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灌溉水对于塔里木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改善塔里木河的水质,规范灌溉水的排放问题,使我国的农业发展更加生态环保。  相似文献   

2.
栾永泉 《吉林农业》2011,(6):288-288
影响灌区用水量最重要的指标是灌溉水利用系数。以典型灌区为计算分析的依据,从理论上分析该系数的组成以及影响该系数的种种可能因素,找出理论推算与实际耗水量之间的差距。提出阿勒泰地区灌区节水的出发点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李海江  宋瑞芳  张要旭  郭桥燕  夏阳  徐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50+11659-11650
为调查平顶山市烟田灌溉水水质,采集了3个主要植烟县49个灌溉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3个烤烟主产县比较,全盐含量和电导率顺序相同,均为:郏县>叶县>宝丰;氯含量和pH顺序相同,均为:叶县>宝丰>郏县.②叶县和宝丰灌溉用水的全盐量、pH和电导率全部符合烤烟生产要求,叶县85%、宝丰86.67%的灌溉水氯含量处于适宜水平.郏县灌溉用水氯含量、pH和电导率全部符合相关标准,92.86%的灌溉用水全盐量处于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4.
姚英 《甘肃农业》2004,(6):32-33
引大灌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应做的工作 :1.加快田间工程配套 ,减少斗、农渠渗漏损失。 2 .引导灌区群众加强平田整地 ,改造土地畦块结构 ,大畦变小畦 ,改变落后的灌水方式 .3.在灌区内推广管灌、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新节水技术。 4 .强化灌区群众的用水商品意识 ,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 5 .调整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 ,种植耗水少且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提高灌区农民收入 ,促进灌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开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资料的搜集、整理,并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用水状况条件下的渠系水(或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调研.并选取我国典型灌区,进行灌区渠系水(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调研分析.分析渠系水(或灌溉水)利用系数与当地经济、灌区用水状况、作物规模和种类、地下水埋深、气象条件等关系.最后,对我国渠系水(或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尚未达到规定标准,须采取措施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评价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主要指标。在冶河灌区选取四支和五支典型支渠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动水法测定渠道输水损失,利用土壤含水率差值测算田间净灌水量,最后估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冶河灌区典型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23,而渠道输水损失占损失比重为72.7%,是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方法对于改善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节水工程措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8年,1989年两年时间,通过监测四湖总干渠水体的pH、COD、DO、全盐量、氯化物、砷、汞、六价铬、铜、锌、铅、镉、氰化物、挥发酚、氨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等十八个项目,并按分指数、类指数和综合指数进行评价,基本弄清了四湖灌区的长湖、豉湖渠、东干渠和西干渠的水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景电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通过对景电灌区主要作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田块,在每次灌水前后对不同土壤深度的质量含水率进行测定分析,计算代表作物亩均净用水量,结合水源渠首处的提水量,分析计算景电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9.
根据二峰总站提水灌区实际情况,利用干渠渠系配套齐全,进出水量易于掌握,采用水量平衡法对干渠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支渠及以下的渠系水利用系数选择典型支渠采用首尾测算法进行测定,田间水利用系数选择典型田块进行测定,这样简化了测量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测得2014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26,基本上反映了灌区渠系实际用水情况、灌溉工程质量及灌溉用水管理水平.该方法适合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塔里木灌区水资源为依托,以实验检测数据为向导,对塔里木灌区水质进行了相关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节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坤  王立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35-5237
根据目前塔里木灌区农业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及利用现状,通过对灌区引水水质及水量、渠道防渗、节水灌溉面积、主要作物的灌溉定额等实际情况的调研分析,提出了灌区农业用水过程中应采取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宁夏引黄灌区滴灌冬小麦、玉米灌溉施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杨建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85-17588
[目的]为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灌溉制度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在2012年,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典型区域内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与玉米作物产量及其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滴灌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冬小麦、玉米产量和株高随着灌溉量和灌溉次数的增多而增大.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冬小麦产量和千粒重分别增加14.0%和11.64%,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减少63.2%、55.1%.滴灌灌溉下玉米平均产量、平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35.10%和17.42%,且前者的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比后者减少55.5%、50.1%.[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实施滴灌灌溉冬小麦、玉米时,可以分别采用灌溉量190和200 m3/hm2为其参考编制灌溉、施肥制度.  相似文献   

13.
农村灌溉工程主要是指乡村一级管辖的斗渠以下田间工程。根据浍河灌区田间工程现状及灌溉水利用率分析,提出了节水规划方案并对该项目进行了效益分析及经济评价,为灌区今后发展和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塔里木河流域人类活动的持续加剧,导致塔里木河水日益恶化。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和多浪排碱渠的水质测定分析发现,塔里木河上游干流和排碱渠水质理化特征有所不同,水体指标均在渔业水质标准范围内,其中盐碱度的差异较大,并使得塔里木河水系土著鱼类生存环境压力增大,影响其生存,所以仍需对流域水体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土壤条件的边缘绿洲典型灌区灌溉需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土壤性状是影响作物灌溉水生产力(IWP)与灌溉需水的关键因子。以土壤性状与作物灌溉水生产力及灌溉需水的定量关系为依据、结合区域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估算绿洲典型灌区作物灌溉需水及空间分布,为灌区尺度的合理用水分配及节水潜力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黑河中游临泽边缘绿洲平川灌区,对118个农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确定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通过不同土壤质地和肥力水平的农田玉米灌溉试验,确定土壤性状与灌溉水生产力及灌溉需水量的关系、进而依据土壤条件估算灌区尺度的灌溉需水及空间分布。【结果】平川灌区农田0-20 cm耕层土壤砂粒含量为29.4%-91.9%,平均53.6%,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1.37-17.7 g•kg-1,平均10.9 g•kg-1;20-100 cm土层砂粒平均含量51.3%。土壤质地为壤沙土和沙土的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50%以上;有机质含量低于10.0 g•kg-1的面积占26%,土壤持水性能弱;土壤性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高度的变异性。玉米IWP平均为1.11 kg•m-3(沙土)-2.44 kg•m-3(壤土),与0-20 cm土层黏粉粒含量(CS1,%)、20-100 cm土层黏粉粒含量(CS2,%)、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OM,g•kg-1)呈极显著正相关。依据土壤性状与灌溉水生产力的关系,得出平川灌区玉米灌溉水生产力平均为(2.36±0.77)kg•m-3,变动范围为0.75-3.92 kg•m-3,IWP小于2.0 kg•m-3的面积为970 hm2,占总面积的18.5%。灌区玉米生育期平均灌溉需水量为558 mm,总灌溉需水量为28.4×106 m3。【结论】土壤条件决定作物的灌溉需水与灌溉水生产力,在灌溉尺度农业水管理方面,应依据不同土壤性状的斑块单元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合理分配与配置,并重视有利于土壤结构改善和肥力提升的施肥、耕作、灌溉等农业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灌区水土资源分配不均,研究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建立了既对水库进行优化调度,又考虑田间优化配水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模型进行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有效提高灌区灌溉效益(尤其是干旱年份);采用RAGA法进行计算合理可行,计算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楚雄州蜻蛉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楚雄彝族自治州蜻蛉河大型灌区的特点,为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在对灌区需用水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通过采取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节水方案,对灌区的节水改造规划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灌区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采用Borland Delphi高级编程语言,开发了具有水分生产函数计算、作物需水量计算、水资源优化分配、节水灌溉决策等多种功能的灌区节水灌溉决策支持系统,并以河北大名县某灌区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灌溉决策,指导农民进行合理灌溉,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永州涔天河灌溉区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以2011年湖南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永州涔天河灌溉区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