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贺旭  韩剑  盛强  罗明  包慧芳  黄伟 《园艺学报》2023,(5):1118-1129
以前期从植物酵素液中初筛出的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拮抗细菌为供试菌株,采用打孔抑菌圈法、共培养法复筛出对梨火疫病菌具有强抑菌活性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X1菌株。FX1菌株的除菌发酵滤液对梨火疫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6.11mm,与梨火疫病菌共培养的抑菌率为99.99%。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FX1菌株发酵滤液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酸沉淀法和硫酸铵饱和沉淀法得到的粗提物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酸沉淀法提取物抑菌活性更强。利用特异性引物在FX1菌株中扩增检测到脂肽类(bmyB、fenD、ituC、srfAA、srfAB、bioA、yngG和yndJ)和抑菌蛋白类(TasA)抑菌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表明该菌株可能具有合成脂肽类和抑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利用库尔勒香梨(Korla Fragrant Pear)离体花序和杜梨(Pyrus betulaefolia)盆栽苗测定FX1菌株抑菌物质的防病效果显示,喷施FX1菌株脂肽类物质粗提液、除菌发酵滤液和菌体发酵液对香梨花序3~5 d的保护性防效分别为79.07%、56.85%和50.02%;...  相似文献   

2.
以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ium)、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法对28种药用植物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达100%,乌梅(Armeniaca mume)、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和木香(Aucklandia lappa)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采用孢子萌发法对抑菌效果较好的5种药用植物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药用植物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王欢  丛斌  刘彦群  董辉  隋欣 《中国蔬菜》2009,1(12):33-36
利用40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菌株,以两种辣椒主要病虫害——甜菜夜蛾和辣椒炭疽病菌作为 供试昆虫和真菌,对其杀虫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0株共生菌菌株的发酵液对这两种病虫均有 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A24-1菌株的杀虫抑菌活性最为明 显,处理后120 h对甜菜夜蛾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100.00 %;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0.00 mm。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Cu2O悬浮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霉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纳米Cu2O悬浮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纳米Cu2O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纳米Cu2O悬浮液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对其他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纳米Cu2O质量浓度为100 mg/kg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率高达95%以上;纳米Cu2O质量浓度为400 mg/kg时,对番茄早疫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多粘类芽孢杆菌L1-9菌株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防病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1-9菌株是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分离获得的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L1-9菌株及其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1-9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4 d的抑菌带宽度分别达到17.6 mm和15.8 mm,L1-9菌株的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能明显降低早疫病菌的孢子萌发率并抑制芽管的伸长,发酵液的抑制作用高于无菌发酵液。采用离体叶片法和盆栽法测定该菌株的室内防病效果,结果表明:L1-9菌株的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发酵液的防病效果高于无菌发酵液,其离体叶片法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79.28 %和67.20 %。  相似文献   

6.
通过组织分离法从‘宁杞5号’枸杞健康根筛选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采用两点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探究其对枸杞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活性,为枸杞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资源菌。结果表明,8株DSE菌株均可定殖于枸杞根部,形成典型的DSE结构,且对枸杞根腐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S12(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为81.47%;8株DSE菌株发酵滤液和挥发物质对枸杞根腐病菌的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菌株S12发酵滤液浓度为10%时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78.43%;菌株M1(Alternaria alternata)发酵滤液浓度为50%时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最高,为91.48%;菌株M1产生的挥发物质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94.10%。盆栽试验中,菌株M1和S12均表现出较好的生防效果,防效分别达89.54%和83.17%,优于50%多菌灵湿性粉剂500倍液处理。本结果表明DSE菌株M1和S12可有效防治枸杞根腐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和应...  相似文献   

7.
防治辣椒疫病的芽孢菌株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93个分离物,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5个芽孢菌株。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带宽达8.0-11.3mm。温室控病试验表明,芽孢菌Bn-130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达64.7%。无菌滤液试验表明,拮抗菌Bn-130无菌滤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以兰科野生植物羊耳蒜为试材,采用常规无菌培养技术分离其根部的内生真菌,同时采用平板对峙的方法,研究了所获得的内生真菌菌株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羊耳蒜的根中共分离获得43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鉴定分属于7个属,其中丝核菌属占优势。筛选得到4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9.3%,抑菌活性集中在油菜菌核病菌。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这4株菌株分别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柱孢霉属菌株Cylindrocarponsp.、轮枝菌属菌株Lecanicilliumsp.和胶膜菌属菌株Tulasnella sp.。  相似文献   

