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国务院2016年10月20日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支撑。对"十三五"期间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了全面部署,进一步细化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的要求,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确定了五方面发展任务。一是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了全面部署,进一步细化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的要求,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次《规划》一经印发,立即在各级、各地植保行业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并就《规划》中提到的关于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探索与实践,大家纷纷结合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围绕行业发展规模和特点,进行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3.
分析回顾了“十一五”以来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从制订规划、组织实施和加强过程管理等方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开展的工作,列举了我国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在前沿技术研发、科研工作成果产出和人才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前期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政策     
<正>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一)为全面部署"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农业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记者王雯慧)8月8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对我国未来5年科技创新做了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细化落实。《规划》列出了十二项科技创新主要指标,明确了十大现代产业,《规划》中涉及农业创新的内容颇有亮点!  相似文献   

6.
该文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对《规划纲要》中农业科技领域在"十一五"期间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实施进展和取得成效两个部分,最后给出了判断意见。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的具体安排,是首部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规划。2021年12月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围绕《规划》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8.
学习《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伊始,国务院就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会上重点讨论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是我国新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全面、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它为今后十年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出了蓝图,为农业科技任务确定了目标、研究方向及重点领域.<纲要>(下同)还强调提出了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牵动性的当前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确立了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充分考虑农业的特点和农业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此文着重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分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思路及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作出了一些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召开东北黑土地保护推进落实会,总结交流各地实施黑土地保护试点项目的成效经验,部署安排《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全面启动了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投入152亿元安排了406个项目,国家“863计划”在10个领域陆续启动了30个重大项目。这些项目进展情况良好,特别在农业领域取得了一批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1.
江苏稻米加工品质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2000年度参加江苏省各区试点的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杂交中灿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其稻米加工品质性状的地域差异性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其稻米加工品质因地域的变化而变化,且对地域差异的敏感性有强弱之分;中熟中粳稻和迟熟中粳稻的加工品质在苏中地区(盐都)均表现为优,而杂交中籼稻加工品质呈现南低北高的趋势,以苏北邳州为最好。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战略发展的关键时期,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设立了植物分子设计与品种创制技术、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农业生物制剂创制技术、农业生物环境控制与修复技术、农林生物质高效转化技术、数字农业技术与装备、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7个主题,围绕这些主题对"十二五"以来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各个领域取得的重要性成果,总结"十二五"期间的经验,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陈艳华  林依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647-4649,4668
移土培肥专项规划实施保障体系与对策措施研究是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编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制度、政策、观念、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移土培肥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移土培肥专项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思路,制定了包括目标层、管理措施层和具体措施层3个层次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与内容。在实施保障体系中,目标层是指移土培肥专项规划实施管理目标;管理措施层主要由法律法规、机制保障、管理保障和技术保障四大模块构成;具体措施层主要包括细化的法规、制度、规范、标准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制定有助于理顺移土培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制度、政策与技术等方面的安排,促进移土培肥专项规划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不同烟草品种种子的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后测定NC55,NC297,G28,MS云烟85和MS云烟87种子发芽力。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NC55种子具有10 d左右的短期休眠,而其他品种的种子在试验期内未发现休眠现象。结果表明烟草种子的短期休眠与品种有关,应根据品种的休眠特性提供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O2气腹对妊娠中期大鼠雌三醇水平及胎盘功能的近期和远期影响.方法 60只妊娠中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近期影响组(24只)、远期影响组(24只).对照组仅作麻醉,而影响组分别给予8、15 mmHg CO2气腹处理1、2h.近期影响组气腹结束后处死,远期影响组饲养至妊娠晚期处死.观察流产率,用ELIS...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五味子配子体发育研究的结果表明,五味子的雄配子体发生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从8月中下旬初生造孢细胞产生到第2年5月下旬成熟花粉粒形成(去除休眠期180d),约经历90d左右的时间;从小孢子母细胞产生到成熟花粉粒形成,需经历30d左右的时间。雌配子体从8月中下旬胚珠原基分化开始至翌年的5月下旬胚囊分化完成(去除休眠期180d),需90d左右的时间;从大孢子母细胞形成到胚囊分化完成需经历15d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印楝果实的成熟期较长,不同成熟期所采样品的百粒重、印楝素含量和印楝素产量也不相同,调查和实验结果显示:印楝果实的成熟期集中在7月初至9月中旬期间;早期样品的百粒重低而印楝索含量高,后期样品百粒重高而印楝素含量低,成熟率约30%时百粒重和印楝素含量基本稳定,印楝素产量在果实成熟后基本稳定;同一时期采摘的样品中,绿色果皮的样品印楝素含量和产量均高于黄色果皮的样品。  相似文献   

18.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方法]用SPSS将历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分离成气候产量和趋势产量,并对气候产量与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素分为普遍性和区域性。普遍性因素包括上年秋季8~9月的水汽压或相对湿度、当年6月下旬~7月上旬及8月中旬降水量;区域性因素有当年1月降水量、4月上旬至中旬的降水量、5月水汽压。用逐步回归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拟合率较好。[结论]该方法计算简单、预测时效长、预测准确率较高,为做好马铃薯种植业气象服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俊  李剑萍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0,11(4):121-123,129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预报模型,用SPSS将历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分离成气候产量和趋势产量,并对气候产量与气象因素进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素分为普遍性和区域性。普遍性因素包括上年秋季8~9月的水汽压或相对湿度、6月下旬~7月上旬及8月中旬降水量;区域性因素有1月降水、4月上旬~中旬的降水、5月水汽压。用逐步回归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拟合率较好。[结论]此方法计算简单、预测时效长、预测准确率较高,为做好马铃薯种植业气象服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