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 年11 月下旬,江苏省丰县凤城镇刘洪庄村
菜农反映温室越冬番茄出现“黄顶”现象。经过调查
得知:该村种植的番茄品种是佳园大粉,连续种植5
a (年),9 月15 日播种育苗,10 月15 日前后定植,
2%的植株心叶微黄,植株矮化,后经鉴定是由番茄
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简称
TYLCV)侵染所致。2009 年1 月5 日、7 日江苏省丰
县植物保护站对全县坐果期番茄进行了普查,发现
病棚率高达100%。近几年,该病在丰县番茄上为害
猖獗,特别是对大棚秋延迟番茄和温室越冬番茄造
成了巨大危害,致使种植面积锐减。为此,笔者根据
2008~2011 年的田间调查,对该病在丰县的发生特
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对番茄生产有
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水稻-番茄轮作注意预防除草剂药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地处浙江最南端,受纬度、地理位置及地形
等因素影响,冬季温暖,年最低月平均温度在7 ℃以
上,很少出现0 ℃以下的冰冻天气,因此具有发展越
冬大棚番茄栽培的自然气候优势。近年来随着水旱轮
作栽培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农户多会选择水稻过后种
植番茄,该种植模式既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又为实
现大棚番茄可持续、稳定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随着
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2011 年1
月4 日,温州马站菜农反映番茄植株地上部新叶皱缩,
疑似病毒病。现场取样发现:地上部幼嫩叶片向背皱
缩,叶色略变深;地下部分根系变短,根尖端膨大瘤状,
通过听取菜农田间管理情况讲述,并查阅有关资料和
彩图,确诊为二氯喹啉酸药害。这种情况在温州永嘉、
平阳都有发生。笔者根据近两年来温州地区番茄除草
剂药害的发生情况,总结出防治措施,以引起采用这种
栽培模式的农户注意,并为其合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番茄(L 2二叩ers ieon esculentum M ill.)在我国各
地普遍种植, 主要采用露地!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
保护地设施栽培"浙江省常年番茄栽培面积约1.53
万hn 12左右, 产值超5 亿元"番茄筋腐病也称条腐病
或带腐病,是番茄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生理病害之一,
无论是保护地还是露地种植都会发生, 并且在冬!春
季的番茄生产上较常见"发病轻时仅部分果实品质
降低, 但发病严重地块, 病果率可达70 % 以上, 产量
损失80 % 以上, 甚至绝收, 严重影响番茄生产。  相似文献   

4.
对甘肃省武威市2012~2013 年度日光温
室蔬菜生产经济效益调查结果表明,节能日
光温室经济效益排列前三位的茬口有四茬西
瓜、乳黄瓜—番茄、黄瓜—番茄;简易日光温
室经济效益排列前三位的茬口有三茬西瓜、西
瓜—番茄、番茄—西瓜;节能日光温室的节水
效应大于简易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5.
索桂川 《中国蔬菜》2011,1(9):29-30
2010 年底,编辑部面向全国开展了“蔬菜新优品
种”调查活动,根据调查结果,《中国蔬菜》2011 年
1~4 月对辽宁、海南、湖北、广西等地部分区域的蔬
菜主栽品种和潜力品种进行了系列报道。为使读者
对各地蔬菜新优品种的推广应用情况有一个初略的
了解,编辑部对调查表进行了汇总分析,从本期开
始,将以表格的形式刊出各地番茄、辣椒、黄瓜的主
栽品种。  相似文献   

6.
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产上常见的系统性病
害。早在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就已经报道过该病
害(俞大绂,1955),此外澳大利亚(Simmonds,
1966)、美国加利福尼亚(French,1989)以及佛
罗里达(Jr Alfieri et al.,1984)等地区也相继报道
过。近年来,随着我国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及复
种指数不断提高,辣椒枯萎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
大,危害程度日益严重。该病在陕西、甘肃、吉
林、四川、湖南、北京、广西等地均有发生,发病
率一般为15%~30%,严重时可达70%~80%,
有的甚至全田枯死。因此掌握辣椒枯萎病的发生
规律与防治技术对提高辣椒的品质与产量有重要
意义。  相似文献   

7.
哈串珠203 是以R2233 为母本、以H2477 为父
本配制成的小型串番茄一代杂种。2003 年在海南配
制组合,2004 年进行配合力测定,2005~2006 年进行
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7 年进行区域试验,2008 年
进行生产试验。2009 年3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哈串珠203。  相似文献   

