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生猪养殖场使用无针注射器械进行猪常用疫苗的免疫接种。为了评价无针注射的安全性、有效性,选择油包水剂型(W/O型)、水包油包水剂型(W/O/W型)、水包油剂型(O/W型)和水剂型疫苗,采用无针注射方式进行免疫,同时设置有针注射对照。免疫后持续监测猪群的体温、精神状态以及注射部位炎症反应等表观指标,定期采集血样,测定抗体水平。结果:2种方式注射接种疫苗后,试验猪体温波动差异不显著,精神状态良好无应激反应,注射部位未见红肿等不良反应;免疫后抗体水平持续升高,无针注射组与有针注射组抗体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采用无针注射方式接种疫苗安全性良好,其激发的免疫水平不低于有针注射,能够达到免疫同效,该技术可以在猪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解决基层免疫中一猪多针、费时费力、免疫保护率不高的问题,2012年,巴州动物疾病控制和诊断中心与库尔勒市和焉耆县兽医站联合开展了"猪瘟、猪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不同免疫程序有效免疫试验"。通过初期试验确定了猪瘟疫苗的质量和有效免疫剂量,并通过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3种疫苗不同的组合免疫方式进行免疫试验,即分别进行单独注射、两两组合注射和3种疫苗同时注射,研究不同的组合免疫方式对其抗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目的是检测无针皮下接种疫苗所诱导的猪对临床疾病的抗性,并比较肌肉和皮下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时的血清学反应。材料与方法:在每一组试验中,猪都曾接种过1次或2次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并且检测其血清学反应都为阴性。通过DAKO猪肺炎支原体EL ISA反应试剂盒来检测肌肉和皮下接种疫苗时的血清学反应,皮下接种疫苗的效果通过猪肺炎支原体异源强毒菌株的试验性呼吸激发来检测。试验结果:所有疫苗注射点的副反应都是最小的。猪通过有针和无针皮下接种疫苗与肌内接种疫苗相比,前者具有较高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无针皮下接种与不接种疫苗的猪相比,前者更具有低的肺病变分数和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有较高的IgA和IgG滴度。单一皮下接种疫苗21 d后机体建立了免疫保护。无针皮下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较安全且有效,不需要剃毛或者其他的皮肤准备工作。结论:如果配制小剂量的疫苗(如0.2 m l)对猪进行无针皮下注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及其不同免疫程序对PCV-2免疫效果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4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仔猪180头,随机均分为6组,依次为进口疫苗1免疫组(1组)、国产疫苗1单针免疫组(2组)、国产疫苗1双针免疫组(3组)、国产疫苗2单针免疫组(4组)、国产疫苗2双针免疫组(5组)和对照组。进口疫苗1免疫组在仔猪14日龄时注射1 mL疫苗;国产疫苗1和2单针免疫组14日龄时注射2 mL疫苗;国产疫苗1和2双针免疫组14日龄时注射1 mL疫苗,28日龄时再注射1 mL疫苗;对照组14,25日龄时注射1 mL生理盐水。结果表明: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均能显著提高试验猪的PCV-2抗体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试验猪群的生产性能;此外,国产疫苗1和2的双针免疫组效果明显优于国产疫苗1和2的单针免疫组。  相似文献   

5.
无针注射器作为一种取代传统有针玻璃/金属注射器的新型药物输送方式有悠久的历史,最初无针注射器较多用于注射胰岛素、干扰素、麻醉剂等药物,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交叉感染的机会。1992年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无针注射胰岛素。加拿大、美国较早开展兽医无针注射器的研究,据报道美国有近80%的大型养殖场在使用无针注射器,代表性公司有美国的Pulse公司和加拿大的Agro-jet公司。但是进口无针注射器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使用疫苗类型受限制等一系列的问题也限制了它的推广使用。非洲猪瘟催生了一系列养殖技术的变革,注射疫苗作为猪场生物安全必不可少的防线,减少交叉感染势在必行,无针注射器又提上议事日程。国内已经出现了4~6家国产无针注射器厂家,针对进口无针注射器太重、操作时噪音太大、不能注射油佐剂疫苗等缺点进行了攻关和技术革新。据报道,无针注射胰岛素可以减少30%剂量;默沙东在美国使用IDAL无针注射器免疫圆环-支原体二联苗,只需要0.2 mL每头份;在动物上也发现了类似效果。为了验证动物使用无针注射疫苗的减量效果,本文针对猪圆环灭活疫苗减量免疫仔猪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不同剂量仔猪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价,确定了用无针注射器免疫猪圆环灭活疫苗最佳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6.
