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是株较早年寻回的小桩,高约九十公分,干幼小。桩的上半段曲折下半段挺朗,上下段一曲一直不对称。顶端的两个枝托走向各异,除它们外全干没枝杈。原桩主已种养一段时间,育成右边一条大弧度下跌枝,以素仁树选材的标准衡量,下段应可以,但上段并非合适,那跌枝觉得尤不合意。买回后照例换上只稍好的盆,没理出思路前先慢慢养若,边育边寻思(图一图二)。半年多后桩已服盆,可以动手改调了。这桩的定位是弄"素仁格",但整个桩的高度偏矮,上段的几个弯曲与素仁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我学玩盆景买的第一棵榕树,是在1991年,原主已育数年,除有一个我觉得可以的根盘外,也有几个枝托,已具树形。榕树给我的感觉是生长快,但当时我没弄过,不知榕树生长习性及品种差异,料想这桩已具头盘枝托,再完善小枝做成作品应该不会花费很长时间。数年后,在实践与交流中,我才深觉当时对榕树的无知与天真。在此期间,我前后买了十多个榕树桩,同样种植条件,生长区别很大。  相似文献   

3.
不华     
<正>2005年得到一盆小桩,可能挖桩者采挖后觉得桩幼小,把三株植于一盆,或也可能是挖时三株苗已是成此一组,挖后以此植于盆中。三株桩干都蜿曲修长,合适做"素仁",刚买回还没有着意塑作,就没把它分植,不经意一养几年。我弄"素仁"树,都喜把托修成尽可能高,这也是这类树的风格特征,所以虽没分植,在这几年的种养中也把三株桩的低位托去  相似文献   

4.
正2007年到海南,觅得几个桩,其中这个博兰桩是买其它桩时桩主附送我,高80cm,不算得好及有特色,桩主恩送,我也就致谢没拒,至于日后如何弄,全没构思,先养着。我弄树缺别人"心中有草图"这技艺,更不懂先画个构想图以图套育,我觉得很多时桩的出芽位置及生长状况并不合你构想,但为达到出图的效果,运用调拉借枝,东枝西用,上枝下用等方法,这往往会造成细观时枝干交叉零乱,这方面我守旧,忌用此法。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我一次性寻购得十多个小松桩,都是苗条修长且清瘦,有曲有直,用于悟习素仁树应是合适的。这是其中一个。桩虽细小,但已是沐浴数年的阳雾风雨,鳞皮略显,身干修长,有几处弯曲。为使它更具秀挺,用木枝铝线夹固调整。但该桩除了较好的干段外,仍是幼桩,没枝托,一干到顶,只端顶段有针叶,如画案铺陈了的纸笔墨,要弄出个作品还要操笔着墨压红。  相似文献   

6.
鹤舞     
正此桩购于1998年。它高约一米六,身干长瘦却不显隽秀,顶部一个弧曲带出无力感,下垂枝的两个交叉枝相背而驰非常碍目,末端的枝条稀长、细小、零乱,而且全树干没托。以盆景常规视角审视,它无可取之处,且廾年前桩材多,这类桩就更少人选了,估计现今也不会有很多人喜欢。整个桩很难用美感去形容,它在原主人园场数十盆松桩中显得很突兀,这种有别于其它桩的形态,显得另类,也正因这另类才吸引了我的兴致,买回后自然成盆友又一个笑柄了。盆友笑归笑我却尽心弄。虽然弄松我没高超的技艺,但我觉得无论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盆友让给我的另一个桩,桩体比前一个大,也是由一个桩长出的气根分拆育出的,但所育时间稍长,上段已蓄育出三干段,桩的下半段仍明显露出根的蜕变,留得的一截断段(A),本是一条完整的根,盆友把它截短,留下约10cm没去掉,未知他何意。但我感觉这桩最不顺眼的应是顶段的处理:锯一个截口把枝折成一个“N”形,以此状作结顶。猜想盆友可能试着弄点新意。这桩我没悟出什么头绪,同样没预期如何弄,但却隐约觉得有点与一般水松桩不一样的潜质。  相似文献   

8.
无涯     
<正>三株桩形相近,这是C株,身干虽显微曲,但也是最偏直的一株。同一组的三株,分植时已确立不弄成雷同的作品,前两个都以直树跌枝作构,虽有所别但仍有所同,这一个如何作构,一时又难以悟出,是三株中最迟确立做形的,没理出头绪前,有意以原斜势不立植,以期能引发与前两株不同的构作灵感。育思了一年仍没头绪,就此养着,按常规也把两托枝调低,因不管如何造型,托位都应调低的。此期间虽没构思出方案,但不弄出与前两个体形相似的定位是  相似文献   

9.
柏树的改作     
《花木盆景》2008,(9):30-32
这是一盆山采刺柏,基部粗壮,舍利交错。已作初次造型,枝顺协调,动感飞扬。只是因为原生枝托细长少枝,尚未回缩,造成目前树冠偏大而松散。  相似文献   

