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鸡的重要传染病。患病鸡群的饲料利用率下降,淘汰率增高。随着本区养鸡业的不断发展,鸡病毒性关节炎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是本区养鸡业不可忽视的传染病之一。本文简述规模化鸡场鸡病毒性关节炎的诊治。  相似文献   

2.
在22周龄的蛋鸡群中,观察到有关节炎和滑液囊炎症状的鸡(占总数的6.6%),经血清学诊断。病毒性关节炎的琼扩抗体阳性率为,发病鸡100%,无临床症状鸡40%,种鸡70%。霉形体凝集抗体为阴性。据此初步诊断其为鸡病毒性关节炎,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毒的发展,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对疑似病毒性关节炎病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血清琼脂凝胶扩散试验进行诊断,发现病鸡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跛行、贫血、消瘦,胫关节、趾关节及连接的肌腱肿胀,单侧性或两侧性腓肠肌肌腱断裂。足关节扭转弯曲,严重者瘫痪。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相关养殖场的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0%、18%、32%、9%、22%。琼脂凝胶扩散试验采集了疑似鸡病毒性关节炎的病鸡血清50份.通过琼脂凝胶扩散试验检测血清抗体。试验结果表明,烟台市牟平区张红养鸡场、菏泽市杨秀红养鸡场、临沂市徐晓杨养鸡场、潍坊市王兴波养鸡场、济南市杨文广养鸡场的鸡病毒性关节炎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0%、20%、30%、10%、20%。  相似文献   

4.
鸡病毒性关节炎对集约化肉鸡规模养殖的危害性极大,兽医和养殖户对该病普遍认识不足,常误诊误治浪费养殖投入资源,无形中降低了养殖效益.笔者对此病的典型特征作出比较透彻的阐述,并在常规诊断及防治方法上进一步完善,提高了本病综合防控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鸡病毒性关节炎(Avian viral arthritis,AVA)是由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ian viral arthritis virus,AVAV)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以侵害胫跖关节、趾关节及其肌腱为特征。本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急性发病鸡群中,特别是种鸡群,常因  相似文献   

6.
8~12日龄鸡病毒性关节炎活苗皮下注射或饮水免疫,56~98日龄第2次活苗免疫,临产前用病毒性关节炎油佐剂苗免疫。鸡病毒性关节炎活苗免疫时,应与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弱毒苗的免疫相隔5天以上,以免发生干扰。一般提倡用灭活苗免疫种鸡,其传给子代的母源抗体可保护初生雏鸡避免感染,且降低了经蛋传播的可能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22周龄的蛋鸡群中,观察到有关节炎和滑液囊炎症状的鸡(占总数的6.6%)。经血清学诊断,病毒性关节炎的琼扩抗体阳性率为:发病鸡100%;无临床症状鸡40%;种鸡70%。霉形体凝集抗体为阴性。据此初步诊断其为鸡病毒性关节炎,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鸡病毒性关节炎又称病毒性腱鞘炎,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肉用型或肉蛋兼用型禽类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滑膜、腱鞘和心肌损伤,胫和跗关节上方腱索肿大。1.临床症状:鸡感染后的表现为:食欲减退、跛行、贫血、消瘦,胫关节、  相似文献   

9.
养鸡产业在改革开放之后迎来了快速的发展,鸡出栏量不断提升,也带动了农民致富,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在养鸡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有很多不利因素在阻碍着其发展,最严重的就是各种疾病的频发。本文就其中比较常见的病毒性关节炎进行论述,探讨了该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养殖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该鸡场于2008年2月20日引进AA肉仔鸡16000只,于15日龄后开始发病,以一侧或两侧跛行为主要症状,膝关节增生肿大,病程历经2d后,病鸡出现下痢,排黄色水样便。开始误诊为新城疫,并采取对症治疗,用水溶性红霉  相似文献   

