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六个德国鸢尾品种的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德国鸢尾品种叶片为试材,在高温条件下测定叶片中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利用主成分、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测定指标进行评价排序,综合鉴定比较16个德国鸢尾品种的耐热特性,以期为研究和利用德国鸢尾耐热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常温下的各项生理指标以及高温胁迫后的变化幅度各不相同;高温胁迫下,德国鸢尾各个品种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SOD与POD活性增强;MDA、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排序,16个德国鸢尾品种间耐热性强弱依次为"魂断蓝桥""PartyDress""Galamadrid""音箱""黑骑士""Ninbeiunge""Queen""Jessica""不朽白""法国回声""金娃娃""笛声""洋娃娃""黄莲""皇家十字军""短梦"。通过检测高温胁迫下德国鸢尾叶片生理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建立德国鸢尾耐热性的综合鉴定与评价体系,适用于耐热型德国鸢尾品种资源的评价与筛选。  相似文献   

2.
基于果肉单体酚和总酚含量评价桃果实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果实酚类物质组分含量评价桃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以12个红肉桃、7个白肉桃和4个黄肉桃品种成熟期果实为试材,分析果肉单体酚和总酚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肉桃各品种具有较高的表儿茶素和总酚含量。在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将8个酚含量指标概括成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即主成分),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求得各综合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结合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值并对各品种果肉抗氧化能力进行综合排序,发现红肉桃中的‘北京一线红’综合评价值最高,同时红肉类型排序靠前,多数白肉、黄肉类型排序靠后,与聚类分析结果较一致。试验结果表明桃果实抗氧化能力与肉色密切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法结合单体酚、总酚含量可综合评价不同肉色桃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对桃果实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排序依次为新绿原酸、总酚、表儿茶素、阿魏酸、绿原酸、芦丁、儿茶素、槲皮素。  相似文献   

