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生物碳汇扩增成为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淡水捕捞是水生生物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9月对浙江省平湖市、富阳区、吴兴区的30艘淡水捕捞船进行了生产统计调查,并借助营养级方法评估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船捕捞总产量为117 557 kg,其中鱼类、虾类和螺的产量占比分别为92.87%、0.89%和6.23%,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总的碳汇量评估结果为909.82 t,鱼类、虾类和螺的碳汇量分别为874.40 t(96.11%)、4.07 t(0.45%)和31.35 t(3.45%);与碳含量评估方法相比,营养级方法的评估结果增加了893.68 t,不同方法的评估结论差异明显。最后提出了开展淡水捕捞碳汇量评估方法研究和碳平衡分析等建议,以期为科学评估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管理策略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捕捞量一直维持在最大持续产量附近,其整体资源处于风险状态。由于渔业数据存在各种误差,渔业资源评估结果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方法会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渔业管理策略评价是一种系统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管理对象的渔业系统,设定合理的管理目标,然后测试和评价不同渔业管理策略的表现,可以提高渔业管理成功的概率,在渔业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根据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生活史特征参数和渔业数据,建立操作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不同管理策略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选择适宜的管理策略,为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本研究共设置25种管理策略,通过渔业管理策略评价(management strategy evaluation,MSE),并结合各种不确定性,得到最合适的管理策略是管理策略7,即F设置为0.2,SSB设置为600 000 t。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实施森林碳汇项目的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目标和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计算出河南省2012年森林碳汇总量将达到42235.19万t,与2006年底的碳汇量15721.07万t相比,碳汇的增加潜力为26514.12万t,2006年底森林全部碳汇量的168.65%。巨大的碳汇量潜力为河南省实施森林碳汇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宇 《世界农业》2001,(5):33-34
近年来,斯里兰卡的金枪鱼渔业发展较快,金枪鱼产量成倍增长。据斯里兰卡国家统计,1995年斯里兰卡金枪鱼的渔获量为19万t,但是到1999年则达到55万t。这主要是由于当地企业和外国捕捞船的联营捕捞增加了工业捕捞。斯里兰卡金枪鱼的主要种类为鲣鱼、黄鳍金枪鱼和肥壮金枪鱼。据报道,40%的鲣鱼和20%的黄鳍金枪鱼是由小型双体船捕获的。1997年鲣鱼的上岸量为22 754t、黄鳍金枪鱼为13 000t、肥壮金枪鱼为500t。约50%的鲣鱼捕自该国西南部海域,另外30%捕自东部海域。鲣鱼全年都可捕捞,而黄鳍金枪鱼和肥壮金枪鱼的捕捞期则主要在6~8…  相似文献   

5.
海带养殖结构变动与海藻养殖碳汇量核算的情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藻养殖碳汇是渔业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海藻养殖产量与碳汇量变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海藻养殖碳汇核算原理出发,分别设计3种海藻养殖情景模式:基准情景、海带积极型情景和海带消极型情景。分析表明,与基准情景相比,海带积极型情景下,海带养殖形成碳汇量较多;相反,海带消极型情景则会减少海藻养殖碳汇。根据海带积极型情景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海藻养殖碳汇总量可达到118.9万t,较基准情景增加了碳汇量152.75t,由此认为提高海带养殖比重有助于我国提高海藻养殖碳汇总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物量法测算浙江省竹林固碳量,运用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法估算浙江省碳排放量,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竹林碳汇贡献。结果表明:1973—2021年浙江竹林固碳量从1 820.64万t增长到3 570.88万t,净增长量为1 750.24万t,增长率高达96.13%,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毛竹林为主要固碳林种;浙江省碳排放量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增长率在2004—2021年有所下降;竹林固碳量与碳排放量呈现趋同的增长趋势,但竹林固碳量对于整体的碳排放量而言占比较小,固碳贡献小。为有效助力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提出应注重稳定竹林碳汇增量、切实巩固竹林碳汇发展,规范引导碳汇经营方案、合理提高竹林碳汇潜力,有效结合企业碳汇主体、科学管控企业排放数量,以此有效发挥竹林碳汇价值。  相似文献   

7.