11.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抗鸡关节炎病毒特异的、具有群反应特性的单克隆抗体,挑选其中AD8株作为一抗建立检测抗原的间接ELISA,该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仅适用于大面积检测的需要,而且可用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膘情较好的青、壮年兔,常在冬、春季节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急性败血症为特征。典型病变为肺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出血病灶,气管粘膜严重充血,呈紫红色,该病毒抗原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这种血凝性可被病兔康复血清抑制。取病兔肝、脾,肾制成匀浆,用甲醛灭活制成的疫苗,安全性好,产生免疫力性,保护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兔病毒性出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兔出血症的凝血象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兔出血症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过程,并呈动态发展规律。凝血象检测发现:感染后6h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缩短或正常,为高凝期,该期短,很快进入低凝期。感染后18hPT、KPTT显著延长,死前更明显。血小板数(PC)呈渐进性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感染后6h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18h达高峰值。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肺的病变严重而且有规律,感染后12h肺的微血栓检出率最高,同时在心、肝、肾、脑等器官也见微血栓。感染后24h或死兔的肺出血严重,血栓少见,表现为纤溶亢进的特征性变化。此外,患出血症的兔血管壁早期损伤明显,先于高凝期,可能是DIC的启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从关节炎病鸡分离出一株禽呼肠孤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香蕉^60Co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香蕉组培分化芽和生根苗为试材,以剂量率60R/m的^60Co不同剂量辐射处理,选育大果、高产、中矮杆的香蕉新品种,结果表明:3 ̄4KR辐射剂量下,可获22.9% ̄68.8%的植株成活率和14.5% ̄33.7%的变异率,3 ̄5KR辐射剂量下,可获0.6% ̄2.4%的有益性状突变。  相似文献   

16.
自京郊分离的玉米赤霉菌(Fusarium roseum graminearum)BAU-z 8菌系的培养物(大米培养基)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动物雌性激素作用的物质。根据其熔点、紫外和红外光谱等理化性质,被鉴定为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一公斤大米制备的培养基经接种发酵后,可提出1.4克的玉米赤霉烯酮结晶。本文报导了玉米赤霉菌的选育和培养,玉米赤霉烯酮的提取、纯化的方法,以及有关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试验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可显著刺激小白鼠子宫增重和促进北京鸭生长。幼令小白鼠经用玉米赤霉烯酮油剂皮下注射,三天后剖检,其子宫鲜重可达对照者4—5倍,甚至7倍。北京鸭于填鸭开始时,每日口服含0.7mg 玉米赤霉烯酮胶囊,10天内其平均体重比对照者增约16.5%(P<0.01)未发现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已渡过春化的冬小麦生长锥中也存在类似玉米赤霉烯酮的物质,其生长锥的乙酸乙酯抽提液经薄板层析后,在硅胶薄板层析谱上有和玉米赤霉烯酮相同 R_f 值的兰萤光斑点,并可被 FeCl_3显紫红色。可是经含100ppm 玉米赤霉烯酮的 NaHCO_3水溶液浸种处理的冬小麦,于常温、长光照下分别播种于温室...  相似文献   

17.
蜜蜂族Apini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根据5种野生蜜蜂的地理分布重叠、形态、生态、生化上的差异,确立了现今世界上有6种蜜蜂,较原记载4种增加了2种。根据被子植物的起源、地球史(大陆板块学说)以及现存5种野生蜜蜂集中分布于横断山脉南端的事实,提出了蜜蜂族起源于中国喜马拉雅和横断山脉地区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进展及其在国际上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中国首先报道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此病在各种病名下遍及欧洲大部分地区,但均无病原特征的描述。兔出血症病毒(RHD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直径32~34nm,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存在于感染细胞的核和胞浆内。它对酸(pH3)、热(60℃)、乙醚(20%)和MgCl2(1mol/L)有坚强的抵抗力。在CsCl中的浮密度为1.36~1.38g/cm2;在蔗糖梯度中的沉降系数为162S。它能凝集人红细胞,滴度可达10×218以上。在细胞培养中很难适应。核酸为线状单股DNA,末端有发夹结构。用体外合成的双股DNA,取其酶切片段插入BS质粒后,转化DH大肠杆菌。从重组质粒提取的2个片段(pYC-2和pYC-9)以同位素或光敏生物素标记后,能与RHDV和一部分细小病毒杂交。在诊断中最有效的血清学试验为HA-HI和ELISA。灭活疫苗效果确实,已为所有发病各国所证实。根据以上特征,RHDV被认为是一种细小病毒样病毒,但欧洲学者持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免疫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其诱导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研究进展情况,并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免疫机理做了一定的探讨,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