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酸性土壤中活性铝的形态与铝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威宁地区不同农业利用下,第四纪沉积物母质发育的15个棕红壤土样,进行了小麦生长盆栽试验;离心法提取土壤溶液,并分别和连续用0.02mol/LCaCl21mol/LKcl,pH4.8NH4Ac和0.5mol/LCuCl2溶液提取土壤铝。 相似文献
2.
以2个小麦基因型鉴-864(耐性)和扬麦5号(敏感)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铝胁迫下根系伸长,根尖铝含量,根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活性,丙二醛(MDA)和根尖过氧化氢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0 μmol·L-1 AlCl3胁迫下,随着铝处理时间的增加,小麦根系伸长受到显著抑制,且扬麦5号受抑制程度更为明显.根尖铝含量随着铝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且扬麦5号显著高于鉴-864.在铝胁迫下,2个小麦基因型根尖SOD、CAT 和APX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铝处理3 h 时,2个小麦基因型根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铝处理6 h后,扬麦5号根尖SOD 活性显著高于鉴-864 ,而鉴-864 根尖CAT 和APX 活性显著高于扬麦5号.2个小麦基因型根尖MDA 含量随着铝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铝处理3 h 时,2个小麦基因型无显著差异;铝处理6 h 后,扬麦5号显著高于鉴-864 .H2O2 含量随着铝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以敏感基因型积累较多.可见,与小麦耐性基因型相比,在铝胁迫下小麦敏感基因型根尖SOD 活性较高而CAT、APX活性较低,从而引起H2O2过量积累而导致氧化胁迫,使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最终严重抑制根系伸长. 相似文献
3.
磷矿粉缓解酸性土壤铝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培养试验研究了贵州昆阳磷矿粉(GPR)、湖南黄荆坪磷矿粉(HPR)和湖北荆襄磷矿粉(JPR)与酸性土壤混合培养后,对小麦幼苗根生长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⑴三种磷矿粉与供试土壤混合培养后,均可使土壤上生长4天的麦苗根长度增加,与对照土壤上麦苗根长相比,统计结果相差极显著。⑵土壤经磷矿粉处理后,Ph值增高,易溶性钙(用0.015mol/LKCl提取)和交换性钙含量增加。易溶性铝含量降低,表明施用磷矿粉有供钙、缓解铝毒和促进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的作用。⑶测定了不同处理土壤的溶液离子组成,初步探讨了磷矿粉缓解铝毒的原因。这些结果为我国中、低品位磷矿粉的直接施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酸性土壤铝毒与植物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酸性土壤中铝的形态,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探讨了植物对铝的吸收与运输、对铝毒的内外适应机制以及铝与其它营养元素的关系。分析现有改良酸性土壤,消除铝毒害的方法,对酸性土壤铝毒与植物营养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6.
酸性土壤小麦缺镁与铝及钙,钾元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酸性土壤小麦镁营养与铝及钙,钾之间关系研究,明确了土壤酸度是小麦缺镁的诱导因素。施用镁肥可以矫治缺镁症,而施用石灰效果更好,不仅安全消除缺2镁症,且改善小麦整体营养而大幅度增产。据此可以认为,酸性土壤小玫缺镁是铝毒的一种表现形态,文章还对钙,钾对镁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土壤酸化过程中铝的形态与小麦缺钙和铝毒发生的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湖北省南部不同酸度的红壤,加硫酸钙、氧化镁及氢氧化钙等处理,结合4d的小麦幼苗培养试验,探讨了土壤缺钙及铝毒发生的条件。从中选取既不缺钙又无铝毒的土壤,进行人工酸化处理,研究了土壤酸化过程中几种活性铝形态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H值从5.5下降至5.0或更低的过程中,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可能经历着钙充足→缺钙→缺钙和铝毒并存这样的转变过程。对于交换性钙含量高于4cmol/kg的土壤,一般不会发生缺 相似文献
8.
Al3+是植物铝毒害的主要形态,而其活性受环境pH值的影响,H+-ATPase通过调节根的质子分泌改变根际pH值。为探讨铝胁迫下根际pH值变化与小麦耐铝性的关系,以小麦品种ET8(耐铝型)、ES8(铝敏感型)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对铝胁迫下根际pH值及根尖H+-ATPase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处理条件下,小麦根际pH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随培养液中铝浓度的增加,根际pH值上升幅度下降,相同铝浓度处理条件下ET8根际pH值显著高于ES8。根际pH值与根尖铝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2=0.9321),与根相对伸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2=0.8585),表明小麦通过提高根际pH值降低根尖铝含量,减轻铝毒害。根尖H+-ATPase活性随铝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100μmol·L-1Al处理24hET8和ES8根尖H+-ATPase活性分别为各自无铝处理的69.8%和60.0%,根尖H+-ATPase相对活性与根际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2=0.8319)。温度显著影响根的伸长,低温处理(9℃)根际pH值显著高于常温处理(25℃),而根尖铝含量却显著低于常温处理。表明小麦通过根尖H+-ATPas... 相似文献
9.
