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生长量与立地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落叶松生长量与立地因子的相关分析荀守华,曹汉玉,吴德军(山东省林科所250014)日本落叶松(Larixkaehori·Cars.)是我国引种成功的用材林树种,它具有速生丰产、材质优良、适应性强等优点,目前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栽培面积较...  相似文献   

2.
不同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与胸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55块标准地(30 m×30 m)调查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生长主要立地因子,利用主要立地因子划分立地类型,并构建不同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海拔、坡度和坡向是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并划分为高海拔和低海拔两个立地类型组。不同立地类型组最优冠幅预测模型分别为:高海拔,CW=-2.5972+0.6211D-0.0098D~2;低海拔,CW=[D/(4.9823+0.2059D)]~2。高海拔组与低海拔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95和0.9834,绝对误差(Bias)分别为0.0001和0.825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019和0.65718,通过检验表明不同立地类型组冠幅模型预测精度均较高,可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华北落叶松生长量与立地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华北落叶松在甘肃大部分地区都可引种栽培,但引种效果差异很大。东南部地区引种造林生长速度快,增产潜力大,大夏河、祁连山等地造林效果差,20龄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东南部地区平均生长量的60%、70%和23%。生长量大小与引种地区的立地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水分是影响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温度;海拔高度与热量有关,海拔增高,温度降低,生长速度也随之减慢。  相似文献   

4.
姜涛 《防护林科技》2020,(2):14-15,40
以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海拔、不同土壤厚度、不同坡向的落叶松胸径平均生长量的测定,对影响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立地因子发生变化,其他立地因子相同时,落叶松胸径的平均生长量随之变化,并且随样地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随土壤厚度的增大而升高,随坡向往东南而升高,往西北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6.
该文以承德隆化林业局、木兰管局以及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成过熟林为材料,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坡向、坡度、坡位、土层厚度以及海拔高度等立地因子对华北落叶松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坡位和坡向是影响华北落叶松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用数量化理论评定立地分类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量化理论对立地质量进行评定,是通过与立木生长有密切相关的立地因子与测树因子建立多元回归关系,即把自变量(X1)中的坡位、坡形、开阔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母岩、土壤松紧度等质的因子进行数量化,与因变量的优势高(y1)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应用电算,解出方程中的参数,得出立地质量得分值,通过相关系数t值检验和残差分析,确定立地主导因子,编制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人工摘叶方法模拟赤松毛虫对油松的自然危害,应用绝对值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油松生长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失叶对油松胸径生长有显著 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冠高比、树龄等立木因子为小。影响油松胸径生长的主要因子是冠高比,其次为树龄。从而为精确地定量评价失叶对油松生长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辽宁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五期数据(第五次~第九次),对辽宁省森林主要优势乔木树种胸径生长量模型进行构建、分析、对比和检验,最终建立优势乔木树种胸径生长模型。为预判辽宁省主要优势乔木树种未来生长趋势提供技术支撑,为森林的科学管理、资源永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11.
该文通过对小五台山地区华北落叶松基径和胸径的测定,表明两者间呈明显的直线回归关系,建立了适用于基径8~36cm情况时的胸径预测模型,为依靠伐桩判定林木蓄积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祁连山浅山区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采用科学的栽培配套技术进行造林试验,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祁连山浅山区随海拔和坡向的不同,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有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沙棘圆柏;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和华北落叶松分别在海拔2 800、2 900和2 800m时有最大生长量;浅山区造林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了64.3%。  相似文献   

1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皮材积与胸径关系的研究张向忠,王文勋,于晓宏,刘国泉(塞罕坝机械林场调查队围场县068466)关键词树皮材积;胸径;相关关系塞罕坝机械林场已营造了3.6万公顷落叶松人工林,成为华北地区用材林基地,而商品木材是以去皮材积为基础的,树皮...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黔江区近几年内拟在全区建成20--30万亩的杨树工业原料林基地。为了科学合理地解决杨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找到适合我区杨树生长的最佳生长环境和经营模式,我们开展了影响杨树生长的立地因子分析及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不是影响美洲黑杨生长的主要因子,而坡度和栽植后的抚育是影响美洲黑杨生长的关键因子。经过生长量调查,发现美洲黑杨4—10年进入速生期,7—8年为生长最快时期,10年胸径达到33cm,单株材积0.734立方米,10年后生长变慢,因此,工业原料林美洲黑杨的主伐年龄以10年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适于承德县四合永林场造林的主要树种,进行了树种生长情况对比调查。调查地点设在围场县四合永林场二道川作业区马连道14/91小班。调查树种为10a生落叶松,目前生长均好,但明显看出日本落叶松比华北落叶松生长快,成才早。在当地应大力发展日本落叶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哈尔滨市山河实验林场野生黄波椤生长立地因子的调查,对黄波椤的最适生长环境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黄波椤在幼龄林时期,郁闭度对黄波椤单位面积蓄积的影响最大,需要一定程度的遮阴;在中林龄时期,坡向和坡位对黄波椤单位面积蓄积的影响最大,且阳坡及低坡位适宜其生长;在近熟林时期,坡向对黄波椤单位面积蓄积的影响最大,且阳坡适宜其生长。  相似文献   

18.
厚朴生长与立地因子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对厚朴树高、胸径、皮厚、皮重与立地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厚朴树高、胸径、皮厚、皮重的主要立地因子有地形部位、有机质、坡向、海拔、速效钾以及铵态氮等。选择海拔800─1200m的阳坡山谷或山麓,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栽植,可提高树皮产量  相似文献   

19.
立地因子对冀北山区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立地潜力,对华北落叶松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调查冀北山区华北落叶松的生长状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立地因子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坡度、土层厚度对华北落叶松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均有显著影响,而海拔对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有显著影响。华北落叶松在阴坡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分别比阳坡高8.3%和8.2%,华北落叶松在阴坡的生长表现要显著优于阳坡;坡下位的平均胸径比坡中位、坡上位分别高8.3%和7.7%,坡下位的平均树高比坡中位、坡上位分别高8.0%和10.2%,坡下位的华北落叶松生长表现要显著优于坡上位和坡中位,坡上位和坡中位的差异不显著;平坡的华北落叶松平均胸径分别比缓坡、斜坡高3.0%和10.6%,平坡和缓坡的平均树高分别高于斜坡11.3%和12.0%,平坡、缓坡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的差异均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斜坡;低海拔的平均胸径比中海拔和高海拔分别高2.0%和2.5%,三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中海拔的平均树高比低海拔和高海拔的分别高1.3%和9.1%,中海拔和低海拔的平均树高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高于高海拔;厚土层的华北落叶松平均胸径分别比中土层、薄土层高8.6%和15.6%,厚土层的华北落叶松平均树高分别比中土层、薄土层高10.5%和28.0%,三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营造华北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应选择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中低海拔(海拔1 500m以下)阴坡的下坡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南宁近郊国有七坡林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不同立地下胸径与树高关系,采用标准地法对杉木的胸径树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值0.95g/cm~3立地下杉木胸径树高拟合曲线为S形曲线:Y=e~2.818-(5.664/X),土壤容重值≥0.95g/cm~3立地下杉木胸径树高拟合曲线为幂函数曲线:Y=1.969*X~(0.626);总体精度极高,对于杉木边缘产区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