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伊犁河谷蜜蜂资源及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河谷的蜜源可以分为山花蜜源和平原农田蜜源。  相似文献   

2.
3.
对伊犁河谷地区主要县市不同生态区豆科植物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初步研究表明,该区域豆科植物总计74种,隶属于2亚科27属,云实亚科1属1种,占1.4;;蝶形花亚科26属73种,占98.6;,多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按照经济价值分为8种.其中药用、饲用、防风固沙、绿肥、观赏、食用、蜜源和有毒植物分别占总种数的28.4;、24.3;、17.6;、17.6;、17.6;、13.5;、10.8;和1.4;.  相似文献   

4.
新疆伊犁河谷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概述伊犁河谷主要农产品生产状况,分析伊犁河谷主要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危害情况,结合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国家标准要求,对伊犁河谷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中的土壤培肥和病虫草害综合治理关键技术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伊犁河谷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适合各类果树的生长。本文主要介绍了伊犁河谷发展果树的资源优势、市场发展的需求、本地苹果资源介绍、适栽范围及结论。  相似文献   

6.
伊犁河谷缓坡地融雪侵蚀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坡面径流小区试验法,于2009年3月3~10日,对伊犁河谷缓坡地的春季融雪侵蚀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8°坡融雪强度始终较3°和5°坡的大,其径流强度的日变幅也最大;8°坡坡面日产流量和产沙量均最大,日产流量分别比5°和3°坡高24.5和28.7 mL/d,泥沙侵蚀量多4.23和5.85 kg/m3;坡度间坡面冲刷细沟的分布和细沟侵蚀强度也有差异,8°坡坡面的冲刷细沟多呈网状交错状,主要分布在坡面下部,冲蚀沟多而较长、浅且宽;5°和3°坡的冲刷沟则在坡面的中、下部呈分散状分布,冲蚀沟少而短、浅且窄;融雪后,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8°坡显著低于5°和3°坡.该研究结论将为伊犁河谷及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相似区域春季融雪径流的集蓄利用、侵蚀坡地的保护和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疆伊犁河谷温室草莓昆虫授粉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新疆伊犁河谷温室草莓昆虫授粉技术规程,包括产地条件、农药使用要求、蜂群选择、蜂群配置及摆放、蜂群管理、温室管理、草莓管理、回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伊犁河谷地区10个气象代表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t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0 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伊犁河谷除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年平均气温、其他各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上升的幅度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其中,冬季增幅最大,为0.59℃/10 a,秋季次之;暖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且近10 a是50 a中最暖的时期,冷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平均气温异常年份为:1969年为异常偏冷年,2010年为异常偏暖年;50 a全年降水量变化呈增湿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5.4 mm/10 a,其中,夏季降水量为50 a中最多时期,冬季次之,秋季降水量为最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枯水期,八九十年代至今为丰水期,但分布不均匀,阶段性干旱时有发生,降水偏多趋势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下水最佳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应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从新疆水资源形成与分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新疆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即超采区(吐哈盆地)的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丰富区,适度开采地下水;土壤盐渍化严重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增加地下水开采规模,在流域不同地貌单位分限制,调蓄,调控和禁止4个开采区。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密切相关,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慢慢成为一些城市的主导产业。本文以伊犁河谷为例,分析了伊犁河谷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特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疆伊犁河谷香菇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菇生产是伊犁河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栽培的又一特色产业,根据伊犁河谷实际,通过香菇高产栽培试验,摸索出一套较完善的香菇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香菇生产者提供标准化生产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伊犁河谷小麦条锈病菌源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地调查分析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田间小麦条锈病和野外小檗锈病发生情况,为揭示新疆小麦条锈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小檗在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中国小麦条锈病菌鉴别寄主,对2013~2015年新源县小麦条锈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对异果小檗种类鉴定、锈孢子DNA提取及PCR检测。【结果】新源县小麦条锈菌主要类群有Hybrid46类群,出现频率高达31.25%;水源11类群出现频率为22.92%;贵农22类群出现频率为18.75%;中四类群出现频率为6.25%;其他类群出现频率为20.83%。异果小檗锈病鉴定结果表明,异果小檗锈病中存在小麦条锈病,条锈菌锈子器的检出率在4.7%~5.7%。【结论】新源县小麦条锈菌主要为Hybrid46类群、水源11类群、贵农22类群。异果小檗锈病中存在小麦条锈病,条锈菌锈子器的检出率在4.7%~5.7%。  相似文献   

13.
伊犁河谷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伊犁河谷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伊犁河谷生态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优越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文章分析了伊犁河谷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依据生态资源,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多种经营并存,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伊大豆5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种量、不同行距配置对植株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伊犁河谷春大豆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方式是666.7m^2播种量7k,行距30cm。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引进12份大豆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大田的适应性,为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变异系数,分析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参试品种合交02-69,210.868 kg/667m2,比对照增产28.36%,HSC居第1;绥农14,219.217 kg/667m2,比对照增产31.09%,HSC排名居第4。合交02-69、黑农69、黑农71、绥农14、黑农63为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分别晚14、13、13、10、8 d;中黄901较对照早9 d,属于中早熟品种;株高在90~105 cm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中黄901、黑农63、合交02-69。【结论】外引的12个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能正常开花结荚成熟,多数表现较好,其中合交02-69、绥农14、东农53、黑农69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概述伊犁河谷设施蔬菜生产现状,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基础设施不完善、栽培技术不规范、多数设施蔬菜产品没有达到绿色和无公害标准、组织化程度低等,探讨了伊犁河谷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提高设施蔬菜科技含量,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实现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伊犁河谷不同生境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的生产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伊犁河谷区羊草种群构件的质量性状。[方法]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不同生境的假苇拂子茅种群为研究对象,以年龄结构为切入点,对不同生境条件下假苇拂子茅分蘖株和根茎的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在生长季末,4个样地的假苇拂子茅种群分蘖株的生产力表现为巩乃斯河种羊场段中心岛>伊犁河雅玛图段河岸>巩乃斯河黑山头段中心岛>伊犁河巴依托海乡段河滩,且均以1龄级的最高;不同生境根茎的生产力表现伊犁河雅玛图段河岸>巩乃斯河种羊场段中心岛>巩乃斯河黑山头段中心岛>伊犁河巴依托海乡段河滩,年龄组成均以1龄级根茎生产力最高。[结论]牲畜啃食和淹水扰动对分蘖株物和根茎的生产力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崔东  葛欢  赵玉 《湖北农业科学》2016,(7):1663-1666
为了了解野生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下土壤养分状况,为野果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新疆伊犁霍城县大、小西沟野生樱桃李林下土壤发育有机质与速效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樱桃李林下的土壤有机质属于中等变异;有机质含量与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p H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均值分别为295.71、39.75、391.05μg/g,有机质含量均值为0.31%。  相似文献   

19.
三工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工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是新疆最早的流域之一,虽然是独立的小流域,但流域的自然景观和地貌单元的完整性,具有大流域的分布规律。有关部门曾对该流域的地下水资源几做评价,但结果却各不相同。笔者对三工河流域历次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水均衡法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数值模拟是地下水开采设计和预测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