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菌种块不萌发。接种后菌种块不萌发,菌丝发黄、枯萎。发生主要原因:①菌种存放时间过长,菌种老化,生活力弱。②接种时,菌种块受到酒精灯火焰或接种工具的烫伤。③遇高温天气,接种和培养环境的温度超过30℃,菌种受高温伤害。预防办法:①使用适龄菌种,菌龄在30~35天,菌丝活力旺盛。②在  相似文献   

2.
一、大面积发菌不良和杂菌感染菌袋接种2天后,接种点处菌种萌发不良或基本不萌发,7~10天后大部分感染,整批整棚报废。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接种时袋温过高,造成菌种死亡。接种后48小时不萌发,测量袋温在32℃以上,这种情况应及时将袋温降至30℃以下,在杂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用茵生产的发展,食用茵制种方法在传统固体制作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其中液体菌种的制作便是其中之一。液体菌种具有茵丝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接种到培养料内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茵迅速、周期短、茵龄一致等特点。2008年对已经用面体种在我所栽培成功的12个菌种进行了液体菌种在摇床上培养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液体菌种培养器生产一批菌种仅需3天,是使用固体菌种周期的1/10.每罐菌种成本为195元,可接17厘米×33厘米的栽培袋4000~5000袋,成本仅为0.04元,是使用固体菌种的1/32.由于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因而接入的菌种可流散在不同的部位萌发生长.接种后6小时左右即可看到菌种萌发变白,24小时就可吃料生长,使杂菌没有浸染机会.在25℃的条件下,养菌18~20天即可长满袋,生长期是使用固体菌种的50%.  相似文献   

5.
采用在麦粒培养基上覆盖1层泥炭的方法,研究了泥炭在栽培种生产中对接种萌发率、污染率和菌种干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泥炭能缩短发菌时间,提高原种平均萌发率25%;促进菌丝健壮生长,降低污染率30%;保持菌种水分,减轻干缩程度。  相似文献   

6.
接种是食用菌菌种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接种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菌种质量和接种成功率的高低,与生产效益密切相关。笔者在实践中根据试管种生产特点,对接种技术进行了些许改进,缩减了程序,接种速度加快,污染率降低,成功率提高。现将改进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李春华 《油气储运》2011,(20):15-16
栽培金针菇的原料丰富,成本较低,深受农村种植户的喜爱。随着金针菇生产面积逐渐扩大,生产问题也逐渐显现,为了使金针菇生产向规模化发展,现将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接种后菌种块不萌发或菌种萌发慢,菌丝生长缓慢、长势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不同接种位点和菌种分散度对食用菌发菌速度的影响,以白金针菇FV093为试验菌种,以棉籽壳、麸皮为培养料,采用端接、心接、分散接的接种方法进行发菌试验,以期探讨耗时短、发菌快、低污染的接种方法.结果证明:改变接种位点和提高分散度确实能收到缩短发菌时间的效果,所以提高菌种分散度应成为今后接种技术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平菇生产中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菌种不萌发、接种后料面和菌种块上出现绿霉、菌种萌发后不吃料,高脚菇、花菜状菇、萎缩状菇、水渍状菇、盐霜状菇和波浪形子实体,分析了以上异常现象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菇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金针菇发菌期和出菇期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及防止方法。重点论述了发菌期菌种不萌发、菌种块萌发不吃料、菌丝发黄生长缓慢等问题,出菇期的不现蕾、菇蕾发生不整、袋壁出菇等10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防止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菌种种龄和接种量的协同作用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为生产纤维素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分别对单菌种(DQ1)和混合菌种(DQ1+DQ2)不同种龄和接种量进行发酵培养试验,测定各处理的纤维素酶活力,分析不同处理纤维素的变化趋势及差异。[结果]在培养过程中,不同种龄的纤维素酶活力都在第8天达到最大;单菌种接种量为1%和2%时种龄4的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分别达到19.57和20.50 IU/mL;混合菌种接种量为1%和2%时种龄1的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分别为21.21和20.82 IU/mL。在第8天时,相同菌种和接种量的不同种龄的纤维素酶活力有一定差异。[结论]采用该研究的单菌或混合菌生产纤维素酶时,最优接种条件是种龄4、接种量2%,可以获得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并且生产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制曲 1.摊场与接种 (1)摊场。水泥摊场须高出地坪20-30厘米,宽不少于2米,长不短于6米。摊场周边要设高出摊场坪30厘米的坎,底部朝出水孔呈3度斜坡,便于放水冲洗。(2)接种。酱油曲菌种接种量为混合料的0.3‰左右。先混以5倍用蒸汽消毒过的麸皮拌匀,当全部熟料摊凉至39℃时,人站在上风贴料面将菌种轻轻撒匀,以减少孢子飞扬,然后轻翻3次,使菌种分布均匀。冬天动作越快越好,否则料温下降至30℃以下对孢子萌发不利。(3)堆温。堆温的目的是保  相似文献   

