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 大围缯是福建的传统渔业。发源于闽江口一带。据传包括大围缯前身的“百袋网”在内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种双船作业的有囊围网。网具由一囊两翼组成(图1),翼网很长,身囊网很短,网口高而宽大。120~150马力使用的网具、翼网长达440~560米左右,身囊网55~70米,网口伸直周长360~460米。这种网具在40~60米水深的渔场作业,上纲能浮于水面,下纲能紧贴海底。作业以围为  相似文献   

2.
舟山地区大机拖虾生产都是利用钢管固定网口水平扩张,单船拖一顶网作业。随着作业渔场水深增加,作业渔船的吨位、马力也在相应增大,从而使拖虾网的规格、浮沉力及纲绳的配置也日益增大。拖虾网发展较快,改进较多,各地渔民都有不同经验。一般认为:多只袋比单只袋好,一是提高了网  相似文献   

3.
帆布面积增加在促进网口扩张的同时,也使网具整体阻力增加.为了明晰帆布面积对网具整体作业性能的影响,以网口面积与网具阻力的比值(K)作为帆张网网具性能比较参数,通过模型实验分析帆布面积对网具作业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流速为0.24 m/s时,K值随帆布面积增加而递增,但增速逐渐趋缓,帆布面积趋于0.288 m2时,K呈现...  相似文献   

4.
海蜇帆张网的设计与生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6~1997年江苏省启东市海蜇张网的改革和试验结果。文章分析了海蜇鱼发多变、体型较大和常漂游于水域中上层的特点,提出用锚张网替代桩张网,使用大网目以扩大网口并在网口两侧加装柔性帆板以增大水平扩张。改进设计的海蜇帆张网经较大规模的海上生产试验在1997年取得大面积丰收。单船平均网次产量比原用桩张网增加3倍多。文章针对吕四渔场流速(2.5~3.5节)对网具规格及阻力、锚具重量和爬驻力以及渔船起网鼓轮绞拉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提供了经验计算式。文章指出,这种海蜇帆张网的推广、使用必须强化管理,以确保伏休制度得到贯彻。  相似文献   

5.
帆张网作业时依靠扎缚于网口两侧的帆布扩张装置,凭借其受水流冲击所产生的水动力水平张开网口,并因此而得名。帆布扩张装置中的冲角纲是产生水平扩张力的内在原因。“冲角纲”在有关介绍帆张网的专业资料中又称之为“叉钢Ⅰ”,由内外两根不等长的纲索(称“内、外侧纲”)构成。内、外侧纲内长外短的构成特点,保证了帆布迎流冲角的存在,从而在水流作用下网口两侧产生一对方向相背的水平扩张力。内外侧纲长度选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48.1亚区和48.2亚区内2010—2014年南极磷虾拖网渔船的捕捞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分析各拖网捕捞参数(因子)对南极磷虾汛期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4年我国南极磷虾作业渔场主要位于南极半岛等岛屿的周边海域,CPUE 值月变化明显,2—5月为捕捞高峰期。 CPUE 最高值为2014年,最低值为2012年,年平均CPUE呈略上升趋势。从月变化来看,除6月外,标准化 CPUE 均大于名义 CPUE;且最大值出现在4月或5月,最小值均出现在10月。GAM分析表明各捕捞参数对 CPUE 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拖网速度、网口高度、网口水平扩张、拖曳水深、曳纲长度;各因子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22.8%、14.5%、12.7%、6.0%、1.6%,所有因子对 CPUE 的总体偏差解释率为57.6%。研究认为,我国南极磷虾捕捞作业中最适拖网速度范围2.6~3.1 kn;最适网口高度范围22~30 m;最适网口水平扩张范围20~25 m;最适曳纲长度范围100~200 m;最适拖曳水深范围0~40 m。  相似文献   

7.
帆张网与其它张网类渔具相比,因其高效广适、灵活等优点而倍受渔民青睐。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其破网现象也显得尤为突出,常常因此而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一般的,破网部位主要发生在近网口处,从背网和腹网破网发生频率及破损程度来看,背网略高于腹网,这主要是水流的海底边界层效应所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将萤光网线应用在光诱鱿鱼敷网的底网网衣及其近网口部位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做法能扩大该网具作业区域内的有效集鱼范围,提高诱引捕捞对象入网的效果。根据对2000年7月-2000年10月的海上生产472网次对比资料统计及比较:萤光网的夜平均产量增加10.6%,夜平均产值增加12.1%以上;由于渔场作业水深不同、渔获组成不同和捕捞对象不同,萤光网的捕捞效应也发生变化。本文还讨论了不同捕捞对象的趋光性能和背景光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业部提出在五年内逐步取消帆张网作业。这是保护渔业资源的需要,是保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障渔民收人增长的需要。 岱山县是全国重点海洋渔业县,全县有10%劳力从事渔业生产,5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于渔业经济,60%的人口依赖于渔业生存,而帆张网又是全县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针对帆张网裁减,取消和中日、中韩渔业协定后面临的双重问题,必须科学地制订渔业发展新思路、新措施,积极主动,不失时机地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步伐。 一、帆张网作业现状 岱山县是帆张网引进发展较早的地区,1994年,全县召开帆张网作…  相似文献   

10.
闽中渔场位于台湾海峡北部,渔场范围北纬26°00′~24°30′,作业水深50~80米,海底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底质为泥、砂泥和沙质,适合机轮底拖网作业。近几年,随着台湾海峡局势缓和,我司部分渔轮于1950年初开始进入闽中渔场进行底拖网作业,至6—9月份,公司渔轮全面投产,尔后1981—1983年几乎全年在该渔场作业。经过四  相似文献   

