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参锈腐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耐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参锈腐病菌为靶标菌,从79株木霉菌株中筛选出3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ECT-01、WW Z 22-11和2-67,3株木霉菌对人参锈腐病菌抑制率分别达到77.24%、76.08%、74.06%。通过对其拮抗机理的初步研究发现,3株木霉菌主要通过重寄生作用寄生于人参锈腐菌菌丝上,吸取养分,最终使人参锈腐菌菌丝断裂死亡。耐药性试验表明3株木霉菌对多菌灵极敏感,ECT-01对百菌清和恶霉灵的耐药性均高于其他2株木霉菌。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长速率法和平板对峙法的复合筛选体系,研究木霉菌株对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 Owen)和马铃薯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3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株198-2b-2在第七天对棉花立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马铃薯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达62.2%、62.5%和67.6%;木霉菌株198-4a-1在第七天对3种供试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达62.2%、60.9%和66.2%.说明木霉菌株198-2b-2和198-4a-1的抑菌效果较好,生防潜力较大,可用于木霉生防作用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出口石榴鲜果产地检疫和病原防治工作,以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Zythia versoniana)和木霉菌株(Trichoderma spp.)作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对峙培养法,测定8种常用化学农药和18株木霉菌株对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的抑菌率。结果表明,450 g/L咪鲜胺、250 g/L丙环唑、30%苯醚甲环唑、10%氟硅唑、20%三唑酮、40%百菌清等6种化学农药对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为100.0%,是理想的备用化学农药。在各供试木霉菌株中,木霉菌株PZ1对石榴果实干腐病病菌的抑菌率为63.5%,有望作为防治石榴果实干腐病的生防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对压砂西瓜枯萎病具有生防作用的木霉菌株,从中卫香山压砂地不同作物根际土壤分离得到22株木霉,通过与西瓜枯萎病菌对峙培养,筛选出6株具有较强拮抗能力的木霉菌株,并对其发酵液抑菌活性及拮抗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株木霉菌对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在76.92%以上,其中Ty3菌株的抑菌率最高,为83.29%,该木霉发酵液的抑菌率为84.57%,其产生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9.83%和90.60%。观察结果表明,木霉菌可通过竞争、重寄生作用及产生抗生物质等方式抑制枯萎病菌菌丝生长与扩展,显微镜下观察到木霉菌丝附着或缠绕病原菌丝上吸取营养,致使病原菌丝变形、断裂、消解。综上所述,Ty3菌株可作为压砂西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的拮抗菌加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对玉米腐霉茎腐病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明确其分类地位以及对腐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和抑菌机理,为腐霉茎腐病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候选木霉菌株对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强雄腐霉(P. arrhenomanes)和芒孢腐霉(P. aristosporum)的抑制作用,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确定Tr21菌株的分类地位;采用常规抑菌方法观察Tr21对腐霉菌丝形态的影响;采用溴化丙啶(PI)染液检测法及对不同处理时间菌丝上清液中蛋白和核酸吸光值的检测,分析Tr21发酵液对腐霉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Tr21发酵滤液浸种试验,检测Tr21发酵滤液对玉米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明确Tr21对腐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实验室保存的109株木霉菌中,筛选到7株木霉菌对肿囊腐霉、强雄腐霉和芒孢腐霉具有拮抗活性,抑制率均>60%,其中Tr21菌株对3种腐霉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其5×、10×和20×稀释液对3种腐霉菌的抑制率均...  相似文献   

6.
