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霉烂甘薯中毒是由于牛采食一定量的霉烂甘薯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严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和间质性肺泡气肿,后期皮下气肿为特征。1基本情况格尔木市城郊地区一奶牛养殖户1头奶牛.年  相似文献   

2.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大麻森乡某农户老赵养奶牛4头,2月3日上午,正值邻居丢弃因贮存不当而霉烂的甘薯,拾回几块霉烂较经的甘薯来喂自家奶牛。见奶牛吃得津津有味,就又拾回大量霉烂甘薯切成块给奶牛加料。次日早晨6:30点左右,老赵发现3头奶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想到自己给奶牛喂霉甘薯的事,顿感不妙,随即向区畜牧兽医局“畜牧110”求救。笔者和另一位同志立即前去救治。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 桃城区大麻森乡某农户老赵养奶牛4头.2月3日上午10点正值邻居丢弃因贮存不当而霉烂的甘薯,拾回几块霉烂较轻的甘薯来喂自家奶牛。见奶牛吃得津津有味.就又拾回大量霉烂甘薯切成块给奶牛加料。次日早晨6:30点左右,老赵发现3头奶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想到自己给奶牛喂霉甘薯的事.顿感不妙.随即向区畜牧兽医局“畜牧110”求救。笔者和另一位同志立即前去救治。  相似文献   

4.
<正> 1984年11月20~29日,我们见到一起因饲喂霉烂甘薯引起大批奶牛中毒的严重事故,造成32头成年泌乳牛和2头小牛死亡,被迫中断万余户的鲜奶供应,经济损失很大,影响恶劣。 发病概况 某市某牛场共有奶牛185头,其中成年泌乳牛145头,小牛及青年牛40头,共分12个饲养组包干饲养。1984年11月19日上午该场购进霉烂甘薯3000余斤,当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益民牛奶场调进霉烂变质甘薯三千余斤,1984年11月19日下午开始饲喂牛群,引起大批奶牛中毒造成严重事故,在发病过程中32头成年泌乳牛和3头小牛死亡,被迫中断对5万户鲜奶的供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万六千余元。发病概况该场共有奶牛185头,其中成年泌乳牛145头,小牛及青年牛40头,共分12个饲养组包干饲养。1984年11月19日上午该场购进霉烂变质甘薯三千余斤,当日下午粉碎后分送各牛舍,其中三个饲养组(共35头牛)因故未曾饲喂霉变甘薯,其余九个饲养组共喂成年泌乳牛108头,小牛及青年牛42头。据现场调查核实,有的饲养组只喂了一次,平均每头牛喂3斤左右;有的饲养组喂了二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开化县池淮镇某养殖户陆某饲养水牛1头,因放牧散养,采食了邻居丢弃在甘薯窖旁黑斑病污染的霉烂甘薯,第2 d即出现呼吸困难,精神沉郁,肌肉震颤,食欲减少等症状。2009年12月,开化县池淮镇石门村某养殖户汪某饲养耕牛1头,同样因饲喂黑斑病污染的霉烂甘薯,第2 d开始发病,表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精  相似文献   

7.
耕牛霉烂甘薯中毒病人工造病试验漳州市畜牧兽医站周行363000自1950年以来,我市连年发生耕牛霉烂甘薯中毒病,本病多发生于沿海甘薯主产区的_漳浦、云肖、东山、诏安、龙海县(市)等地。各种牛均可发生,据1330头患牛调查,4—6月间发病1269头,占...  相似文献   

8.
邢兰君 《畜牧与兽医》2006,38(11):61-61
红薯也叫甘薯、白薯或地瓜,有的地方又叫山药,贮存不当时,常污染甘薯黑斑真菌,甘薯醇、甘薯宁和羟甘薯宁等毒素。牛吞食了这些霉烂的红薯,可发生中毒。牛食烂红薯中毒,目前虽不多见,但农村偶尔发生,常因治疗不当致死,不仅造成畜主经济损失,而且发病季节为早春,耽误农耕。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牛食烂红薯中毒6例,治愈5例,治愈率为83%,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治疗情况综述如下。1发病情况2006年3月12日,河北省南宫市垂杨镇赵某饲养的6头育肥牛和耕牛发病。赵某将红薯选种后,挑剩下的烂红薯全部喂给牛,牛食后第2天全部发病。经当地兽医治疗1 d无效,…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22日,开化县池淮镇某养殖户陆某饲养的1头水牛,因为放牧散养,采食了邻居甘薯窖旁黑斑病等霉烂甘薯,第2d出现精神沉郁,肌肉震颤,食欲减少等症状。2009年12月7日,开化县池淮镇石门村某养殖户汪某给1头耕牛饲喂甘薯,第2d开始发病,表现呼吸困难,食欲不佳,精神沉郁等症状,畜主请求诊治,本人诊断为牛甘薯黑斑病中毒,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均治愈。  相似文献   

