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4月8日,和平镇新良村养殖户罗某饲养的黄沙鳖并发腐皮病、疖疮病,造成亲鳖成鳖不同程度死亡。经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所有黄沙鳖于4月14日恢复正常。现将治疗情况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鳖“疖疮”、“腐皮”并发症的防治近年来,笔者在舒城、六安等县市农村调查,发现大多数养鳖户习惯将鳖高密度因养育肥,鳖“疖疮”、“腐皮’讲发症日益增多,造成病鳖大量死亡,养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困扰了农村养鳖业的发展。为此,本文试图就鳖“疖疮”“腐皮... 相似文献
3.
鳖腐皮病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地养鳖业发展较快,群众养鳖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今年来,鳖病发生较严重,尤其是鳖腐皮病感染快,危害大,死亡率高,严重地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如邵阳市郊区一养鳖户,一次因鳖腐皮病死亡鳖50多kg,直接经济损失万余元。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6.
鳖腐皮病是温室集约化养殖后期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温室养殖后期,由于个体增大,密度达到饱和,水质极易恶化,鳖相互撕咬,造成细菌感染,四肢、颈部、尾部、背甲边缘等处皮肤发生糜烂、坏死,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此病在温室养殖过程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严重时有20—30%的鳖受到感染,造成养殖后期死亡率偏高。荥阳市楚楼水库甲鱼场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鳖腐皮病的经验,取得比较好的养殖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8.
中华鳖腐皮病病原菌及防治药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具有典型腐皮病症状的中华鳖体中分离到P-1,P-2两株细菌,人工感染,经菌株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实均为中华鳖腐皮病的病原菌,且为嗜水气单有民菌。同时进行了该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筛选了15种最佳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9.
10.
鳖“腐皮”“疖疮”并发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鳖业迅速发展,鳖病日趋蔓延,作者指导了应用药物、养殖、生态、免疫等技术方法防治鳖“腐皮”“疖疮”并发病效果,提出土霉素、四环素为并发病早、中期治疗用药、药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鳖“疖疮”“腐皮”并发症的特点、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疖疮”“腐皮”并发症的特点、原因及防治胡凯(安徽省舒城县张母桥畜牧水产站231370)近年来,笔者在舒城、六安等县、市农村调查发现,大多数养鳖户习惯将鳖高密度囤养育肥,导致鳖“疖疮”“腐皮”并发症日益增多,造成病鳖大量死亡,使养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鳖业的发展,对稚鳖的需求比较大,东范市养鳖面积300公顷,需从外地引进种苗,主要产地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台湾,皆为台湾种系的中华鳖,底板有不规则的黑斑,长大后自然消失。这类种苗引进后,死亡情况各有不同,个别场落塘半个月死亡高达40%,但亦有些场死亡在5%以内、鉴于这种情况,有些人就认为是境外带进病毒所致。笔者根据大量接触进口鳖苗死亡情况,其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清塘消毒的药物、方法、时间、用量有关,与运输方法有关,与脱壳后暂养方法、天数有关,但可以肯定,与“病毒”无关。l稚鳖落塘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稚鳖温室综合症的防治@库么梅@温小波¥湖北农学院动物科学系稚鳖温室综合症的防治库么梅温小波(湖北农学院动物科学系,荆州434103)稚鳖阶段由于体质相对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感染发病。尤其是温室养殖,由于高温、高湿、高密度、投饵量大等养殖条件,导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18.
鳖白底板病、腐皮病并发症病原菌及药物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中华鳖(Trionyxsinensis)的白底板、腐皮病是两种较严重的传染病,两者并发症的感染率可达80%~90%,死亡率100%。陈晓凤等[1995]研究认为白底板病的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迟缓爱德华氏菌(E.tarda)和变形杆菌(P.vulgaris)。而谢军[1996]认为该病的病原可能是病毒。腐皮病的病原也众说不一,孙佩芳等[1998]多次从患腐皮病的中华鳖血液和肝脏中分离到温和气单胞菌,而其他人也从患腐皮病鳖体内分离到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无色杆菌等菌种,其中认为气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于1999年7月底购回3万余只台湾鳖苗,规格2-5克,入温室培育10天左右,发现将近30%的鳖苗暴发此病,日死亡量30~80只。后经精心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致病原国1鳖苗运输过程中由于挤压、擦伤,为病菌侵入打开通道;2放养密度过大;3饲料营养不够全面,饵料中缺乏维生素,且鲜活饲料的搭配量不足;4由于部分劣质鳖苗体质弱或机体已有损伤,加上入池后未经严格消毒处理,引起疾病的发生;发现病情不够及时,导致疾病的暴发流行。二、发病症状1.鳖苗援食量美然减少,多数聚集于食台,敏感性降低,少数… 相似文献
20.
1998年8月下旬,我场温室稚鳖发生白点、白斑并发症,该病病程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由于我们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很快扼制了病情的蔓延。通过这次对该病的治疗,结合以往的经验,我们摸索出了一套防治该并发症的方法,现综述如下。一、发病及危害情况该病是在恒温高密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