性系对三倍体毛白杨高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以B331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达到8.9 m;不同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极显著,材积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以9 990株·hm-2密度的材积生长量最大,而无性系对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无性系B307的材积量最大,达到85.4 m3·hm-2.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间伐强度(15%,30%和40%)进行均匀间伐,在林下采用5个树种(柞树、红松、胡桃楸、云杉和水曲柳)按照1 000、1 500和2 000株/hm2 3种更新密度进行人工更新,研究更新幼树的成活率、及苗高、地径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更新1年后,采伐强度40%成活率>采伐强度30%成活率>采伐强度15%成活率,更新密度1 000株/hm2成活率>更新密度1500株/hm2成活率>更新密度2 000株/hm2成活率,水曲柳成活率>红松成活率>柞树成活率>胡桃楸成活率>云杉成活率;生长情况的高低顺序是:采伐强度40%林下更新生长>采伐强度30%林下更新生长>采伐强度15%林下更新生长,更新密度1 000株/hm2林下更新生长>更新密度1 500株/hm2林下更新生长>更新密度2 000株/hm2林下更新生长,水曲柳林下更新生长>云杉林下更新生长>胡桃楸林下更新生长>柞树林下更新生长>红松林下更新生长.  相似文献   

7.
在马尾松林下套种竹柏,通过不同林分郁闭度、不同套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竹柏的生长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种植密度对竹柏的地径、树高和冠幅生长均有着显著影响。在郁闭度0.4、0.5下套种竹柏,宜采用900株·hm-2的种植密度;在郁闭度0.6、0.7下套种竹柏,宜采用500株·hm-2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定向培育的密度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密度对凹叶厚朴人工林生长、干材和树皮生物量的影响规律,试验得出凹叶厚朴在 、 类地的造林密度以2500株·hm-2左右为宜.依据不同密度控制方式对林分生长、成材过程、径级结构、出材量和树皮产量的影响程度,认为定向培育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于12~15a间伐1~2次,目标树保留密度以1505株·hm-2左右较为适宜.以利于改善凹叶厚朴林分结构、促进干材和树皮的合理发育、有效地提高凹叶厚朴人工林的出材量和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11~62a不同龄级青海云杉的主要生长指标,对其植被碳密度和碳储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与胸径、树高和林龄等的相关关系,以评估青海省大通县青海云杉林的碳汇功能。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碳密度为22.06~166.56t.hm-2,平均65.68t.hm-2,其中活体碳密度占85.4%,枯落物碳密度占14.6%。植被活体碳密度与胸径和树高呈显著正相关,随林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林龄49a时达到最大,为151.20t.hm-2。枯落物碳密度与活体碳密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枯死率则相反,林龄49a的云杉林枯落物碳密度最大,为15.36t.hm-2,枯死率最小,为10%。  相似文献   

10.
为明晰关帝山林区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天然更新特征,探究林下更新幼苗幼树的空间关系,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结合半方差函数分析法,探究林下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异质性.结果显示,林下更新密度为450~1350株?hm-2,以云杉为主,占81.74%.云杉更新密度为688株?hm-2,更新良好;华北落叶松更新密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