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尾虹雉的求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尾虹雉 (Lophophorus Ihuysii) 属珍稀雉类,仅分布于我国青海、四川、甘肃等省的部分狭窄地区,生活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之中。数量稀少,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北京动物园自1955年开始饲养绿尾虹雉,1972年首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产卵,1975年孵出雏鸟,并于1980年在世界上首次繁育成功。我们从1983年起,在郑作新教授主持的“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研究”中承担了“笼养雉类生物学研究”项目,对多种雉类的求偶行为进行了观察。就其求偶炫耀  相似文献   

2.
笼养白颈长尾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325.00~450.00 g的成年笼养白颈长尾雉为研究对象,对笼养白颈长尾雉(15♂,17♀)的24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按性别分组统计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生理生化指标在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白颈长尾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结果能为白颈长尾雉疾病诊断、治疗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1989—1994年绿尾虹雉(Lophonhoruslhuysii)繁殖的雏鸟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育雏条件和雏鸟生长发育时不同日龄羽色变化(包括雄、雌羽色变化)、体重、翅、尾、跗跖及趾(雄性包括距)的生长发育数据,其中主要数据与Logistic方程拟合(1—120日龄6只雏鸟的平均值)相关显著,以及1岁龄、2岁龄生长发育的数据与成鸟的比较等。  相似文献   

4.
人工饲养条件下,绿尾虹雉群体的繁殖率低是个明显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绿尾虹雉低繁殖率的可能原因及提高繁殖性能的可行性措施。人工饲养绿尾虹雉长时间处于静栖状态,活动量少,接受日照的机会也少,未获得充分的光照也许是繁殖率低的极其重要的原因;不适的生活环境及成活率不高可能是繁殖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调节绿尾虹雉非繁殖期和繁殖期的光照可能是提高繁殖性能极其重要的措施;合适的温湿度条件、适宜的饲料结构及营养水平也许是提高绿尾虹雉成活率和繁殖率的基础;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绿尾虹雉繁殖性能也许可行。  相似文献   

5.
笼养绿尾虹雉的繁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玉静  陈辉 《野生动物》1999,20(6):12-13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ihuysii)属鸡形目、雉科、虹雉属,为中国特产,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于青海东南部,甘肃迭部、舟曲、文县,四川青川、北川、绵竹、安县、平武、宝兴、洪雅、大邑、康定、丹巴、泸定、若尔盖、松潘、墨水、小金、南坪、文川、金川、理县、茂汶、峨嵋、九龙、西藏芒康、察隅。栖息于海拔3300~4400m的灌丛、草甸及裸岩处,取食植物根茎、叶、花及昆虫,嗜食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我国特有的濒危高寒雉类──绿尾虹雉,经过8年的研究在低海拔属于暖温带气候的北京地区,人工饲养成活的技术、条件、方法和饲料等。结果表明:第一年饲养成活率为77%、第二年为76%、第三年为70%、第四年以后为100%。  相似文献   

7.
不同赖氨酸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直是动物营养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对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按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日粮,不仅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能降低氮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肉鸡理想蛋白质中的参比氨基酸是赖氨酸。这是因  相似文献   

8.
论文主要分析了人工饲养绿尾虹雉低繁殖性能的可能原因。调节饲养方式例如建立合适的光照制度,配制营养水平适宜的日粮,低海拔地区进行人工孵化或母鸡代孵的孵化方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等,是提高绿尾虹雉存活率和繁殖性能的可行性措施,也是未来绿尾虹雉人工饲养繁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不同锌水平对獭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锌水平对獭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锌水平可显著降低血清SUN含量;可显著提高血清ALP、CuZn—SOD、GPT、AST活性,其中以添加80mg/kg锌时ALP、CuZn—SOD活性最强,继续添加到120mg/kg时,ALP活性趋于稳定,而CuZn—SOD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11日龄北京鸭420只,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钴(0、0.25、0.5、1.0、2.0、4.0mg/kg)对北京鸭生产性能及相关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钴可显著提高北京鸭的血液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P<0.10),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含量(P<0.0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P<0.01)、血浆中维生素B1(2P<0.01)、钴含量(P<0.01)和肝脏钴含量(P<0.01),而且随日粮中钴添加量的增加,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血浆维生素B12、钴和肝脏钴含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P<0.01),而血浆铁含量线性降低(P<0.0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则线性提高(P<0.01)。因此,北京鸭日粮中钴的适宜添加量为1.8~2.8mg/kg。  相似文献   

