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Pyrus bretshneideri cv.Dangshansu pear)授粉、受精、子房、果实发育中的作用。[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授粉处理对砀山酥梨花柱、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异花授粉的砀山酥梨花柱内源激素IAA、ZR含量均上升,ABA、GA3含量均下降;自花授粉的砀山酥梨花柱内源激素IAA、ZR、GA3含量均下降,ABA含量上升。砀山酥梨异花授粉后,受精过程(24~48 h)中子房内源激素GA3、ZR含量均上升,ABA含量下降,而自花授粉则使ZR含量下降,ABA含量上升。不同授粉处理后48~72 h,砀山酥梨子房中IAA、GA3、ZR含量均高于自花授粉的砀山酥梨子房,而ABA含量则相反。[结论]该研究可为阐明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授粉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和对花粉直感现象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板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与空苞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艇控制授粉方法分析了板栗授粉前后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授粉刺激了板栗子房内源GA1/3、iPA8含量及(GA1/3+iPAs)/ABA值增加,并降低了子房内源ABA含量。未授粉子房和正常授粉子房在授粉前后内源激素含量及变化趋势上的差异,与空苞栗子房和正常栗子房间同一时期的差异基本相似,且未授粉子房内激激素含量变化与空苞栗一致,因此可认为板栗子房授粉不良是空苞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茄子子房内源激素含量与单性结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性结实品系D1和非单性结实品系N1为试材,进行授粉和未授粉处理,研究茄子子房(幼果)内的内源激素的变化与单性结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D1未授粉与授粉处理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IAA、ZR、ABA的含量逐渐升高,而GA含量在花后4d达到最高值,后又迅速下降.对于非单性结实品系N1,授粉可使子房内源激素IAA、GA、ZR、ABA水平急剧上升,而未授粉的子房内源生长促进类激素含量较低,生长抑制类激素ABA相对却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授粉处理中IAA、GA、ZR和ABA含量分别为未授粉的14.5倍、3倍、4.5和2倍.D1授粉与未授粉处理以及N1授粉处理,在开花前后ABA/(IAA+GA+ZR)>1,而N1未授粉处理的ABA/(IAA+GA+ZR)<1.N1在开花前子房内ABA/(IAA+GA+ZR)的比值就高于D1.可见,授粉刺激对单性结实品系内源激素含量影响较小,但对非单性结实品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及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授粉方式对薄皮甜瓜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揭示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的规律.[方法]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京蜜11号”为试材,设定坐果剂蘸花授粉和人工授粉两种授粉方式为处理,以未授粉果实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阶段的细胞学变化,并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其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薄皮甜瓜开花后,人工授粉和坐果剂蘸花处理后果实逐渐大于未授粉果实,且开花3d后差异非常明显.薄皮甜瓜生长前期,坐果剂蘸花和人工授粉后果实中生长素含量高于未授粉果实,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变化趋势与生长素相似,脱落酸含量显著低于未授粉果实.[结论]整体来看,薄皮甜瓜开花后3d可能是细胞快速膨大的启动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果实前期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授粉对砀山酥梨果实发育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黄、鸭梨、七月酥花粉授粉,研究砀山酥梨果实发育进程及单果质量变化与果肉、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授粉的砀山酥梨单果质量大小顺序为圆黄处理、七月酥处理和鸭梨处理;不同品种授粉砀山酥梨果肉、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在果实、种子发育的各个不同时期,内源IAA、GA3、ZR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均为圆黄处理、七月酥处理和鸭梨处理,而各个处理的内源ABA含量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授粉砀山酥梨单果质量与授粉品种的单果质量具有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授粉的砀山酥梨种子数、单粒重与授粉品种单果质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紫薇花器官分化过程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紫薇不育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不育紫薇"湘韵"与普通可育紫薇花器官分化及授粉过程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及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紫薇花器官分化及授粉过程4种激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花器官分化开始阶段,不育紫薇较可育紫薇具有更高水平的GA3、ABA和IAA含量,随着花器官的进一步发育,4种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GA3水平高于可育紫薇,ZR含量低于可育紫薇;授粉时期,内源激素含量随着授粉过程而变化,且不育紫薇GA3水平较可育紫薇含量更低。