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以青岛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讨论了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实习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科研训练体系,以及以提高学生科技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体系“四位一体”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以期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5.
立足加快推进“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响应本科专业分类培养进一步优化的改革要求,基于原211重点建设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八个专业分类培养,以培养“高质量复合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广适应”五要素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对不同专业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重新规划,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在教学体系、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构建机械大类人才“一目标、二阶段、四平台、五要素”培养方案,为实现学生毕业要求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解决如何实现五要素理念的问题。该方案实施效果好,并对不同专业大类融合培养实施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通过一流本科专业发展示范带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改革。 相似文献
6.
7.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校发展转型的重要路径,涉海类高校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究分析了我国涉海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中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与时代发展不协同;课程体系与结构缺乏系统设计;教师队伍建设不匹配等。研究提出要以向应用型转型为契机,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应用型特色专业群;以协同育人为重要机制,构建育人工作新格局;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重要支撑,加强"三个平台"建设;以教师队伍为核心要素,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等具体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8.
9.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存在生源质量差、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限制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结合安徽农业大学采用的具有农科特色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总结了提高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经验。从拓宽选拔渠道,提高生源质量;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实践研究教学;建立双导师培养制度;探索新的考核与评价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安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通过系统改革,有效提高了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素质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探索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模式,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以潍坊市辉渠小米产业为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科教产"跨界融合发展体系,力求更高效地促进当地产业提档升级,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并结合我校实际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和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邢祥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1):66-67
农业传播学是新兴、交叉学科,是传播学走向专业化的必然产物,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大有可为。培养合格的农业传播学人才,首先要选准学科方向;其次要定位特色鲜明的培养目标;第三要设置符合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最后还应建立开放、动态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并结合我校实际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和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跨世纪的动物生产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跨世纪动物生产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本文对现行模式产生的根源、运行状态及存在弊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改革现存模式的新思路和建立新模式的具体方法。这就是大胆调整和改革动物生产类专业的结构和设置,文理渗透,拓宽专业面,抛弃专业面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加强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抛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重视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抛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具有自我开拓发展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懂动物生产、产品加工、科学研究,又懂市场营销的跨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新时期对本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