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波作用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莽草酸得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g八角茴香原料,以甲醇为溶剂,提取时间202s,液料比46.4:1(mL:g),超声波功率318W,得率预测值为8.25%,验证值为8.21%,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45%.  相似文献   

2.
利用莎门氏菌B31转化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探讨莽草酸的微生物转化因子。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莎门氏菌B31自身不产莽草酸;菌种在对莽草酸溶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在20-24h莽草酸质量浓度达到最大,莽草酸质量浓度由原溶液中8.04g/L增加到8.80g/L,继续培养,莽草酸出现分解现象;莎门氏菌B31对质量分数为2%的八角糖无转化现象,对八角渣水提液的转化效果最好。以八角渣和蒸馏水的固液比为1:40(g:mL)时的提取液加入莎门氏菌B31培养转化24h后,莽草酸最高质量浓度为0.213g/L,为未转化前莽草酸含量的2.56倍。  相似文献   

3.
利用莎门氏菌B31转化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探讨莽草酸的微生物转化因子.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莎门氏菌B31自身不产莽草酸;菌种在对莽草酸溶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在20~24 h莽草酸质量浓度达到最大,莽草酸质量浓度由原溶液中8.04 g/L增加到8.80 g/L,继续培养,莽草酸出现分解现象;莎门氏菌B31对质量分数为2%的八角糖无转化现象,对八角渣水提液的转化效果最好.以八角渣和蒸馏水的固液比为1:40(g:mL)时的提取液加入莎门氏菌B31培养转化24 h后,莽草酸最高质量浓度为0.213 g/L,为未转化前莽草酸含量的2.56倍.  相似文献   

4.
广西3个产地八角茴香油、茴脑及莽草酸含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3个产地不同八角茴香油、茴脑及莽草酸含量进行测试,不同产地八角茴香油、茴脑和莽草酸含量差异较大。选出茴油出油率≥3%、莽草酸含量≥8%的八角品种P2-4、P2-0。  相似文献   

5.
广西不同产地八角茴香果中莽草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广西不同产地八角茴香中莽草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武呜太平镇样点的八角茴香样品莽草酸含量最高(11.57%),玉林六万林场的样品含量最低(6.28%),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且含量均在6.2%以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红皮云杉中提取莽草酸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根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以莽草酸的得率和纯度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在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红皮云杉中莽草酸匀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3 min,提取料液比为1∶10.3。在最佳条件下,莽草酸的得率可达0.84%,莽草酸的实际纯度可达6.15%。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产地、部位松树中莽草酸的含量,以期为开发莽草酸资源提供参考。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250 mm×4.6 mm,5 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0∶90),检测波长为217 nm,柱温为30℃。采用直观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对不同品种、产地、部位松树中莽草酸含量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莽草酸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n=6),RSD为1.71%。6种松树中的莽草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雪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其中,天水雪松松针中的莽草酸含量最高,达31.47 mg/g。通过聚类分析发现,6种松树中的莽草酸可划分为3类。  相似文献   

8.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测定八角茴香中莽草酸含量的近红外(NIR)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应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对八角茴香固体粉末样品的NIR光谱进行预处理,并采用预处理后的光谱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每个模型均经过选择最有效的光谱区域和最适主因子数进行优化.经过比较各个模型的内部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交互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间的相关系数(RV),外部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选取最优的模型,结果表明定量分析模型稳健性好和测定精度高,在中药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八角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的八角果为原料,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为指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莽草酸和茴香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莽草酸含量,气相色谱法检测茴香油中主要成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影响不同。莽草酸含量最高的处理方式是100℃开水杀青后晒干,为9.64%;含量最低的处理方式是微波杀青后烘干,为7.35%。茴香油含量最高的处理方式是薄膜包住杀青后晒干,为4.23%;含量最低的处理方式是100℃开水杀青后烘干,为3.12%。不同方式处理八角所提取茴香油中茴脑含量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2)以及水淹(T3)4个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根系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变化(均以干质量计).结果表明:T1、T2和T3这3组池杉幼苗主根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均未与CK组达到显著性差异;T2和T3组侧根苹果酸平均含量分别显著高出CK组1.7和2.2倍,总根苹果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K组0.8和1.5倍;T1组的侧根、总根苹果酸平均含量与CK组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与侧根苹果酸的变化类似,T2和T3组侧根莽草酸平均含量分别高出CK组0.4和1.1倍,这与Tl组低于CK组0.5倍形成鲜明对比;T2和T3组总根莽草酸平均含量虽也分别高出CK组,但并未与之达到显著差异的程度,与T1组总根莽草酸含量显著低于CK组0.3倍形成鲜明对比;T2和T3组主根、侧根和总根生物量分别均未与CK组达到显著差异,但T1组的侧根、总根生物量却显著高于CK组.相关性分析表明:池杉总根苹果酸与莽草酸含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总根莽草酸含量与总根生物量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1.
杜仲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近年来杜仲中绿原酸提取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绿原酸提取分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纯化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和保健功能,文章介绍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纯化方法,并对各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前景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脱氢枞酸是由歧化松香分离提纯得到的一种树脂酸,芳环是其特征结构,同其它芳香族化合物一样,可以进行多种亲电取代反应,合成抑菌剂、抗氧剂、荧光衍生试剂等.本文全面综述了近10年对脱氢枞酸芳环的改性研究,主要包括傅克反应、溴代、硝化等亲电取代反应,以及基于硝化取代产物合成含氮杂环、芳胺和酚、醌等系列衍生物,并展望了未来的改性...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在纤维素水解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生物质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纤维素水解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催化剂制备的原料及方法,包括热解炭化-磺化法、硫酸炭化-磺化法、水热炭化-磺化法以及热解炭化-氧化-磺化法等,分析了催化纤维素水解的机理,简述了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及促进水解反应的辅助方法,并展望生物质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在纤维素水解中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酸雨对观赏植物伤害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当前酸雨对观赏植物的叶片形态和组织结构、细胞透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抗氧化系统等生理生化的伤害机理以及酸雨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物量、土壤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就今后对酸雨胁迫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莽草酸高含量的八角优良单株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以来,在云南八角的主要产区文山州和红河州开展了八角优良单株的选择工作,依据《八角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中八角良种选育标准,决选出7株莽草酸含量超过10%的优良单株,分别是富宁2号、富宁14号、富宁20号、富宁24号、富宁27号、屏边6号及屏边11号。对各优良单株进行了描述。对八角优株的扩选、复选、保护利用以及与此有关的良种选育工作提出了建议,以供八角选育及产业发展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酸雾会对人体、建筑物等造成伤害, 酸性较高的酸雾还会抑制植物生长, 导致森林衰退。文中主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酸雾形成、消散和减少及其影响因素, 酸雾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酸雾对植物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酸雾化学特征、酸雾与森林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酸雾的控制对策等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