因此认为,花器官分化及授粉时期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影响了不育紫薇花器官和果实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百合不同杂交组合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验证生长调节物质对克服百合杂交不亲和性的作用,以亚洲百合多安娜、普瑞头以及东方百合索蚌为试材,授粉后采用5种生长调节物质对子房伤口处理.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管生长行为.结果表明:5种激素对花粉管生长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BA>NAA>GA>IAA>IBA,对于系内杂交,使花粉管在授粉后48h提前达到生长高峰,且BA、NAA使每个蒴果的结实量从6粒增加到15粒,提高了结实率;对于系间杂交,促进了花粉管伸长,推迟了花粉管停滞生长时间,未刺激花粉管进入子房;激素对不同组合花粉管生长情况不一致,多安娜×普瑞头、索蚌×多安娜花粉管在授粉后24~96h急剧生长,而多安娜×索蚌花粉管处于缓慢生长.生长调节物质对百合杂交花粉管生长的刺激作用因亲缘关系远近存在差异,亲缘关系近,刺激作用强;亲缘关系远,刺激作用弱.同时对正反交花粉管生长的促进作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运用4个黄瓜单性结实率不同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摘叶、去雌蕊、摘花瓣等处理,观察果实生长发育情况,测定子房、叶片及柱头的内源激素种类及含量,以探索内源激素产生的部位、种类及作用浓度.试验结果表明:(1)单性结实黄瓜开花后子房中的IAA来源于叶片和子房,只有叶片和子房两者提供的IAA之和达到300 ng/g,果实才能正常生长发育.(2)果实中的GA3含量在6个处理中变化不大,说明果实中的GA3来源于子房,而且它在果实中的浓度也在30 ng/g以上.(3)去柱头的果实子房中的ZT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测量柱头的激素发现,单性结实的品系柱头中ZT含量都在350 ng/g左右.说明IAA、GA3、ZT是促进黄瓜单性结实的主要内源激素.  相似文献   

9.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单性结实品系EP-6与非单性结实品系ZR-2为试材,研究内源多胺含量与单性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内源多胺能够显著促进黄瓜子房的膨大以及初始阶段的发育。在果实发育过程中,EP-6未授粉处理的子房内源亚精胺(Spd)与精胺(Spm)水平显著高于授粉处理,而内源尸胺(Cad)与腐胺(Put)水平则显著低于授粉处理。对于ZR-2来说,Spd与Spm水平则是授粉处理高于未授粉处理,Cad与Put水平未授粉处理高于授粉处理。说明Spd与Spm有利于黄瓜果实的发育;Cad与Put则可能不利于果实发育。此外,黄瓜子房中多胺代谢趋势,尤其Spd与Spm的代谢与RNA和蛋白质代谢趋势基本一致,均在开花前后达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说明内源多胺可能主要是通过调节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进黄瓜子房初始阶段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板栗果实发育与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空苞栗和正常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与果实直径生长规律 ,并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正常栗胚胎发育期子房内源 GA1+ 3、i PAS含量和 ( GA1+ 3+i PAS) /ABA值呈现出“双峰”型变化模式 ;而子房内源 AB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且幅度较小。正常栗果实直径生长率的变化过程与子房内源 GA1+ 3、i PAS含量和 ( GA1+ 3+ i PAS) /ABA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苞直径生长率与子房 i PAS含量和 ( GA1+ 3+ i PAS) /ABA值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决定系数为 0 .81 2 0 ,且 i PAS含量比 ( GA1+ 3+ i PAS) /ABA值对总苞直径生长率的影响更大 ;坚果直径生长率则与子房 GA1+ 3含量间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决定系数为 0 .8795。空苞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在整个胚胎发育期未出现明显的峰值 ,且子房内源 GA1+ 3、i PAS含量和 ( GA1+ 3+ i PAS) /ABA值呈下降趋势 ,ABA含量呈上升趋势。空苞栗果实生长过程同正常栗间的差异与其子房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1.
