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捞月型”是岭南盆景一种特殊的悬崖式造型形式,其树头、根和干身走势低伏旁逸、跌宕迂回,宛若俯身捞月,意象生动,因而得名。“捞月型”盆景下捞枝或左或右、或深或浅,灵动飘逸,极富诗情画意。2021年12月3日,笔者在第十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创作表演中因材造型,将一棵普通直干飘枝罗汉松桩材制作成“捞月型”盆景。受现场表演时间所限,诸多细节不及一一讲解,现将构思及制作过程记录如下,与树友探讨共思。  相似文献   

2.
按常见的树形,树冠三角形的最高点是在主干的顶梢处,但也可以将树冠三角形的最高点移向顶梢某一外侧,使主干顶梢成为神枝。这种情况在自然界老树中也是常见的。但对盆景来说,要求树身能平衡稳定,不失去重心,树态反而更有动感。盆景造型万变不离其宗,说的就是树木盆景的造型要合乎自然规律,合乎盆景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3.
<正>岭南地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炎热,植物的年生长时间长,树木种类繁多,尤其是用于创作盆景的杂木树种资源十分丰富,如榕树、榆树、朴树、九里香、福建茶、雀梅、勒杜鹃、红果、小石积、紫薇、黑骨香等等。岭南盆景艺术师们就是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创作出各种形态,多姿多彩,惟妙惟肖的岭南盆景。例如大树缩影型、临水型、斜飘型、悬崖型、挂壁型、捞月型、木棉型、双干型、怪型和林型等等。林型中有三枝林、四枝林、五枝林和丛林型(六条枝干以上)。丛林型又分拼林和一头多干林。拼林是用多株盆景  相似文献   

4.
捞月型悬崖桩是指干身呈猴子捞月状的一种悬崖造型形式。捞月型的最大特点是干身反向、勺状,中后部干段横展于盆前。这是与其它各式悬崖造型最不相同的地方。每一类造型都有其相同的特点、要求,但具体到其中某个造型,就有该造型特有的个性。盆景作者在选桩时就要掌握各个类型的区别,发现树桩特有的个性,充分发挥利用。捞月型如此,其它各种造型无不如此。常规的大悬崖、半悬崖都是干身曲离盆面后顺势翻卷飘泻而下,取的是顺势。捞月型悬崖却是  相似文献   

5.
正制作竹子盆景,事先要储备素材,可选用小型品种,如佛肚竹、观音竹、黄金竹、紫竹、罗汉竹等,先挑其小株,栽于浅盆,适当控制水肥,使其矮化,作为素材选用或在盆友间转让交换已矮化小株(图1)。竹子盆景造型则宜浅盆疏栽,寥寥三五竿、清疏雅致(图2),但也可丛栽做成连片竹林(图3)。构图是造型的主要环节,也即画论"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直接影响到观赏效果。竹子盆景的构图主要是竹竿的造型布局,竹竿应高低错落,间距合理,布局自然,避免毫无取舍,杂乱无章或做成篱笆状。竹子盆景和树木盆景、树石盆景一样,需具备形  相似文献   

6.
兑宝峰 《花卉》2020,(1):44-46
盆景中的"直斜曲卧",是指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卧干式等4种常见的树干造型。直干式直干式盆景是乔木树种的基本树型。特点是主干拔地而起,基本呈直立或略有弯曲状,在一定高度上分枝,其树身挺直,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气势,直穿云霄,以表现树木雄伟挺拔、巍然屹立的神韵。因其主干的直立性不能改变,其造型重点应放在枝的变化上,根据树种、桩材的不同特点,确定分枝的位置、大小、距离、排列方式,并注意根盘的完美与稳健。  相似文献   

7.
正单件盆景包括树木盆景、山水盆景和水旱盆景都有个势的问题。所谓"势",在盆景中是指造型形态、形式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总体趋向,有的人称为流向、走向。单件盆景有势,那微型组合盆景,不管是由几件盆景构成,都属一个整体;不管是由几个单元构成,也都属一个整体,理所当然更应该讲究势的确定、配置,其势的确定、配置必须保持一种融洽谐调的关系,决不可产生疏离感、违和感,这样才能达到艺术形象气韵贯  相似文献   

8.
张钧和 《花卉》2012,(6):36-37
(一)丛林盆景 丛林式盆景,广州人称“并林”.日本人叫“寄植”这是由三株树木以至多株并合于一盆,表现丛林野景的艺术造型。这种丛林盆景的成败关键在布局,  相似文献   

