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应激性疾病是指猪受到外界环境各种有害因素的强烈刺激而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与抓捕、惊吓、保定称重、驱赶、装运、受冷、受热、拥挤、震动、噪音、饥渴等不良刺激有密切关系。笔者在屠宰检疫中经常检出生猪因运输不当而引发的应激性疾病。因此,在生猪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对应激性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猪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应激源的种类越来越多,例如猪常常遭受到外界环境中机械、物理、化学的应激反应,致使皮肤损伤。下面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生猪屠宰检疫中的各种应激引起的皮肤损伤及处理措施。1运输应激运输应激是指,猪只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驱赶、惊吓、饥饿以及在运输车里的拥挤、闷热(或寒冷)、噪音、颠簸、挤压、踩踏等多种应激因子作用下所受到的复合刺激。运输结束后则表现精神沉郁和食欲不振,可引起商品猪屠宰前掉膘等现象,还可引起皮肤毛细血管充血,产生运输斑。这种现象白皮猪易见,严重可导致劣质的猪肉,出现…  相似文献   

3.
猪应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高代谢性疾病,体温升高,血液循环障碍。此病在养猪生产中时有发生,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为做好病的防治,保障猪只健康生长,特做以下简单概述。1病因应激因素:驱赶,抓捕,车船运输,外界气温过高,交配,惊吓,调群,猪群密度过大,猪只相互咬斗,去势,外伤,保定,烧伤,冻伤,各种毒物引起的中毒,环境突变,免疫接种,药物麻醉和治疗,噪音刺激等;此外,母猪分娩泌乳血压升高,饲养管理不善,失血,脱水,缺氧,异常运动,硒和微生素E缺乏,都具有应激原的作用。通过养猪生产实践证明,兰德瑞斯(长白猪)、波中猪、皮特兰等生长发育快的瘦肉…  相似文献   

4.
王笃兰 《中国猪业》2009,4(1):46-46
来源和体重不同的猪合群一圈饲养,常出现相互咬架、攻击等现象,影响猪体的健康和增重。因此,根据猪的生理特征,合理分群,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采取有效的并群方法,充分利用圈栏设备。安排一个猪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高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一、动物驱赶使用最佳的驱赶和移动猪只的操作将有助于猪的良好健康,为驱赶者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当对猪驱赶不当时,它们会变得很痛苦,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后果,例如伤害猪只身体、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瘫痪率增加,增加装载和卸载的时间,并降低猪只生长速度。此外,不当驱赶也会导致胴体显著收缩、整齐  相似文献   

6.
1影响 应激是机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应激因素包括捕捉、运输、断喙、免疫接种、转群、称重、寒冷、酷热、惊吓、饥饿、断水、更换饲料、驱赶、抽打、噪音等。应激反应为机体遭受到劣性刺激而产生的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7.
猪应激综合征(PSS)是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所发生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而致,最常发生于封闭式饲养或者肉联厂里饲养待宰的猪,肌肉发达的皮特兰猪和长白猪发病率最高。1病因当猪只在受到许多致病因素如拥挤、过热、过冷、运输、驱赶、中毒、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商品动物饲养比较分散,在其收购运输、候宰到屠宰加工等过程中,往往由于机体受到长时间的非特异性应激原刺激(如惊吓、抓捕、保定、运格、驱赶、电击、饥饿等)而出现应激性疾病。应激原作用于机体后,通过神经反射,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引起垂体——肾上腺系统兴奋、分泌增多,而引起机体一系列机能代谢的改变,最后可因对各种刺激的抵抗力降低而衰竭。近几年在许多国家,猪的运输死亡率增加,比利时达2.3%、西德1.5%、荷兰0.5%、保加利亚0.5%。另外,在运输中体重减轻、肉质降低,牛减重达3.9%一19.7%、猪…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02,23(7):30-30
来源和体重不同的猪合群一圈饲养,常相互咬架,攻击等现象,影响猪体的健康和增重。因此,根据猪的生理特征,合理分群,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采取有效的并群方法,充分利用圈栏设备,安排一个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高养猪效益。1分群原则将来源、体重、体况、性情和采食等方面相近的猪合群饲养,分群管理,分槽饲喂,以保证猪正常生长发育,同一群猪内体重相差不宜过大,小猪不超过3~5kg,架子猪不超过5~10kg为好。分群后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要任意变动。2适宜密度一般每头不断奶仔猪占圈栏面积0.7m2,育肥猪每头…  相似文献   

