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季杂交晚稻甬优12号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季杂交晚稻甬优12号的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从基本苗和施N量的确定等方面对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并对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氮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甬优12为试材,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5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甬优12产量和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不同的氮肥用量对甬优12的苗、蘖、穗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稻谷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用量超过225kg/hm2时,产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递减,施肥效益降低。[结论]甬优12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最佳施氮量为纯氮225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肥用量对甬优6号产量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友根 《中国稻米》2006,12(2):39-39
甬优6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粳杂交晚稻,2003年温岭市引入种植,表现出超高产潜力.为探索甬优6号的适宜的氮肥用量,充分发掘该品种的高产潜能,笔者设计了针对该品种单季栽培的不同氮肥用量试验和大田氮肥用量调查.结果显示,纯氮用量每667m^2为15~17kg时甬优6号产量最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3—2006年甬优6号大面积制种实践,介绍了该组合高产制种特点,结合亲本特征特性,提出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较强、增产潜力大、米质较优等特点,适宜作中稻和双季晚稻栽培。介绍了甬优9号在泉州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9号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9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起福建省引进推广,2010年在福建宁德市建立百亩优质稻"甬优9号"核心示范片。介绍了甬优9号在福建省宁德市百亩优质稻核心示范片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8.
甬优9号属优质高产中熟偏迟籼梗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引种审定.2009-2010年在惠安县辋川、螺城两镇三村连续种植2 a均表现高产优质,总结了甬优9号在惠安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甬优9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与宁波市种子公司联合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其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宜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介绍了该品种在尤溪作中稻及一季晚稻示范种植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黄小华 《福建稻麦科技》2012,30(3):42-43,59
甬优9号为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主要介绍了甬优9号在建阳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甘蔗生产中氮肥用量高和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提高氮肥利用率,本研究以‘桂糖4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对比5种施氮量(N150:150 kg/hm2、N225:225 kg/hm2、N300:300 kg/hm2、N375:375 kg/hm2、N450:450 kg/hm2)和2种施氮次数(R1:3次施入,30%氮肥作基肥、30%作分蘖肥和40%作攻茎肥;R2:2次施入,30%氮肥作基肥和70%作攻茎肥)下宿根蔗生长、产量、含糖量以及氮素利用。结果表明:(1)蔗茎产量受施氮量影响显著,随施氮量增加,2种施氮次数的蔗茎产量均呈现递增趋势。相同施氮量下,不同施氮次数的蔗茎产量差异不显著,R1N375、R1N450、R2N375和R2N450处理甘蔗产量较高,分别为106.4、112.2、106.4和109.1 t/hm2。(2)随施氮量增加,蔗糖分先增加后减少。N375和N450下,R1的蔗糖分显著高于R2。随施氮量增加,R1的产糖量呈先增加后无显著变化的趋势,R2的产糖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N375和N450下,R1的产糖量显著高于R2,R1N375和R1N450处理甘蔗含糖量较高,分别为14.95和14.58 t/hm2。(3)R1和R2的当季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2%~36%和20%~32%。因此,当施氮量为375 kg/hm2,以30%基肥、30%分蘖肥和40%攻茎肥是蔗叶还田下宿根蔗的最优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氮素精准管理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氮素高效利用与小麦籽粒产量协同提高的目标,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和德州市两地进行了基于小麦氮肥需求特征的氮肥精准管理试验,设传统农户施肥(FN)和氮肥精准管理(PN)2个处理。结果表明,与传统农户施肥相比,氮肥精准管理可以在氮肥用量减少30.2%~44.8%的情况下,使小麦籽粒产量增加7.9%~11.6%,使氮素吸收效率提高43.4%~63.3%,使氮素表观利用率增加30.7%~68.7%,使氮素农学效率提高50.6%~81.3%,使氮肥偏生产力增加84.0%~103.2%。这说明,基于小麦需肥特征的氮肥精准管理能在显著降低氮肥投入量的同时取得较高产量,这为减氮增效协同目标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于2019年在浙东单季稻区2种不同类型土壤中开展了不同减氮模式下甬优1540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差异的田间试验.结果 表明,与人工撒施肥处理相比,机械侧深施处理每穗粒数显著提高,稻谷平均增产3.0%~8.2%;氮肥减量20%(192 kg/hm2),撒施条件下会导致水稻一定程度减产,但侧深施方式下可以保证水稻稳产并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农大108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子粒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3氮肥底施、2/3氮肥两次追肥(N3)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1/4氮肥底施、3/4氮肥3次追肥(N4)处理,氮肥全部作底肥(N1)处理增产效果最小。分次施肥有利于子粒粗蛋白含量、子粒蛋白质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子粒粗蛋白含量、子粒蛋白质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以N4处理最佳,其次是N3处理。氮肥不同运筹方式氮素表观损失量差异显著,N1处理其表观损失量最高,N3处理最低。因此,N3处理有效促进了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显著增加了产量和子粒蛋白质产量,降低了氮素表观损失量,是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5.