10.
该作品的原桩盆友已种多年,被之随意放置地下盆丛中处于半荫状态,也没着意料理。就这样生长至近2米长,呈半藤状,径小,脚段分叉处约一公分多,无枝托。我多次去聊天也不曾留意它,后无意看到,盆小树轻,遂提起细看。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个赏根为主的作品。2006年秋,又寻得这么一个稀见另类的桩坯。五条长约一米,大小不一的根,组成了"身干",一条粗根成主轴,下跌部分才是原来真正的干段。这桩态的形成,我推估是因为桩长于较松软的土质,根才没四岐而生,随着土不时坍塌,根段逐渐裸露,挖桩时随着裸露的根寻着挖至根端。前几年时兴种植露根桩,挖桩人也跟潮,挖根挖到至极,长及两三米,我甚至见过一株  相似文献   

12.
周慎 《花木盆景》2000,(1):21-21
国内桩景造型分类只有少数著作有“舍利干”这一提法,从作者的解释来看,舍利干包括干和枝两部分:干身局部树皮剥落露出白骨化的木质部,称“舍利”,树枝先端树皮剥落露出木质部,称“神”。“舍利干”这一式样含神枝与舍利干两个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一株三干桩。下干曲且长,约200厘米的长度,于整个下干的中段起才有托枝,整干大小过渡不大;中干约80厘米长,斜向朝上方向生长,干径与下干差不多;上干短小约50厘米长度,走势随中干走向。坦白说,这桩有特色却无美感可言,随行看桩的一盆友质疑并反对我买此桩。当时我看中这桩确实也没看出它有什么可发掘之处,也没想到买了后该怎么摆弄。但我选桩却有一个偏好,只要是我还没有的形态的桩材,其价钱又可接受,我都会买,买回去后再想办法弄,当然,能不能弄好是另一回事。我觉得通过时间培育,调整枝托、养旺针叶后不管  相似文献   

14.
韩学年 《花木盆景》2008,(10):26-30
这组作品与上两组作品(本刊2007年12期《多思巧弄变凡为奇》,2008年5期《名利皆少思庸坯成佳景》)所用的桩坯完全不同,第一组属异桩改作,第二组是小件培育,两组在创作中都需考虑改造与培育。但本组作品的桩坯在我看来都是相当好,具有很好的自然形态,且身段、皮鳞、头板、枝托等都较为理想,基本不需改作,是可遇不可求的好坯材,也是我历年来搜求到众多松桩中算好的坯桩了。  相似文献   

15.
正2002年春,在一个花场见到几垄木麻黄小苗,高矮参差,勾起我的兴趣,可否利用这苗做个丛林盆景?忆记得1996年到九寨沟,车过松藩后,草木荒芜山头无青,触目的:"退耕还林保持水土"、"退牧还林绿化大地"等大型标语,宣召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是对以粮为纲国策的修正。这小苗似乎有了题目,可着意动手,试弄个时代印记的作品,玩盆景设题做树只此一盆。此时水旱盆景盛行,我虽欣赏却畏难而没涉触,总觉得做好水旱要处置好树、石、山、水、饰件等关系及比例,旱丛林少人玩,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较多的盆景爱好者和艺术家都能看懂“舍利干”、或叫“神枝”,不少盆景人、盆景网刊并为之追宠不及,大有定格世界盆景“舍利干”、“神枝”的新模式化。不管是初入道的还是艺术家之列,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活动天地里摆弄几盆“舍利干”作为镇园物,更有甚者,不认地域、文化、树种,认为只要有“神枝”穿脉其中,也就入列时尚了。  相似文献   

17.
正公司有几棵木麻黄绿化树,每年结果掉地易长出苗,其时我弄了一盆木麻黄丛林(上期《退牧还林地回春》)。2008年,我的盆景小师傅,出于好奇,用捡的果已籽分盆育得苗近百,两年后,苗长至30cm至70cm高,那纤纤小木又引起我兴致,似可玩,于是我接着他的好奇,分别弄了几件大小不等的丛林。期间有盆友笑语我年已不轻也有条件,还有兴致玩这般小苗,我觉弄盆景处个平常心,享受悠闲,玩个乐趣,更觉得玩拼林也是个不错的练手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组三株中的B株,三株中干身稍长,势左倾,除了上段一个约九十度弯曲,干仍较流畅(图一)。分植时也可以就此斜势作形,但我觉得此株高挑修瘦,数个托枝可选用,加上自己的感观爱好,以直干作势较适合做出素仁树的特征,于是分植时选择了直栽方案(图二)。分株前养育已去掉了底部的几个枝托,但只是粗略的修改,没有进入创作塑形时段,分植后细酌,要显出素仁树的孤高不凡,还应将外形塑得尽量修瘦。此桩高已  相似文献   

19.
<正>这个是五件桩中身径最大的,也是我玩树除黄杨《天人工物》外,形体最大的作品。该桩径85cm,高约150cm,身干从根底往上约10cm,上段大半边已朽烂,留得约三分之一的扁薄桩径,分大小高低独立两干,一面生机壮虬,另一面腐木仍存。下地前我第一时间冲洗,彻底清除腐烂杂质,涂上502胶,防止继续霉烂。原桩没顶没托,要从头培育,两干都要做出结顶,构出枝托,  相似文献   

20.
作品赏析     
<正>这是一件动感强烈、树相飘逸的真柏作品,枝干之中仿佛灌注着翩跹舞韵和抑扬音律。纵纹流转的主干腾扬而右曲左回,至上结为葱笼之顶,至下飘为舒展之枝。舍利回旋,神枝飞扬,整树气韵一如行云流水般贯穿全局,灵动无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