哈茨木霉菌株和杀菌剂对绿巨人褐腐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T5菌株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为50.92%;爱苗对绿巨人褐腐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73.03%,其次为多菌灵59.08%。多菌灵与木霉T5联合抑菌结果显示,抑菌作用随着多菌灵的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强,多菌灵浓度为75、150、300μg/mL时的抑菌率分别为41.71%、68.00%和82.86%。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对茶轮斑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木霉菌,为茶轮斑病菌生物防治及生防木霉菌的田间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梯度稀释法对茶树根际木霉进行分离,通过平板对峙法和抑菌圈法筛选拮抗木霉菌,并采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发育分析方法明确木霉菌的分类水平。【结果】从采自不同茶区的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35株木霉菌,从中筛选出7株与茶轮斑病菌对峙培养拮抗能力大于70%的木霉菌。其中,菌株BLS17112505和DS-GSC-3的发酵液对茶轮斑病菌具有抑菌活性,以菌株DS-GSC-3的抑菌率最高,达70.53%;与对照相比,菌株DS-GSC-3的发酵液有助于提高茶叶中氨基酸和儿茶素的含量,分别提高13.87%和8.92%。菌株DS-GSC-3为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结论】短密木霉菌株DS-GSC-3的发现为丰富木霉菌的开发利用拓宽了途径,同时,研究结果为短密木霉DS-GSC-3的拮抗机理和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以及木霉菌防治茶轮斑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不同生物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毒力。[方法]采用平皿法,分析3%多抗霉素WP、0.3%丁子香酚SL、1.5%苦参碱AS、2%蛇床子素EC、4%宁南霉素AS、80%乙蒜素EC、6%春雷霉素WP、0.5%香芹酚AS、10%井冈霉素AS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除多抗霉素外,其余8种供试杀菌剂均对樱桃茎腐病菌表现出一定的毒力效果,但不同杀菌剂间的毒力差别较大。丁子香酚、乙蒜素、蛇床子素、春雷霉素、香芹酚、宁南霉素、苦参碱和井冈霉素对樱桃茎腐病菌烟草疫霉的EC_(50)分别为0.015 3、1.292 5、10.630 9、50.993 2、117.472 0、286.009 2、413.905 0和587.767 4 mg/L。丁子香酚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乙蒜素和蛇床子素,春雷霉素、香芹酚、宁南霉素、苦参碱和井冈霉素的抑制效果较差,多抗霉素对樱桃茎腐病菌没有抑制效果。[结论]该研究为田间防治茎腐病和有效药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明确木霉菌株M1M2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利用M1M2发酵液,采用平板培养、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其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效。[结果]结果表明,木霉菌株M1M2发酵液对向日葵菌核病菌菌丝抑制率为82.6%,盆栽防效为73.8%,田间防效为60.0%。[结论]可见,木霉菌M1M2对向日葵菌核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并能导致玉米严重减产。本研究通过筛选拮抗木霉菌,优化发酵工艺与改进配方,研制出一种新的木霉菌剂,同时为了提高防治的稳定性与持效性,筛选出了几种低毒的化学农药,并把它们加入到木霉菌种衣剂中配制成一种复合种衣剂。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单一木霉菌种衣剂还是复合种衣剂都能有效地控制玉米苗期茎腐病,其中用木霉菌ZJSX5003菌株制成的种衣剂对病害的防效最高可达98.50%,并且对玉米种子的胚根、胚芽生长促进作用最大。同时,我们发现用木霉菌发酵液浸种6h和将发酵液稀释50倍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的最佳条件。此外,我们发现30%敌委丹、35%满适金和20%辛硫磷对于木霉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而且木霉菌与35%满适金复合后对茎腐病有最高的防效且达到83%。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集板栗园中板栗外生菌根,对其进行真菌的分离、鉴定,并与植物病原菌进行拮抗试验,筛选出具有生防作用的真菌。【方法】以板栗外生菌根为材料筛选单菌落真菌,并利用真菌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子鉴定。筛选长势良好的真菌与15种植物病原菌进行四点对峙试验。【结果】从板栗菌根中分离并鉴定了螺旋木霉、钩状木霉、生赤壳等15个属的20个菌种。通过四点对峙试验发现,螺旋木霉和钩状木霉拮抗病原菌种类在13种以上,具有广谱性。【结论】螺旋木霉和钩状木霉拮抗效果较好,可作为候选菌种进行生防菌剂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杀菌剂对平菇及有害菌木霉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婷婷  凌传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410-1411,1414
[目的]测定4种常用杀菌剂对木霉及平菇的抑制作用。[方法]每种药剂设5个浓度梯度,制成培养基平板,测定各药剂对木霉及平菇的抑制作用。[结果]多菌灵对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余依次为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和大生。甲基硫菌灵对平菇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是大生和百菌清,多菌灵对平菇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在浓度为10 mg/L时,多菌灵对木霉生长的抑制率达到了97.80%,而对平菇的抑制率仅为52.08%。[结论]多菌灵可以作为拌料在平菇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琳  景晓辉  黄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55-7857
