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5"和单季杂交晚籼稻"钱优05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移栽期对连作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15"和"钱优0508"产量随播种期和移栽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6月10日播种、7月20日移栽可获得最高产量,其产量分别达708.24、642.67kg/667m2。  相似文献   

2.
对机插连作晚稻甬优538的播种期与播种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象山甬优538作为连作晚稻机插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30日,适宜播种量为每盘25~50 g。  相似文献   

3.
连作晚稻甬优2638种植攻关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为9 429.0 kg/hm2,其中最高产量达到9 772.5 kg/hm2,创连作晚稻高产新记录。按照品种的特征特性,甬优2638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底至7月初,秧龄20 d。  相似文献   

4.
对3个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13-1、甬优1540、嘉优中科2号进行3期的连作晚稻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7月7 日前播种均能正常抽穗成熟,可作连作晚稻种植;3个品种以嘉优中科13-1分蘖力较强、有效穗较高,产量以嘉优中科2号在6月23日、6月30日播种的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丙16-204、浙粳96、甬优362、宁84共4个晚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播种期试验,研究了不同晚粳稻品种的连作适宜播期及极限播期。结果表明,在秧龄15 d条件下,6月30日至7月10日播种均可安全齐穗,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6月30日播种相比,7月5日播种平均减产6.6%,7月10日播种减产13.0%;甬优362在各个播期的产量明显优于其他品种,该品种的极限播期为7月10日;宁84、甬优362的适宜连作播种期为6月30日至7月5日,此期间两者产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筛选与引进适合本地区生产的高产优质连作晚稻新品种,满足种植大户对发展"大麦/夏大豆-晚稻"种植制度的需求。2014年秋季引进试种了7个特早熟晚粳稻品种(系),在生育期、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56、甬优1852、丙12-579等3个品种(系)具有产量高的特点,其中甬优1556和丙12-579表现为生育期短、穗多;甬优1852表现为穗大、粒粗,适宜在浙北连作晚粳稻种植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超秧龄移栽条件下,连作晚稻甬优9号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超秧龄移栽对甬优9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以秧龄39 d影响较小,其产量为566.9 kg/667m2,比35 d秧龄移栽时减产4.07%,且以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甬优9号作连作晚稻移栽秧龄最晚不宜超过40 d。  相似文献   

8.
通过甬优系列杂交稻作连作晚稻机插播期及秧龄试验,结果表明,甬优系列杂交稻在平阳作连作晚稻机插适宜播种期为7月3-9日,秧龄20 d以内。  相似文献   

9.
对5个单季杂交晚稻品种在移栽种植条件下进行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5个参试品种的适宜播期弹性均较大,5月5日至6月24日均可播种,其中甬优12以5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其余4个品种均以5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所有参试品种早播早种均能提早收获,生产上提倡适当早播,最好在6月4日前播种,甬优12和浙优18可在11月中上旬成熟,甬优538、春优84和嘉优5号可在11月上旬成熟,以减少对后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与播期对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连作晚稻直播栽培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区连作晚稻直播栽培的品种有两优287、株两优30、株两优08等品种(组合),晚稻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适宜播种期应控制在7月9-15日,如播种过迟,不利于晚稻安全齐穗,显著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11.
机插连作晚稻品种筛选及其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机插技术的连作晚稻主栽品种,推广连作晚稻机插技术,选择代表不同熟期和类型的10个水稻品种,进行大田机插筛选试验,考察了秧苗素质、生育期、茎蘖成穗率、收获指数、经济性状、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甬优538的产量最高,其次为甬优2640,台早733产量最低;甬优538、甬优2640全生育期均较对照甬优9号缩短2 d,齐穗期提早6 d,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均较高,可作为该地区连作晚稻机插品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5个播种期对杂交稻甬优15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在永嘉县种植适宜播种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甬优15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产量随播种期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5月26日播种的产量最高,达9 934.8 kg/hm2,6月5日播种的产量次之。在永嘉县种植甬优15,播种期以5月26日至6月5日为宜。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超级稻甬优6号感光性较强、单季稻和连作晚稻兼用、分蘖力偏弱等特点,栽培技术上采用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期移栽、适当稀植、科学施肥、好气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达到建立高产群体结构、争大穗、增粒重的高产目标。适宜作单晚和连作晚稻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4.
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协优9308的适宜播种移栽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系法组配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协优9308在浙江南部作连作晚稻栽培的适宜播种移栽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协优9308对光照的敏感程度比当地的主栽组合汕优10号强,属强感光性组合。从6月10~30日,每提前5d播种,协优9308的齐穗期约提早1d、汕优10号可提早2d。协优9308在当地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日,过早播种既不能提早生育期,又导致身龄延长,身苗素质变劣而影响产量。从7月15日~8月4日,移栽时间每提前5d,协优9308和汕优10号的齐穗期均约提早1d,且早插处理的产量显著提高,由于协优9308的强感光性,早插也是其作连作晚稻栽培能否高产的关键,早稻适宜安排种早、中熟品种(组合),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早割、早翻耕、尽量使晚稻提早移栽。  相似文献   