氮肥运筹对水稻植株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桂朝2号和叠加占为试验材料,以总氮、蛋白氮、叶绿素氮、可溶性蛋白氮、Rubisco-N、游离氨基态氮为指标,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水稻植株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形态氮素含量对氮肥运筹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总氮、蛋白氮、叶绿素氮、可溶性蛋白氮、Rubisco-N、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提高,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重施穗肥时其含量较高。氮肥运筹对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Rubisco-N和游离氨基态氮的影响明显。两个品种早晚季无论是抽穗期还是成熟期不同施氮水平下Rubisco-N和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早晚季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植株总氮含量与蛋白氮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甬优4949和超优1000在华中地区再生稻种植的氮肥运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下,超优1000、甬优4949作再生稻种植时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以及再生力的表现,以期为超优1000和甬优4949引入再生稻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氮肥处理,共设置了6个不同的氮肥处理,分别为N_1(120main150ratoon)、N_2(120main225ratoon)、N_3(185main150ratoon)、N_4(185main225ratoon)、N_5(250main150ratoon)、N_6(250main225ratoon);品种为副区(甬优4949、超优1000,两优6326作为再生稻大面积种植的对照品种)。测定不同品种在不同氮肥运筹下株高、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成熟籽粒氮含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头季,两优6326、超优1000、甬优4949最高产量分别为9.16 t/hm^2、9.08 t/hm^2和11.15 t/hm^2,其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185 kg/hm^2、120 kg/hm^2和185 kg/hm^2。三个品种在高施氮量下(225 kg/hm^2)的平均再生季产量分别为5.41 t/hm^2、4.98 t/hm^2、6.02 t/hm^2,在低施氮量下(150kg/hm^2)的平均再生季产量分别为5.78 t/hm^2、5.41 t/hm^2、6.49 t/hm^2。然而,三个品种在低氮处理下的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高氮处理。综合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甬优4949的最优氮肥运筹应与两优6326保持一致(185main150ratoon),而超优1000在目前的产量水平下的头季施氮量低于两优6326(120 kg/hm^2),而再生季可与两优6326保持一致。【结论】甬优4949可在华中地区作再生稻种植并且氮肥运筹模式可与两优6326保持一致,而超优1000由于生育期太长,再生季不能完全成熟,不适合在华中地区作再生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氮肥管理措施对黑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对黑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氮量185 kg/hm2的水平上,减施氮肥20%不影响玉米子粒产量和氮素吸收,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2.4%~29.2%和18.4%~22.3%。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减施氮肥可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0~20、21~40、41~60和61~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降幅分别为14.3%~53.8%、13.0%~32.6%、17.9%~36.8%和13.7%~41.2%。同一施氮量下,添加硝化抑制剂有助于抑制土壤硝化作用,添加双氰胺0~20、21~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下降45.7%和28.5%,添加2-氯-6-三氯甲基吡啶分别下降39.7%和21.8%。综合评价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等因素,应适当减少施氮量,并配合施用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高效利用和维持氮库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最适合甬优15的穗肥施用技术,设置6个不同施肥比例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3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N5处理,即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30%做穗肥施用时,在始穗前1周左右施用较为适宜;或者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40%作穗肥施用时,在始穗前3周和始穗前1周分2次施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大穗型杂交梗稻组合氮肥高效管理模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杂交粳稻组合辽优52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优5218在两种氮肥运筹方式下,蘖肥施用时期均以6月4日和6月17日两次分施效果为佳.其中,基、蘖、穗肥比例为3:5:2时,产量最高,达到10 430.2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