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在甘肃中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农田生态条件下,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经田间试验建立了春小麦品种定西35 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借助电子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产量高于4 500 kg/hm 2 的优化农艺组合技术方案。该方案的95% 置信域为施优质有机肥37.50 t/hm 2、纯氮80.36~114.63 kg/hm 2、五氧化二磷87.92~111.98 kg/hm 2、氧化钾43.93~58.35 kg/hm 2,措施中心组合为施优质有机肥37.50 t/hm 2、纯氮97.50 kg/hm 2、五氧化二磷99.95 kg/hm 2、氧化钾51.14 kg/hm 2,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配比约为1∶1.03∶0.52。 相似文献
4.
5.
6.
利用雨养农业区高原夏菜优势,对娃娃菜进行6个不同栽培密度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娃娃菜最佳播期为5月25日~6月30日,每667m2种植11116~8337株为最佳栽培密度。根据市场实际,总产值反而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8.
地膜覆盖栽培具有集雨抑蒸、增温保墒、节本增效和增产增收等效应,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技术革新。针对旱作雨养农业区露地蚕豆生产水肥利用率不高和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从轮作倒茬、整地施肥、精选良种、防治病虫、抢墒覆膜、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安全生产、适期收获和脱粒贮藏等方面介绍了雨养农业区春蚕豆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86-87
试验通过7种不同膜下滴灌水量的试验,在雨水丰润的条件下,在马铃薯生育期只膜下滴灌2次,滴灌量在1 350 m3/hm2时其增产效果最佳,平均产量达到61 285.71 kg/hm2,比不灌水的增产62.74%;比滴灌2 250 m3/hm2水的增产94.64%;比沟灌3 750 m3/hm2水的增产122.45%,纯收益达到28 663.05元/hm2;分别比滴灌1 800 m3/hm2、2 250 m3/hm2、沟灌3 750 m3/hm2和不灌水(CK)增加17 992.71、22 209.37、27 214.58、13 913.54元/hm2,其投产比高达1.00∶3.01。 相似文献
10.
铁春6号小麦新品种是由铁岭市农科院以龙麦15为母本,中8607品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6个世代系谱选育而成。2003年经辽宁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5.
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自然特点陇东旱塬山地冬麦区的平凉、庆阳两市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平缓地带,小麦种植川旱地面积大,海拔多在1500米以下,年均气温7-10℃,年降雨量400-600多毫米,一月份平均最低气温9-15℃,极端低温在19.70-27℃之间。小麦生长期间冬季时间长,干旱寒冷,春季气温上升快,冷暖多变,晚霜冻害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夏季较短凉爽,降雨主要集中在秋季。冬春干旱多风、早冻晚霜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自然灾害。2当前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地膜覆盖对旱地春小麦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研究了春季覆膜和秋季覆膜2种模式下,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及膜侧沟播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具有普遍增温效应,0~25cm土层全生育期平均地温覆膜处理较露地对照(CK)高0.77℃.覆膜增温效果在3种种植方式间以全膜穴播模式最高,全膜穴播覆土模式次之,膜侧沟播模式最小;春、秋覆膜对土壤地温影响差异不大;覆膜增温效果表现为:土壤下层>上层,早晨>傍晚>中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连续施用沼液对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苹果园土壤生态改良的作用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庄浪县10年生‘惠民短枝富士’园连续施用3 a沼液(T)、以不施沼液为对照(CK),测定不同土层0~20cm(S1)、20~40 cm(S2)、40~60 cm(S3)的土壤养分状况和苹果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结果】与CK相比,施沼液后各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度、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提高,相较于CK,S1、S2、S3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6.02%、51.05%、114.16%;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69.23%、54.21%、23.76%;土壤孔隙度分别提高7.06%、4.23%、2.67%;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104.45%、533.67%、322.67%;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提高16.77%、31.05%、250.03%。施沼液后各土层土壤全磷、速效钾含量、pH、电导率、容重均显著降低,相较于CK,S1、S...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