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9,(6):62-67
以杂交水稻龙两优072和深优9576为试验材料,对各节位腋芽在母体与离体条件下的再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对母体条件下再生稻产量起决定性作用,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对离体条件下再生稻产量起决定性作用;离体条件下再生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均高于母体条件,但千粒重略低于母体条件;离体条件下再生稻的叶面积指数、作物生长率均高于母体条件;再生稻全氮的转运主要发生在叶片,碳水化合物的转运主要发生在茎鞘,且碳水化合物的转运随节位的下降呈增加的趋势;离体条件下各节位各时期茎鞘和叶片的全氮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母体条件,淀粉含量低于母体条件。  相似文献   

2.
利用番茄野生型JAI1和通过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筛选得到的突变体jai1-1的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进行离体组织培养,以探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最后利用PCR反应验证筛选得到的材料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2 MS+50μM/L MeJA是突变体jai1-1筛选的有效培养基。野生型JAI1和突变体jai1-1在MS+6-BA 2.0 mg/L+IAA 0.2 mg/L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JAI1在MS+ZT 1.0mg/L+IAA 0.1mg/L诱导分化不定芽的效率最高,而jai1-1则以MS+ZT 2.0 mg/L+IAA 0.2 mg/L为佳;1/2 MS+NAA 0.1 mg/L是两者诱导生根的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以授粉后1 d的玉米胚囊为外植体,通过改进胚囊分离方法、优化培养基激素成分,开展玉米受精胚囊的体外培养研究,建立玉米受精胚囊的离体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胚囊外植体获得形态正常胚的比例、胚再生为植株的比例均大大提高。经离体培养,约20%的玉米受精胚囊可以获得完整植株,建立了玉米受精胚囊的离体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4.
对两个小麦品种的正反交杂种F1,F2及其回交群体的未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估算了5个离体性状的基因作用值。加性基因对离体性状的贡献不如显笥基因产应大。上位性基因效应比加性和显性基因效应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利用离体组织培养方法保存和加速繁殖珍贵基因型和良种已在农业科研和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开端。我们于1981年进行了红麻子叶的离体培养,以红麻品种72—2的种子为材料,按常规法进行种子消毒,将消毒好的无菌种子接种于加有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发芽,经15~20天待子叶完全展开后,  相似文献   

6.
7.
8.
水稻TRB型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产生和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Basmati 370幼穗为起始材料,应用离体诱变技术,获得了籼稻胞质突变不育株,经测交找到保持系E49-2,并通过多代回交育成了稳定的新型不育系TRB370A。该不育系属于配子体不育型。  相似文献   

9.
玉米花药再生植株成功的例子早在1974年就有报道(Ku 等,1978)。此后,尤其是随着培养基成分改良、预处理和相应基因型筛选等方面的成功,花药培养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进展。但由于植株再生的的成功率较低,以及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基因型的反应不良,致使这项  相似文献   

