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牛在分娩时会遇到许多常见的问题,在胎儿成熟时母牛也的形体也会发生变化,分娩前段时间也会有相应的征兆.分为分娩前、分娩中和分娩后几个过程.本文对母牛分娩时常见的情况进行分析,面对母牛分娩中的将会遇到的各种分娩情况进行探讨,希望为日后母牛分娩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牛业科学》2001,27(4):28-29
采用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探讨了胎衣不下奶牛分娩前后血浆中前列腺素PGE2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正常分娩的奶牛PGE2的量从分娩前4d开始上升直到分娩前2d达最高,分娩前1d又降到最低,分娩时与分娩后略有回升.而胎衣不下奶牛PGE2的量从分娩前4d开始下降,到分娩前2d降到最低,分娩前1d突然升达最高值,分娩时和分娩后与正常分娩的奶牛PGE2的量持平.这揭示正常分娩和胎衣不下奶牛的PGE2量和时相差异可引起免疫失调,造成奶牛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生长激素(GH)在动物分娩过程中的作用及在分娩前后的变化规律,试验选取自然分娩的第3胎次健康荷斯坦奶牛6头,分别于分娩前3天、分娩当天(第0天)及分娩后3,6,9,12,15,18,21,24,27,30天采血并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ACTH和GH浓度。结果表明:奶牛血清ACTH和GH浓度在分娩前开始上升,分娩当天达到峰值,随后均呈波浪式下降;在分娩后27天ACTH和GH浓度再次回升,此后降到较低水平。说明ACTH和GH在奶牛分娩当天浓度达到峰值,此后呈波浪式下降,ACTH和GH浓度在分娩前后的变化规律表明奶牛分娩是一种"生理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奶牛分娩前的护理准备工作对顺利分娩的影响非常大,需要对奶牛的分娩症状和过程熟悉,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否则犊牛存活率不高,母牛分娩以及分娩后也可能会出现疾病。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在分娩小组A和分娩小组B即将开始分区域管理时,作为组长要梳理本分娩组各区域的重点工作,以便在烈性传染病疫情面前做到有的放矢,不失方寸,同时全权交接分娩小组A的所有工作。在生产实践中,两个分娩小组须100%落实表1中的重点工作。如果分娩小组A在7单元发病3d内均没有新发,分娩小组B即使出现蔓延,该分娩组此次疫情的损失也不会很大。那么作为该场的生产场长,站在全场的角度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其他分娩线的威胁,降低发病分娩线再次进猪分娩后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母猪的营养及应激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围产期母猪的营养和应激状况。[方法]选取同批次15头初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分别于分娩前14 d、分娩当天和分娩后14 d采取血样,检测血清皮质醇、结合珠蛋白、游离脂肪酸(NEFA)、葡萄糖、胰岛素和尿素的水平。[结果]分娩当天血清皮质醇的浓度极显著高于分娩前14 d和分娩后14 d的浓度(P0.01);分娩当天血清结合珠蛋白的浓度比分娩前14 d提高25.81%(P0.05);分娩当天血清NEFA的水平是分娩前14 d的3.54倍(P0.01),是分娩后14 d的3.63倍(P0.01);分娩当天血清胰岛素的水平极显著低于分娩前14 d和分娩后14 d的血清胰岛素水平(P0.01);分娩当天血清尿素的水平是分娩前14 d的1.46倍(P0.01),但极显著低于分娩后14 d的水平(P0.01)。[结论]围产期母猪处于高应激、健康水平下降和营养负平衡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正>(续上期)第四讲诱发分娩与定时分娩技术诱发分娩是指在母猪妊娠后期的一定时间内,通过药物处理,人为地使母猪终止妊娠,并产出正常的仔猪。诱发分娩技术,可以准确地使母猪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分娩,因此也可称为定时分娩。  相似文献   