花期处理对不同瓜类子房发育初期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西瓜、西葫芦授粉、外源激素处理子房及黄瓜未处理子房^15N分配率,开花后4d比开花当天增加2-3倍,P,K,Zn,B,Mn含量均明显升高,尤其B、Zn升幅更大。而西瓜和西葫芦未处理子房^15N分配率花后4d仅为开花当天的1/3左右,P、K、Zn、B、Mn含量则下降1-2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砀山酥梨果实的生长发育与其果肉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砀山酥梨不同发育时期果肉内源激素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生长促进型激素ZR、GA和IAA含量在砀山酥梨授粉后1 ~15 d呈上升趋势,较高ZR、GA和IAA含量能促进砀山酥梨子房发育和正常坐果。果实中ZR含量在砀山酥梨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开始时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直到果实成熟。IAA和GA的变化动态大致相似,在果实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减少,进入果实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又迅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与果实生长动态基本吻合。ABA含量分别在授粉后15、45、120 d出现高峰,与砀山酥梨生理落果和果实成熟时期基本一致。[结论]砀山酥梨果实的生长发育各时期持续时间及其内源激素含量也不相同,果实的生长发育与其内源激素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对以“新世纪”和“八云”品科授粉的黄花梨果实分别测定内源赤霉素(GAs)和细胞分裂素类(CTK)物质的含量。在授粉后25天,CTK的含量达到高值,而GAs则在授粉后70天左右达到高峰。而且由不同品种授粉的果实在发育进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当GAs和CTK含量达到高峰或大值时,新世纪授粉的果实所含之GAs和CTK量比八云授粉的约高一倍,作者认为这种结果可能是引起果实大小差异的内在原因,本文还对果实发育与激素的关系及果实直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黄瓜、西瓜及西葫芦3种作物子房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比较,进一步探明瓜类单性结实、授粉结实及外源激素诱导结实与内源激素消长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黄瓜、西瓜(2X、3X)、西葫芦授粉、外源激素处理及黄瓜未处理子房ZT在开花前2d至花后5d均呈持续升高趋势,GA在开花前含量较高,开花前1d下降至较低水平,开花后则渐升。但西瓜和西葫芦未处理子房(自然凋萎前)开花前至开花当天ZT不断升高,花后2d开始下降,至花后5d时ZT降至最低;GA于花前1 ̄2d速降,开花当天略升,开花后又速降至低点。黄瓜、西瓜及西葫芦正常发育子房的ZT/ABA在1.0 ̄1.5之间,GA/ABA则在0.04 ̄0.07间波动。  相似文献   

15.
桃树缘何开花不结果桔园如何防治红蜘蛛答樟树市临江镇农友问影响桃树坐果的生理原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授粉受精.桃树的绝大多数品种需要通过授粉受精产生种子,才能坐果.未受精的子房谢花后,由于生长促进物质减少,抑制物质增多,停止发育而脱落;二是桃是自花(本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内源多胺在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对石河子地区主栽蟠桃品种贵妃红进行自花、异花授粉,并以天然授粉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授粉方式下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在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亚精胺(Spd)、腐胺(Put)和精胺(Spm)的含量变化均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在果实授粉后第6周达到最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亚精胺(Spd)、腐胺(Put)的含量始终明显高于精胺(Spm);自花、异花授粉后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内源多胺水平均高于天然授粉.[结论]在蟠桃品种贵妃红果实发育开始,自花、异花授粉以及天然授粉组合的多胺水平差别不大,但是在授粉后,异花授粉组合的果产内源多胺的合成速度明显增高,在果实的发育后期,多胺的水平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7.