3.
刘娟  黎黎  陆柄辰  邓朴  艾辛 《中国蔬菜》2019,1(9):37-43
以64 份普通白菜种质为试材进行露地栽培试验,通过对耐抽薹指标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 以及隶属函数、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普通白菜种质的耐抽薹性。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普通白菜9 个指标转化为抽 薹时间、植株生长状态和生长量3 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9.14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抽薹期、现蕾期、开花期 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现蕾期的观测最为简单可靠,可快速评价普通白菜的耐抽薹性。运用隶属函数法将64 份材料分 为5 个耐抽薹等级,并筛选出4 份极耐抽薹种质和6 份耐抽薹种质。聚类分析将隶属函数法筛选出的极耐抽薹种质和耐抽薹 种质均划分到第Ⅱ类群,说明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均能有效鉴定普通白菜的耐抽薹性,其中隶属函数法更为简便直观。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甜樱桃品种的耐热性,以6个品种的1年生盆栽嫁接苗为试材,通过模拟高温,探究高温胁迫下其叶片生理、叶绿素荧光指标变化,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其耐热性,并通过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出甜樱桃耐热生理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经高温胁迫后,6个品种甜樱桃幼苗的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变化有所不同;各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下降,拉宾斯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升高,桑提娜的NPQ下降,其余品种的NPQ无显著变化。6个品种幼苗的综合耐热性排序为红蜜>桑提娜>早大果>雷尼>拉宾斯>布鲁克斯。基于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出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Fv/Fo 4个指标可高效、准确地对甜樱桃耐热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柑橘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并评价其抗寒性,以城固县地方特色品种‘冰糖橘’和‘朱红橘’,以及引进品种‘砂糖橘’的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分析-2℃处理6 d的植株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柑橘品种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整体表现为升高趋势;相对含水量、Fv/Fm、抗坏血酸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3个柑橘品种的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朱红橘’‘冰糖橘’‘砂糖橘’。主成分分析表明,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作为柑橘抗寒性分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梨品种制汁性能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并分析了103个梨品种果实制汁相关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梨品种制汁性能各指标平均变异系数为0.416;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9个制汁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梨品种制汁性能84.473%的原始数据信息量;综合评价得分较高(1.3以上)的品种有热梨、八里香、砂糖梨、白八里香、面梨、木梨、安梨、南果、古高、乔马、软枝青、鹅蛋、龙香,制汁性能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很好地用于梨品种制汁性能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挖掘新疆哈密瓜耐冷资源,为设施耐冷品种的选育提供研究基础,笔者以14份哈密瓜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在4℃低温处理下,测定相关生长、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对14份哈密瓜幼苗的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原有的12个单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5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把所有品种分为3类。其中,阿克陶1号等3个品种为耐冷性强的品种,西开心等8个品种为中度耐冷品种,其里甘等3个品种为冷敏感品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评估哈密瓜苗期耐冷性的数学模型:D=-0.31+0.62RDW0.18SPC+0.10SSC-0.21SOD,并筛选出根干质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4个指标可作为哈密瓜苗期耐冷性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5,(4):13-17
以15份不同性状西瓜为试验材料,研究高温胁迫对西瓜幼苗3项生长指标和6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方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对各西瓜幼苗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耐热试材,为西瓜耐热育种提供条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各西瓜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与对照相比株高、茎粗度、叶面积、总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POD活性均呈现不同程度上升,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表现为耐热材料含量增加,不耐热材料含量下降。通过综合评价得到4类不同耐热性试材,其中耐热性差试材1个,耐热性一般试材8个,耐热性较好试材2个,耐热性好试材4个。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浓度的NaNO3处理津南实芹、青梗芹菜2个芹菜品种,研究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NO3浓度升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降低;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盐胁迫下,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受到一定程度抑制,盐浓度越高抑制越严重。综合以上指标表明"津南实芹"的抗盐性较"青梗芹菜"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杏不同品种间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差异,并据此进行抗旱性指标的筛选和综合评价,为杏抗旱性资源的高效筛选和利用提供方法。【方法】以10个抗旱性不同的杏品种(系)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以及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比较其叶片的解剖结构,测定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紧密度和疏松度以及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共9项叶片结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0个杏品种(系)的抗旱能力。【结果】叶片解剖结构在品种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9个抗旱性指标在10个品种(系)间有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在10.73%~34.58%,灵敏度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紧密度和下表皮厚度这5个指标作为评价杏资源抗旱性的有效指标。对10个杏品种(系)的5项抗旱性特征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累加并求均值,该值越大代表抗旱能力越强。10个杏品种(系)的抗旱能力排序为:青密沙>G 4-25>皮乃孜>骆驼黄>串枝红>G 4-43>G 4-40>G 4-26>红金榛>大优佳。【结论】通过对叶片解剖结构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计算,评价并筛选到抗旱性相对较强的杏品种有青密沙、皮乃孜、骆驼黄、串枝红等,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杏资源的抗旱性评价、筛选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se)的苗菜—鸡毛菜生产中的采收期确定仍以传统的经济产量为主, 而忽略了品质。本试验以普通白菜品种华王为试验材料,使用72、128、200、288 孔4 种穴盘规格,于播种后5、8、11、14 d 和17 d 采样,研究不同规格穴盘栽培普通白菜苗菜的生理形态与营养品质变化规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普通白菜 综合品质的重要指标,提出“采收指数”这一指标对普通白菜的苗菜综合品质进行评价,以期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以营养 品质来确定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穴盘普通白菜形态的变化趋势较好地拟合二次多项式函数。随着播种后时间的 延长,VC 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播种后14 d 达到最大值;硝酸盐含量前期高,在大幅度降低后小幅度回 升;72、128、200 孔穴盘普通白菜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播种后14 d 增长至最大值,而288 孔穴盘普通白菜总叶绿 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播种后5~17 d 变化不大。主成分分析共提取4 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2.244%。各规格穴盘 普通白菜采收指数均在播种后14 d 达到最大值,由大到小顺序为288 孔> 200 孔> 128 孔> 72 孔。至播种后17 d,288、 200 孔和72 孔穴盘采收指数均大幅下降,而128 孔穴盘普通白菜的采收指数下降幅度较小。因此,在本试验的5 个采收时 期中,上海地区春季玻璃温室穴盘生产普通白菜苗菜的最佳采收期为播种后14 d,其中288、200 孔穴盘的采收期不宜延迟, 而128 孔穴盘可适当延迟至播种后17 d。  相似文献   

12.
以14份砧用南瓜品种为材料,对发芽期(23%PEG-6000模拟干旱)和幼苗期(控制浇水量)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采用非加权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各品种资源的抗旱性,并对适宜鉴定砧用南瓜抗旱性的形态指标进行筛选。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茎粗、株高、叶面积、鲜质量、干质量、干旱胁迫指数、壮苗指数等11个发芽期和幼苗期的性状指标,将14份砧用南瓜品种资源分为抗旱品种、较抗旱品种、干旱较敏感品种和干旱敏感品种4类。在发芽期和幼苗期均表现出较强抗旱性的品种为大维10号、佳合台木、金刚1号、昆仑、日本根力神、日本绿霸、日本强力士、神砧和胜利(白)等9个品种。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以及相对株高可作为砧用南瓜品种抗旱性鉴定的可靠指标,相对干质量可作为砧用南瓜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的有益指标。综合分析14个品种的耐盐性、耐寒性、耐热性和抗旱性,发现日本绿霸和日本强力士的多重抗性较强,可作为黄瓜嫁接的优质砧木。  相似文献   

