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在60年代引进H·11648麻种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当家品种,目前面积已达到2万hm2,产量达到了3万t,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H·11648号剑麻是用假菠萝麻为母本,兰剑麻为父本,杂交的第一代与兰剑麻回交培育出来的一个高产品种.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很容易受病原菌的侵入危害.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垦系统剑麻生产,几十年来经历了种植番麻,普通剑麻,龙舌兰麻杂种第11648号(Agave hybrid NO·11648。简称H·11648麻)三个品种的更换发展阶段,面积由小到大,产量由低到高,经营由亏变盈。剑麻科研、引种、试种、推广、加工和综合利用一条龙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取  相似文献   

3.
土培条件下不同剑麻品种生长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培试验,对不同剑麻品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剑麻主栽品种H.11648的株高和地上部生长量等指标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根系生长量和根冠比处于适度水平,根系保水力较差;与南亚2号相比,H.11648地上部干重增幅达38.10%;不同品种剑麻地上部生长趋势表现为H.11648奥西114假菠萝麻为孤叶龙舌兰南亚2号。  相似文献   

4.
1剑麻 龙舌兰麻杂种11648 该品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纤维质地粗硬。品种特点是:产量高,单株整个周期产叶可达600片左右;纤维质量好,洁白、拉力强;抗寒力较强,但抗病力差,极易感染斑马纹病;植株寿命长,一般在13年左右。该品种是目前我国剑麻主栽品种,占商品纤维麻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下4个剑麻品种的SOD、POD、CAT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处理4个不同抗寒性剑麻品种(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肯3〉皮带麻)并测定SOD、POD和CA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SOD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皮带麻SOD则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低温处理后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POD含量出现上升趋势,而皮带麻POD含量几乎为零。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CAT含量均连续下降,但皮带麻几乎为零。从植物的保护酶与植物的抗寒关系可以看出,低温胁迫后,较抗寒品种保护酶活性均升高,从而起保护作用,而抗寒较差的皮带麻保护酶活性则相对降低。同时表明在测定剑麻的抗寒性上,保护酶系统可以作为剑麻寒害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种植H·11648麻 (以下通称剑麻 ) ,在旺茂农场已有 30年的栽培实践 ,最高栽培面积达到 6610亩 (以 30 0株为一亩 ,下同 ) ,累计为国家提供剑麻纤维 2 0 181 2 7吨。回顾 30年来的生产实践 ,总结一些成功的栽培经验 ,对我们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种植第二代剑麻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基本情况1 1 发展过程 ,旺茂农场从 70年代初开始推广种植H·11648麻 ,其发展过程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一是 1975至 1981年每年发展 4 0 0~ 5 0 0亩 ,1981年总面积达到 3148 8亩 ,把这个时期种植的剑麻看作第一周期麻园。二是 1988年至 1991年 ,4年时间共种植 …  相似文献   

7.
广西国营红山农场在橡胶遭受大寒害后转产种植龙舌兰麻杂种第11648号(简称H·11648麻;俗称剑麻,下同)。1978年种植1068亩,1979年1112亩,1980年10亩,累计2190亩。1981年在三类麻中淘汰了190亩,保留2000亩。1980年投产584亩,1981年已全部投产。由于过去种植基础差、栽培管理水平低、产量低、亏损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家蚕春用品种黄·山×平·湖的组配及推广,为家蚕品种资源引进、改良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引进品种资源的系统研究,在基本掌握其生物学、经济性状和利用价值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最后测定配合力。[结果]经配合力测定,组配成春用杂交组合黄·山×平·湖全茧量2.269 g,茧层量0.509 g,茧层率23.58%,茧丝长1 323 m,解舒率86.71%,净度93.8分,纤度3.011 D,符合国家审定标准,通过安徽省认定。该品种强健好养、抗逆性强、茧形大、丝质优、稳产丰产,受蚕农、丝厂欢迎,迅速在安徽省主要蚕区推广应用。[结论]引进了品种资源,丰富了家蚕基因库;通过育种手段实现了种质创新;组配成适合当地生态条件和饲养水平的实用品种,加快了育种速度,降低了育种成本。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14.5%苄·扑·乙粉剂不同剂量的田间除草试验。结果表明:14.5%苄·扑·乙粉剂1050g/hm2除草效果最好。该药剂田间适用量为600~1050g/hm2,适施期为移栽后7d左右。  相似文献   