15.
进行嘉禾优555播种期和移栽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期移栽的产量较高,超龄移栽,产量较低。在金华地区嘉禾优555作连作晚稻规模机插种植时,应选择分期播种,早播条件下,以秧龄25~30 d移栽为宜;迟播条件下,以秧龄20~25 d移栽为宜,为保证安全齐穂,移栽期以7月25日前为宜。  相似文献   

16.
以杂交粳稻春优84为材料,通过播种期(5月10日、5月20日、5月30日、6月9日、6月19日)、秧龄(20,25,30,35,40 d)和氮肥(1500,1875,2250,2625,3000 kg N·hm-2 5个氮素水平)多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移栽秧龄和氮素施用量对春优84各生育期干物质累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春优84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生育进程相应推迟,生育期缩短,在5月10日播期产量最高,随着播种期推迟减产幅度加大;春优84在20 d秧龄产量最高,秧龄超过25 d产量显著下降,秧龄增加会降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导致产量降低。春优84的秧龄弹性较大,可作为连作晚稻种植的潜力;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春优84成熟期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施氮量过多导致穗部干物质分配比例下降,产量降低。春优84在金华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10—20日,适期早播有利于产量提高,移栽秧龄以20~25 d为宜,超过25 d产量减产明显,最佳施氮量为2625 kg N·hm-2,过量施氮容易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17.
比较6个不同播栽期对连作晚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播栽期时,甬优538播种到齐穗的时间延长,总生育期延长,但是大田时间即移栽到成熟的时间会明显减少。随着播栽期的延迟,产量逐渐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均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连作晚稻甬优1540的生产安全性,2018年进行5个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临海种植,甬优1540的临界播期为7月24—25日。7月5日至8月4日播种,播期早、产量高,7月5日播种产量达8.817 t·hm -2。随着播期延后,减产日趋明显,其生育期差异主要表现在播始历期,此时播期与有效积温的关联度高于日照时数。在临界播期下,满足甬优1540抽穗所需有效积温为1 028~1 032 ℃,日照时数为408~411 h。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临海市种植的连作晚稻品种,进行12个连作晚粳水稻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12个参试品种667 m2产量540.0~737.3 kg,平均635.6 kg。甬优1540、嘉诚优1253、甬优58的丰产性较好、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较强,可在临海地区种植。原优780和甬优25丰产性、适应性、综合抗性等表现一般,还需进一步在临海地区进行试种。  相似文献   

20.
湖州市2011年开始引进杂交晚稻新品种"甬优538"试种,表现出综合性状好、生育期适宜、壮秆大穗、具有超高产潜力等特点,适宜在湖州市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为促进该品种在湖州市进一步推广种植,总结了"甬优5 3 8"在湖州市机插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提出了该品种在湖州市机插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