11.
将15只临床健康、日龄相同的岭南黄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并分别饲喂不加双乙酸钠的基础日粮、含双乙酸钠2g/kg和4g/kg的日粮,饲喂2ld。饲喂结束后.颈静脉放血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13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鸡与对照鸡的生理生化指标大多无显著差异,表明饲料中添加4g/kg以下的双乙酸钠对鸡机体的多数内脏器官无损伤。  相似文献   

12.
研究长途运输对驴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减少驴群的长途运输损伤方法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从内蒙赤峰随机选取12头6月龄体重145.8 kg±5.3 kg的健康驴运输至山东省聊城市,在运输前和运输后7 d内对驴颈静脉采血进行血液生化、血液急性期蛋白检测以及体重变化的统计。结果显示,对比运输前、运输后1 d血清中AST(P0.05)、UREA(P0.05)、CK(P0.01)含量显著升高,之后7 d内AST和CK逐渐下降,但7 d内尚未恢复到运输前水平,UREA含量在7 d内持续升高,其他生化指标TP、ALB、CREA、GLU、LDH、P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SAA较运输前显著降低(P0.05),之后7 d内持续升高,CRP、HP、α1-AGP运输前后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但都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运输后1 d驴的体重较运输前下降了5.14%,7 d内尚未恢复到运输前水平。以上结果表明,长途运输对驴机体有较大影响,显著降低了驴的体重,且在运输后需要7 d以上的恢复期。  相似文献   

13.
不同营养添加剂对热应激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VC、VE和小肽对鱼类抗热应激能力的影响及营养调控作用。本研究选择体重(100±3)g的异育银鲫150尾,随机分成5组,即Ⅰ、Ⅱ、Ⅲ、Ⅳ、Ⅴ组。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和Ⅴ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VC制剂100mg/kg、VE制剂100mg/kg、VC制剂100mg/kg VE制剂100mg/kg和1%小肽(替代基础日粮中等量鱼粉)的日粮。常温(25℃)下饲养42d后,将鱼在31℃水中应激24h,随机抽取应激前后3尾鱼血样,测定应激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脂酶(TchE)、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结果表明:在常温养殖条件下,VE组血清TchE活性显著降低(P<0.05),GOT活性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组鱼血清3种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后,与常温状态相比,添加VC、VE使得SOD活性降低,GOT、TchE活性升高;VC与VE协同作用引起TchE、GOT活性显著上升(P<0.05),SOD活性没有变化;添加小肽能使TchE活性显著升高(P<0.05),SOD、GOT活性不变。与高温对照组相比,VC与VE协同作用组显著提高了SOD、TchE活性(P<0.05);添加小肽可提高SOD活性,降低TchE和GOT活性。由此表明,通过在日粮中补充抗热应激营养添加剂,有助于增强鱼类机体的抗热应激能力;添加小肽以及VC与VE协同作用对缓解异育银鲫热应激损伤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东北地区饲养的大白猪原种猪的生产性能,本试验特研究东北大白猪的最佳营养供给量,为养猪生产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1 材料与方法试验动物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刘本胜养猪场引进大白猪纯繁扩群的原种猪,选择胎次、断奶日龄及年龄相近,体重为50±1千克的健康东北大白猪36头,按公母比例为1∶1随机分为9个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  相似文献   