鸭梨自交不亲和性与花柱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交不亲和梨品种鸭梨及其亲和变异品种金坠梨为材料,测定了鸭梨和金坠梨自花授粉、鸭梨异花授粉后花柱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期阐明内源激素与自交不亲和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坠梨大气球期花柱中促进生长的激素IAA、GA3、ZR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鸭梨,而ABA含量极显著低于鸭梨。2个品种自花授粉后72 h内,花柱内IAA、ZR含量呈下降趋势;在授粉后24 h时内GA3含量下降,随后上升;金坠梨花柱ABA含量授粉后24h内上升,然后下降;鸭梨花柱ABA含量变化在自花授粉24 h内处于下降趋势,然后上升;鸭梨异花授粉的花柱内激素变化与自花授粉的不同,授粉24 h后花柱内IAA、GA3、ZR含量与金坠梨自花授粉的相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黄瓜果型与子房细胞数目、细胞大小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在组织学和激素水平上揭示黄瓜果型差异的机制。【方法】以12个不同果型黄瓜为试材,于各自开花当天采集子房,测量其长度、横径、种腔横径,计算子房形状指数,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子房纵切面和横切面的细胞数目、面积和密度,利用液质联用仪LC-MS/MS测定子房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玉米素(ZT)、反式玉米素核苷(tZR)、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的含量,分析子房大小及形状、细胞数目及面积和内源激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果型黄瓜开花当天的子房大小及形状、细胞数目及面积和内源激素含量不同,一些自交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子房形状指数与子房长度极显著正相关,与子房横径显著负相关;子房纵切面细胞数目与子房长度和子房形状指数极显著正相关,子房横切面细胞数目与子房横径和子房形状指数分别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IAA含量与子房长度和子房形状指数极显著正相关,与子房横径极显著负相关;ZT含量与子房横径显著正相关,tZR含量与子房横径显著负相关,GA_3含量与子房长度和子房形状指数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果型黄瓜子房大小及形状的差异主要由细胞数目不同所致,IAA、ZT、tZR、GA_3的含量均与子房大小及形状有关。  相似文献   

19.
普通丝瓜两性花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普通丝瓜的两性花现象进行初步调查研究。[方法]以1994~2005年从国家资源库调用的来自我国普通丝瓜主产区的地方品种资源以及当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102份种质材料为试材,调查这些材料中出现的两性花所在的节位、开放日期及其园艺性状,如是否有子房、子房生长状况、雄蕊和柱头生长情况等。[结果]在102份材料中有34份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两性花现象。两性花分无子房和有子房两类;有子房的其子房又有畸形和正常两类。无子房的两性花不能形成果实;子房畸形的两性花,能正常授粉受精,能形成果实,但果实畸形;子房生长正常的两性花,有的雄蕊发育正常、有的退化而无花药,柱头均能授粉受精,子房能形成果实,具有商品性。[结论]普通丝瓜雌、雄花花芽分化过程中均存在两性期,由于环境及内源激素的改变,导致雌、雄花花芽分化过程中发生紊乱,形成两性花。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同步授粉(SP)与自然授粉(NP)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生育特性,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5和11株/m~2 2个种植密度处理,比较2种授粉方式对玉米穗粒数的影响以及授粉前子房与授粉后籽粒的早期发育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个密度处理下同步授粉的玉米穗粒数分别较自然授粉2017年提高1.1%和30.0%,2018年提高1.4%和26.2%。自然授粉果穗顶部子房重和籽粒重在整个早期发育过程中均显著低于果穗底部,而同步授粉处理在吐丝至授粉前,顶部和底部子房重量差异随着授粉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使得授粉当天的二者重量差异不显著。同步授粉显著提高授粉后15 d果穗的生长速率。可见,低密度(5株/m~2)条件下同步授粉对玉米穗粒数影响不显著,但在高密度(11株/m~2)条件下使玉米的穗粒数与果穗生长速率显著提高,这可能是由于同步授粉导致果穗顶部与底部子房与籽粒生长差异变小,同化物向"库"端分配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