8.
本文闸明乳牛分娩前后血清性类固醇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胎儿的胎龄或犊牛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母牛分娩前后血清氢基皮质酮(FK)值和去氢异构雄脂酮(DHEA)值分娩后上升最高。但分娩6小时后复旧,特别是分娩24小时后血清DHEA值比分娩前显著下降(P<0.01)。但是,血清皮质脂酮(BK)值几乎无变化,不受分娩的影响。血清雌素酮(E_1)和17β-雌二醇(E_2)值刚分娩之后最高,随后迅速下降。血清孕酮(P)值接近分娩逐渐下降,尤其分娩当日,分娩一天后急速下降。胎儿和犊牛血清FK值和DHEA值不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加,刚分娩时最高,分娩12小时后迅速下降。母牛血清BK值和FK值胎龄8个月后均增加,刚分娩时最高,以后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9.
牛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指生理分娩第三产程内胎膜未能自行剥落和排出。实际上是一种不完全的分娩。因此,在探求病因时,首先必须从总体上研究分娩,特别是分娩的内分泌学和生理学。分娩生理妊娠母牛与临产母牛在繁殖生理上关键性的改变是子宫肌肉收缩能的释放。事实上,分娩的发动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一、对分娩延迟母猪的诱导分娩 症状:母猪妊娠期满后仍无分娩预兆,为防止宫内仔猪的死亡、子宫炎症,保证母猪产后生殖机能的正常恢复,降低繁殖母猪的淘汰率,对延迟分娩的母猪进行激素诱导分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母猪围产期常量元素的营养特点,试验选取同批次15头初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在分娩前7d、分娩当天和分娩后7d采取母猪血样,在分娩当天、分娩后7d和分娩后14d收集母猪乳样,在产前10d、分娩当天及产后10d收集母猪尿液,检测样品中常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分娩前7d和分娩后7d相比,分娩当天血清钙的含量没有变化(P0.05),血清磷的含量升高(P0.05),而血清镁的含量降低(P0.05)。初乳中钙磷的含量极显著低于产后7d和14d乳汁中的钙磷含量(P0.01);初乳中钾的含量随着哺乳期的延长而降低(P0.01),初乳中钠、氯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产后7d和14d的含量(P0.01)。分娩当天和分娩后10d尿液钾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分娩前10d的含量(P0.01)。分娩当天尿液钠和氯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分娩前10d的含量(P0.01)。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母猪对钾镁的需求量增加,围产期母猪的钾镁营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湖羊围生期主要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变化规律,试验选择体重70 kg左右的健康妊娠末期湖羊12只,通过颈静脉空腹采血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分娩前3天、分娩当天、分娩后3天的血清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分娩前21天至分娩后6天(每3 d测定1次)的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_4)及前列腺素(PGF_(2α))水平。结果表明:分娩当天湖羊血清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浓度显著下降(P0.05),但分娩后3天TP水平迅速回升,而TG和TC浓度则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娩后3天血清尿素氮(BUN)浓度显著下降(P0.05);从分娩前21天至分娩前3天湖羊血清E_2浓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娩当天明显下降,而P_4浓度则在分娩前3天开始呈缓慢下降趋势,并一直持续到产后6天;PGF_(2α)浓度在分娩当天升高,之后下降。说明分娩前后湖羊血液生化指标及主要生殖激素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以查明VD_3对乳牛分娩前后钙代谢的影响为目的,用正常饲养的3—8岁荷兰种临产牛10头(VD_3给与群4头,对照群6头),从分娩前4天到分娩后4天,进行了钙平衡为中心的试验。VD_3给与群于分娩前2—6天,肌肉注射VD_31000万单位。试验取得了以下成绩。 1.VD_3给与群的钙吸收量,与对照群比较,在分娩当天和分娩后1—2天明显增加。 2.VD_3给与群的钙贮存量,与对照群比较,分娩当天和分娩后1天增加,分娩后1—4天为正平衡。  相似文献   

14.
从母猪分娩前期到仔猪断奶是猪肉生产中一个最费工的环节,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些由在依阿华州的国家养猪生产者委员会重新编写的分娩管理训练课程中的一些最新技术。 首先,分娩前经常观察母猪的行为对于预测母猪什么时候分娩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的预测分娩时间有利于为新生仔猪准备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一些主要的分娩  相似文献   

15.
<正>一胎母猪首次分娩心情很不安,剧烈疼痛导致分娩应激非常大,容易产生产程长,难产率高,产后感染等问题,正确的分娩护理对初产母猪尤为重要。分娩是母猪围产期最重要的环节,是一个高能耗、高风险、高感染、强疼痛的过程,是母猪生殖周期里的"生死关"。如何通过正确的分娩护理降低母猪的分娩应激,缩短产程,减少难产,抗感染是目前猪场急切关注的一个话题。1影响母猪分娩的主要因素掌握原理才能处置得当。要想进行正确的分娩护理,必须清楚影响母猪分娩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产力、产道、胎儿以及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分娩是母猪围产期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母猪分娩是一个高风险、高耗能的过程,在分娩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母猪感染细菌,出现瘫痪或者是猝死等意外情况,这对于母猪的健康成长及发育是极为不利的。在帮助母猪分娩时,尤其是初产母猪由于此前从未经历过分娩,可能情绪会比较激动,应激反应强烈,意外出现的概率也比较大。在进行初产母猪分娩时,有哪些护理关键点呢,本文笔者将就这个话题展开详细论述。1产前的分娩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猪性化”分娩呵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娩障碍,在猪场很常见。高温季节甚至超过50%!多数猪场处置不当,已成为母猪生产性能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明确概念,才能处置得当。概念不清,处置不当,是当今规模猪场母猪子宫炎症、母猪死亡、死胎增加、新生仔猪活力降低的主要原因。1明确概念1.1分娩异常通常临床难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难产,应该叫分娩异常或分娩障碍或分娩困难,此文暂且称为"分娩异常"(图1)。因为分娩异常包括"滞产"和真正  相似文献   

18.
<正>分娩是物种延续的自然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终结的规律。掌握规律方可顺其自然分娩,获得最佳分娩结果;不谙规律,妄自干预会适得其反。非但如此,养猪生产中对分娩以及分娩有关的问题还存在错误的认识,如难产与滞产混同,将广泛发生的滞产误诊为难产,从而实施一系列错误的处置,造成不应有的母猪的伤病,胎儿的伤亡。掌握有关分娩的理论知识,有助于纠正错误的认识,做好分娩母猪的系统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的目的为提高母猪在白天分娩的比例,而非期望诱导分娩或缩短怀孕期。本试验是针对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即母猪的分娩大多数发生在夜间。据我们调查,在夜间分娩的比例达82.05%,而在白天分娩的仅占17.9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揭示奶牛围产期免疫功能下降的机理。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方法建立了分娩前第21天、分娩后第1和21天血浆蛋白表达图谱,SYPRO ruby染色后,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匹配检测差异表达蛋白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与分娩前第21天和分娩后第21天相比,分娩后第1天血浆中转甲状腺素蛋白表达量下调、而结合珠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表达量上调;与分娩前第21天和分娩后第1天相比,分娩后第21天载脂蛋白A1表达量增加,这些表达变化的蛋白涉及急性期应答反应及运输和代谢等生物学功能。结果提示奶牛分娩后急性期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