8.
番茄褪绿病毒在山东暴发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褪绿病毒是最近暴发的新病害,发
病初期容易与缺素症状混淆,常常因误诊而
延误防治,给番茄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该病毒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区已经处
于大暴发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针对气候变暖导致温室冬夏两季极端温度多发,尤其是夏季平均温度过高和相对湿度降低的
问题,以及这种小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温室番茄生长和品质的问题,德国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温室小气候调
控策略,并撰文报道了为期2 a 的研究结果,本文介绍和评述了该项研究。在较高环境温度和伴随的高平
均温度情况下,可应用高压雾系统结合CO2 施肥的方法降低温室内温度,提高相对湿度和CO2 浓度。与
常规气候条件下的番茄相比,新温室小气候调控策略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叶片干物质质量,优化每
个花序的产量构成,使总产量提高20%,脐腐病发生程度减轻,在春季试验还能显著增大果实;新温室小
气候调控策略能显著促进次生代谢物的形成,番茄红素、β- 胡萝卜素、酚类化合物含量分别提高49%、
35% 和16%,非水溶性和水溶性组分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18.5% 和35.4%。因此,新温室小气候调控策
略可提高番茄总产量及品质,有利于保健化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广西桂南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温日照
条件好,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配套露
地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实行一年五种五收,效
益显著。2013 年在广西桂南地区的贵港、玉
林、钦州、北海示范推广,种植面积328 hm2
(4 920 亩),一般每667 m2 年产值32 000~
40 000 元。  相似文献   

11.
新番40 号(屯河17 号)是利用美国引进加工番
茄品种分离选育的自交系PT- 117 和PT- 25 配制的
晚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2005~2006 年进行组合选
配,2006 年进行组合初步比较试验,2007~2008 年进
行品种比较试验,均表现优良,暂定名为屯河17 号。
2009 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09 年进行机械
采收示范,采收效果好。2010 年2 月获准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命名为新番40 号。  相似文献   

12.
番茄是甘肃省天水市主栽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在
0.3 万hm2 左右,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露地番茄晚疫
病为害日趋加重,年发病面积约0.18 万hm2,平均减
产15 %~20 %,发病严重的田块产量损失达40 %以
上,成为制约天水市番茄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严重
影响着当地菜农的收入。为此,笔者从2008 年开始在
全市范围内对番茄晚疫病的发生特点、流行规律进行
了系统调查分析,并探索出了一套安全高效、切实可
行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防治效果可达75 %左右,保产效果达20 %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杨凌番茄生产基地感病(TYLCV 症状)番茄植株为材料,分离得到杨凌番茄黄化曲叶
病毒分离物,命名为TYLCV-Yl(GenBank 序列号:KC293824,未公布);克隆该病毒外壳蛋白全基因序
列CP 及其核心序列tCP;分析核心序列tCP 的特征、 进化特征;运用DNAMAN 多重比较了该病毒外壳蛋
白序列与其他18 个TYLCV-CP 核苷酸序列并且构建了基于CP 基因核苷酸序列的进化树。结果表明:获
得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Yl)分离物,确定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源;获得TYLCV-Yl CP 全
基因序列核心序列tCP,为基于CP 抗TYLCV 奠定基础;tCP 核心序列非常保守,长度为 419 bp,编码
137 个氨基酸,其中在79~97 个氨基酸之间具有1 个跨膜结构;基于CP 基因构建的进化树可将番茄黄
化曲叶病毒分为3 个亚组:TYLCV 亚组Ⅰ,TYLCV 亚组Ⅱ,TYLCV 亚组Ⅲ,其中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YLCV-Yl)属于TYLCV 亚组Ⅰ。  相似文献   

14.
匍柄霉属(Stemphylium)真菌可以引起多种蔬菜
病害,包括番茄、莴苣、辣椒、甘蓝等。美国、以色列、新
西兰等地均报道过由匍柄霉引起的番茄叶斑病,在我
国也有类似报道,多称之为番茄灰叶斑病(刘安敏,
2002;李宝聚,2009)。我们在前几年的蔬菜病害调查
过程中发现,北京大兴、辽宁海城、河北廊坊、保定以
及山东寿光等地都有该病的发生,但当时并未严重影
响番茄的产量。2009~2010 年的蔬菜病害调查过程
中我们发现,番茄匍柄霉叶斑病由一种不常见病害逐
渐发展为严重发生的病害,在海南省海口市西秀镇龙
头村、海南省海口市灵山镇大昌村、山东寿光洛城镇
黄家尧水村、山东寿光田柳镇陈马村等地都发现了番
茄匍柄霉叶斑病的严重危害。尤其是在山东寿光田柳
镇陈马村,番茄于1 月份定植后开始零星发生匍柄霉
叶斑病,到了3 月份番茄大约1.7 m 高时,温室中绝
大多数的番茄都发生了匍柄霉叶斑病,尤其是连阴天
湿度大,温度忽高忽低时,该病发生更为肆虐,严重影
响了番茄的产量,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现对番
茄匍柄霉叶斑病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等进行简单描述,方便广大农民认识该病,并进行及
时防治。  相似文献   

