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材,采用CTAB-LiCl改良法,对小风铃期、大风铃期、圆桃期、平桃期、破绽期、初开期和谢花期的牡丹叶片进行总RNA提取。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完整性,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纯度。结果表明:7个时期提取的总RNA经电泳均检测到28S、18S和5SrRNA条带,吸光度比值A260/A280均介于1.8~2.0之间,其中大风铃期、圆桃期、平桃期、破绽期和初开期的rRNA条带整齐清晰,并且28SrRNA亮度高于18SrRNA;上述表明CTAB-LiCl改良法适合从牡丹叶片中提取总RNA,且大风铃期、圆桃期、平桃期、破绽期和初开期是最适合提取总RNA的5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早实核桃花器官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形态解剖方法,观察早实核桃品种‘香玲’第1次开花的雌花芽和雄花芽发育特点,结果发现:在山东泰安地区,早实核桃‘香玲’雌花芽的分化从5月上旬—中旬进入形态分化临界期后,历经雌花花序分化期、花柄原基和雌花原基分化期、花被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和胚珠分化期;个别雌花原基还能分化出花瓣原基和雄蕊原基,雌花花瓣原基和雄蕊原基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退化。在晚实核桃品种‘青林’雌花发育过程中没有发现花瓣原基和雄蕊原基的分化。‘香玲’核桃雄花芽的分化从4月上—中旬次第进入雄花序分化期、雄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花药分化期、花粉囊和花粉粒形成期。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百合属植物物候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敬  孙伟  贾春天 《北方园艺》2011,(11):72-74
观测了百合属植物的萌芽期、展叶始期、现蕾期、花蕾变色期、初花期、盛花期、果熟期和枯萎期出现的时间,并对观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的物候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初花期差异最大,展叶始期差异最小;各种源生长期长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长后期各物候的差异程度;伴随着萌发期和展叶始期的提前,现蕾期、花蕾变色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出现的时间会延后,即过于追求百合的营养生长,会使其生殖生长延后。  相似文献   

4.
日本矮紫薇花芽由中上部侧枝和主枝顶芽发育而成,花芽分化从4月末开始至5月末结束,历时30d,包括花序分化和小花分化两个过程,分为形态分化前、开始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蕾分化期、小花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8个时期,花序和小花分化的顺序分别是离心和向心的.花芽分化与春梢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枣花分化发育过程及其内源激素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枣花形成及调控机制,以鲜食枣品种‘七月鲜’为试材,观察花芽分化发育过程,并对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枣花形成包括花芽分化和花发育两个阶段,单花分化需11 d,分6个时期(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花发育历经7个阶段(花蕾期、蕾裂期、萼片平展期、花瓣平展期、雄蕊平展期、花丝萎蔫期和子房膨大期)。枣吊发育过程中IAA含量显著降低,枣花中IAA则表现为蕾裂期极显著上升,子房膨大期又极显著下降;ABA含量在枣吊长5 cm时极显著升高后缓慢下降,在枣花中的变化与IAA相似,在雄蕊平展期极显著降低;GA3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枣吊长5 cm时显著增加,而后缓慢降低,在枣花中则是蕾裂期极显著降低后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以上结果显示,在枣花形成过程中,花芽孕育期需要较低水平的IAA和较高水平的ABA和GA3,需要较低的IAA/GA3及较高的ABA/GA3和ABA/IAA;开花期则需要高水平的IAA、ABA、ABA/GA3和IAA/GA3,对GA3和ABA/IAA的需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野生苹果、小凡山八棱海棠、津轻和国庆苹果果实为试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果皮、果肉绿原酸含量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种苹果幼果期绿原酸含量均高于果实膨大期;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除了国庆,其余3种苹果果肉绿原酸含量均高于果皮;小凡山八棱海棠果肉绿原酸含量达790.73 mg/kg,远高于新疆野生苹果、津轻和国庆。  相似文献   

7.
测定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菌丝体期、扭结期、原基期、幼菇期和子实体期)栽培基质木质素含量和漆酶活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栽培基质菌丝中漆酶基因家族10个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栽培基质木质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扭结期含量最低,为6.49%;幼菇期和...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西昌以"金艳"猕猴桃为材料,研究其果实生长动态及不同采收期(谢花后153 d、168 d、183 d和198 d采摘,记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果实软熟后品质。结果表明,金艳猕猴桃在西昌一般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果实(纵横径)生长呈前期逐渐增大,后期趋于平稳的变化,谢花后59 d内为果实快速膨大期,谢花后101 d进入生长停滞期。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和糖酸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早期(Ⅰ期和Ⅱ期)采收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糖酸比和总氨基酸偏低,淀粉和粗纤维较高;晚期(Ⅲ期和Ⅳ期)采收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糖酸比较高,淀粉和粗纤维较低,风味更浓,口感更佳;Ⅳ期采收的维生素C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但采收较晚不利于当年鲜果销售。作为鲜果,最佳采收期为Ⅲ期,Ⅱ期和Ⅳ期可作为备选采收期;作为保健品加工原料,最佳采收期为Ⅳ期。  相似文献   

9.
菊花花芽分化期超微弱发光及生理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林桂玉  黄在范  张翠华  郑成淑 《园艺学报》2008,35(12):1819-1824
 研究了菊花花芽分化期超微弱发光(UWL),呼吸速率和ATP、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菊花花芽分化起动期(II)与未分化期(I)相比,UWL强度增加119.3%,呼吸速率提高102.4%,ATP含量增加148.6%,可溶性糖增加95.5%,可溶性蛋白增加18.3%;在总苞鳞片分化期(III)、小花原基分化期(IV)和花冠形成期(V),UWL强度、呼吸速率和ATP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在IV和V期下降幅度很大并接近对照水平,可溶性蛋白在II、III和IV期保持较高水平,在V期下降幅度较大,但仍比对照增加14.0%;而长日照处理的对照菊花UWL强度、呼吸速率以及ATP、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保持较稳定水平。显示菊花花芽分化期叶片UWL水平与呼吸速率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是杧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室内离体接种鉴定法,以抗病品种台农1号杧为对照,对桂热杧3号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及转绿期叶片进行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的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和叶片转绿期的炭疽病病情指数分别为37.78、25.33、31.33、28.00,抗性评价为抗病。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叶片转绿期的细菌性黑斑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0.56、22.92、27.38、19.45,幼果期抗病评价为中抗,其余3个时期为抗病。桂热杧3号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桂热3号杧与台农1号杧转绿期叶片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性差异水平。说明桂热杧3号是一个对炭疽病抗病、对细菌性黑斑病中抗的晚熟杧果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