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野外布点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对广西主要土壤类型的腐植酸的环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西主要类型土壤中腐植酸的分布量差异明显。在pH值略高,降雨量相对较少,气温比较低的环境条件下,土壤腐植酸可相对稳定存在。建议在红壤类土中施加石灰或直接施用偏碱性物质以稳定土壤中的腐植酸;增施微量元素肥料,以补充因腐植酸大量流失而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已失去的平衡。广西泥炭资源丰富,就地取材利用泥炭腐植酸,将是保护广西的土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腐植酸肥料是以富含腐植酸的泥炭、褐煤、风化煤为主要原料,经过氨化、硝化、盐化等化学处理,或添加氮、磷、钾、微量元素及其他调理剂制成的一类肥料。一、改良土壤因腐植酸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和酚羟基等活性功能团,而使其具有弱酸性,而这种弱酸性结构又决定了腐植酸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长期大量施用含腐植酸的肥料,或集中施用少量经过氧化降解的腐植酸,可以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使土壤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使作物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3.
高效腐植酸复合肥在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八五九农场复合肥厂生产的高效腐植酸复合肥是以泥炭为载体,富含氮、磷、钾、腐植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的颗粒肥,1998-1999年在黑龙江垦区的大豆、小麦、1玉米、水稻上进行了施用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肥对4种作物的增产作用明显,并且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微生态平衡,改善作物产品品质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腐植酸增效剂对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特征及其氨挥发特性的影响,探明腐植酸增效剂对氮肥增效的作用机理,为开发腐植酸肥料、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土壤氮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分别在北方典型潮土和南方典型红壤上,以不施肥为对照,设普通尿素、尿素+氮素1%活化腐植酸、尿素+氮素2%活化腐植酸和尿素+氮素4%活化腐植酸共5个处理,探究不同浓度腐植酸增效剂对不同类型土壤的氮素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尿素施入初期腐植酸可抑制红壤和潮土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减少硝态氮的转化量,促进中后期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并降低氨挥发累积量。本试验条件下潮土和红壤施用尿素的最佳腐植酸增效剂添加量分别为2%和1%。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成份是腐植质.腐植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腐植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腐植酸.腐植酸是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高分子混合物.天然腐植酸除存在于土壤、塘泥、厩肥中外,还广泛存在于泥炭、煤矸石和风化煤中,后者是制作腐植酸类肥料的主要原料.含腐植酸较高的泥炭粉碎  相似文献   

6.
石灰和有机质对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中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6,他引:6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改良剂(鸡粪、泥炭和石灰)对我国不同性质土壤(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改良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改良剂0~60 d内对四种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均较为显著。鸡粪对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固定率分别为37.0%、52.7%、29.3%和49.6%,显示鸡粪对这四种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是江西红壤≈内蒙栗钙土云南赤红壤吉林黑土;泥炭对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固定率分别为33.1%、51.7%、30.5%和51.2%,显示泥炭对这四种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是江西红壤≈内蒙栗钙土吉林黑土≈云南赤红壤;石灰对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固定率分别为60.7%、55.5%、40.7%、41.7%,显示石灰对这四种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是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内蒙栗钙土。综上可知,在对镉污染的酸性土壤改良上,石灰好于有机质,而对镉污染的中性和碱性土壤改良上,有机质则好于石灰。  相似文献   

7.
浅析腐植酸颗粒肥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植酸颗粒肥是指以泥炭(草炭)、褐煤、风化煤等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腐植酸是由动植物残体经多年风化、微生物分解,以及地球变迁等一系列的转化过程而积累起来的一种有机物质,它广泛存在于泥炭、褐煤、风化煤中。腐植酸由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组成,还能大量吸附钾、铵、镁、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施入土壤后可为植物持续不断地长期供应养分。腐植酸中还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不仅具有农家肥的多功能作用,同时又具有化肥的速效性特征,所以被称为一种多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  相似文献   