印度洋金枪鱼渔业平均营养级的长期变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提供的数据,结合FishBase所提供的相关鱼种的营养级,分析了1950-2003年印度洋金枪鱼渔业平均营养级(TLi)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TLi于1950-1960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60-198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1990年以后趋于稳定;TLi与金枪鱼渔业产量,于1950-1960年两者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1960-1970年随渔业产量的增加,TLi也增加,1970-1980年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1980-1990年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1990年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TLi趋于稳定;FIB指数于1951-1956年呈直线增长趋势,1957-1975年呈波动式增长,1976年以后基本上呈直线增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作物碳汇的阶段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作物碳汇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测算并分析了中国主要农作物碳汇的历史阶段特征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991~2008年中国农作物碳汇量呈现“蝙蝠型”波动上升趋势,由1991年的55 345.2万t增加至2008年的74 386.8万t,增长了34.41%.2008年农作物碳汇的空间差异特征明显:第Ⅰ类主要为农业大省或者是糖类作物大省,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碳汇量在3 000万t以上;第Ⅱ类主要为农业次发达区域,主要分布于华中、西北及西南地区,碳汇量在1000万~3 000万t;第Ⅲ类主要为直辖市、农业欠发达地区或耕地紧缺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西南及西北地区,碳汇量在1 000万t以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长生物量模型法及福建省3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测算其森林碳汇,并与IPCC法、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出的碳汇值作相对误差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森林资源乔木林碳储量呈上升趋势,其中第5次与第6次清查期间新增碳汇为107152247 t,第6次与第7次清查期间新增碳汇为117343013 t;基于生长生物量模型法的计算结果与其他各种方法的计算平均值相当,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估算2012—2021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碳汇量,结果表明,碳汇量从2012年的2 888.46万t增加到2021年的3 054.97万t,但是农业的净碳汇量却从2012年的1 897.88万t减少到2021年的1 656.46万t,在农业碳源中农用地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最大,2012年农用地生产碳排放占71.62%,2021年上升到74.19%;研究发现农用地生产碳排放在持续增长,农作物碳吸收的增长速度慢于碳排放,说明农业生产方式仍为低碳发展的重点改进方向。建议农业的减排从种植、施肥、灌溉等技术进行重点方向创新技术发展,同时做好因地制宜的政策引导,联动资源做好技术、资金、人力等要素的支持,大力促进云南省农业减排增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水养殖贝类产量与其碳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养殖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海水养殖贝类碳汇核算的基础上,分析了2006-2010年海水养殖贝类产量与其形成碳汇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贝类年均形成碳汇约92.9万t;不同地区和海水养殖贝类品种形成的碳汇量差异较大;海水养殖贝类产量每增加1个单位,其碳汇量相应增加0.092 2个单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区域碳源、森林碳汇现状,并利用朝天区“十二五”规划数据,对朝天区2011—2015年之间的年碳源量、森林碳汇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朝天区2010年碳源量45.62万t、森林碳汇量为116.47万t,2011—2015年碳源变化在121.11万-134.02万t之间,碳汇变化在141.07万-169.10万t之间,源汇相抵后。碳汇盈余量在19.96万--35.08万t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和深圳市的森林碳汇需求空间进行分类,就提升各类地区未来的森林碳汇需求空间提出针对性建议,为科学设计碳汇政策以及差异化开发森林碳汇需求空间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以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和深圳市为样本地区,收集整理2008?2017年《统计年鉴》中工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测算各地区工业行业碳边际减排成本,并采用需求空间模型,对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和深圳市10 a的森林碳汇需求空间进行测度,对求得的需求空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   结果   各样本地区的碳边际减排成本和森林碳汇需求空间数据均存在一定的地区性波动。3类地区碳边际减排成本与森林碳汇需求空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99,呈显著正相关。聚类结果发现:1、2、3类地区的碳边际减排成本平均值分别为1.59、1.18、0.51万元·t?1;1、2、3类地区森林碳汇需求空间平均值分别为571.91、374.93、174.15万t·a?1。最终判别方程发现:2011、2014年的需求空间数据对地区分类的影响最为显著。   结论   整体来看,分类结果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吻合。政策情景模拟显示:差异化开发森林碳汇需求空间要将超排处罚率作为第1、2类地区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优化配额发放模式;第3类地区以鼓励引导为主。表6参16  相似文献   

14.
