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控制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危害,于2017年进行了3种药剂(40%噻唑锌SC、4%春雷霉素WP、3 000亿个/克荧光假单胞杆菌WP)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药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且均对桃树生长和周围环境安全,可以在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时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用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和50%氯溴异氯尿可溶性粉剂五种不同药剂进行了高、中剂量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噻森铜悬浮剂、20%噻唑锌悬浮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三种药剂无论高、中用量,防治效果均较显著,但三者间差异不明显,生产上均可作为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理想药剂,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六盘水市境内出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并呈上升趋势。为六枝特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市面上常用的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0.3%四霉素水剂、20%噻菌酮悬浮剂、5%噻霉铜悬浮剂和20%噻唑锌悬浮剂5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出适宜六枝特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药剂。结果表明:20%噻菌酮悬浮剂和20%噻唑锌悬浮剂连续2次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可达55%以上,其产量分别为701.67 kg/667m2和651.44 kg/667m2,较对照增加1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生姜青枯病的大田防治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春雷·王铜、春雷霉素、可杀得、噻唑锌、壬菌铜、噻菌铜、农用链霉素和新植霉素共8种抗细菌药剂对生姜青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农用链霉素、春雷·王铜和春雷霉素对生姜青枯病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EC50分别为27.19μg/mL、33.28μg/mL和58.17μg/mL;噻菌铜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为774.28μg/mL;壬菌铜、新植霉素和可杀得抑菌效果较差,EC50值分别为1 125.4μg/mL、1 173.82μg/mL和1 593.7μg/mL;噻唑锌无明显抑制作用,终浓度为8 000μg/mL时,抑制率接近于0。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8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防效和使用剂量,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感病品种五山丝苗为试验材料,于五山丝苗处于分蘖期时选用广东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优势强致病型代表菌株GDXc1608进行人工喷雾法接种,分别在接菌后48 h和第1次药后7 d采用喷雾法施药防治,调查第2次药后8种杀菌剂(20%噻唑锌SC、50%氯溴异氰尿酸SP、20%噻菌铜SC、20%叶枯唑WP、5%噻霉酮SC、1.2%辛菌胺醋酸盐AS、3%中生菌素AS和21.4%络铜·柠铜AS)在常规剂量下水稻的病情指数和植株反应,评价各药剂的田间防效及水稻安全性;选取表现较好的4种药剂分别设置3个使用剂量梯度开展盆栽防治试验,筛选目标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结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8种药剂中以20%噻唑锌SC的防效最好,在使用剂量为450.00 mL/ha时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为71.81%,其次是21.4%络铜·柠铜AS、20%噻菌铜SC和5%噻霉酮SC,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分别为53.50%、52.00%和48.23%,但21.4%络铜·柠铜AS处理水稻植株出现轻微的药害症状;其他药剂防效均较差。药剂使用剂量盆栽筛选试验结果显示,4种药剂随用药量增加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均逐渐提高,且各药剂不同剂量间防效均差异显著(P< 0.05),其中20%噻唑锌SC在使用剂量375.00~525.00 mL/ha时的防效均在77.00%以上;20%噻菌铜SC在使用剂量375.00~525.00 mL/ha时的防效均在62.00%以上;21.4%络铜·柠铜AS在使用剂量481.50 mL/ha时防效为51.83%,其他试验剂量下防效均较低;5%噻霉酮SC在使用剂量37.50和52.50 mL/ha时的防效分别为49.50%和53.15%,使用剂量为22.50 mL/ha时的防效较低。【结论】20%噻唑锌SC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目前细菌性条斑病田间应急防控的首选药剂;21.4%络铜·柠铜AS、20%噻菌铜SC和5%噻霉酮SC对细菌性条斑病也有较好的防效,可与20%噻唑锌SC交替或轮换使用,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20%噻唑锌SC和20%噻菌铜SC推荐使用剂量均为375.00~525.00 mL/ha,21.4%络铜·柠铜AS和5%噻霉酮SC推荐使用剂量分别为481.50 mL/ha和37.50~52.50 mL/ha;应用21.4%络铜·柠铜AS防治时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注意喷施时间以避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33%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病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33%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148.5g/hm~2、198g/hm~2和247.5g/hm~2处理2次药后10d的防效分别为77.57%、81.46%和83.27%;供试药剂33%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198g/hm~2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春雷霉素水剂和33.5%喹啉铜悬浮剂的防效相当,表明33%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王晓东  张勇  毛建红  姜龙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00-2201
分别选用 20%噻唑锌悬浮剂、50%嘧酯·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 3 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开展防治试验,并对比了 1 次用药和2次用药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3种药剂防效差异显著,防效大小依次为20%噻唑锌>20%噻菌铜>50%嘧酯·噻唑锌;2次用药防效明显好于 1次用药,667 m2用 20%噻唑锌120 g 连续防治2次效果最佳,防效可达71.4%。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柑橘溃疡病防治的有效药剂,研究了9种药剂对锦红冰糖橙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7%硫酸铜钙WP、30%王铜SC、46%氢氧化铜WG、30%噻菌铜SC、40%噻唑锌SC对柑橘溃疡病的综合防治效果较好,6%噻霉酮WG一般,3%中生菌素AS、2%春雷霉素AS、33.5%喹啉铜SC的防治效果较差。生产应用中,可以择优轮换使用,或选择复配制剂。此外,在药剂使用中可以考虑加入助剂,是增强药效、减少用药量、延缓抗药性产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甘薯茎腐病菌室内药剂毒力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市场上常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19种和1种生防菌剂,采用抑菌圈法,对甘薯茎腐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又以0.3%四霉素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好于其他杀菌剂,而2%宁南霉素水剂、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0%大蒜油乳油、30%王菌铜微乳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等9种杀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克)可湿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15种杀菌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病菌的抑菌效果,采用抑菌圈法进行了15种杀菌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病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38%中生·叶枯唑水分散颗粒剂1 000倍液、60%中生·新植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噻唑锌·中生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和33.8%辛·氯溴·春雷水剂1 000倍液9种杀菌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病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其中以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用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复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复配3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复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复配3种药剂均能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复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复配2种药剂防治效果要显著好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单剂的防治药效,可作为生产上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菌剂对柑桔溃疡病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防治柑桔溃疡病的有效药剂,按大田推荐使用浓度,用抑菌圈法测定17种非铜药剂和5种含铜药剂对柑桔溃疡病的毒力,并研究7种非铜药剂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福美双、福美双.溴菌腈、农用链霉素、金核霉素和琥胶肥酸铜.乙磷铝.硫酸锌抑菌作用最强,其次为福美双.福美锌、大蒜素、络氨铜.络氨锌和盐酸吗啉胍.乙酸铜,过氧乙酸、噻唑锌、春雷菌素、中生菌素、琥珀酸铜和噻菌铜有微弱的抑菌作用,百菌清、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叶青双、复硝酚钠和井冈霉素无抑菌作用。大田试验结果表明,30%金核霉素WP 500 mg/L和72%农用链霉素WP 200 mg/L处理对柑桔溃病的防效分别为76.34%和74.94%,显著优于其它药剂处理;80%代森锰锌WP 2000 mg/L、50%福美双WP 400 mg/L和50%福美双.溴菌腈WP 500 mg/L处理对柑桔溃病的防效分别为70.36%、66.55%和69.37%,与对照含铜药剂20%噻菌铜SC 67 mg/L处理无显著差异;大蒜素和叶青双对柑桔溃病防效较差,6%大蒜素EC 120 mg/L和20%叶青双WP 400 mg/L处理对柑桔溃病的防效分别为41.84%和21.8...  相似文献   