8.
以云烟87为材料,在盐源烟区选取5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了四川凉山土壤类型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及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土壤钙、镁含量较丰富,明显缺氯;紫色土、红壤、黄壤、沉积土等明显缺钾和氮;水稻土和沉积土缺磷。不同土壤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有差异,水稻土和紫色土上烤后烟叶烟碱、总氮含量较高,糖含量较低,基本符合优质烟叶质量标准;红壤、紫色土和黄壤上烤后烟叶钾含量相对较高,接近优质烟叶钾含量;沉积土、水稻土和红壤上烤后烟叶氯含量较高,接近优质烟叶氯含量。不同土壤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黄壤和红壤上烤后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黄壤、红壤和水稻土上烤后烟叶类西柏烷类产物含量较高;水稻土、紫色土和红壤上烤后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及致香成分总量较高。不同土壤烤后烟叶内在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由高到低对应的植烟土壤依次为:紫色土、红壤、黄壤、沉积土、水稻土。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法,研究入侵植物水花生在7种不同土壤基质中的生长和荧光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基质对水花生的形态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当水花生生长在泥炭、菜园土和水稻土中时,其叶片数目、分株数、植株总长度、叶面积和分枝数量等指标会显著高于其他土壤基质处理;(2)生长在河沙和红壤中的水花生生物量最小,而生长在泥炭中的最大;(3)生长在河沙中的水花生根冠比最大,生长在泥炭和红壤中的其次;(4)生长在河沙和红壤中的水花生叶片Fv/Fm最小,植株的光合活性最弱.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显著影响水花生的生长表现,但水花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适应对策应对环境压力,从而保持其强大的入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吸附试验方法及室内模拟土柱方法,研究了腐植酸对除草剂胺苯磺隆的吸附及其对胺苯磺隆在红壤中淋溶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对胺苯磺隆的吸附能力很强,其吸附常数Kf值为2675.3;在添加了腐植酸的红壤中,胺苯磺隆的分布集中在表层0~10cm处,而中下层含量少,且随着土壤中腐植酸含量的增大,胺苯磺隆在土壤表层的浓度升高,胺苯磺隆的淋出率也较对照减少了,表明在红壤中添加腐植酸显著减弱了胺苯磺隆的淋溶迁移能力;胺苯磺隆-腐植酸的红外吸收谱图显示胺苯磺隆与腐植酸发生了共吸附现象,形成了腐植酸-胺苯磺隆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矿物质能源短缺,广西自治区的情况尤为突出,能源对外依存严重。以广西自治区生物质资源具有代表性的23个县为例,分析当地主要农林生物质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结果显示,当地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可产生生物质资源超过4 500多万t,用于生物质发电可以替代1 900多万t标准煤,将有助于缓解广西自治区能源对外依存程度,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2005年的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面积减少的驱动机制,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近30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近30年来耕地面积经历了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处于持续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把影响耕地变化的13个因子进行归纳,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压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影响广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针对驱动力提出一定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斐  严志强  韦燕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97-19199,19210
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广西的区域划分方案,将广西划分为桂东、桂西、桂南、桂北、桂中地区五大区域,并从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与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2个方面阐述了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依据《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剖析了广西各区域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桂东和桂北地区综合优势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增加量较小,粮食生产优势正在逐步减弱,粮食生产重心正向桂中和桂南地区转移。为解决广西粮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各区域应该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以期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基于CNKI数据库的统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1—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公开发表论文的年代分布、部门分布、作者分布、来源分布、被引频次和被下载频次等进行分析,旨在反映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10年来科研发展变化的状况、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用全生育期旱胁迫方法,对105份广西栽培稻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旱性指标筛选与抗旱性分析,以穗颈粗、单株有效穗、千粒重、穗实粒数、总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7个形态性状的综合抗旱D值为鉴定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单株产量与穗颈粗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5个形态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综合抗旱指数D值的鉴定评价,本研究获得了7个强抗旱型的地方栽培稻品种,占6.67%。广西的陆稻资源的综合抗旱力较强,可重点用于强抗旱种质材料的筛选。本研究为广西的抗旱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定引起广西按树梢枯病的病原菌.[方法]对近年发生在广西河池、南宁、崇左、百色、梧州等地的桉树梢枯病进行了采样调查、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种类鉴定.[结果]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 Griffon&Maubl]、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Pennycook&Samuels) Crous,Slippers&A.J.L Phillips]和拟隐孢壳菌(Cryptospotiopsis sp.Bub.et Kabat)均可导致桉树梢枯病的发生.[结论]为桉树梢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广西红壤的类型、分布及其环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 ,从红壤向赤红壤、砖红壤演化的受控环境条件是pH值降低、雨量增加及气温增高。由于酸雨和温室效应影响 ,可以预测广西区内红壤类型的分界线会逐渐北移。红壤区应防止被淋溶有害重金属对附近水体的污染 ;铁和铝在红壤中的大量富集是否对人群有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红壤区有用微量元素和养分的大量流失 ,必然导致其地力下降 ,适当施用微肥和加强保肥是红壤区土壤保护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虫草属一中国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自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花坪枫木坪小沟的一种寄生在鞘翅目幼虫上的虫草真菌,其子座淡橙色,不规则棒状,经鉴定为黄棒虫草Ophiocordyceps clavata,属中国首次报道.并对其形态学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348个学员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学员的感知绩效、感知成本、信任、培训满意度以及培训忠诚五个方面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学员的感知绩效和信任均对培训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信任的影响程度更为强烈;信任还对感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感知成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感知成本对培训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学员对培训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培训满意度对培训忠诚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下列建议:牢抓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创业兴业三大培训主线;积极发挥校友会平台的作用;注重加强典型经验总结和媒体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