13.
赵兴俊  曹峰 《中国蔬菜》2019,1(6):81-83
DLFT419 是以自交系T0816-88 为母本,以自交系T0816-176 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中早熟。果实粉红色,圆形,果面光滑,果脐小,果肉厚,果实硬度好,平均单果质量280 g,每667 m2 产量可达8 000 kg 左右。抗性好,耐高温高湿,高抗叶霉病,抗枯萎病和TYLCV,中抗CMV 和TMV。特别适应于甘肃、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地早春、秋延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秸秆为辅料,葡萄糖为起爆剂,设置了V0(蔬菜废弃物+ 玉米秸秆)、V1(V0+ 微生物菌剂)、V2(V0+ 微生 物菌剂+ 起爆剂)、V3(V0+ 起爆剂)4 个处理,所有处理的初始C/N 都调节为25,含水率调节为60% 左右,通过测定堆体温度、 含水率、C/N、pH 值、电导率(EC)、发芽指数(GI)等指标,研究起爆剂和微生物菌剂对蔬菜废弃物堆肥效果的影响。结 果表明:同时添加起爆剂和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在堆体升温速率、最高温度、高温天数、含水率降幅、降低C/N、提高发芽指 数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且能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堆肥产品品质。总体堆肥效果表现为:V2 > V1 > V3 > V0。  相似文献   

15.
山西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的主要产地之一,然而由于干旱缺水使得马铃薯生产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为筛选出抗旱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1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盆栽抗旱性鉴定,分析了各品种的抗旱系数、抗旱指数、株高胁迫指数、离体叶片失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株高胁迫指数和叶片失水率与抗旱系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鉴定马铃薯抗旱能力的指标。并依据此,从引进的15个品种中筛选出中薯19号、晋薯24号、晋薯16号和同薯29号等4份抗旱性较强的品种,适宜在晋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东农812是以D1158为母本,以D0708-2为父本育成的适于我国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的优质、抗病、高产鲜食型旱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耐低温、弱光,高抗枯萎病,抗霜霉病和白粉病。第1雌花节位为第4~5节,强雌性。果实短圆筒形,果皮翠绿色,瓜长15~18 cm,粗3.5~4.0 cm,单瓜质量120~140 g。商品瓜率90%以上,优质丰产,每667m2产量4 000 kg左右,适合我国东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棚室春、秋两季栽培。  相似文献   

17.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仍然是最理想的防治途径,然而新培育的抗病品种引入其他地区后抗性容易丧失,因此了解新品种抗性特点有助于品种推广应用。本试验通过菌土接种法鉴定了8 个西瓜品种对枯萎病生理小种1 的抗性,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验证。结果显示,6 个供试西瓜新品种表现为中抗,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一致。其中申选958、申蜜968 和申蜜6 号在3 次不同时间的重复试验中抗性表现差异较大,表明其抗性对环境因子尤其是温度和湿度较敏感。申抗988 与申选958 具有相同的抗病亲本,且分子标记检测基因型一致,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二者抗性表现差异也较大,表明由于亲本材料不同,品种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微效基因或基因互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植株表面茸毛常与抗虫、耐干旱、耐盐、抗病及防御紫外线辐射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抗性育种中有着重要的潜在利用价值。本试验以多茸毛辣椒材料1789M和无茸毛辣椒材料1788W及其F1、F2群体为试材,观察辣椒体表茸毛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特点,研究辣椒茸毛性状的遗传规律,并结合群体分离分析法(BSA)对辣椒茸毛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辣椒植株茸毛是由部分表皮细胞向上突起形成,以直立不分杈的单茸毛为主,并且植株不同部位的茸毛密度不同,一般为幼茎成熟茎叶片背面叶片正面;辣椒茸毛性状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被定位在辣椒10号染色体上,位于SSR标记ssr10-19和ssr10-21之间,且两标记与该茸毛基因的相对遗传距离分别为5.3c M和13.3c M。  相似文献   

19.
以栽培种渝姜1号(YJ1)为野生型对照,对增产竹根姜高秆突变系(HM15)的表型特征、细胞学以及抗性、品质相关指标进行鉴定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HM15的株高、根鲜质量、叶鲜质量、茎鲜质量以及根茎鲜质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而出苗率、成熟期、茎粗和分枝数无显著差异;从幼苗期到收获期,通过对增长幅度最大的倒3节间的横、纵切片的细胞学观察发现,HM15的株高是由节间长度决定的,与节间数无关,而茎秆细胞体积变大是引起HM15节间变长的原因;HM15的茎秆中3种与促进生长有关的激素油菜素内酯(BR)、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YJ1,而生长抑制型激素脱落酸(AB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强光逆境下HM15叶片内防御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次生物质总酚(TP)、木质素(lignin)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YJ1;收获期HM15根茎中关键性功能成分6-姜酚(6-Gingerol)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YJ1,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HM15可作为优良的育种材料,为后期对控制突变相关基因的定位、图位克隆、功能分析以及育种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华美105是以自交系HA015为母本,以抗CMV的株系LR0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螺丝形羊角椒。早熟,从定植到始收45 d(天)左右,首花节位在第9~10节。植株健壮,生长势强,叶片小,节间短,耐低温弱光。连续坐果能力强,单株结果 25~30个,单果质量80~120 g,产量稳定在8 500 kg·(667 m~2)~(-1)以上。青熟果深渌色,老熟果红色,辣味中等,肉质脆嫩,市场接受度高。田间对CMV和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椒3号。适合北方早春、秋延后、越冬设施及南方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