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锥虫抗药性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抗药性的遗传稳定性等方面的阐述,进而揭示锥虫抗药性形成的机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锥虫抗药机制主要有3点:通过虫体酶活性的变化而影响虫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虫体对腺苷酸等物质的吸收抑制药物对虫体的溶解作用,以及虫体抗药基因的活化。  相似文献   

2.
锥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锥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报道。锥虫抗药性形成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锥虫体内酶的活性(或含量)发生变化,抗药株虫体的苹果酸酶、锥虫硫酮还原酶或鸟氨酸脱羧酶等酶的活性明显升高;锥虫细胞膜上的特异载体,即细胞膜上转运腺苷酸和腺苷的P2载体发生改变,药物进入虫体受阻;虫体的抗药基因被激活或基因发生重组、突变或扩增。本文还总结了锥虫抗药性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应用质粒PTK探针鉴定锥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2P标记质粒探针PTK1、PTK1.1和PTK1.2,对12株中国伊氏锥虫的斑点杂交试验显示,3个探针均能与8株具有正常动基体的伊氏锥虫杂交,而不与其余4株异常动基体伊氏锥虫杂交,对正常动基体株的敏感度为10^2虫体。探针PTK1亦能与马媾疫锥虫杂交,敏感度为10^2个虫体。但PTK1与布氏锥虫仅发生微弱的杂交反应.敏感度为10^5个虫体。试验表明伊氏锥虫株之间的kDNA微环是同源的,伊氏锥虫与马媾疫锥虫和布氏锥虫的kDNA微环存在着共同序列。  相似文献   

4.
应用SDS—PAGE和IEF电泳对伊氏锥虫和媾疫锥虫的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在SDS—PAGE中,伊氏锥虫有21条带.媾疫锥虫有19条带,两种虫体的蛋白质区带在分子量40000~90000之间存在差异,尤其表现在表面糖蛋白上,伊氏锥虫为43000,媾疫锥虫为60000.在IEF电泳中,伊氏锥虫出现26条带,媾疫锥虫出现33条带,两种虫体的蛋白质区带在等电点4.8~5.6之间相同,而在5.6~7.0之间存在差异.本实验还对马媾疫锥虫的蛋白质进行了双相电泳分析,显示出86个多肽斑点.  相似文献   

5.
伊氏锥虫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家畜常发的一种原虫病。猪的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在猪的血液中和骨髓、淋巴、脾脏等处而引起的。1 病原形态 伊氏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虫体呈纺锤形或柳叶状,体长相当于红血球直径的3~4倍,宽度小于红血球的半径,虫体中央有一个圆形的细胞核。在虫体后端有一个动基体,由动基体中毛基体向前生出一根细长的鞭毛,鞭毛前端伸出虫体之外。沿鞭毛一侧生有薄膜,称为波动膜,虫体在血浆中靠鞭毛运动。2 流行及发病特点 猪对伊氏锥虫有较强的抵抗力,多数猪的发病症状不明显或呈隐…  相似文献   

6.
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的建立及其HGPRT活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带虫培养法和带虫传代法建立了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无论有、无饲养细胞,虫体均能快速增殖。培养70d以上,虫体仍保持原有生物学特性,对小鼠有感染性,活力旺盛,在体外能连续培养传代。虫数最高达2.48×106/mL,群体增倍时间为8.86~10.8h。液氮保存、复苏后的虫体可在饲养细胞上立即增殖。培养中发现由巨噬细胞转化的巨核母细胞对虫体生长有促进作用,经胰酶消化能与虫体一道连续传代。通过HAT选择性培养液测定,伊氏锥虫对氨基喋呤不敏感,试验组虫体与对照一样生长良好,证明伊氏锥虫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HGPRT)  相似文献   