15.
绿尾虹雉 (Lopho-phorus lhuysii) 又名贝母鸡,是大型雉类,身体肥硕,体重约为2公斤,体长可达76厘米;羽衣美丽,雄鸟头顶有发达的羽冠,一直下披至颈项。前颈为青铜色,后颈为红铜色,肩及背为紫铜色,有绿蓝色金属光泽,下背与腰有一大白班,尾蓝绿,下体黑色,是颇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鸟。绿尾虹雉是我国特产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它仅分布于青海省东南部,四川省宝兴、康定、汝川、平武等地及甘肃省南部。产区狭窄,数量稀  相似文献   

16.
不同硒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研究了宁夏常用饲料中不同硒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随饲粮硒水平的增加 ,呈现下降 上升 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可反映缺硒的程度。 (2 )缺硒组仔猪血硒含量和全血中GSH PX均处于缺硒边缘状态 ,在临界值以下 ,不能满足仔猪的代谢需要。 (3)随饲粮硒水平的逐渐增加 ,猪瘟的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 ,以饲粮中添加硒 0 45mg/kg时达到最高 ,仔猪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热应激对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我。本试验选择年龄、体况相近的红红本[红安格斯牛×(红安格斯牛×川南山地牛)]、红西本[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川南山地牛)]、西西本[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川南山地牛)]和西红本[西门塔尔牛×(红安格斯牛×川南山地牛)]4个杂交组合肉牛,在夏季热应激条件下测定其直肠温度、脉搏、呼吸频率,并采集血样对其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4个杂交组合肉牛的直肠温度和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红西本肉牛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西西本肉牛(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红西本肉牛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西西本、西红本肉牛(P0.01),肌酸激酶活性显著高于西红本肉牛(P0.05);红西本肉牛血清中的T_3含量显著低于西西本、西红本肉牛(P0.05),红细胞钾含量与西红本肉牛差异显著(P0.05),血清K~+、Cl~-、Ca~(2+)含量在4个杂交组合肉牛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含量在4个杂交组合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红西本肉牛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季节变化对夏南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季节变化对夏南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0头24月龄左右未孕健康母牛,于春季(4月)、夏季(7月份)、秋季(10月份)、冬季(1月份)四个季节分别采集颈静脉血测定13项生理生化指标值。结果表明:白细胞数夏季值与冬季值之间差异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及葡萄糖夏季值与秋季值之间差异显著(P0.05),夏季值与春季值和冬季值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甘油三酯夏季值与春季值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9项差异不显著。同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夏南牛对季节温度的适应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采取低温冷冻法、冷冻干燥法提取黄芪多糖,将两种方法提取的黄芪多糖配成制剂(400mg/kg)灌喂大白鼠15d,检测13项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UREA)、总胆固醇(TC)、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的活性。结果表明:低温冷冻组、冷冻干燥组白细胞总数(W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温冷冻组Lym、Mi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冷冻干燥组中值细胞百分数(Mi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冷冻组、冷冻干燥组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冷冻组的TP、Glu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ST、UREA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冷冻于燥组对照组TP、Glu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ST、URE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低剂量汞对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蒸馏水),汞低剂量组(50 mg/L),汞中剂量组(100 mg/L),汞高剂量组(200 mg/L),采用自由饮水染毒,染毒时间为21d.运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RBC、WBC、HGB、HCT、MCV、MCH、MCHC、PLT等血液生理指标的变化;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汞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TP、ALB、BUN、CR、GLU、TBIL、TCH、TG含量和ALT、AS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染毒浓度的增加,各染毒组WBC呈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RBC、HGB、HCT、MCV、MCH、MCHC和PLT则呈降低趋势,部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GLU、ALB和TP含量呈降低趋势(P<0.05或P>0.05),而CR、BUN和TBIL含量及ALT、AST活性呈升高趋势(P<0.05或P>0.05),此外,当汞染毒剂量在50、100 mg/L时,TG和TCH含量呈升高趋势,而在200 mg/L时则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汞暴露对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低剂量汞暴露主要引起SD大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不同程度肝、肾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