10.
李长梅 《北方牧业》2005,(21):20-20
<正> 2005年10月25日,河间市张某的两头奶牛在食入了一定量霉烂甘薯后,先后发生急性肺水肿和间质性肺泡气肿,后来表现为呼吸困难、皮下气肿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症状。1 主要症状病牛临床症状出现的快慢和程度根据采食黑斑病甘薯的量、毒性大小和个体机能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一头奶牛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文统计了伊犁某荷斯坦奶牛场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1 200头分娩奶牛生产瘫痪发病情况,分娩奶牛发生产后瘫痪104头,产后瘫痪平均发病率为8.65%,以1月、12月、2月发病率较高,为11.11%~13.89%;而4月、9月、10月发病率低,为6.61%~6.71%。高产奶牛在5胎以上产后瘫痪发病率达10.30%~11.79%,而第2胎发病率很低,在3.59%。本文着重对1例典型病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进行详细论述,采取补钙、补糖及结合乳房送风治疗效果明显,从而得出了一些治疗预防的方法,为减少养殖场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文统计了伊犁某荷斯坦奶牛场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1 200头分娩奶牛生产瘫痪发病情况,分娩奶牛发生产后瘫痪104头,产后瘫痪平均发病率为8.65%,以1月、12月、2月发病率较高,为11.11%~13.89%;而4月、9月、10月发病率低,为6.61%~6.71%。高产奶牛在5胎以上产后瘫痪发病率达10.30%~11.79%,而第2胎发病率很低,在3.59%。本文着重对1例典型病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进行详细论述,采取补钙、补糖及结合乳房送风治疗效果明显,从而得出了一些治疗预防的方法,为减少养殖场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甘肃省临洮县农户散养的22头1~3岁荷斯坦奶牛的脂肪肝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6头产后奶牛呈现轻度的脂肪肝,但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分别为全部和产后奶牛的27.27%和50%;呈现轻度脂肪肝奶牛的血糖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谷草转氨酶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14.
<正> 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奶牛场,于1991年3月初从外地购进花生壳,作为青年奶牛和重胎奶牛春季粗饲料。3月8日开始饲喂60头重胎奶牛,(3.2kg/天、头)和151头青年奶牛(4.77Kg/天、头)。发生了中毒,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3月17日早上,发现有少数重胎奶牛精  相似文献   

15.
猪霉烂甘薯中毒孙效续(山东省昌邑市都昌中庄兽医门诊,261300)1992年冬,山东省昌邑市台新养殖场养猪400头。其中300头商品猪,因饲喂粉房制做粉条的粉渣,其粉渣的合成含有患黑斑病甘薯,引起以气喘、拒食为特征的群发性的霉烂甘薯中毒。临诊症状病猪...  相似文献   

16.
(一)病情2008年3月1日上午,本县石湖乡养殖户宋某饲养的3头犊牛,因未栓养,采食邻居甘薯窖旁霉烂甘薯,当日下午即出现精神沉郁,肌肉震颤,食欲及反刍减退情况。(二)症状3月2日应畜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甘肃省奶牛结核病的感染情况,项目组采用牛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对2016-2020年甘肃省的3 303个场点,335 714头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检出阳性奶牛142头,平均阳性率为0.04%,从2016年的0.05%降至2020年的0.03%,呈下降趋势;不同养殖场点检出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是散养户,规模场阳性率较低,采集的种奶牛场和其他场点样品全部为阴性,总体阳性率都呈下降趋势,散养户下降明显;各市(州)奶牛结核病检出阳性率呈现地区差异,最低阳性率为0%,最高阳性率为1.9%;甘肃省奶牛结核病和人肺结核发病具有相关性,奶牛结核病阳性数与人肺结核发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此次调查结果可为今后逐步净化和有效控制奶牛结核病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弄清遂平县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情况,应用LMT法对遂平县4个奶牛场共283头奶牛乳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奶牛场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为60.46%、65.38%、51.61%和45.22%,平均发病率为56.54%;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率随着胎次和年龄增加而升高,具有正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统计和研究石河子垦区大中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情况,选择石河子垦区6个大中型奶牛场2 600头奶牛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临床型乳房炎进行鉴定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 600头奶牛在4—9月份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70头,发病率10.38%;10—3月份发病163头,发病率6.99%。目前在石河子垦区大中型牛场一般常见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左旋咪唑拌料、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糖皮质激素、中草药组方和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中草药组方等。结果,经过预防和治疗后,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4.92%;10—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00%。调查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统计和研究石河子垦区大中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情况,选择石河子垦区6个大中型奶牛场2 600头奶牛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临床型乳房炎进行鉴定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 600头奶牛在4—9月份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70头,发病率10.38%;10—3月份发病163头,发病率6.99%。目前在石河子垦区大中型牛场一般常见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左旋咪唑拌料、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糖皮质激素、中草药组方和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中草药组方等。结果,经过预防和治疗后,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4.92%;10—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00%。调查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