[目的]寻找更多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新菌种及其科学利用方法。[方法]利用“采样-培养-分离单菌落-初筛-复筛-测OD值”的方法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结果]经反复培养和划线分离从80份样品中初选出35株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其中10株由白转绿,长势较好;6株深绿色,长势一般;4株绿色,长势较好。这20株都产孢子,被初步鉴定为绿色木霉。用刚果红培养基进行复筛选,得到9株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将这9株菌株再进行发酵培养,用DNS法进行酶活测定得到2株酶活较强的菌株。这2株菌株被鉴定为棘孢木霉。通过滤纸崩解测试筛选出20株降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种。DNS法酶活测定结果表明采自甘蔗堆积处和甘蔗地的2个菌株的产酶活性最高。[结论]采自甘蔗堆积处和甘蔗地的2个菌株可以作为降解纤维素的新菌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海盐苦卤对玉米青枯病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海盐苦卤对玉米青枯病菌的抑制率;采用叶片离体培养法测定海盐苦卤对玉米青枯病菌侵染玉米的抑制作用。[结果]随着海盐苦卤浓度的降低,其对玉米青枯病菌的抑制规律性不强,表现为随着海盐苦卤浓度的降低而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在浓度为0.005 0%时具有最佳抑制效果,抑制率为31.2%;0.050 0%海盐苦卤对玉米青枯病菌侵染玉米具有最佳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4.3%。[结论]研究结果为海盐苦卤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木霉生防菌对大豆幼苗的促生作用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木霉菌对大豆幼苗的促生作用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用6株木霉菌剂处理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大豆植株的形态指标及根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供试木霉菌株均能促进大豆植株生长,其株高、茎粗、根长、干物质积累均比对照增加。木霉菌株制剂均可减轻根腐病的发生,当浓度为5×108个/g时,防效均在70%以上。不同菌株对大豆植株的促生和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不同。[结论]木霉菌能促进大豆的生长和降低根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对禾谷镰刀菌具有高拈抗活性的微生物菌株,探索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方法】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及平板对峙法从24份取白河南郑州近郊、信阳、新乡、商丘、开封等地区发生小麦赤霉病的出间上样中分离、筛选禾谷镰刀菌的拈抗菌株。【结果】从24份土样中分离纯化到65株菌株,对峙实验发现其中8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拈抗作用,其中,菌株Jc-07的拮抗效果最佳。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菌侏Jc-07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抑菌实验表明,菌株Jc-07发酵滤液明显抑制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生长,使禾谷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结论】筛选得到的菌株Jc-07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高的拈抗活性,具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分离与CMC酶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的分离、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方法]从常年堆积秸秆下的腐殖土、造纸废液死水下的污泥、屠宰场的新鲜牛胃和牛肠及其温热的牛粪等中大量取样,通过刚果红筛选培养基、滤纸观察培养基、滤纸失重率初筛与纤维素酶活力复筛,筛选出4株纤维素高效降解菌A1、A8、B4、C2,对A1菌和C2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发酵麦秸秆产CMC酶的提取条件及酶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A1菌与C2菌2株菌产酶的最佳条件基本相似,其粗酶提取利用浓度2%的NaCl溶液、固液比为1∶15时较经济合理,pH值为5.0,50~60℃范围内CMC酶的活性及稳定性较高。[结论]纤维素酶促反应无需进行大规模搅拌。  相似文献   

18.
牛粪堆肥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最佳菌种复配比例。[方法]从牦牛粪自然堆肥中筛选菌株。以新鲜牛粪和稻壳粉为堆肥原料,以不加复合菌剂的处理为对照,将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以3‰的总接种量接入到堆肥中,观察不同处理对堆肥腐熟过程的影响。[结果]牦牛粪自然堆肥中的绿色木霉和米曲霉的生长速率和活性较高。绿色木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2∶2∶1∶1的处理,发酵过程中升温最快、温度最高。温度升高到55℃仅用6 d,高温维持8 d,最高温度为65.5℃。堆肥腐熟后,植物种子发芽指数为92.3%。[结论]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最佳比例为绿色木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2∶2∶1∶1。  相似文献   

19.
孟嫣  李敏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19-11120
[目的]研究甘肃省半干旱灌区苜蓿地土壤镰刀菌群落结构。[方法]将采自甘肃农业大学苜蓿试验地的土样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得到10个属的81株镰刀菌,分别为:茄病镰孢(F.solani)、串殊镰(F.monilifrorme)、尖孢镰孢(F.oxysporium)、燕麦镰孢(F.avernaceum)、接骨木镰(F.sambucium)、半裸镰孢(F.semitectium)、潮湿镰孢(F.udum)、三线镰孢(F.tricinctum)、雪腐镰孢(F.nivale)、木贼镰孢(F.equiseti)。[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镰刀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赵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2,(16):8843-8844,8849
[目的]探讨基因组重排技术在提高木霉纤维素酶活力育种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利用基因组重排的方法,对一株产纤维素酶的木霉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数据表明诱变育种后纤维素酶活力是野生型菌株的1.17倍;第一轮基因组重排后融合子的平均纤维素酶活力是野生型菌株的1.82倍;第二轮重排后融合子的平均纤维素酶活力是野生型菌株的3.27倍。[结论]该研究表明,基因组重排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微生物某些特性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