7.
正马媾疫是媾疫锥虫所引起的慢性原虫病,寄生于马属动物的泌尿生殖器官黏膜内。1病原马媾疫锥虫是一种单形性虫体,长18—34微米,宽1—2微米。呈卷曲的柳叶状,前端尖锐,后端稍钝,虫体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核,并有由后向前延伸的鞭毛和波动膜。锥虫在宿主体内进行分裂增殖,一般沿体长轴纵分裂,由一个分裂为二个虫体。它的传播主要是因病畜与健康畜交配时,由于生殖器官黏膜的接触而感染。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感染,研究伊氏锥虫在水牛体内抗体及虫体消长的规律.ELISA检测结果表明,水牛感染伊氏锥虫后第6 d检出抗体,而且在2个多月的监测时间里,抗体都维持在较高水平(OD450nm>0.3),因此可利用ELISA方法对水牛感染伊氏锥虫进行早期诊断和监测;水牛感染伊氏锥虫后,即出现一个2~3周左右的虫血症峰期,然后虫血症峰期迅速下降,在虫血症峰期下降后1个多月的监测时间里,虫血症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1条虫体/视野),水牛感染伊氏锥虫后这种峰期短无明显症状、虫血症水平低的现象,给临床诊断和血液镜检虫体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广西部分地区79份血清样品水牛检测的结果表明,伊氏锥虫抗体阳性率达到29.1%,说明广西各地水牛感染伊氏锥虫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感染率比较高,为了保证本地区水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水牛伊氏锥虫感染进行有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最后,我们在实验室孽生的吸血蝇体内意外地发现了伊氏锥虫前鞭毛期虫体,通过人工感染小鼠试验,从小鼠血液中查见大量伊氏锥虫。说明伊氏锥虫若遇到合适媒介,还存在生物学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酶标记电镜技术,从亚细胞水平定位并分析了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排泄分泌抗原(ESA)的特性。结果表明,伊氏锥虫ESA有部分成分为虫体分泌的表面糖蛋白,而大部分成分来自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合成的非表面糖蛋白成分和其他尚未确定的虫体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泰氏锥虫和伊氏锥虫超低温冷冻保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液氮(-196℃)超低温冷冻保存组织细胞的原理,本文选用Ⅰ、Ⅱ和Ⅲ号保护剂分别对来自体外培养的弓形虫和泰氏锥虫、小鼠血液内的伊氏锥虫以及小鼠腹腔液内的弓形虫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试验。试验表明,在没有特殊逐步降温设备的情况下,直接冻存法比间接冻存法更方便,效果更为确实。截至报道之日止,弓形虫保存已达954天,泰氏锥虫达1189天,伊氏锥虫达1089天,虫体形态、活力、增殖力和致病性均无明显改变,为虫体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一较为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PCR扩增检测伊氏锥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伊氏锥虫DNA的PCR扩增技术,并用于分裂工锥虫的检测,经PCR增后的DNA片断分子量约为237bp,可以检测到0.1pg总DNA或1条虫体,可以诊断小鼠的早期感染(第一天)和重复感染,还可以用来考核抗锥虫药物疗效,该项技术对锥虫具有特异性,且灵敏性和准确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13.
用培养的泰氏锥虫制备的死、活两种虫体抗原,接种于家兔和小鼠,一定时间后用伊氏锥虫强毒株攻击,观察其血清抗体的变化及交叉免疫保护能力。试验表明,泰氏锥虫虫体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较高的体液抗体;免疫动物有一定的抵御伊氏锥虫攻击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动物血液中虫体出现的时间较迟,最初的数量少,临床症状轻。死虫抗原组的交叉免疫保护能力较活虫抗原组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钻~(30)—γ射线对离体伊氏锥虫作了致弱剂量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照射剂量6万拉德以下,虫体较照射前更为活跃;7、8、9、10万拉德,虫体活力与未照射的基本相同;15~35万拉德,虫体活力减弱但未死亡。用4、6、9、10、20、25万拉德照射的锥虫给小白鼠注射,未发生虫血症,从中选取4、6、9万拉德三个组进行攻击试验,其潜伏期和病程均比对照组延庆2~3倍。从而看出,用4~9万拉德照射伊氏锥虫,可以减弱其毒力,并保持一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将伊氏锥虫在体外与人血清一起培养,虫体出现渐进性水肿,由蝌蚪形变成环形,最后崩解。将人血清注入感染鼠体内,可以清除体内虫体,使感染鼠得到保护。人血清对接种103个锥虫感染鼠的最小保护剂量为0.2mL,感染后5d注入人血清,血中虫体数量逐日下降,至第10天全部消失。对体外伊氏锥虫不同变异株,人血清均有同样的溶虫效果。经DEAE层析和SephadexG-200过滤后,人血清中只有富IgM的F-1有溶虫活性,而富IgG的F-2和富HDL的F-3均无溶虫活性,表明人血清对伊氏锥虫的溶虫活性与IgM类天然抗体有关。另外,去补体的人血清体外溶虫活性明显减弱,而体内保护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刚果锥虫感染哺乳动物的病程中虫体只限于血流(Losos和Ikede,1972)并发现多数虫体贴附于毛细血管壁,而大血管较少(Banks 1978,Tizard等1978)。静脉注射乙酰二氨吖嗪[diminazene aceturate (Berenil; Hoechst)]后可使虫体脱离微血管系统而涌入血流(Maxie和Losos 1977,1979,Mills等1980)。已调查五种杀锥虫剂包括乙酰二氨吖嗪对犊牛颈静脉和耳静脉中寄生虫虫体数量的效应以查明所报导的乙酰二氨吖嗪的作用是否特异,结果证明乙酰二氨吖嗪和联脒(diamidines)  相似文献   

