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蜡蚧为害柑桔,使树势生长衰弱,枝梢枯死,其排泄物容易诱发煤烟病,影响柑桔的产量和品质,在十里丰农场桔园和龙游县桔区,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从1986年开始,我们对该虫进行观察记载和防治试验,现将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一总结。1红蜡蚧的发生规律1.1红蜡蚧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雌成虫于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繁殖量大,每雌蚧产卵数在106~544.8粒,5年平均每雌蚧产卵360粒,卵期1~2天。卵产于雌虫体下,孵化2~3天后幼蚧开始分散到新梢上为害,虫口密度高时,新老枝、叶片及果柄上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劳建中 《落叶果树》2009,41(4):49-49
康氏粉蚧为刺吸式害虫,每年发生3代,以卵在被害树枝干、粗皮缝隙或土壤缝隙中越冬。翌春梨树发芽时,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刺吸危害嫩梢。第1代若虫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第2代为7月下旬;第3代在8月下旬。成虫交尾后,雌虫爬至枝干粗皮裂缝内或果实萼洼、梗洼等处产卵,少数卵产在土壤内。产卵时,雌虫分泌大量棉絮状蜡质物结成卵囊,卵产在囊内,每只雌成虫可产卵200~400粒。  相似文献   

3.
靳永  王先伟  谢玉  高强 《落叶果树》2003,35(6):10-10
日本龟蜡蚧 (CeroplastesjaponicusGr.)属同翅目、蜡蚧科 ,又名枣龟甲蜡蚧 ,俗称枣虱子 ,为薛城冬枣的重要害虫。该虫以若虫、成虫固着在叶片和枝条上危害 ,刺吸汁液 ,造成树势衰弱 ,落果加重 ,产量下降 ;重者绝产 ,枝干枯死。该虫在薛城冬枣上 1年发生 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枝条上越冬 ,越冬后在枝条上继续取食危害且虫体迅速膨大成熟 ,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调查 3 0头雌虫 ,单雌产卵量 2 1 4~ 1 1 84粒 ,平均产卵量为 699粒。 6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孵化期遇高温干旱 ,若虫出壳率低 ,大批若虫死在母壳里。如气温正常 ,雨水多 ,空气湿…  相似文献   

4.
康氏粉蚧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氏粉蚧又叫梨粉蚧、李粉蚧、桑粉蚧。分布在各梨产区,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李等果树。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果实、叶、芽、枝干和根的汁液。近年来,随着果实套袋数量的增多,发生日趋严重。1 发生规律 康氏粉蚧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树干、枝条的粗皮缝隙或土块、石缝及其它隐蔽场所越冬。第2年春天梨树发芽时,越冬卵孵化成若虫,在树体的幼嫩部分刺吸为害。第1代若虫发生在5月中下旬,第2代在7月中下旬,第3代在8月下旬。雌若虫发育期为35~50天,雄若虫发育期为25~37天。雌雄交尾后雄成虫死亡。雌成虫产卵在粗皮裂缝、枝杈处、果实的萼洼及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紫薇绒蚧成为梁山地区石榴的主要害虫 ,其对石榴的危害性不亚于龟蜡蚧。引起石榴早期落叶、枝条干枯、树势衰弱 ,产量下降或绝产 ,严重者枝干布满白色虫体 ,致全树死亡。( 1)紫薇绒蚧的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 该虫在梁山地区 1年发生 2代 ,以成虫和若虫附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为害。 4月中旬越冬若虫开始发育 ,雌雄分化 ,形成伪介壳 ,5月雌、雄成虫交配。 5月下旬为雌成虫产卵期。第 1代若虫 6月中旬出现 ,7月上中旬发生第 1代雌、雄成虫 ,7月下旬为产卵期。 8月中旬至 9月上旬为第 2代若虫孵化期 ,绝大多数个体在寄主枝条上定居。 10月下…  相似文献   

6.
草履蚧在陕西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12月下旬卵孵化,1月中旬小若虫开始上树危害,4月中下旬雄若虫化蛹,5月初成虫羽化,雌雄交配,5月中下旬雌虫下树在土缝、石块、砖块下产卵越夏越冬。结合生产试验,总结出了以阻隔若虫上树、喷药防治固定若虫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枣球蜡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2011年对西宁地区枣球蜡蚧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并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枣球蜡蚧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球蜡蚧在西宁地区1a发生2代,以2龄若虫聚集在榆树枝条及其分叉处越冬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若虫开始取食为害,5月上旬2龄若虫蜕皮成为雌成虫,5月下旬第1代雌虫开始产卵,每雌虫产卵量586~1 100粒,平均产卵827粒。6月中旬卵开始孵化,卵期为30d,卵的孵化率为100%。若虫主要在6月下旬至8月为害。9月中旬第2代雌虫开始产卵,每雌虫产卵量250~620粒,平均473粒。第2代若虫在10月至11月上旬为害。卵发育起点温度7.39℃;有效积温266.53日.度;预测式为:N=(266.53±23.24)/T-(7.39±0.87)。  相似文献   

