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枣13号”是金丝小枣自然实生品种,为鲜食加工枣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果实短圆形,两端齐平,平均纵径2.20cm,横径2.30cm;平均单果重5.8g,最大果重7.5g:果实大小均匀,极整齐,果实橙红色。果肉绿白色,肉质细、疏松,汁液中多,风味酸甜,鲜食品质优良。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50%,总酸含量1.15%,维生索C含量6640.0mg/kg,可食率94.20%。因维生素C含量和总酸含量极高,而且果实大小整齐均匀,鲜枣适宜加工枣汁和枣酱等。  相似文献   

2.
泾渭鲜枣由西安市高陵县泾渭枣树研究所培育而成。 2 0 0 0年 8月 ,国内专家教授现场品评、考查结果 ,一致认为该品种属超早熟、大果型鲜食良种枣。果实 8月中旬上市 ,比普通枣提前 1个月。果形长圆 ,果皮光滑 ,色泽艳丽 ,单果重 30g左右 ,特大果重 80g (在早熟品种中极其罕见 )。肉质松脆多汁 ,鲜食品质上等 ,早果早丰性极强 ,当年嫁接当年挂果 ,株产 1~ 3kg ,两年生株产可达 5~ 10kg。泾渭鲜枣树体矮化 ,在普通枣和野酸枣能生长的地方均可栽培。专家认为 ,在长江流域开发生产该品种枣 ,可凭借江南气候优势实现“南枣北调” ,填补…  相似文献   

3.
焦自高 《山东饲料》2004,(11):18-18
一、选择品种 只有在低温条件下花粉多、果实酸味小、畸形果少的品种,才适合促成栽培。从品质角度考虑,一般宜选择“丰香”和“明宝”等品种。  相似文献   

4.
枇杷皮薄 ,易受机械损伤 ,伤口易腐烂 ,果皮易变褐色。如未经处理在室温下存放 10天 ,即有 80 %果实腐烂 ,因此枇杷的保鲜对枇杷的运输和销售极为重要。1 采收 枇杷一般以果实充分着色的时间作为果实采收期。采收时用手捏住果穗或一个支轴摘下 ,轻采轻放 ,尽量不碰压果面 ;采果篮内壁应光滑平整 ,或用软纸衬垫 ,防止果实碰伤。2 选果 采下的果实根据大小、色泽、成熟度、机械伤和病虫害情况进行分级 ,分级后的果实移入通风良好、地面干燥、能防止外部潮湿空气侵入和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果实可以放在果筐内或放在地面上 (先铺 1~ 2cm的…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用途的枣品种(以富士苹果、红肉苹果、玉露香梨为对照)为试材,通过研究5种取汁方法(方法1:直接挤汁;方法2:研磨后用纱布过滤挤汁;方法3:果肉+等量水榨汁;方法4:果肉+2倍水榨汁;方法5:液氮研磨+等量水或2倍水)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的影响,以确定不同用途枣果实最适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5种方法均可作为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取汁方法,其测定结果都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但针对不同用途枣品种采用取汁方法不同。直接挤汁测定更适用于鲜食多汁的鲜食枣品种;“取果肉+2倍水榨汁”适用于果实汁液较少、难以挤汁的制干品种;对于长距离运输或者集中统一测定的果实,可用液氮研磨成枣粉,用“1g枣粉+等量水”进行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李的采收     
李果的采收期依地区、品种、用途与运输情况来定。鲜食与罐藏果实在接近完熟期 (九成熟 )采收。红色品种果面着色占全果 4 / 5以上时为完熟期 ;黄色品种当果面绿色完全转变为淡黄色时为完熟期。早采的外观不美 ,风味不佳 ;晚采的果实变软 ,不耐贮运。长途运输、制干用果 ,可在硬熟期 (七八成成熟时 )采收。红色品种当果面彩色占 1/ 3~ 1/ 2时为硬熟期 ;黄色品种果面由绿色转变为白色时为硬熟期。采收过早 ,制干后多为“青面” ,酸度大 ,有苦涩味 ;采收过晚 ,制干后质软 ,出现“倒脓” ,李干变扁 ,不耐咀嚼 ,干燥率低 ,加工蜜饯出品率低。做…  相似文献   