17.
以无细胞培养系统培养布氏锥虫伊氏亚种(Trypanosma brucei subsp.evansi,简称伊氏锥虫),可见其有规律地形成集落.在每日混匀换液后8h开始虫体向局部聚集,形成集落;随着聚集过程的进展,集落范围缩小,虫密度增高,与周围境界愈加明显.12h集落大小趋于稳定,而虫密度仍持续上升至18h其表现为集落内虫体向多层立体分布发展.虫体不附着于培养器皿,运动活泼.在集落虫密度不断增高的同时,集落内单个虫体逐渐减少,而由分裂态虫体形成的小虫簇相应增多.集落实际上是旺盛分裂增殖的虫体群落.从培养8h起,每2h把培养物混匀1次,其前12h虫密度增长情况与始终静置培养的培养物基本一致,但12h后不再增殖,而后者则持续增殖至18h致使前者的最高虫密度仅为后者的约3/4.结果说明,集落的形成和保持有助于生长繁殖,是伊氏锥虫固有的生物学特性.本文还讨论了其形成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东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寄生虫病学教研组对广州地区八个鸽场的1000多对肉用鸽进行体内、外寄生虫调查研究,在一个国营鸽场的一只鸽的血液中(染色镜检)发现大量锥虫。经对100多条虫体进行详细测量,确诊为伊氏锥虫,其形态结构均与寄生于牛血  相似文献   

19.
牛伊氏锥虫病又称苏拉病,俗称肿脚病,它是由一种叫做伊氏锥虫寄生在牛的血液中所引起的原虫病.本病为慢性经过.牛的抵抗力强只带虫体而不发病,若是牛的抵抗力差或者感染虫体过多时就会发病.  相似文献   

20.
用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滋养层系统和无细胞培养系统成功地培养了布氏锥虫马媾疫亚种。开始建立无细胞培养系统培养时,从第6天起每日补种少量滋养层细胞系统培养的虫体,于3周内逐步建立了适应于无细胞培养系统的锥虫群体。长期连续培养两种系统培养物的虫密度均可稳定保持在7—10.O×10~5/ml左右,虫体有规律地呈岛屿状密集分布。培养液内2—ME和马血清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3mM和20%,添加0.1mM次黄嘌呤可使培养物虫密度增加1倍左右,用烛罐可取代CO_2培养箱。体外连续培养120天。锥虫仍保持细长形态,具表面被膜,对小白鼠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