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看到了朱鹮 到洋县采访,每天说的是朱鹮,想的是朱鹮,问的是朱鹮,可是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了,我们连朱鹮的影子也没看见。 “能不能让我们见见野外朱鹮?” 路宝忠站长爽快地答应:“没问题”。次日,他便安排老雍带我们去。  相似文献   

2.
时讯     
陕西人工饲养朱鹮达到373只经过25年的研究与保护,陕西朱鹮保护工作者已经摸索出一套有效的人工繁殖和饲养技术。记者近日在陕西省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了解到,陕西人工饲养的朱鹮已达到373只。陕西人工朱鹮种群主要分布在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和周至楼观台救护饲养中心。洋县于1990年建立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当年从野外取卵进行人工孵化、育雏获得成功。1994到1995年,人工饲养朱鹮首次产卵,进行人工孵化、育雏均获得成功。截至目前,洋县人工饲养的朱鹮达到163只。周至楼观台救护饲养中心于2002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从洋县一次调运60只朱鹮到楼观台…  相似文献   

3.
1994年9月中旬我曾陪同光明日报社高级记者张天来,到陕西朱鹮保护站。保护站副站长翟天庆、蒙进荣热情接待了我们。朱鹮保护站是1981年成立的,位于洋县县城的北部,有朱鹮巢区13处,朱鹮取食地10处,夜宿地8处,饲养场1个,区内共有朱鹮45只。  相似文献   

4.
朱鹮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濒危涉禽,为当今世界极濒危级动物,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现仅分布于中国陕西洋县,野外朱鹮种群数量仅50多只。 朱鹮是亚洲东部地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听村里老人说,以前风沙大的时候,人和人之间隔五六米就看不清对方的脸。如今成规模种植了沙棘树,沙尘天减少了,雨水丰沛了,空气清新了,庄稼收成也高了。——西藏山南市隆子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扎西桑布每天早上,朱鹮一叫,我们就知道,该让孩子上学了。我在地里干农活,朱鹮经常出现在我身旁。渐渐地,我对朱鹮的感情就深了。——陕西省洋县纸坊街道草坝村村民华英  相似文献   

6.
正洋县是位于秦岭南麓陕西汉中的一个小县城。2000年前,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封邑于此;1000年前,苏轼的表兄文同在这里演绎了"胸有成竹";36年前,中国科学院刘荫增研究员在这里找到了世界上最后的7只野生朱鹮,由此洋县因朱鹮闻名于世。碧波荡漾、翠绿微澜的汉江从这里穿流而过,朦胧着梦幻的神韵。近看绿水盈盈,花香扑鼻;远看轻舟漫过,朱鹮起舞。一路前行,花香鸟语相伴;一路走来,莺歌燕舞相和。走进秦岭,走  相似文献   

7.
《绿野寻踪》是个充满吸引力的节目,里面介绍了许许多多的动物。有的憨态可掬;有的精明伶俐;有的虎背熊腰;还有的凶猛无比……它们都是我们同学讨论的明星。我最喜欢的是有“东方宝石”之美称的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朱鹮。朱鹮有着一身洁白的羽毛,在这一尘不染的白色中镶嵌着几颗红宝石:那就是它们那红色的头顶,弯曲的嘴尖和细长的脚;它们用树枝和干草把“家”垒在树杈中;它们生活在水边,因此泥鳅便成了它们的美味佳肴。我真想天天捉泥鳅喂它们吃。朱鹮又名朱鹭。在20世纪80年代被人们发现时仅有7只。现在经过人们对它们的保护、繁殖,朱鹮的数…  相似文献   

8.
赵侠 《中国林业》2019,(10):18-19
5月14日,在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生活在13号网笼里的两只朱鹮正在为一只外来掉巢的野生朱鹮幼鸟喂食野生朱鹮幼鸟被人工种群成功代养,这在朱鹮保护工作中尚属首例。“5月4日,这只朱鹮幼鸟从洋县华阳镇一个10米多高的大树上的鸟巢中坠落,被路过的游客和村民发现,随即报告给我们当天,我们就派人到现场救起了这只鸟。”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的李昌明说。  相似文献   