7.
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藤稔葡萄”地方系列标准已于1999年12月8日在浙江省开始实施。该系列标准由商品果、苗木、栽培技术、主要病虫防治4个标准组成。其中商品果按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果实形状和外观均定为圆锥形或圆柱形,穗形完整,无青粒果、小粒果和病虫果。色泽定为:特级、一级为紫红色,二级为紫红或鲜红色。果穗重量定为:特级、一级大于500g,二级大于400g;分级指标主要依据果粒平均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特级果分别为 ≥16g,≥15%;一级果分别为≥14g,≥1…  相似文献   

8.
<正>"皖枣3号"是从安徽省地方枣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早熟、丰产、优质鲜食枣新品种。2013年8月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长卵圆形,大小均匀整齐,果实纵径4.28 cm,横径2.68 cm,果形指数1.59。平均单果质量13.48 g,最大可达18.6 g。果肩平,果顶平。果实完全成熟呈赭红色,果面光滑,皮  相似文献   

9.
正"猕枣2号"是利用软枣猕猴桃品种"魁绿"实生选育的适合华中地区种植的软枣猕猴桃新品种。2015年5月通过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偏小,单果质量10~16 g。果实短圆柱形,果肩平,果喙端微凸,果形整齐美观。果皮和果肉均为绿色,果皮光滑可食。后熟果实  相似文献   

10.
奉节夔枣     
1品种特性夔枣在奉节栽培历史有1300多年。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000m的中山地带,海拔1200m以上的高山也有少量种植。夔枣适应性强,树势较强旺,一般株高4.5m,冠径3~3.5m,嫁接繁殖当年可试花挂果,盛产期株产 15~20kg。果实长椭圆形或短柱形,果形整齐、大小均匀,果皮薄、浅红褐色、富光泽,果肉乳白色,致密脆硬,汁液中等,味浓甜,无杂味,可溶性固形物28.7%,可食率78.9%,制干率34.5%,核内无种子,鲜食品质上等,可加工优质晒枣、蜜枣。2栽培技术要点可秋植和春梢。秋植有利…  相似文献   

11.
在枣品种的抗裂性调查中,发现“木枣”存在变异系。本研究以“木枣”、变异系“V1”、变异系“V2”和易裂品种“狗头枣”为供试材料,在采用冷水浸泡法进行室内裂果率测定和抗裂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单果重、果纵茎、果横茎、果纵横茎比、单核重、核纵茎、核横茎、核纵横茎比、梗洼宽度、肉核比、含水量等果实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裂果率表现为狗头枣>V1≈木枣>V2,筛选出木枣优良抗裂变异系V2,与木枣遗传背景一致,抗裂性又极显著优于木枣,可为后续裂果机理研究和抗裂品种选育提供育种材料。品种的抗裂性与果形、核形、肉核比、梗洼宽度有关。果实较小、果核较小、果形细长、肩大尾尖、肉核比高、梗洼宽度大,抗裂性好。  相似文献   

12.
正"早秋红"是由山东地方品种"大铃枣"中选出的大果型优良早熟鲜食枣新品种。2017年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编号:鲁S-SV-ZJ-033-2016。该品种果实倒卵圆形或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8.5 g,最大果重25.5 g,平均纵径4.2 cm,横径4.0 cm;果皮鲜红色,富光泽,皮薄;果肉白色,质细汁多,味甜;果实开始着色时可溶性固  相似文献   