10.
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生物农药井冈·蜡芽菌已大面积推广4年,累计应用面积2300万亩次.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新农药新技术示范推广网重点品种。产品质量和防病效果得到全国各地植保部门的肯定,深受广大农户欢迎。有关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16%咪·唑·清热雾剂防治橡胶白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6%咪·唑·清热雾剂对橡胶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1800g/hm^2的用量最佳,防效可达81.80%,且对作物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饮茶·养生延年。《茶经·一之源》指出茶“为饮最宜精神俭德之人”指饮真茶能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生活简朴起到养生延年。《茶经·四之器》“风炉”、古鼎形、三足、“坎上巽下离于中”“体构五行去百疾”,用意指在煮茶过程中水、火、风都在运动变化,物质造化世界基本元素,水、火、金、木、土五行悉以齐备,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常饮真茶能养生延年去百疾之功效,而心舒神畅。  相似文献   

13.
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00g/667m^2、125g/667m^2、150g/667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1.05%-95.76%,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使用剂量为125—150g/667m^2。  相似文献   

14.
徐瑛  万飞 《湖南农业》2010,(1):22-22
湖·滨×明·光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培育而成的夏秋用四元杂交桑蚕新品种。可在长江流域和南方蚕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78%滴丁·嗪·乙乳油由吉林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受黑龙江省农药管理检定站委托,验证其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黑龙江省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07年进行了78%滴丁·嗪·乙乳油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相似文献   

16.
抗大×(8821·8822)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运用基因重组原理.采取复式杂交方法,精心育成的我国首例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柞蚕强优势杂交种。它将高产性、抗病性、适应性、饲料效率高、茧丝品质好等多种优点集于一身,实现了我国乃至世界柞蚕育种史上由单一性状改良到综合性状全面提升的新突破。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已经获得2005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30%毒死蜱·丙溴磷乳油1.2L/hm2、1.5L/hm2、1.8L/h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甘蓝斜纹夜蛾,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6%~100%,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危害。生产上推荐30%毒死蜱·丙溴磷乳油防治甘蓝斜纹夜蛾的使用剂量为1.5~1.8L/hm2。  相似文献   

18.
龙舌兰麻 H.11648体内钾、镁含量较高,对钾、镁的要求也较高。而我国植麻区土壤则多数钾、镁营养元素不足,有些麻田出现了缺钾、缺镁症状,从而影响了龙舌兰麻 H.11648产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探讨龙舌兰麻 H.11648对钾镁硫肥的肥效。同时,考虑到龙舌兰麻 H·11648是喜钙作物,因而在试验中附加了一个施石粉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喷雾方法测定了300g/L氟啶脲·马拉硫磷对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00g/L氟啶脲·马拉硫磷1.200L/hm2、1.500L/hm2、1.800L/hm2三种剂量处理对斜纹夜蛾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药后7d均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危害,且对甘蓝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20.
以CaCl2作为钙源,进行枇杷小苗钙营养液沙培试验,结果表明:0.4mmol·L^-1钙处理的枇杷小苗叶片细胞结构保持完好,细胞器形态比较清晰,0.01mmol·L^-1和3.2mmol·L^-1钙处理的枇杷小苗叶片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及细胞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被膜不清晰;与0.4mmol·L^-1钙处理相比,0.01mmol·L^-1和3.2mmol·L^-1钙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较小,叶绿素a/b值较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0.4mmol·L^-1钙处理间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但0.01mmol·L^-1和3.2mmol·L^-1钙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