土壤养分含量及施肥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小麦增产技术,推动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我们从1992年开始对土壤供肥能力及施肥水平与小麦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土壤养分含量与小麦产量的关系1992年秋,在平邑县保太镇武阳湖安排10处试验,土壤均为轻壤... 相似文献
10.
酸性红壤铝毒对植物的影响及其改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酸性红壤在我国南部广泛存在,铝毒害是酸性土壤上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就铝离子对植物的伤害及植物对铝毒害的耐性机理作了论述,并探讨了酸性红壤铝毒缓解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大容积溶液培养和小盆钵土培试验中采用地上部生长性状和根系生长性状指标对小麦基因型进行了耐铝性筛选.结果表明,供试的24个基因型的耐铝性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无论是相同或不同的筛选方法,地上部耐性指数如相对株高和相对地上部干重与根系耐性指数如相对根长和相对根系干重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根系耐性指数的SD、CV及分布范围较大,区分不同基因型耐铝性差异的灵敏度较高.地上部耐性指数的SD、CV及分布范围较小,反映基因型间耐铝性差异的灵敏度相对较低,但地上部也可作为可靠的耐铝性筛选指标.地上部生长性状指标尤其是株高不仅测定快速、容易,而且可以无损伤地测定而不影响后续研究的进行,可用于大规模的种质筛选或育种项目中.所采用的2种筛选方法能克服传统筛选方法如小体积溶液培养、土培和田间试验的繁琐、费时和筛选效率低的缺点,具有快速简便,一次可筛选较多样本,且条件易于控制等优点,因而大大地提高了筛选的可靠性和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12.
麦秸还田对夏玉米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播玉米郑单958为材料,试验探讨了麦秸还田免耕与麦秸不还田免耕两种处理对夏播玉米土壤养分动态变化规律和产量差异等,结果显示,麦秸还田免耕处理土壤养分含量比麦秸不还田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高,对夏玉米生长有利、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单产增加1079.10 kg/hm2,增产12.09%,单穗重增加7.667 g,在夏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2个小麦基因型辐84系(敏感)和西矮麦1号(耐性)为材料,研究了在铝胁迫下根系的反应及小麦根尖不同部位细胞壁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0 μmol/L AlCl3处理24 h,小麦根系伸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辐84系受抑制程度更为明显.小麦根系0~10 mm根段的铝含量显著高于10~20 mm根段,且辐84系0~10 mm根段的铝含量是西矮麦1号的1.3倍.铝处理后,小麦根尖0~10 mm根段细胞壁果胶糖醛酸含量提高,辐84系提高幅度尤为明显,且无铝对照和铝处理下,辐84系根尖0~10 mm根段细胞壁果胶糖醛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西矮麦1号,但小麦根尖细胞壁果胶总糖含量受铝影响较小.铝处理后,小麦根尖10~20 mm根段细胞壁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糖醛酸、及总糖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在根尖0~10 mm根段,小麦细胞壁半纤维素1、半纤维素2及纤维素中糖醛酸和总糖含量提高,且敏感基因型辐84系提高幅度要大于耐性基因型西矮麦1号上述结果表明,小麦敏感基因型根尖细胞壁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较高且在铝胁迫下提高幅度较大,导致根尖铝积累量以及细胞壁的厚度和刚性增加,进而降低了细胞壁伸展性和根细胞的伸长速率,可能是其根系伸长受铝抑制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籽粒植酸和无机磷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千粒重、容重的相关性,进而为小麦营养品质分析、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三氯化铁比色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92份小麦品种(系)全麦粉的植酸和无机磷含量,并考察了其与千粒重和容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籽粒无机磷含量为0.42~1.60μg/mg,平均值为0.84μg/mg,变异系数是0.24,变异范围较大;2)籽粒植酸含量为17.54~28.71μg/mg,平均值为23.27μg/mg,变异系数是0.09,变异范围较小;3)小麦籽粒植酸含量与其容重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209 2),与其千粒重的相关系数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小麦籽粒的无机磷含量与其容重显著负相关(r=-0.231 5),与其千粒重显著正相关(r=0.255 4)。植酸含量与无机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479 6);4)品种(系)间的总磷含量近似值为5.54~9.69μg/mg,不能用无机磷含量间接反映不同品种(系)间的植酸含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酸雨区不同林龄(1、5、10、15 a)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铝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同一季节同一土层深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交换态铝含量表现为15 a>10 a>5 a>1 a,1 a与5 a差异不显著;同一林龄同一土层深度不同季节杉木人工林土壤交换态铝含量总体表现为冬季>春季>夏、秋季,夏、秋季间无明显变化.杉木人工林土壤吸附态羟基铝含量随林龄及季节的变化规律与交换态铝相似.同一土层深度同一林龄不同季节杉木工人林土壤有机络合态铝含量总体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同一季节同一土层深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络合态铝含量随林龄的增加而提高.酸雨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活性铝含量高于中下层土壤,活性铝占总铝的比例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原生乔木林样地进行连续20个月的无凋落物输入和有凋落物输入两种对比处理,结果显示,各土层土壤C的含量在1.3-4.96%,土壤N的含量在0.12-0.52%,各土层K、Ca、Mg、Fe、Mn、Zn、Na 等元素的年均含量分别在0.32-0.43%、0.40-1.00%、0.67-0.81%、3.90-5.42%、0.16-0.29%、0.04-0.06%、0.07-0.19%,各土层元素平均含量大小为Fe﹥Mg﹥Ca﹥K﹥Mn﹥Na﹥Zn,属于Ca﹥K型。有凋落物覆盖0-10cm土层C、N、K、Ca、Mg、Zn含量均明显高于无凋落物覆盖对应土层,凋落物是土壤C、N、K、Ca、Mg、Zn的重要来源,表层土壤受凋落物层的影响较强烈。 相似文献