8.
草履蚧为害柿、桃、苹果、核桃、柑桔等果树,近年来对核桃的为害较严重,导致枝芽枯萎、衰弱树势,降低产量。1发生规律与习性草履蚧1年发生互代,以耶在土中越冬,翌年1月下旬开始孵化,若虫孵化后,暂时停留在卵囊内,随温度升高开始出土上树,沿树干成群爬到嫩芽、幼枝上,吸食汁液,若天气寒冷,傍晚下树,钻入土缝等处潜伏,次日再上树活动取食,也有不上树而在地表下根颈部为害的。4月上中旬,老熟雄若虫潜伏于树皮、土缝等处化蛹。雌若虫经3次脱皮后,即变为雌成虫仍在树上为害,雄成虫羽化后与雌成虫交配,随后死去,5月下旬,雌虫…  相似文献   

9.
果园几种常见介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活规律1 .1 梨圆蚧 梨圆蚧又名梨枝圆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是国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李、杏、枣等果树,以成虫和若虫固着在枝干、果实和叶片上吸取汁液。本地1a(年)发生2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翌春树液流动时开始危害。雄虫4月下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交尾;雌虫在介壳下胎生若虫,每头雌成虫一般产若虫70~1 0 0头,初产若虫爬到枝干、果实和叶片上吸食汁液,并分泌蜡质绵毛,很快形成介壳。本地若虫发生期:第1代在5~6月;第2代在7~9月。7月份以前主要在枝条上危害,8月份以后上果危害。1 .2 苹果球蚧 苹…  相似文献   

10.
黑点蚧在浙江黄岩发生很普遍,是柑桔主要害虫之一,为害柑桔果实、叶片及枝条,严重影响桔果品质。 生活史 黑点蚧在黄岩地区,每年发生3个完整世代,以卵或成虫寄生在叶、果和枝条上越冬,越冬雌成虫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若虫孵化最早在4月上旬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防治和控制柑橘矢坚蚧对柑橘的危害,连续4年(2007~2010)对柑橘矢坚蚧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柑橘矢坚蚧在柑橘产区普遍发生.一年发生3代,卵产于母体下,初孵化若虫从爬出母壳在1~3 h内分散转移到枝、叶、果上固着寄生,刺吸其汁液,若虫期发生期分别为5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下旬和9月中旬~11月上旬,时期为28~44 d以上;雌成虫介壳黄褐色或棕色,成虫期长达31~180 d,单雌卵量75~295粒;雄蚧体长形,粉白色,棉絮状.以第1代发生最为整齐,以雌雄成虫形态越冬为主,也有少部分以二龄若虫形态越冬,导致植株生长势衰弱、甚至死亡.分析其矢坚蚧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粗放和防治病虫害不力.防治柑橘矢坚蚧应结合影响该虫的发生因素,采用综合防治技术进行防治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孙丰金 《落叶果树》2003,35(4):34-34
桑白蚧 (PseudaulacapispentagonaTargioni)属同翅目盾蚧科 ,近年在泰安甜樱桃产区普遍发生 ,受害树轻者树势衰弱 ,重者枝条萎缩干枯 ,以至整株死亡。 1 999~ 2 0 0 2年对该虫在泰安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在泰安 ,桑白蚧以受精雌成虫在被害枝干上越冬。3月下旬平均气温达到 1 0℃时 ,雌成虫开始刺吸汁液补充营养。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雌成虫产卵 ,若虫孵化后 ,从母体介壳下爬出 ,分散到枝条背面、枝叉、芽腋及叶柄处固定取食。各代若虫的孵化期分别在 5月上中旬、7月上旬和 9月中旬。 1 0月上旬末代若虫发育成熟 ,雌、雄成虫交尾后 ,雄虫…  相似文献   

13.
1 发生规律 葡萄蜡蚧一年发生2代,以2龄若虫在枝蔓的裂皮缝内、叶痕处以及枝条的阴面越冬,第2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爬到枝条上寻找适宜的场所固着为害。4月上旬虫体开始膨大,吸取的营养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枝条的生长发育。4月末虫体膨大并硬化为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于蚧壳下,每个雌成虫可产卵数百粒至千余粒。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  相似文献   

