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浅析胎次和配种月份对种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敏 《中国猪业》2013,8(10):38-40
影响种母猪产仔性能的因素较多,胎次和配种月份是其中两个较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对胎次和配种月份对种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以期为养殖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程过长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仔从第一头乳猪产出落地到胎衣排出的整个产仔过程,简称为产程。母猪正常的产程时间,一般为2~3小时,当第一头乳猪产出后,约每隔10~20分钟产出1头,有的接连产出2~3头。产完仔猪约半小时左右,排出完整的胎衣,产程即告结束。但在生产实践中,确有部分母猪由于种种原因产程过长。笔者经长期观察,母猪妊娠期(平均114天)和产程时间越长,死胎越多,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杜洛克母猪分娩胎次、配种月份和分娩月份产仔数、仔猪初生重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影响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用以指导实际生产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通过分析,母猪生产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3胎母猪产活仔数和健仔数最高、1胎最低,死仔数以2胎最低、7胎最高,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配种月份的影响主...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广东某种猪场的3 138窝纯种美系大白母猪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配种月份与胎次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显著(P0.05),其中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及健仔数随配种月份及胎次变化趋势一致。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最高的配种月份均为12月,与之对应的种母猪胎次均为第4胎。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仔模型的选优与模型参数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姜曲海猪产仔数表现出的生命旋回与逐胎波动两大特征,分别用泊松旋回模型、三次多项式模型、改进二次多项式模型Ⅰ和改进二次多项式模型Ⅱ4种数学模型对其窝产仔记录进行了拟合。从统计和生物意义两方面综合评价,改进二次多项式模型Ⅰ为产仔数的优选模型。单性状动物模型和DFREML算法被用来估计优选模型参数的遗传力。研究结果表明,产仔模型参数A、B和模型纯二次曲线顶点估计值的遗传力较产仔数的遗传力高,提示针对产仔模型参数的选择将比直接选择产仔数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对青海互助某猪场1994—2000年的配种产仔记录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场母猪的平均配种间隔为25.02d,杜x本母猪最短(21.80d),显著短于长x本母猪(27.60d)(P〈0.05),其它各类型母猪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配种间隔随胎次增高而缩短,7胎以上母猪显著短于3~6胎(P〈0.05),极显著短于2胎(P〈0.01),3—6胎母猪显著短于2胎(P〈0.05):不同类型母猪在同胎次的配种间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楚丹  陈斌  冉茂良 《中国猪业》2019,14(6):11-15
胎次和配种月份等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于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湖南某猪场共计3 636头长白二元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畸形数、木乃伊数、死胎数、弱仔数、死仔数和初生窝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胎次和配种月份对长白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胎次和配种月份对长白二元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从第1胎至第3胎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逐渐递增趋势,其中,第3胎次最高,3~5胎次繁殖性能趋于稳定;第1胎的死胎数、畸形数、弱仔数最高;第5胎的木乃伊数最高,但畸形数最低。长白二元母猪在每年2—4月的配种繁殖性能最佳,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5—7月。结果表明,长白母猪第2~5胎次繁殖性能较好,且适宜配种月份为2—4月。  相似文献   

10.
长大母猪繁殖性能与胎次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引言母猪的繁殖性能与其胎次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母猪的繁殖高峰在3~8胎,第1~2胎的繁殖能力较低,第8胎以后开始下降,此时母猪所产仔猪个体差异较大,且生活力下降。这一规律决定了母猪的利用年限一般为4~5年。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仅数量要求多,而且质量也随之提高,即更多的是需要复购,为满足市场的需要,大多数养猪场都饲养了长大母猪,以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生产三元瘦肉型杂种。为探讨长大母猪的繁殖性能。确定长大母猪的利用年限,我们选择了江西某商品猪场长大杂种母猪作为研…  相似文献   

11.
将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引入动物离散性状的遗传分析及个体的遗传评定,初步比较了GLMM方法与一般线性方法(LM)的估计效果。模拟研究的性状为单阈值二项分类性状,选用的连接函数为对数连接μi=eη/(1+eη),方差函数为V(μi)=μ(i1-μi)/n,试验设计为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参数估计采用Fisher迹法。结果表明:GLMM方法能较准确地估计公畜的个体育种值,在个体的遗传评定效果方面要明显优于常规的线性方法,其预测的育种值排序结果与真实育种值的排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01)。  相似文献   

