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军东  王昱茹 《花卉》2019,(20):152-152
人类的审美是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而变化,没有绝对美的标准。经历自然灾害的洗礼后,回归自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渐从崇拜自然到征服自然最后到顺应自然。本文通过对InSitu花园植物景观设计分析,探寻景观设计初心,归纳低成本理念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方式及观赏草景观配置特点,以指导后期景观设计中对当地草本进行景观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浩 《花卉》2019,(24):79-80
园林应当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体.园林的实用性是其审美性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审美性也可以提高其实用性.中国古典园林往往缺乏开放性,一旦对外开放,迎来大批游人,其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矛盾就会显现出来.处理这种实用与审美的矛盾正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概言之就是"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在现代造园过程中,古为今用,提高创新意识,是达到古今和谐,解决实用与审美矛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园林艺术是园林景观的主体对象,园林景观设计是对艺术的一种创新模仿模式。所以,园林艺术是在原有的自然园林元素上对其进行再造改动的过程,从而形成为居民服务的一种新型娱乐区域,以此达到艺术审美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钟祥 《现代园艺》2014,(12):113
生态审美正是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态审美反映了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重视生态美并运用生态审美的观点来为传统的园林艺术设计原则注入新时代的要求,从而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体现出生态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时代对园林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现量"的方式是在古因明学中的一个哲学范畴中表示直觉的方式,而且在宋之后的山水、园林审美中也蕴含着直观亲证的"现量"感知方式。西方艺术曾引以为豪的透视原理,在中国古人那里不过是源于身体众多感知中的一种直觉感受,中国的艺术从来都不是以依据透视原理模仿自然为最高境界,而是超越之,从一种类似佛教"现量"直觉观的审美方式中,去创造异于人们惯常所见的体验,这在中国绘画中可见,中国园林艺术中亦是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6.
程旭 《花卉》2016,(13):22-24
正水培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根茎固定于定植篮内并使根系自然垂入植物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体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水培花卉是一种既可以观赏到花卉根系生长过程,又可以实现花鱼共养的新型花卉产品,因具有清洁、环保、格调高雅等优点,逐渐受到国内以及国际花卉业和广大花卉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仿自然式植物群落种植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逐渐提高,促使园林工作者在园林植物的选择、搭配上多下功夫,仿自然式植物群落种植即是一种新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本文结合一些具体的工程实例来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农业景观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论述了农业景观审美体系是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主体对客体产生的审美感受三部分构成,缺一不可;并进一步说明了农业景观的审美体验,介绍了自然农业景观、农业观光园以及农业主题性公园的不同特点以及审美方式;从不同的美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农业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集造园四要素(山、水、建筑、植物)与诗书画等其它艺术门类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她崇尚自然而高于自然,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体现出中国古典造园幽静淡雅的人文情趣和审美意境。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以她丰富而独特的语言来表述着这种艺术之美。人工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一种"妙极自然,宛自夭开"的哲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芭蕉属(芭蕉科)植物自然繁殖一新类型.这种繁殖类型有可能是野芭蕉通过肉质根形成新植株,其繁殖方式完全不同于芭蕉属植物现已知的种子繁殖和吸芽繁殖两种自然繁殖类型,肉质须根形成新植株的自然繁殖现象在芭蕉属植物中极为少见,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一树形 目前,在我县肥城桃采用的树形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开心形,一是丛状形。 (一)矮干自然开心形,这种树形用四句话概括起来就是: 自然开心树形好,主枝三、四不算少,干高至多三、四十,少主多侧产量高。 这种树形于高30—40厘米,3—4个主枝,无中央领导干,主枝直线延伸,开张角度一般要求45—6 0度,每个主枝上配有3—4个侧枝(或为大型结果枝组)和见缝插针地配备适当的结果枝组和结果枝。这种树形,从生产中观察,符合肥桃的生长结果特性,通风透光良好,丰产,适宜密植。(二)丛状形:这种树形也可用四句话概括起来: 没有主干丛状形,主枝直接平地生,…  相似文献   

12.
刘婕 《现代园艺》2023,(4):123-125
我国园林的起源及发展变化表明,园林景观设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审美变化。基于此,梳理了我国园林景观的审美内涵,在既有的审美基础上,进一步与时代的审美需求相结合,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提升本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程度日益加深,人们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人们的身心在"钢铁森林"中需要休息放松之地,富有自然气息和艺术性的景观园林能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色彩是能引起人们共同审美愉悦的、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而色彩景观,是利用色彩学原理与特性,对人们产生心理影响,提高其对园林景观的认同度,其在园林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简要探讨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园林是再现自然风景的一种艺术,它通过园林设计师对山石、水体、小品建筑、植物等不同的素材,运用统一与对比、主体与本体、主调与基调、节奏与韵律等美学规律进行组景,而形成的一种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表现形式存在区别,又因优秀造园者的社会实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修养、审美想象、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趣的不同,使园林艺术呈现了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风姿。  相似文献   

15.
水培是一种新型的室内的植物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根茎固定于定植篮内并使根系自然散入植物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体提供水分、养分、温度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简单而言,水培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水作为植物生产基质。本文以水培风信子为例,详细阐述了水培风信子的属性、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方法、及水培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园艺》2020,(3):132-133
阐述了作者对建筑审美的认识,认为建筑审美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真实自然。藤本壮介是日本年轻一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他做了许多的实验性的建筑,以此去拓展建筑的边界,追寻建筑最本质的概念。尝试通过分析藤本壮介的建筑作品来展示其自然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7.
对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洋 《现代园艺》2014,(4):112-113
从当前的公园设计、建设理念来看,"湿地"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生态系统,它更是符合现代人群对自然审美需求的一种景观类型。换而言之,湿地不仅仅能够带给我们有形的、生态性的利益,也能带给我们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审美满足感。本文基于湿地公园的设计与建设角度,主要对植物配置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周雪风  王京驰 《花卉》2022,(2):37-3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近年来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创造自然氛围,美丽的山水园林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山水园林设计也逐渐流行起来。植物配置和规划在园林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园林的装饰性,提升其审美价值。本文介绍了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空间设计,并展望园林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花卉》2017,(24)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满足了温饱的基本需求以后,人们对于文化发展和审美享受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才能不断的提升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水平是我们每个从业人员都必须要进行考虑的课题。本文就立足于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对其基本原则和具体流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山水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历经数代,谢灵运、鲍照、谢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都留下不少山水名篇。从魏晋南北朝这个山水诗的发端期审视古代士人的种种审美心态。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隐逸诗人对自然的审美选择经历了"本色的自然——情绪意向化的自然——人格化的自然"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