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水稻双胚苗的选择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双胚苗的选择及加强对双胚苗中的弱苗保护,双胚苗率有了明显提高,并伴生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生殖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3.
4.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3份水稻材料的雌配子体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试验材料中都存在着2种雌配子体的发育现象,即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和在异常的发育过程中,各种试验材料均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对于正常的发育过程而言,所有的试验材料均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在2份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中,双胚苗品系ASDOR05-01比其亲本99-01(4)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特异性。成熟胚囊的结构状态与其育性表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经过离子束注入后筛选到的双胚苗水稻材料,在生殖发育特性上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特异性,即表现出更弱的有性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5.
同核异质雄性不育材料与无融合生殖材料C1001B杂交和回交表明,C1001B的双胚苗,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性状,双胚苗频率的表达,具明显的胞质效应和胞核效应,在胞质效应中,不育胞质与可质胞质的差异尤其显著,不育胞质对双胚苗的表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世代间胞质效应和胞核效应的表现也不一致。此外,环境条件对C1001的双胚苗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单胚苗种子经离子(30KV,50次)注入后,发芽率和成苗率与CK相比均降低,根、芽的生长也较CK为慢;但没有~(60)Co—γ射线(照射量40KR)辐照的表现严重。经离子注入的两个品种的干种子的生物超弱发光值均高于CK。双胚苗品系种子经离子注入后,发芽率和根、芽的生长与单胚苗表现趋势一致;虽然其双苗率有所下降,但却增加了独立双苗(2个芽鞘、2个芽、2条根)类型的比率。  相似文献   

7.
水稻多胚苗筛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双胚苗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不同类型材料中进行冬小麦双胚苗筛选,双胚苗产生的频率为0.032%,双苗中有一个胚芽稍和两个胚芽两种类型。双胚苗继代筛选双胚苗率为0.226%,不同双胚苗杂交,杂种F1双胚苗率为0.12%,临选87-6072有5%的双胚苗,双胚苗品系中存在低频率的无融合生殖,双胚苗是可遗传的。  相似文献   

9.
玉米双胚苗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水稻双胚苗(Rice Twins)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双胚苗为隐性性状受一对主效基因控制,并存在若干修饰基因,使双胚苗率表现数量遗传特征;不同双胚苗品系遗传基础不同;水稻双胚苗同水稻的无融合生殖育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水稻多胚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籼型多胚苗品系与单胚苗品系杂交,构建了P_1、P_2、P_0、F_1、B_(c1)、E_(c2)、F_2群体对多胚性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1)正交F_0出现多胚苗,反交F_0本出现;2)多胚苗遗传有胞质效应,其强弱因遗传背景而异;3)多胚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4)紫──绿多胚苗中,绿苗稳定,紫苗分离,但显、隐关系相反。  相似文献   

12.
种衣剂1号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衣剂1号包衣水稻种子,防治恶苗病、立枯病效果显著。1989—1990年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用种子重量的0.3%的种衣剂1号(有效成分下同)对恶苗病、立枯病防效分别为98.9%和96.5%,高于生产上推广的用恶苗灵、敌克松防治两病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对于两病采取土壤调酸,药剂浸种,土壤施药等方法防治,成本较高,防治工序烦锁,技术环节农民不易掌握,致使两病在生产上仍危害较重。采用种子包衣防治两病,可以省去上述工序,减少用药量,减轻环境污染,经济、安全,使用方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农垦58S的衍生系W6417S等作基因供体与早、中籼品种杂交转育,分离世代在四川长口下选败育株,海南陵水短日下选可育株的方法,获得光敏(或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是可行的。材料的育性对日长变化反应敏感,稻穗发育敏感期处于较低口均温及在高山上均能表现出较稳定的败育。  相似文献   

14.
在合肥先后共用六个组合(品种)进行了三年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秧苗密度时苗质在三叶期前无显著影响,三叶期后影响日益加大。秧苗单株叶面积、干物重、分蘖数等均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回归线近似y=1/(a+bx)曲线。3—5、5—7和7—9叶期单株叶面积和地上干重的增长量,较300苗/米~2下降50%以上的临界密度,依次为2000、1200和600苗/米~2左右。单株干重增长速度降低10%,分蘖速度下降12.5—29.5%。5,7,9叶期可发分蘖成蘖率<20%的临界密度依次为2500,1500和600苗/米~2左右。苗质对大田产量的影响随着秧龄延长而加大。在秧大田比保持一定的情况下,苗质对大田产量的影响一般小于秧苗密度对苗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鉴定水稻幼苗抗冷力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抗冷力强的麻线谷比抗冷力弱的桂朝对低温胁迫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表现在低温吸胀对种子电解质泄漏、根系生长、活力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的影响均是麻线谷小于桂朝。幼苗经低温处理后,根系电导、幼苗转绿、叶片叶绿素荧光对低温的敏感性亦是麻线谷小于桂朝。这些生理特性变化与幼苗存活率相一致,由此认为上述各种变化可作为鉴定水稻品种抗冷力的指标。对3个杂优水稻组合(F#-1)及其亲本(三系)进行抗冷力分析,结果表明:根系电导、叶片叶绿素荧光、幼苗存活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组合(F#-1)及其亲本(三系)之间的抗冷水平,并且杂优水稻的抗冷力倾向于母本。本文对鉴定水稻幼苗的抗冷力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BL膜对水稻旱育壮秧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L膜和普通白色透明膜(WH膜)培育的稻苗进行了秧苗素质及多种理化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L膜培育的秧苗素质优于WH膜,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均高于WH膜培育的秧苗.利用BL膜可以培育出壮秧,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蓝光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长期蓝光处理对水稻幼苗光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白光处理对照,蓝光处理水稻幼苗的总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光合磷酸化及光合速率下降,而RuBP羧化酶、加氧酶及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增强。蓝光处理降低水稻幼苗光合速率的原因,除蓝光诱导叶绿素合成的效率较低及降低了叶绿体光合磷酸化速率外,可能还与蓝光促进了水稻幼苗的光呼吸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8.
水分亏缺对水,陆稻秧苗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试验于1993 ̄1994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校内以4个水、陆稻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下秧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秧苗素质明显下降,细胞膜受到破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脯氨酸含量都显著地增加,水、陆稻对此反应有明显差异。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陆稻秦爱与水稻中花2号等相比,秧苗体内水分含量相对稳定、膜受害较轻,丙二醛含量增加缓慢、增量较小,然而脯氨酸含量却迅速显著地积累。植株体内丙二醛、脯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