13.
石榴“酒果”(当地俗称 )的发病症状 :先在石榴萼筒、果实中部、果柄或两个石榴接触部位出现浅褐色的小斑 ,随后病斑扩大呈块状或片状 ,颜色加深 ,严重时感染整个石榴 ,果实腐烂 ,有酒糟味 ,最后石榴呈“酒石榴”腐烂脱落。严重影响石榴产量和品质。发生“酒果”的病因有三种 :1由栽培环境条件、品种、气温、湿度引起。高温、多湿、水地栽培、皮薄的品种易发病 ;2由中间媒介榴绒粉蚧诱发 ;3由褐腐病、干腐病引发。发病部位 :由 1和 2种因素引发的酒果多从石榴花萼筒发病 ;由 3种因素诱发的酒果多从石榴果实中部、果柄处或两个果实靠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正>"灵武长枣2号"是从灵武长枣品种群体中选出的枣鲜食新品种。2013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长椭圆形、略扁,纵径5.00 cm,横径3.10 cm,侧径2.60 cm。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21.0 g,最大单果质量40.0 g,大小均匀。果  相似文献   

15.
一、晶枣 1.选料 选用脆熟或全熟的鲜枣,要求无伤、无虫、无病、个大、肉厚、核小。大、中型品种皆可,小型枣最好不用。  相似文献   

16.
巨枣树势中庸 ,树冠紧凑 ,主干枝呈黑褐色 ,叶片长卵圆形 ,叶缘锯齿钝 ,叶色浓绿有光泽 ,花乳黄色。果实椭圆形 ,平均单果重 50g ,最大果重 10 0g ,果面平整光滑 ,果皮紫红色 ,果肉青白色 ,核小肉厚 ,汁多脆甜 ,清香可口 ,鲜枣含糖量 33%、含酸量 0 2 %~ 1 5%、维生素C 56 0mg 10 0g(在水果中居第一位 ) ,果实耐贮运 ,生食味佳 ,又是极好的加工品种。该品种丰产性极好 ,一般栽种当年结果 ,3年生树株产15kg ,4年生树株产 2 0kg ,6年生树株产 4 0kg ,每6 6 6 7m2 产鲜枣 4 4 0 0kg ,比普通大枣增产 6~ 8倍。该品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正"晋园晚红"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山西省柳林县"木枣"晚熟优良变异单株中选育的枣新品种。2019年9月通过田间鉴定,12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编号:晋S-SC-ZJ-007-2019)。果实较大,鲜枣平均单果重16.8 g,最大果可达40 g,较均匀。果实长椭圆形,纵径4.42cm,横径2.85 cm;果梗短而中粗,  相似文献   

18.
<正>"银枣2号"是从甘肃省白银市的枣地方品种"小口枣"中选出的枣鲜食新品种。2016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秤锤形,略扁,纵径4.11 cm、横径3.55 cm,最大果纵径5.71 cm、横径4.76 cm。平均单果质量20.8 g,最大果质量47.3 g,整齐度高。梗洼中深,果肩不平有隆起;果顶深凹,柱头残存、不明显;果柄中粗,长1 cm左右。果面  相似文献   

19.
药剂处理。鲜枣在保鲜贮藏过程中,果肉中的果胶酸钙大量分解是果实变软的一个重要原因。保持枣果硬度一般用钙处理,方法有喷布和浸渍两种:喷布法是有采果前10天到半个月,给全树喷以0.2%氯化钙;浸渍法是在采果后用0.2%的氯化钙溶液浸果8-12小时。为杀死果面上的微生物以及防止或仰制病菌的再感染,须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20.
以温州蜜柑、脐橙和椪柑为材料,在重庆伏旱高温期间,选择晴天和阴天分别测定果实顶部和基部的温度日变化。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果面温度为温州蜜柑>脐橙>椪柑;晴天树冠南面果实顶部日最高温一般出现在12:30~14:30;果实表面温度与气温和太阳辐射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气温对果面升温有显著影响,但太阳辐射对果实持续高温甚至发生日灼有更重要作用。在气温38.3℃时,温州蜜柑果顶温度最高达55.2℃,脐橙次之54.1℃,椪柑最低50.2℃;日灼果比例也以温州蜜柑最高,脐橙次之,椪柑最低,说明高温季节果面温度不同是这3个品种日灼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