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为例,应用Grainger和Garcia提出的年渔获量相对增长率(RRCI)的概念,估算其最大可持续产量(MSY)近似值,并与利用其它方法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RRCI=O时,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MSY近似值为33.75t,比PeUa—Tomlinson模型的预测结果低3%。用本文方法只需计算年渔获量相对增长率,即可获得MSY的近似值,因此本方法可作为对常规评估模型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枪鱼渔业发展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宝颖 《世界农业》2004,(12):16-17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世界大洋性渔业总产量为850万t,其中金枪鱼产量超过600万t,占公海渔业总产量70%以上,是世界远洋渔业的重要作业鱼种之一。金枪鱼的主要经济种类包括黄鳍金枪鱼、大目金枪鱼、长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和鲣鱼等,主要用于制作生鱼片和金枪鱼罐头,产品主要供应日本和欧美市场。金枪鱼类以其经济价值高、分布范围广、资源储量丰富等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远洋渔业发展的重点目标鱼种,金枪鱼产量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迅猛增长。目前,在中国总体捕捞能力过剩、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大批渔民面临转产转业压力的情况下,努力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冬冬  王鲁民 《湖南农业科学》2012,(15):120-122,130
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量最大的品种,目前年产量已超过1 000万t,同时海水贝类养殖还具有碳汇功能。为了科学核算其碳汇量,在介绍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及渔业碳汇定义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该体系包括直接碳汇和间接碳汇,其中直接碳汇核算相对简单,只需要获取转换系数、质量比重及碳含量3个参数,而间接碳汇以食物链机制为基础,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具体核算过程较为复杂,应该作为下一步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橡胶林碳汇贸易潜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气候减缓项目选择可贸易的碳库,利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计算了2008年和2011年橡胶林碳汇量,进而以2011年为基期,测算了2015年我国橡胶林的碳汇贸易潜力。计算结果表明,到2015年,我国橡胶林碳汇贸易潜力为248.61万t,占现有碳储量的10.62%,碳汇量年均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显示出我国橡胶林碳汇贸易潜力的后劲不足。最后提出了依靠内涵式增长途径来提升碳汇潜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黔北喀斯特山区的低碳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农田系统碳汇计算方法,研究遵义市近60年农田碳汇及碳足迹。结果表明:遵义市60a农田系统的年均固碳能力呈波动趋势,年均固碳量为274.61万t;农田碳汇强度为4.55t/hm~2,其中,1959—1961年碳汇强度为3.30t/hm~2,农田碳汇强度增加速度为0.04t/(hm~2·a),1961—2000年农田碳汇强度增速为0.10t/(hm~2·a),2001—2008年农田碳汇强度呈降低趋势。遵义市农田碳足迹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为2.40×104hm~2;遵义市60a不同农作物对固碳的贡献水稻最大,为60.89%;玉米其次,为17.07%,小麦第三,为8.29%;研究期间内,水稻的碳汇贡献由最初的78.29%降至50.33%。遵义市农田碳汇随着农业碳投入的变化而变化,在农田管理年投入碳大于20万t后,遵义农田碳汇无显著变化;遵义农田管理碳投入小于20万t时,农田碳汇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10.44万t/万t。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红枫湖流域退耕还林项目的碳汇效应进行分析,为贵州省退耕还林的碳汇潜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0~2006年红枫湖流域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对林区内主要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桃(Amygdalus persica)、李(Prunus salicina)、杏(Armeniaca vulgari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和楸树(Catalpa bungei)7种林木的碳汇量及碳汇效应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估算了红枫湖流域2015年的森林碳汇总量。[结果]2000~2006年,随着时间的变化,森林的中、幼龄林生物蓄积量和碳汇量有上升的趋势,2006年达到1.05×107kg,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潜力。在所研究的7种树种中,杉木是研究区内碳汇功能强的树种,预测到2015年,其单位面积碳汇量可以达到106.51t/hm2,其次为柳杉,单位面积碳汇量为99.42t/hm2,杏的碳汇功能最弱,单位面积碳汇量为13.03t/hm2;7种树种的森林碳汇总量为2.35×107kg,平均单位面积碳汇量为26.17t/hm2(c);按305.0元/t的价格计算,可产生7.17×106元的经济效益,按254.1元/t(c)的价格计算,可产生5.91×106元的经济效益。[结论]红枫湖流域退耕还林碳汇效应的经济效益巨大,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赣州森林碳汇市场化的建立,对赣州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森林碳储量估值并核算其碳汇价值,经核算,峰山森林公园森林植被层碳储量523175.74t,枯落物层碳储量53703.47t,土壤层碳储量199569.02t,累计森林碳汇总储量77.64万t,评估碳汇价值为2.12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