14.
苹果球蚧属同翅目蜡蚧科,是苹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甘肃张掖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裂缝和叶痕处越冬.一般3月中旬开始活动,群居在枝条上为害,4月中下旬虫体固定,逐渐膨大,并排泄粘液.4月底5月初雌雄分化明显,雄体外分泌蜡质茧,化蛹其中,雌虫继续为害,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初孵若虫从母体蚧壳内爬出分散到小枝条、叶片和果实上为害,以2年生枝条向阳方向较多.  相似文献   

15.
1生活史 为害枣树的介壳虫主要是日本龟蜡蚧.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虫在1~2年生枝上越冬.翌年3月开始发育,4月中旬迅速增大,5月底6月初开始产卵.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7月下旬为产卵末期,每只雌虫产卵1 500~2 500粒.6月中旬卵开始孵化,6月下旬为孵化盛期.若虫离开母体爬到叶上(也可借风传播)吸食汁液,很快分泌蜡质,披盖体背,逐渐形成白色蜡壳,固定为害.8月上旬雄虫开始在介壳下化蛹,蛹期15~20d.8月下旬雄虫羽化,夜伏昼出寻雌虫交尾,其后很快死去.受精雌虫即由叶片转移到枝条上固定越冬.  相似文献   

16.
栗链蚧,属同翅目,链蚧科,是为害板栗的一种主要害虫。根据近几年虫害发生情况的观察,栗链蚧以成虫和若虫集于主干、枝梢和叶片上,吸食汁液。当年新梢被害后,表皮开裂,以至干枯死亡;叶片被害虫,出现淡黄色斑点,引起早期脱落;1~2年生枝条被害,表皮下陷,凹凸不平,生长衰弱,轻则抽不出健壮的母枝,结果量大减,重则全株枝条枯死。1 栗链蚧的发生规律和习性:栗链蚧要在我县一年发生二代,以受精雌成虫在一、二年生枝上越冬。3月上旬越冬虫体开始活动,4月上旬开始产卵,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4下旬至5月上旬孵化盛期,若虫慢慢爬行,一天后,固定于枝干…  相似文献   

17.
曾有记载: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ponicus Endrdy-Younga(Cybocephalidae)]在日本是桑盾蚧及矢尖蚧的捕食性天敌,但还无记载是植食性螨类的捕食性天敌。 日本方头甲雄虫羽化后4~5天,雌虫则在羽化后2天即交尾,从交尾至产卵为2~6天,平均为4天;产卵前期为6~10天,平均8天,卵期平均为6.23天,幼虫期平均为15.77天,蛹期15.67~19.12天,即平均一生发育期为37.07~41.12天。雌雄性比为1:0.77。雌虫寿命最长191天,最短66天,平均143.9天;雄虫寿命最长193天,最短35天,平均122.8天。根据对捕食对象嗜好性试验:日本方头甲喜食盾蚧的2龄幼虫,很少取食雌成虫,对红蜘蛛则偏嗜卵,亦能取食若虫及雌成虫。以盾蚧为食时能进行生殖,但以红蜘蛛为食料时则不能产卵,  相似文献   

18.
柑橘红蜡蚧成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又名红蚰、胭脂虫、红橘虱和红蜡虫,其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梢,叶片及果梗上吸取汁液,并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严重影响柑橘树生长和柑橘产量。红蜡蚧每年发生1代,浙江黄岩地区在5月下旬和6月上、中旬开始产卵,卵期1~2d (天),此时蚧虫幼小、蜡层较薄,是进行防  相似文献   

19.
杏虱子是朝鲜球坚蚧的俗称,在华北、华东地区是危害杏树的重要害虫。它终生吸取寄主汁液,引起树体生长不良,是造成杏树低产的重要因素,严重时能使杏树死亡。1 发生规律朝鲜球坚蚧1年发生1次,以二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当年生枝条上存量最多。翌年3月份开始活动,并逐步分化为雌虫和雄虫。4月下旬雌雄交配, 交配后雄成虫很快死去。5月上旬雌成虫开始产卵,5 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若虫孵化后寻找固着点。10月份开始休眠越冬。  相似文献   

20.
东方盔蚧又叫远东盔蚧、扁平球坚蚧、刺槐蚧。属同翅目,蚧总科。除危害葡萄外,还可危害桃、山楂、核桃、刺槐等。以葡萄、桃、刺槐受害最重。该虫主要以若虫危害枝叶和果实,在危害期间,虫体排出黏液,滴落在叶面及果实上,招致蝇类吸食和霉菌寄生,影响外观和食用。发生严重时枝条枯死,树势衰弱,生产园及资源圃应引起注意。1发生规律该虫每年发生2代,以2龄若虫在老枝蔓翘皮下、裂缝中及叶痕处过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先后爬到枝条上寻找适宜场所固定危害,4月上旬虫体开始膨大,并逐渐硬化变为成虫。5月初开始产卵于蚧壳内,一个雌虫一般产卵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