13.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是影响塔额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试验选用4种药剂的不同浓度梯度对小麦细菌性条斑病进行了田间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噻唑锌、噻霉酮、氯溴异氰尿酸、壬菌铜都对细菌性条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控和增产效果,建议作为该区域优先防治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药剂和轮换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特进行了多种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在水稻白叶枯病未发生时或发生初期,每667 m2施用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40 mL或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50 mL,兑水30 L均匀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用药间隔期7~14 d。  相似文献   

15.
以“金城5号”西瓜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拱棚栽培条件下噻霉酮、噻唑锌、春雷·王铜、纳米银4种杀菌剂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首次喷施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后7、14、20天,其防效分别为67.25%、71.89%、78.08%,第2次药后7天防效达到90.49%;噻霉酮与噻唑锌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防效相近,显著高于另2种药剂。其中,以噻霉酮防效更优,产量更高,且对西瓜生长安全,可用于农业生产中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对水稻细菌性条菌病的防治效果,选用5种常见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120 mL/hm2)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第2次用药后7、14 d防治效果分别为60.38%、66.23%,水稻产量达到了5 418.75 kg/hm2,较不施药处理增产55.96%;20%噻菌铜悬浮剂(160 g/hm2)的防治效果与20%噻唑锌悬浮剂(120 mL/hm2)差异不显著,第2次用药后7、14 d防治效果分别为63.94%、64.73%,水稻产量达到了5 065.40 kg/hm2,较不施药处理增产45.78%。据此试验结果,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水稻种植过程中,间隔14 d连续2次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或者20%噻菌铜悬浮剂,可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提高水稻产量,建议将上述两种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8种常用杀菌剂对沃柑溃疡病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27.12%碱式硫酸铜SC 500倍液、57.6%氢氧化铜WG 1000倍液、20%噻森铜SC 500倍液、47%春雷.王铜WP 500倍液、1.8%辛菌胺醋酸盐AS 500倍液、20%噻菌铜SC 500倍液、20%噻唑锌SC 500倍液、33.5%喹啉铜SC 1000倍液,且防效均达到79%以上,对沃柑生产安全,是防治沃柑溃疡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8.
对4种药剂进行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噻霉酮900 g·hm~(-2)和40%春雷·噻唑锌900 m L·hm~(-2)的株防效在86%以上,23%嘧菌·噻霉酮900 m L·hm~(-2)和50%嘧菌·噻唑锌750 m L·hm~(-2)的株防效稍低,分别为79.8%、78.0%,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23%嘧菌·噻霉酮600和750 m L·hm~(-2)。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褐变穗、细菌性褐斑病、纹枯病防效最好的是井冈霉素·蜡芽菌,防效分别为94.83%、96.78%、94.19%;对水稻褐变穗防效排序:井冈霉素·蜡芽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宁南霉素;对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防效排序:井冈霉素·蜡芽菌多抗霉素宁南霉素春雷霉素;对水稻纹枯病防效排序:井冈霉素·蜡芽菌宁南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  相似文献   

20.
选取8种常用杀菌剂对沃柑溃疡病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57.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20%噻森铜悬浮剂5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50倍液、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5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500倍液、33.5%喹啉铜悬浮剂1 000倍液,且防效均达到79%以上,对沃柑生产安全,是防治沃柑溃疡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