9.
兑宝峰 《花卉》2019,(17):40-42
树干,又名树身,是指从根颈到第一主枝间的主体部分。树桩盆景的树干造型以数量区分,有单干式、双干式、丛林式(多干式)等形式。单干式这是大自然中树木风景的特写,也是植物盆景的最基本树型,虽然只有一株,但却极富变化,有着直干式、斜干式、悬崖式、临水式、曲干式等多种造型,具有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钧和 《花卉》2013,(8):37-37
岭南盆景师法自然,造型多以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和国画的笔法。效仿大自然的古树风姿神韵,富有野趣岭南盆景又分树桩盆景和石山盆景两大类。盆栽家把从山野挖回来的各种树桩,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精心栽培,经过千百次锐意裁剪,  相似文献   

11.
<正>石上捞月式设计制作这块灵璧石外形变化丰富,凹凸多变,非常适宜于制作附石盆景。审视再三,决定制作一件石上捞月式附石盆景。拿定主意,打好腹稿,脑中勾划出台湾真柏树苗在石上扭动的大致形态,然后将自己脑海中的艺术形象描绘在图纸上,完成创意设计(图2-1、图2-2)。  相似文献   

12.
正从盆景艺术的来源史考据的片段中,无论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水石盆景,还是"选自然之神丽,尽高栖之得意"的山水盆景,均以士官文人为首发。随着文明的进步,盆景艺术从盆景硬件的组合分类及组合方式、造型风格上,出现了众多类别,但这并非说,盆景艺术就是"官样艺术",她最终应归类为民间造型艺术,为什么如此说呢?民间艺术是指"由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艺术训练,但掌握了既定传统风格和技艺的普通老百姓所制作的艺术、手工艺和装饰性装饰物",而盆景艺术的创作者,有史以来,无论是士官,还是文人、平民百姓,都来自民间,都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盆景艺术技艺  相似文献   

13.
胡乐国 《花木盆景》2007,(12):64-67
养护管理是树木盆景造型的继续,它在不断地琢磨、不断地改进过程中,使得作品逐渐完善。树木总是要持续生长,原已完成的造型,总还是要随它的生长而变形。短者当年,长者一二年,又要对其进行整形、改作。这就是树木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是永远也完成不好的艺术创作的道理所在。盆景创作的艺术魅力和趣味性也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4.
岭南盆景就是在岭南这块土地上,岭南盆景艺术师对各种素材进行培植、加工、造型,创作出具有岭南特色的盆景。  相似文献   

15.
正福建依山傍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誉,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闽派盆景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盛于明清,精于近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江浙、岭南各派乃至日本盆景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主要表现在对榕树桩景的造型上,闽派盆景以榕树为盛,榕树为秀,享有"榕树独传"的美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柯成昆对榕树盆景情有独钟,作为闽派盆景传承人,在造型技法上吸取南、北之长,采用蓄技截干,讲究树干虬曲,扎片结顶,造型洒脱自然,飘逸多姿。既有常绿树种的磅礴气势,又  相似文献   

16.
正树石(水旱)盆景,是最能体现中国盆景特点的一种艺术门类,其用材广泛,可就地取材、信手捡来,而且来得易、见效快。但要把它做好、做出特色来又绝非易事——至少需要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方面艺术造型及盆景美学基础,并力求达到"师法自然、因材制宜、见机取势、以形传神"、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因此,这就需要长学苦练、勇于实践,发扬"工匠"及"钉子"精神,日增月累、厚积薄发,我认为这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雀梅耐修剪,易造型,寿命长,因此人们历来喜欢用它制作贫景。、清朝嘉庆年间苏灵在《盆玩偶录》中,将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士"与"十八学士",雀梅与黄山松、璎珞柏、榆、枫、冬青、银杏等同列为"七贤士"。直至今日,雀梅仍是各地盆景创作的主要树种之一。岭南盆景痴友会最年轻的成员、大良盆景协会会长张新华先生情迷雀梅十余年,曾四处搜集,终得数十株半成型的雀梅桩材。雀梅有大叶、中叶、小叶和红芽细叶之分,他偏爱产于本省西江和东江流域的红芽细叶雀梅。为了培植好心爱的雀梅盆景,他认真学习,遍访岭南  相似文献   

18.
<正>(二)保养当盆景作品经过配上浅景盆之后,已基本成型,即逐渐进入了保养时期。这个时期的管理要较为细致,其中要注意的是:维持作品造型和保持作品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1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