10.
选用工业大麻新品种龙麻一号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对无菌苗的获得、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及浓度等影响工业大麻组织培养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1.0mg/L 6-BA和0.5mg/L NAA,不定芽分化的最适激素组合为1.0mg/L KT和0.5mg/L NAA,以1/2MS+0.05mg/L IBA+0.05mg/L NAA激素组合生根效果较好。初步建立工业大麻高效再生体系,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1.67%,不定芽分化率达到76.67%,生根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水稻OsWOX3B基因调控叶片形态和表皮毛发育,根据表型被命名为LSY1、DEP、NUDA和GLR1等.深入了解OsWOX3B基因对水稻发育调控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籼稻品种R401的OsWOX3B进行基因敲除.对所获材料进行突变位点分析和表型分析,同时进行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水稻经花药培养获得纯系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利用基于苯乙酸的一步成苗法,获得了来源于多个品种转基因水稻当代植株的花培苗上百株。对其中两个含bar基因插入的转基因粳稻当代植株京引119-B3和京引119-B4的花培植株及其后代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bar基因在所获得的单倍体和二倍体花培植株中均可正常表达出对除草剂Basta的抗性。PCR、Southern分析进一步证明导入的bar基因在绝大多数花培植株中没有发生变化。即使对粳稻京引119-B4这一有多位点插入的转基因植株,花药培养也可达到使外源基因一次纯合、后代不再分离的目的。结果表明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花药培养可用于快速纯合外源基因以获得纯系。并就这一技术体系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EMS诱变的93-11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稳定遗传的迟抽穗突变体dth9(days to heading 9)。该突变体的抽穗期比野生型延长了50d左右,其他农艺性状基本无异。遗传分析表明迟抽穗性状受一个隐性核基因控制。以突变体dth9与日本晴和武运粳7号杂交构建的F2分离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和新开发的8个InDel标记,将DTH9定位在第9染色体着丝粒附近D9-9和D9-17之间240kb的区间内,该区域尚未发现与抽穗期有关的基因。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突变体dth9中与抽穗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从三交组合Ⅱ-32B//协青早B/Dular的F2群体中获得了1个脆性突变体,整个植株表现全生育期脆性。根据该突变体的表型,将其命名为Bc18(Brittle culm 18)。为了更好地鉴定该突变体,用正常茎秆强度品种中9B作轮回亲本与Bc18杂交,创制了Bc18脆秆近等基因系中脆B和中9B。表型鉴定显示,突变体Bc18在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上与野生型中9B 无显著差别,但茎、叶的机械强度分别下降了70.70%和47.16%。细胞壁组分分析表明,突变体Bc18茎、叶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野生型中9B 无显著差异,但半纤维素含量分别提高了31.84%和17.35%。6个杂交组合F2和12个回交BC1F1群体的遗传分析证明Bc18 脆性突变由单显性基因控制。采用图位克隆技术,构建了Bc18/02428和Bc18/9311的F2定位群体,并利用网上公布的SSR标记和新设计的InDel标记,最终将Bc18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长臂端InDel标记PBC22与PBC33之间约154 kb的区间内。  相似文献   

15.
16.
17.
农杆菌介导的籼稻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研究了影响农杆菌转化水稻的主要理化因子,以建立一个农杆菌介导法获得大量转基因籼稻植株的体系。农杆菌EHA101(pIG12Hm)感染后的籼稻Pusa Basmati 1(南亚优质米推广品种)悬浮细胞系经3周选择,其Gus阳性的抗性愈伤组织占感染细胞团总数的比例可达10%左右,最高达21.1%,转化频率有显著提高。用另外两个农杆菌菌株/质粒,EHA105(pCAMBIA1201)、EHA105(pCAMBIA1301)转化该悬浮细胞系的频率均在5%~10%之间。以转化植株的克隆数计算,Basmati 1的转化频率为1%~5%。  相似文献   

18.
通过EMS诱变粳稻品种中花11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矮秆多分蘖突变体mz3。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并利用mz3与籼稻品种南京11杂交建立的F2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长臂上的SSR标记RM19353与RM510之间约747kb范围内。由于该区间包含控制水稻株高和分蘖的D3基因,结合表型分析,推测突变基因与D3可能为一对等位基因。设计7对引物分别对中花11与突变体mz3的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显示,与中花11相比,D3基因在mz3中第636位核苷酸由G突变为A,使得编码色氨酸的密码子TGG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GA,导致翻译提前终止。进一步对定位群体中10个隐性极端个体测序,结果显示所有极端个体都带有该突变位点。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突变体编码的D3蛋白与野生型一样定位在细胞核中,荧光双分子互补试验结果表明,突变体D3蛋白不能与D14蛋白发生互作,推测突变体编码的D3截短蛋白缺少了与D14互作的氨基酸序列,从而阻碍了独脚金内酯信号传递。因此,mz3表型很可能由D3基因突变引起。  相似文献   

19.
20.
几个籼稻品种的成熟胚愈伤组织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培养技术在作物改良上的成功应用需要合适的植株再生体系。本试验以7个籼稻成熟胚为材料,通过优化激素配比,建立适合于水稻遗传转化的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NB 2mg/L2,4-D适合于供试品种的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诱导率达90%以上;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3.0-3.5mg/L KT,0.5~1.0mg/L NAA和5.0mg/L ABA的激素配比,明恢81、N175、航1号的最高分化率分别达72.7%、80.0%和78.0%;移栽成活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