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恩洁 《蚕桑通报》2005,36(2):28-29
蚕种的进库和出库是冷库工作一系列环节中的"首"和"尾",也是抓好蚕种质量管理的重要关口.进库蚕种的质量是冷库工作的基础,出库蚕种的质量是对冷库工作的检验.因此,严把"进"与"出"两大关,加强进出库管理工作,对保证和提高蚕种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浙江省农业厅蚕种科技服务中心蚕种冷库经营单位和用种单位多,进出库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变动多,给进出库工作带来许多不利,通过加强进出库管理,能较好地完成蚕种进出库工作.  相似文献   

2.
周建阳 《蚕桑通报》2002,33(1):33-34
蚕种生产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工程。蚕种质量不仅关系到蚕种场的利益 ,而且影响到整个茧丝绸行业的发展 ,因此 ,提高蚕种质量尤为重要。我场是苏北桑蚕良种繁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九十年代以来 ,蚕种质量时好时坏 ,生产徘徊不前。我们分析了影响蚕种质量的主要原因 ,到1998年 ,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几年的实践表明改革卓有成效(表1)。1影响蚕种质量要素的剖析1.1职工思想认识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综合素质不高 ,竞争意识不强 ,质量观念淡薄 ,加之蚕种生产的特点是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工序繁多 ,生产中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蚕种质…  相似文献   

3.
蚕种质量优劣是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杂交率是衡量杂交种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是蚕种场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蚕种生产单位以扩展原蚕区繁育蚕种来提高经济效益和解决劳动力的矛盾,给杂交率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场从过去的专业场逐步转向原蚕区饲育就地收茧制种、原蚕区饲育收茧回场部制种和场部自育自制三种生产形式.尽管生产形式多,工作复杂,几年来杂交率不但没有下降,还有所提高.90年省蚕种质量抽样调查平均为99.76%,91年下乡农户跟踪调查为99.84%,92年省蚕种质量抽样调查平均为99.90%,下乡农户跟  相似文献   

4.
蚕种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强,受控因素多的产业,同时又是一种有生命的特殊商品和生产资料,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技术要求,因此,加强蚕种质量管理是提高蚕种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建国以来蚕种生产上制定的蚕种生产技术要点和检验办法等,无疑对保证蚕种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足之处是成品检验是事后把关,不能有效地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制约蚕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使生产和经营蒙受损失。在市场经济下,面对21世纪又如何进行质量管理呢?现结合蚕种生产实际,谈一点在蚕种生产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  相似文献   

5.
蚕种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强、受控因素多的产业,同时又是一种有生命的特殊商品和生产资料,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技术要求,因此,加强蚕种质量管理是提高蚕种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建国以来蚕种生产上制定了蚕种生产技术要点和检验办法等,这些无疑对保证蚕种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足之处是产品检验是事后把关,不能有效地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制约了蚕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使生产和经营蒙受损失。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TQC)在工业上已逐步推广使用,它的特点是系统地对一切同产品质量有关的因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蚕种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尤以质量优良而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蚕种生产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有蚕种场40余个,年产蚕种达600余万张,基本上满足了农村用种的需要,为茧丝绸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近年来,由于体制变化等原因,出现了管理弱化、投入减少、科研滞缓的现象,严重威胁着蚕种生产的安全和质量的提高。众所周知,蚕种是茧丝绸生产的基础,蚕种生产稳不稳,特别是质量好不好,将直接会影响农村的蚕茧生产。因此,如何保证和提高蚕种质量、稳定蚕种生产是我们面临的、必须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场是一个有60余年历史的老场,长期来注重蚕种质量检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劳动力昂贵,职工的技术素质有所下降,为此,从80年代初起制订了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并不断完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从蚕种质量管理方面谈几点体会.一、抓住桑园基础建设桑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蚕种质量,为使场部桑种平衡,提供优质饲料,1989年对本场老桑园制订并实施了《五年内的改造规划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泽林 《蚕学通讯》2010,30(3):37-38
桑园工作是蚕种场的一项基础工作,桑叶的好坏直接影响蚕种质量。只有提高桑叶产质量,预防病虫对桑叶的污染,才能有效的提高蚕种质量,这是解决蚕种质量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桑园管理以桑树年周期为依据可分为生长期管理和休眠期管理。常规的管理措施在此就不再述,仅就一些主要措施分述于后,期望能达到提高桑叶产质量、降低蚕种生产质量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蚕种是蚕茧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蚕桑生产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蚕农的增收和脱贫致富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随着我国加入WTO,特别是蚕种经营市场的逐渐放开,实行全国大流通、打破原有划区供种模式后,如何加强蚕种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为蚕区广大蚕农提供优质合格蚕种,保证西部地区蚕桑生产这个农村经济支柱产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十年来,江苏省的蚕茧生产发展迅速,1984年全省蚕茧产量超5万吨(100万担),达到这个目标,前后花了35年时间。1989年又突破10万吨(200万担)大关,仅用了5年时间。为满足农村需种量的急速增加,蚕种生产战线上的领导、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进行了极大的努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不能否认,蚕种质量未能同步提高。因此,努力提高蚕种质量,是当前蚕种生产方面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我省的蚕种质量总的估价还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不好的是少数,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尽快使我省蚕种质量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