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5号是以9064为母本、陇春8139为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3 423.1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2.06%。2016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3 964.3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93%。陇春35号属春性中早熟普通小麦,生育期99 d,平均株高98 cm,平均穗粒数31.35粒,平均千粒重47.9 g,容重753 g/L。穗型纺锤形,红粒角质。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56.0 g/kg、湿面筋340 g/kg,沉降值29.8 mL。抗病性强,抗旱、耐瘠薄,落黄好。适宜在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的定西市、白银市、兰州市、古浪县等地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陇春19是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从引进杂交后代材料中,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多抗、广适春小麦新品种,在1997-1998年甘肃省西片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8041.1kg/hm^2,比对照品种高原602增产259.1kg/hm^2,增产率为3.22%,是本届省区域试验中唯一比统一对照增产的品种。多年生产示范及丰产潜力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单种产量达7500.0kg/hm^2,而且边际效应明显,适宜带状种植。目前已在我省河西、沿黄两大灌区推广种植约2万hm^2,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6号(原代号陇春13J6)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从自育春小麦品种陇春23号变异株—顶芒单穗经系统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春小麦东片水地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5 640.7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8.72%;2016年参加甘肃省春小麦东片水地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5 724.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4.78%。陇春36号属春性普通小麦,生育期108~115d,平均株高为94.6 cm,平均穗粒数为31.4粒,平均千粒重为46.1 g,平均容重735.67 g/L。籽粒含粗蛋白163.2 g/kg、湿面筋355.0 g/kg,沉降值35 m L。抗条锈病、白粉病,抗旱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抗倒性强。适宜在甘肃省中部的临夏、兰州、定西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和高寒阴湿区及沿黄灌区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9.
10.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1号是对太谷核不育小麦杂种材料进行花药培养,获得加倍单倍体(DH)纯系材料,再经系谱选育而成.在2009—2011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东片)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折合平均产量4 792.8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减产0.55%,居14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该品种株高94.3102.0 cm,生育期102107 d.穗长8.5耀9.5 cm,千粒重31.2851.00 g,容重762.96797.42 g∕L.籽粒含粗蛋白148.0 g/kg,湿面筋276.5 g∕kg,赖氨酸4.49 g∕kg,沉淀值56.8 mL.经鉴定,苗期对条锈混合菌表现轻度感病,成株期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表现高抗,对Hy8、水4、水7及混合菌表现免疫,含我国育成品种中分布频率很低的持久抗病基因Lr34∕Yr18.适宜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高寒阴湿区和二阴地区及周边生态类型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广东是国内猪肉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地方猪遗传资源丰富,优质猪种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具有肉质好、繁殖力强,适应性好、耐热、抗逆抗病能力佳等特点。但随着国外更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快大型猪种引入,地方猪的市场占有率受到强烈冲击。我国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样的地方猪种质资源,地方猪种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的源泉,因此多年来我国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地方猪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介绍了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等优质种质资源的特点及相关利用研究,并综述了人工授精、体细胞核移植、基因组选择、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地方猪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广东地方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蓖麻种质资源创新及育种方向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蓖麻为双子叶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东部,先后传入亚洲、美洲和欧洲。因其适应性广、存活率高,故广泛存在于各国家,是世界十大重要油料作物之一。蓖麻油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替代石油的深加工方面是公认的最有前景的植物油,其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极高,已被众多研究者所瞩目。但是,目前国际上蓖麻籽缺口严重,使得蓖麻产业的开发利用受到较大限制。我国蓖麻育种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目前,我国蓖麻育种技术及品种产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虽然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在许多方面尚有努力的空间。该研究根据长期的蓖麻育种实践,论述了利用野生资源、农家品种以及国外引进品种改良和创新蓖麻种质资源,培育抗病自交系及杂交种的可行性及重要性。并根据我国蓖麻栽培的区域性特点,提出了高产高油、适应机械化栽培、高度抗病和较强的抗逆性等主要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粱种质资源是高粱改良的基础,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高粱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中国的及外引的高粱种质资源在高粱品种改良中得到了广泛地利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从搜集的高粱地方品种资源中经鉴定,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在引进外国高粱雄性不育系资源后,中国开创了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高粱种质资源作为恢复系的直接来源得到了广泛地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推广的152个杂交种中,涉及到90个恢复系,其中直接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为63个,占总数的70%。后来,利用我国和外国品种资源进行杂交,选育出一批又一批优良亲本系,并组配出高产杂交种应用于生产,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高粱种质资源,应进一步拓宽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建立核心种质库,采取多点鉴定、渐渗杂交、热带种质转换和转基因等技术手段,以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16.
迷你型南瓜种质利用及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8年起从国内外收集、引进单果重200~500g、不同色系的各类迷你型南瓜品种为种质材料,经自交分离、多代系统选育,获得20多份稳定的、五大色系的自交系,并对其园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2002年开始进行自交系间的组合测配。以进口品种为对照,经中试品比及生产性试验,2003年获得配置2个品种、3个组合。该品种果实果皮淡橙黄底色镶嵌深金黄色竖条纹或深绿底色镶嵌灰白色竖条纹或桔红色,果实扁圆形,肉厚。肉色橙红,口感甜而粉,货架期3~4个月以上,观赏期6个月以上。适于春秋两季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