9.
辣椒疫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276个分离物中筛选出对辣椒疫病菌有较强 拮抗作用的放线菌7株。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疫病菌的抑菌带宽为7.8~13.0 mm;温室盆栽防治试验表明, 菌株CQ21-3对辣椒疫病控病效果最好,控病效果达73.2 %;无菌发酵液试验表明,放线菌CQ21-3无菌发 酵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有效抑制疫病菌菌丝生长,降低孢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瑞香狼毒地上部分的抑菌活性,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茎叶中的抑菌活性成分,测定提取物对17种植物病菌的生物活性,筛选出活性成分部位与生物农药复配,测定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3种溶剂提取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种类最多,其次为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主要对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桃褐腐病菌、稻瘟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明显抑制效果,EC50分别是95.06、586.99、12.64、202.97、139.49mg/L;石油醚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分别是10.28、311.95mg/L;95%小檗碱硫酸盐与乙酸乙酯提取物不同比例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为137.86~176.60mg/L,除1︰3、1︰5质量配比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作用效果呈相加作用,其余配比均呈增效作用。研究表明,瑞香狼毒地上部分具有抑菌活性,具备开发为植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研究大蒜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大 蒜不同部位粗提物均对辣椒疫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特别是鳞茎粗提物,在150.0 mg·mL-1 浓 度下,对辣椒疫病菌生长抑制率达100.0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下降。盆栽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浓度大蒜各部位粗提物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为150.0 mg·mL-1 时,防效可达 59.38%。GC-MS 测定结果表明,大蒜根、茎叶和鳞茎粗提物中分别有20、19 和23 种挥发性物质,均以有机硫化物为主, 占总挥发性物质的90% 以上,但其组成成分和含量有明显差别。向培养基中加入硫醚类有机硫化物纯品,对辣椒疫病菌的 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100 mg·L-1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达60.55%。与大蒜轮作或混栽可 有效降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防效分别达59.81% 和62.09%。这些结果说明大蒜挥发性物质在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控上有很 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辣椒疫霉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旖森  张亮  盛浩  袁红  周清 《中国蔬菜》2019,1(1):65-69
以筛选、获取优良辣椒疫霉病害生防菌株材料为目标,通过平板稀释法与对峙法对水稻土壤耕层可培养细菌进行 分离和筛选,成功从167 株可培养细菌中分离、筛选获得1 株拮抗菌LRS-1,并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该拮抗菌对辣椒疫霉菌具有68% 左右的室内持久抑菌率以及63.4% 的温室病害防效;Realtime-PCR 检测结果表 明该拮抗菌对根围疫霉菌侵染数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了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1%申嗪霉素悬乳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2%宁南霉素次之,5%井冈霉素水剂最弱。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离和克隆辣椒中疫霉菌诱导基因,以接种辣椒疫霉菌的叶片为材料,利用SMART技术构建辣椒疫霉菌与辣椒互作的双杂交c DNA文库。结果表明:该文库容量为3.6×106cfu,重组率88%左右,插入片段集中在300~2000bp之间,平均长度约为800bp,表明获得的文库质量较高,该文库将为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5.
辣椒疫霉菌拮抗木霉的筛选及抑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生长势和生长抑制率法从61株木霉菌株中筛选出辣椒疫霉拮抗菌株TR39,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R39对辣椒疫霉的抑制机制有重寄生和竞争作用,体外可以产生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细胞壁降解酶;TR39还对11种其它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表油菜素内酯诱导南瓜幼苗抗疫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南瓜疫病的诱抗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EBR处理降低了南瓜幼苗疫病病情指数,最高降幅达29.0 %;喷施EBR使南瓜叶片中H2O2含量增加,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缓慢下降然后升高;接种疫霉菌后,EBR使H2O2和MDA含量缓慢增加,但EBRP处理与CP处理相比,MDA含量显著降低,CAT活性显著提高,POD活性显著降低;喷施EBR明显促进南瓜幼苗生长,即使在接种疫霉菌后,植株的长势也强于CP处理。表明EBR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氧的代谢平衡,增强南瓜对疫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组织分离法,在不同健康果树的木质部中分离到235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对所得菌株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得到6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用过滤和高温灭菌得到的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菌谱试验,最终获得拮抗作用较强的内生细菌X8。对X8菌株在植物体内定殖、分类鉴定和防治作用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X8菌株可以在杏、辣椒等植物中定殖。X8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作用最强,达80.3%,对3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达到75%以上,对番茄灰霉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效达到75.4%和79.3%,显著高于50%腐霉利和25%甲霜灵的防效。经16S rDNA序列分析,X8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最终将X8鉴定为B. subtilis,在GenBank中序列登录号为HQ647257。  相似文献   

18.
番木瓜内生细菌MG-Y2的鉴定及其生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具有防病作用的植物内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分离番木瓜果皮中的内生细菌,得到103个菌株。采用培养基平板抑菌圈测定法从这些菌株中筛选到1株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MG-Y2,对番木瓜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番木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8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16SrDNA部分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细菌为恶臭假单胞菌生物变种Ⅰ(Psudomonas putida biovarⅠ)。采用喷雾接种处理,MG-Y2可进入番木瓜叶片、叶柄、果皮和果肉中定殖。进行番木瓜果实采后防病试验,MG-Y2对采后番木瓜疫病和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8%和57.4%。试验结果显示MG-Y2具有潜在的生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棘托竹荪发酵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棘托竹荪发酵液对大肠杆菌等7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效力(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提取液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预示棘托竹荪有作为药品和天然食品杀菌剂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多粘类芽胞杆菌ZF197对白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露地大白菜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白菜茎基腐病病原菌白菜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97,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多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大白菜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白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并鉴定其在白菜根部的定殖能力;通过酶学试验和抑菌谱试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采用三明治法测定其发酵液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时间。结果表明,菌株ZF197为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对大白菜离体叶片立枯丝核菌的防效可达82.35%,盆栽防效可达78.57%;该菌株可在白菜根部稳定定殖,处理20 d后定殖量趋于稳定,保持在2.37 × 105 cfu ? g-1左右;菌株ZF197具有广谱拮抗作用,能够有效抑制8种病原真菌和6种病原细菌的生长,其代谢过程中有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产生。菌株ZF197 96 h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58.58%;以棉籽饼粉作为碳源的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