9.
"听说陕西洋县发现朱鹮以后,当地人很多年都不用化肥和农药,这次来陕西参加观鸟活动,我特意走访了很多店铺,果然没有卖农药的。洋县人民为了朱鹮确实付出了很大代价。”4月13日,从四川成都来陕西参加观鸟活动和陕西“爱鸟周”宣传活动的曹雨对大家说。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上最为濒危鸟类之一的朱鹮,自从1981年在陕西省洋县被重新发现以来,我国成为惟一一个拥有野生朱鹮种群的国家。经过国家和地方保护部门的辛勤努力,种群数量已由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近200只(野生种群和人工饲养种群都近100只),濒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朱鹮濒危的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解除。当前朱鹮野外种群数量仍是脆弱的,其数量仍属少量,这对于一个物种的保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由于朱鹮的分布区十分狭窄,偶然的突发事件很可能对朱鹮的生存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据计算,按照朱鹮1981年到19…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与朱鹮有着深厚的关系,其中部、东南部是朱鹮历史分布的重要区域。20世纪80年代之前,朱鹮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和东亚其他国家相继灭绝或濒临灭绝,甘肃成为世界上朱鹮最后的生存地之一,其活动踪迹的发现和标本的获得,在陕西洋县朱鹮野生种群的发现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陕西朱鹮种群数量日益增加,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接近陇南、天水等甘肃地区,即朱鹮回归甘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应该随时做好欢迎的准备。当然也不能消极等待,作为曾经的家园,为了保护朱鹮,丰富珍稀动物物种,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旅游经济,甘肃应该积极启动朱鹮再引入项目的研究,实现再引入。  相似文献   

12.
洋县的春天     
正春风送绿,草木初萌。油菜花悄悄地开了,金黄一片,映着阳光,于汉江两岸热烈起舞;梨花也不甘落后,白得像雪,摇曳枝头,与朱鹮嬉戏。于是,杏花、桃花、李花争先恐后地竞相开放,一幅"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美丽画卷,在洋州大地上缓缓展开。花开的声音,叫醒了春天。我喜欢洋县的春天。春天阳光温暖,阳光下的油菜花、梨花,与花  相似文献   

13.
1981年,朱鹮在陕西洋县被重新发现后,在中国政府和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保护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二十几年的共同努力,朱鹦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朱鹦总数已达1000多只,野生朱鹮种群数量超过600余只,分布栖息繁殖范围已开始逐渐扩散至城固、西乡等县。  相似文献   

14.
朱鹮自然保护区有机食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的建成,使朱鹮的保护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保护区严禁使用化肥农药为发展有机食品生产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朱鹮保护区发展有机农产品有着得天独厚特的条件和品牌优势,既可有效弥补因保护朱鹮对农民生产效益带来的影响,又能有效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5.
焦毅 《国土绿化》2023,(7):31-33
<正>朱鹮,古称朱鹭,俗名红鹤,是亚洲东部特有鸟种类,素有“东方宝石”“吉祥鸟”等美称。20世纪中期,朱鹮一度成为全球濒危物种。鸟类专家经过多年的艰苦调查,于1981年在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我国随即启动了保护行动,让全球野生朱鹮重新翱翔于东亚天际,创造了珍稀物种涅槃重生的世界奇迹。  相似文献   

16.
朱鹮在我省被重新发现后,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1986年,在林业部的支持下,省政府决定在洋县原有朱鹮保护组织的基础上成立“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配备专职人员17人,在姚家沟、三岔河营巢区设立了观察点。  相似文献   

17.
野生朱鹮2003年开始在城固县营巢繁殖,至2012年的10年中,在5个镇14个村的繁殖地,成功繁殖34窝,成活雏鸟68只.繁殖地分属秦岭南坡中山区;秦岭南坡丘陵低山区和巴山低山丘陵区三种生境.巢位树主要是马尾松和油松,分别占80.64%和16.12%.城固县已成为重要的野生朱鹮繁殖地.  相似文献   

18.
陕西地处我国中纬地带,属大陆季风气候,适宜多种动物的繁衍和生息。全省有野生动物50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90多种。 我国发行的珍稀动物邮票21种,其中7种陕西是唯一或产地之一。 1 国家级保护动物: 朱鹮(T94):地处洋县秦岭山中是全国唯一的“朱鹮”产区,国家建有“朱鹮自然保护区”,自1981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业产业》2010,(4):56-57
秦岭深处的洋县是地球上惟一的朱鹮营巢地,更是它们的乐园。朱鹮,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朱鹭。唐代诗人张籍曾有诗云: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剪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这首诗是张籍游历秦岭时,看见朱鹮身姿华彩后有感而写的咏物诗。20世纪30年代我国还有14个省份可以见到朱鹮。50年代在陕西、  相似文献   

20.
5月23日至24日,由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举办的朱鹮保护3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朱鹮之乡——陕西洋县召开。国家林业局、陕西、河南、浙江、北京等省市林业厅(局)和汉中市、日本驻华大使馆、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