11.
南海大陆斜坡水深200-800米处的深海虾渔场虾资源丰富。但该渔场水深流急,层流的流向多变,进行深海作业的虾笼具,投放数量要从十几个到上百个不等;浮标绳和主干绳也长达干几米至几千米,起笼作业时间长,绳索受力大,操作有一定难度,因此强而有力的起笼机是深海虾笼具捕捞作业必不可少的机械装置。  相似文献   

12.
彭永章  孙满昌 《水产学报》1987,11(2):167-172
吕泗渔场的鮟鱇网是张网渔业中使用较普遍的网具,但是鮟鱇网规格受到作业船只长度和作业水深的限制,否则操作困难。同时,由于上、下桁杆笨重,风浪较大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现有鮟鱇网一般适应于水深为30米以浅地区作业,难以向深水区发展。如要扩大网具尺寸,提高渔获量,向深水渔场发展,那末务必对现用的鮟鱇网进行改革。1984年春、夏季启东县水产局在上海水产大学协助下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设计、制作了帆  相似文献   

13.
单根网属桁杆张网,网口配有上下桁杆,以单桩固着海底,迎流张捕鱼、虾类,是江苏沿海,尤其是吕泗渔场春夏汛生产的一种主要作业。该网具在作业过程中,常有破网事故发生,影响了正常生产。本文根据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教训,结合网具模型动水池测试资料,对破网原因与预防措施作一浅述。 一、破网原因 1.叉纲配置不当。(1)上、下叉纲长度比例失调:上、下叉纲长度比值大小决定了上、下桁杆受力程度,这不仅影响网口作业高度,而且对网衣受力状态及程度有极大影  相似文献   

14.
励仲年 《水产学报》1981,5(1):89-92
由于鱼类等的习性与栖息水层各不相同,渔场情况又常起变化,在拖网捕捞作业中,运用一些技术措施改变网口的几何形状是提高拖网渔获效果的一个途径。随着电子仪器的应用和捕捞技术的逐步提高,各国渔业工作者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对现有拖网网口形状的某些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种较为精确而实用的积分计算法。并将计算结果列成数据用表,用于拖网网口参数的换算。  相似文献   

15.
三、浮沉力的调整技术浮沉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网口的高低和网具的浮沉,进而影响渔获量的多少。因此,浮沉力的调整是拖网作业的主要调整之一。一般的说,捕捞栖息水层不同的鱼类要进行不同的浮沉力调整,即使捕捞同一种鱼,也要根据不同生活阶段和不同的渔场进行浮沉  相似文献   

16.
围网是捕捞中上层鱼效率较高的一种大型渔具。机帆船灯光围网是取鱼部位于中段的两翼长带形无囊围网。根据机帆船的适渔性能、作业渔场水深和潮流、捕捞对象等情况,我们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生产和试验,摸索了一套网具结构及装配的主要技术参数: 一、网衣结构围网工作长度330~350米,网具伸直高度120米左右,是作业渔场水深的2~3倍,在5级风、2节流速条件下,网具在水中包围的深度约25米,能捕到  相似文献   

17.
远东拟沙丁鱼在我国黄海中南部的资源量比较丰富,尤其是山东南部沿海和苏北北部沿海,每年4~6月份都形成若干高产渔场。根据远东拟沙丁鱼在春季产卵期间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考虑到小马力渔船(20~60Hp)的适渔性和作业渔场水深20~30米的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帆张网捕捞强度分布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凯洋  张胜茂  樊伟  侯娟  汤先峰  朱文斌 《水产学报》2020,44(11):1913-1925
捕捞强度是渔业资源管理和评估领域的重要参数之一。传统的计算方法无法满足实时、大范围、快速统计时空分布的需要。本文提出根据VMS数据对渔船生产活动划分作业阶段;结合帆张网渔船的作业特点,采用阈值划分和密度聚类算法提取网位,计算各航次的捕捞时长;划分地理格网并累加其范围内的捕捞时长,以各格网平均每平方公里累计捕捞时长(h/km2)作为帆张网捕捞强度的量化依据,并可视化捕捞强度空间分布。本研究以2017年浙江省所属帆张网渔船的北斗VMS船位数据为研究对象,共提取有效作业航次733个,网位6021个,累计捕捞时长736 761.78h。在121.6E~126.5E,27.6N~33.9N范围内划分0.1°×0.1°地理格网,2017年上半年帆张网捕捞相对分散,各格网平均捕捞强度11.26 h/km2;下半年相对集中,平均捕捞强度12.83 h/km2;全年平均14.76 h/km2。其中,在125.4E~126.1E,31.2N~32.1N范围内捕捞强度最大,平均28.51 h/km2。本文设计的网位提取、捕捞时长、捕捞强度空间分布,为分析帆张网渔船作业状态和捕捞强度量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海蜇在我国黄渤海资源量比较丰富,作业渔场范围较广。每年7月上旬至11月上旬,在水深8~20米的海区作业。根据海蛰的生态习性和近海作业渔船的适渔性,我区沿海广泛使用海蛰三重网。经几年的生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1和2012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Trachurus murphyi)的渔业生产统计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智利竹鱼资源的时空变动及其与捕捞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GAM模型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总偏差解释率为24.173%,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拖网时间,贡献率为13.758%。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35.5°~46°S、80°~91°W和25°~28.2°S、74°~76.5°W范围内;最佳捕捞时间为4月、8~11月;最佳拖网时间为8~10 h;最佳的网位为0~40 m;最佳的网口高度为72~95 m。逐步建模法结果显示,影响智利竹鱼CPUE的因子按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拖网时间、网位、网口高度、月份、纬度、经度、曳纲长度、网口水平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