13.
<正> 食用菌常规接种有药物接种、蒸气接种等方法。为使接种方法简便、快捷、灵活,使食用菌制种家庭化,以及接种人员、菌种不受药物刺激,发菌快和提高菌种成活率。多年来笔者采用“食用菌三级菌种火接法”对食用菌母种转管,母种转原种,原种转生产种实施接种,就地取材,不用接种箱,节省药物,连续操作,工效较常规接种快5倍,成活率在99%以上。现将其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绿竹笋用林扒晒与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扒晒和施肥因素影响下的绿竹出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扒晒能使竹丛提前9 d出笋,并提前半个月左右进入出笋高峰期,同时它对笋目萌发数量的增加也具一定作用,单纯扒晒处理笋目萌发数量比对照增加将近1倍;扒晒和施肥对提早出笋、延长笋期及出笋高峰期,提高笋产量具有协同促进作用,扒晒施肥样地笋期最长,笋产量达98.76 kg/100m2;单因素作用条件下,施肥比扒晒对笋产量的影响要大,是提高笋产量的必要措施,同时施肥能够维持或增加新竹胸径,对新竹成竹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接种效率低、耗时长、易污染等问题,设计出了一种操作简便、可连续接种、可调节接菌量、能降低劳动强度、可实现农村高效生产食用菌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定点定量式接种器.现对该接种器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和相关参数进行总结介绍.同时,以茶树菇液体菌种为测试对象,检验了该接种器的实用效果.结果 ...  相似文献   

16.
正一、茶树菇感染杂菌的原因在茶树菇生产过程中,导致杂菌污染的因素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1.菌种不纯。母种原种老化,接种前菌种又没做预处理,这样的菌种抗逆力弱,萌发率低,容易被杂菌侵染;有的菌种本身带有杂菌。2.基质酸败。棉籽壳、麦麸等原料含水量过高;拌料、装袋时间拖长,结团、霉烂变质,滋生杂菌,引起基质发酵酸败。3.灭菌不彻底。料袋培养基排列不合理、蒸汽无法循环流动、受热不均匀  相似文献   

17.
宋越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10-11011
[目的]探讨蛹虫草在豆天蛾幼虫和蛹上的接种效果。[方法]以豆天蛾幼虫和蛹为寄主,进行蛹虫草接种试验,比较不种接种方法对豆天蛾幼虫和蛹感染虫草菌种的影响及接种效果。[结果]不同接种方法对豆天蛾幼虫和蛹感染虫草能力有影响。从感染虫草菌能力方面看,用浸过虫草液体菌种的洋槐叶饲喂的豆天蛾幼虫为寄主进行的接种试验的效果最好,其次为以放置在已经发满菌丝的固体培养基上并用洋槐叶饲喂的豆天蛾幼虫为寄主进行的接种试验;而豆天蛾蛹上接种的最佳方法为注射50山的液体菌种。[结论]该研究为蛹虫草寻求廉价的寄主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接种后有时出现“不吃料”现象,即接入菌种瓶的一级菌种块或二级菌种块的菌丝不往料内生长,以后逐渐萎缩变黄。这种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如下:1.培养料过干,菌丝不能长进料内。防治办法是:补加水分。2.接种箱内消毒时,熏蒸药量过多或温度过高,致使菌丝因药害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子和双因子实验,研究了柑橘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接种方法、接种浓度和调查时间对柑橘抗炭疽病发病的影响,摸索出一套适合柑橘炭疽病接种的简便、可行、准确的室内抗病性鉴定方法.结果表明,柑橘炭疽菌孢子在26、27℃下的萌发率最大;在26℃下,接种孢子浓度为2×107个/mL,接种方法为浸泡法,调查时间为5d时,能最大程度反映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液体菌种研制与工厂化栽培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较,液体菌种制种时间缩短了40天以上,发菌培养时间缩短10天以上,所以批量出菇时间提前50天以上。提高菇房利用率和产能,降低成本。液体菌种在培养罐内,一次培养菌种量大,接种快,效率高。液体菌种接于固体培养料内,萌发点多,菌丝生长快而均匀,污染少,出菇整齐,产量高,品质好,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