15.
生菜即叶用莴苣,为菊科、莴苣属一年或二年生
草本植物。生菜菌核病(Lactuca sativa Sclerotinia)在
全球各个生菜种植区均有发生,是生菜生产中的重
要病害之一(W aipara,2006;Chitram palam et al.,
2010),严重影响着生菜的产量和品质。2011 年,河北
省张家口市赤诚县样田乡农民种植的生菜大面积发
病,幼苗即开始发病,栽种到田间后,生菜生长停滞,
不久即死亡。发病植株容易拔起,拔出后可见根部变
黑色(彩色图版1),叶片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彩色图
版2),有的部位有少量的白色菌丝层。当地农民于5
月23 日亲自送病样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
究所菜病综防组请求帮助,经鉴定该病害为生菜菌
核病。  相似文献   

16.
新番35 号是以母本3071- 2-①和来自意大利的
品种REG 多代选育而成的父本E30- 3- ①为亲本配
制的加工番茄一代杂种。2003 年夏季配制组合,冬季
在海南进行配合力测定,2004~2005 年进行品种比
较试验,2006~2007 年进行区域试验,同期进行生产
示范、配套栽培技术和种子生产技术研究,2009 年获
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命名为
新番35 号,同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认定,
现已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累计种植13 000 hm2。  相似文献   

17.
漆文选 《中国蔬菜》2011,1(19):29-31
地处高寒二阴区的甘肃省渭源县2006 年以来
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45% 以上,随着
马铃薯区域化、规模化发展,马铃薯连作几率增大,
加之频繁的调引种、气候变暖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到
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从
2006 年以来马铃薯晚疫病年发生2.11 万~2.15 万
hm 2,病田率84.0% ~89.5% ,发生程度3~4 级,每
667 m 2 产量损失15% ~25% 。经观察,发病呈现出发
生早,前期发展慢,中期扩散快,后期流行快受害重
的特点。环境因子对晚疫病的加重发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刘通 《中国蔬菜》2012,1(1):18-18
由于2010 年储藏大葱滞销,2011 年初山东、福
建、上海、浙江的大葱价格都比较低,引起河北部分
地区、天津宝坻大葱种植面积下降,市场预期2011
年冬季大葱供应偏紧,价格回升。2011 年10 月中旬
以前,大葱价格确实在上涨,山东大葱批发价格一直
保持在2.0~2.4 元·kg- 1,有时高达2.6~2.8 元·kg- 1。
但10 月中旬以后,山东大葱价格急转直下,一跌不
振,价格跌回1.2~1.4 元·kg- 1。目前大葱价格不但没
有回升,反而持续下降,11 月26 日,北京新发地市
场山东大葱(净葱)批发价格是1.1~1.4 元·kg- 1,而
2010 年同期同等质量的大葱批发价是1.8~2.2 元·
kg- 1,价格同比下降37.5%。  相似文献   

19.
针对白萝卜制干加工型专用品种的生产需求,以引进的韩国春萝卜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转育
获得不育系47A,2010 年与自交系11015 测配,2011 年选育出制干加工专用型白萝卜新品种云萝卜1 号。
肉质根长圆柱形,出土部分青绿色,入土部分白色,入土比例2/3,肉质根长45~50 cm,横径7~9 cm,
单根质量1.5~2.0 kg,干物质含量8.7%,还原糖3.68%,粗纤维0.45%,VC 193 mg·kg-1,具有较好的
商品性和制干加工特性;秋播生长期70~120 d(天),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对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的抗
性强于对照耐病总太,鲜萝卜产量5 000~9 000 kg·(667 m2-1,适宜云南省海拔1 700~2 400 m 及其
他气候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砖块栽培和基质栽培,通过设定不同的砖孔密度(0、6、12 孔和18 孔),研究其对番茄
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8 孔、12 孔、6 孔和无孔砖栽番茄果实产量分别比基质栽培番茄果实产量增加
了27.63%、30.84%、23.38%、24.65%,且生产投入成本小。砖栽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干
质量、茎干质量、根系干质量、果实产量、营养液利用效率相对于基质栽培番茄都有所增加,砖栽应用于
现代化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