12.
Alternative versions of a common three-parameter nonlinear growth function were evaluated on two groups of gilts. Gil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be reared under all-in, all-out(AIAO;n = 96) or continuous flow(CF)management (n = 96). The addition of a single random effect, in which the mature BW of each pig varies, provided a substantially better fit and smaller parameter standard errors. This model predicts a constan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between pigs. The addition of a second random effect further improved the likelihood statistics and reduced the residual standard deviation, although the impact was much smaller. The inclusion of the second random effect accounts for different patterns of growth between pigs. Variations in the growth patterns allow greater fleiibility to describe the underlying variance/covariance structure of the serial live BW. For all miied effects models, the mean and approiimate variation in age required for pigs to reach a specific BW can be predicted. After 104 d of age, the growth of CF gilts declined more rapidly,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n days required to reach specific target BW(TBW)(110, 120, or 130 kg) increased more rapidly than for the AIAO gilts. These models are also easily adaptable to stochastic modeling.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广义线性方法定位家畜抗性等级性状的QTL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广义线性模型的框架内模拟研究了家畜抗性等级性状的QTL定位方法,QTL参数的估计采用最大似然方法,比较了阈模型方法与一般线性方法的QTL定位效率,并对影响等级性状QTL定位效率的主要因素(QTL效应、性状的遗传力)进行了模拟研究。试验为多个家系的女儿设计,资源群体大小为500头。结果表明:在QTL位置参数估计及检验功效方面,阈模型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对抗性等级性状QTL定位的功效也高于线性方法。另外,性状遗传力和QTL效应的大小对QTL定位的准确度也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性状遗传力QTL效应的增大,2种方法QTL定位的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24个微卫星进行猪数量性状座位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 3头英系大白公猪与 7头梅山母猪杂交产生的三代资源家系用来检测猪重要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 ,2 0 0 0年下半年随机选留 140头F2代个体 ,进行屠宰测定 ,记录了包括生长、胴体组成等 43个性状 ;从已定位于家猪 3、4和 7号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中选用 2 4个微卫星标记对所有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区间定位法进行QTL检测 ,通过置换实验来确定显著性阈值。在所研究的 32个生长和胴体性状中 ,3条染色体总共 16个QTL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 (P <0 0 5 ) ,其中 4个达到染色体极显著性水平 (P <0 0 1) ;同时在 4号和 7号染色体上还检测到了影响器官重性状的 3个QTL ,达到了染色体显著水平 (P <0 0 5 )。在某些QTL座位 ,其有利等位基因来源于具有较低性状平均值的品种。 2QTL模型分析下 ,在 4号染色体上检测到影响板油重的 2个QTL ,并且它们的效应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贵阳市某猪场出现仔猪发病死亡和母猪流产的原因,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病料中检出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未分离出细菌,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为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人兽共患病原菌-猪链球菌2型的发病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病是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传染病,其2型菌对人和猪均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结合国内外10多年来对猪链球菌2型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毒力因子的相关研究情况,总结了猪链球菌2型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针对该病的防治对策,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1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散在的热性、溶血性入畜共患传染病,病猪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在多种动物和入的有核细胞内寄生引起的一种入畜共患的原虫病。本文通过对某猪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与弓形体混合感染的诊治,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治疗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混合感染背景下的猪气喘病较难控制,介绍了猪气喘病的发病特点,常用药物的敏感度评价、疫苗效果评价和猪场猪气喘病的检查检测方法,结合作者实际经验强调了饲养管理要点,指出了种猪场净化猪气喘病的方法步骤,为混合感染下控制猪气喘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猪饲料有效能值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饲料常规成分及碳水化合物组分与饲料有效能值之间的关系方程,本研究以NRC第11版《猪营养需要量》中发布的122套饲料营养成分表为基础,将饲料中11种基础成分[6项常规成分:干物质、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粗脂肪(EE)、酸性醚提取物、粗灰分(ash);5项碳水化合物组分:淀粉(ST)、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作为自变量,将饲料中的消化能(DE)、代谢能(ME)及净能(NE)作为因变量,采用SAS软件中的REG过程,分别建立不同性质饲料、自变量的不同组合与DE、ME及NE之间的回归关系方程,并以相关系数(R2)及变异系数(CV)作为评价回归模型的优劣。研究表明,有效能值与CP、ST及纤维类指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将所有饲料作为研究对象时,饲料的DE、ME及NE与上述11种基础成分之间建立的普适性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较差。当将14种玉米及其加工产品形成子集时,建立饲料基础营养成分与DE、ME及NE的关系方程分别为7、6和7套(P0.05),且3组回归模型R2分别为0.632 8~0.772 3、0.646 9~0.684 9和0.670 5~0.822 1,CV分别为6.61%~8.40%、6.58%~7.34%和6.21%~8.27%;当将13种大豆及其加工产品形成子集时,共建立饲料基础成分与DE、ME关系方程分别有3和4套,回归模型R2分别为0.907 1~0.926 9、0.890 7~0.922 3,CV分别为5.40%~6.09%、5.79%~6.78%,NE与基础营养成分指标之间无法建立具有营养学意义的有效回归方程。对于同类饲料中具有相同自变量组合的DE及ME预测模型而言,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自变量CP的系数上,且CP部分对ME的正效应低于DE,这保证模型预测的ME低于DE。同时选用本研究构建的适宜模型,补充了NRC第11版成分表中第97(去皮大豆粕,低寡糖,浸提)、101(全脂大豆,高蛋白质)及102号(全脂大豆,低寡糖)饲料的DE值分别为15.99、17.35、17.27 MJ/kg,ME值分别为14.53、16.15和16.14 MJ/kg。综上,以NRC(2012)饲料营养成分表为基础,建立的普适性有效能值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较差。按照玉米类和大豆类进行分类,可建立DE、ME和NE与饲料化学成分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其中最优的预测因子为CP、EE、ST、ash、NDF、ADF。具有相同自变量的同类饲料DE和ME预测模型之间的差异是CP系数,CP影响DE转化为ME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