18.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zinc and nitrogen in wheat grain pearling fractions in response to foliar zinc and soil nitrogen applications 下载免费PDF全文
ZHANG Pan-pan CHEN Yu-lu WANG Chen-yang MA Geng L Jun-jie LIU Jing-bao GUO Tian-cai 《农业科学学报》2021,20(12):3277-3288
Increasing zinc (Zn) concentration in wheat grain is important to minimize human dietary Zn deficiency.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oliar Zn and soil nitrogen (N) applications on th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 and Zn in grain pearling fractions, N remobiliz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utri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vegetative tissues and grain or its fractions in two cropping year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The results showed a progressive decrease in N and Zn concentrations from the outer to the inner parts of grain, with most of the accumulation in the core endosperm. Foliar Zn applic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 concentration in the pericarp, and soil N application increased N concentration in each grain fraction. Both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re endosperm Zn concentration. Foliar Zn had no effect on grain N and Zn distribution. Soil N application made N concentrated in the aleurone, promoted Zn translocation to the core endosperm and also increased N remobilization and its efficiency from the shoot to the grain, but no improved contribution to grain was found. N concentration in grain and its fraction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 in vegetative organs at anthesis and maturity, while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tained between N concentration in the pericarp and progressive central area of the endosperm and Zn concentration in the core endosperm. Thus, foliar Zn and soil N applications effectively increased yield and N and Zn concentrations in the wheat grain, particularly in the endosperm, and could be promising strategies to address Zn deficiency. 相似文献
19.
土壤水分胁迫对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水分胁迫方法研究了耐旱特性不同的2 个甘薯品种潮薯1 号(耐旱)和胜利百号(不耐旱)的光合作用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引起了甘薯叶片水势(ψ)和蒸腾速率( Tr)下降,叶绿素总量( Chl)、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和类胡萝卜素( C A R)被降解;气孔导度( Gs)和净光合速率( Pn)下降,但胞间 C O2 体积分数( Ci)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甘薯品种耐旱特性不同,变化幅度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春小麦"陇春27"为试材,研究半干旱区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对土壤水热效应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平作(CK)相比,全膜覆土穴播(PM)和全沙覆盖平作(SM)增温效果呈"挂钩型",增温效果在小麦拔节期前最为明显,PM 0-25 cm土壤平均温度较CK提高1.8 ℃,全沙覆盖平作提高1.4 ℃,拔节后PM和SM的增温效果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在成熟期又呈现较弱的增温效果。PM和SM能提高小麦出苗后耗水速度并加大耗水量,其中,小麦拔节到扬花期耗水量增加最多,分别较CK平均增加54.93%和31.54%,且此阶段越是干旱,促进耗水作用越明显,PM促进作用大于SM。PM和SM能显著提高小麦阶段性水分利用效率(WUEb),其中PM以苗期提高最多,2a平均较CK提高365.17%,SM拔节期提高最多,2年平均较CK提高119.00%。PM和SM在增温、促进耗水作用下使小麦各生育期提前并增加单株干重,产量较CK分别平均增加432.28%和375.82%, 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平均增加351.51%和338.29%,而且越干旱年份增产效应愈加明显。可见,PM和SM在越为干旱的年份促进耗水、增产和提高WUE的作用越显著,PM效果强于S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