10.
1饲料配制的注意原则 1.1按猪只体重来配制不同的饲料 从猪只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来看,小猪阶段主要表现为骨骼的生长、中猪阶段主要长肉、大猪阶段主要长膘这一生长发育规律,同时猪只对营养的吸收也有一定规律,蛋白质的需要是前高后低,脂肪沉积是前低后高。根据以上规律,在育肥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保育阶段10~20千克、幼猪阶段20~35千克,中猪阶段35~60千克.大猪阶段60~90千克。由于不同阶段猪的生理特点、消化功能、生长速度不同,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数量和比例就不同,要求饲料原料和配方也应该不同,不要采用一个配方喂到底的方式养育肥猪。  相似文献   

11.
中暑,主要表现为高热,循环障碍及神经症状,多见于酷暑季节,猪因体肥,散热困难,比其他家畜发病率高。1病因炎热季节猪只因放牧、运输、长途驱赶,阳光曝晒,活动过剧或因畜舍低矮(尤其石棉瓦无隔热层的  相似文献   

12.
犬是富有感情的动物。由于离开原来的主人和生活环境,感到悲伤,同时驱赶、抓捕、运输、惊吓及陌生的环境,给犬造成心理恐惧,这些应激因素可致使犬抵抗力降低而引发疾病。因此,对新购入犬的运输与管理上要更加精心。  相似文献   

13.
乔春玲 《猪业科学》2023,40(7):24-24
在传统的“玉米-豆粕”型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原料来源的脂肪是常见的做法,但脂肪的类型对猪只生长和猪胴体品质都有影响。DDGS(玉米酒糟)脂肪含量高,应用较为广泛。但玉米酒糟中的脂肪酸主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猪只饲料中过量使用会影响猪只脂肪质量,形成软脂肉。在加工腌制培根的过程中,软脂肉处理困难,且可降低腹肉的切片量。  相似文献   

14.
应激是指猪对应激因子的应誉性反应。所谓应邀因子就是对猪来说不可预知的或不可控制的所有各种条件。例如.微生物感染、不良的气候、环境条件变化、迁移、运输、惊吓、抓捕甚至不合理的喂养等等。应激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十分常见,对猪尤其是断奶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肓的影响巨大的,对生产经营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文简述了工厂化养猪生产中猪只应激的主要因素及减少应激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1.生前应激反应 猪只在屠宰前的驱赶、捆绑、装车、运输及在车箱内的互相咬斗,气温过高、过低,营养缺乏、缺水等因素,都会使猪体温度过高,糖酵解过程的加速,引起乳酸产量增加,最终导致PSE肉。 屠宰时击昏也是能使机体突然释放儿茶酚胺,进入血中而发生肌肉收缩。但是随着击昏方法的不同,PSE肉的发生率也有差别。捆绑击昏产生的应激最大,其次是Co麻醉法,电击  相似文献   

16.
猪寄生虫病多目前常发生于管理及环境差的养猪场或养殖,常与饲养方式。猪舍构造,卫生管理,猪只密度,排泄物生理,猪栏土质和气候有关。因此实做好寄生虫柏防治工作对养殖过程中增加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猪业科学》2020,37(10):22-22
据估计,在上市猪只中约有1%的猪只受到了与运输相关的伤害和其他损失的影响。一项新的研究主要针对保育舍增加装猪坡道的好处。  相似文献   

18.
食管阻塞是牛在采食块茎饲料时,因突然受到惊吓或急忙驱赶,造成匆忙吞咽,以至将食物阻塞在食管中所致的疾病.常引起吞咽障碍和苦闷不安,口流大量白色唾液.  相似文献   

19.
猪运输应邀综合征是在装运生猪过程中由于猪受到各种应激因子的刺激(如驱赶、鞭挞恐吓、装笼、运输等)所引起的以急性死亡,持续高热等临床特征为主的综合症候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实践中,养猪专业户常会遇到来源不同的猪合群时,出现剧烈的咬架、攻击、强行争食的情况。猪按不同的来源分群躺卧,体重较小或较瘦弱的猪常处于劣势,睡不好吃不饱,严重影响增重,个体间增重差异达13%左右。可见,为了有效地利用饲料和猪栏,提高猪的食欲和增重效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养猪合理分群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