我们每个兽医人员在给猪接种疫苗时都感到抓猪很困难,许多兽医人员不抓猪采取打“飞”针接种疫苗。这种方法切不可取,(1)是注射部位没有消毒,易引起感染;(2)是由于猪仍意乱跑,疫苗易注射空或针头被折弯,造成损失;(3)是预防剂量往往注射不够,影响免疫效果,导致防疫失败。笔者在几年的疫病防检实践中自制一种抓猪钳,只需一人(畜主)双手握钳夹住猪的一后肢向后提拉,猪便无法乱跑,兽医人员上前抓住猪的一只耳朵,便可进行消毒、接种疫苗。3内共接种2.5万多头份,无一失败,效果很好。制做方法:用直径1.2cm的钢…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生猪重大疫病的科学免疫方法,确定最佳免疫程序,笔者设计并开展了口蹄疫(FMD)合成肽苗(或灭活苗)、猪瘟(HC)脾淋苗、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或灭活苗)的不同组合注射、单独注射、不同疫苗类型注射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疫苗不同组合注射或单独注射,以及使用不同类型疫苗注射,其免疫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平均免疫抗体效价及群体合格率各组间存有差异;采用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以及仔猪首免口蹄疫、猪蓝耳苗,再免疫口蹄疫、猪瘟苗的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针肌内注射流感疫苗免疫SD大鼠和巴马小型猪,用有针肌内注射免疫作为对照,通过观察评价局部接种效果,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疫苗免疫后的血抑抗体效价及鸡胚中和试验评价中和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无针肌内注射30μg HA抗原量可达到免疫的最佳效果。与有针肌内注射相比,无针肌内注射能产生对各型别病毒的更好的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性抗体。结果表明,无针肌内注射四价流感裂解疫苗安全、有效,将为流感疫苗快速大规模接种提供新的策略,为无针注射免疫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猪体外成熟卵子以及冷冻解冻后失活的精子为材料,以无BSA且成分明确的TL-HEPES溶液为操作液,探讨显微注射过程中分别使用钝口针和磨口针进行注射,对猪卵子的激活、ICSI胚胎的发育及EGFP表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后的猪卵子在不进行精子注射和电激活的情况下,使用钝口针空注射后,卵裂率显著高于磨口针(P<0.05)。分别使用钝口针和磨口针对成熟后的猪卵子进行精子注射,不论进行或不进行电激活,使用钝口针注射,卵子的卵裂率、囊胚率和胚胎EGFP的表达效率均显著高于磨口针(P<0.05)。本实验研究发现,使用钝口针进行注射有利于猪ICSI卵子的激活,胚胎的发育以及胚胎中EGFP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生猪重大动物疫病"三苗两针同步"注射法是指在对生猪进行免疫时,将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两种疫苗同时用猪瘟疫苗稀释液或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稀释液按1∶1∶1稀释混合后一次性注射到猪一侧耳根后颈部肌肉内,另外一侧同步注射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注射方法。疫苗选择。猪口蹄疫疫苗要求使用合成肽疫苗,猪瘟疫苗要求使用脾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日龄不同饲养环境的猪,应用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做三苗两针试验,对免疫注射后三种疫苗的抗体效价进行检测对比,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2013年在部分散养户中做了免疫方法试验。选不同日龄的猪进行三苗两针试验,并在注射后21日对其采血清做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与常规免疫注射的结果相似,然后,我们又选择小型规模猪场试验,同样对其做抗体检测,结果与散养户做的基本一致。2014年此方法在我县全面以推广,兴仁县动物疫病预控中心同时分别在五个规模养殖场采用常规方式各注射200不同日龄的猪做对照组,场内其他猪采用三苗两针方式注射,注射结束后21 d,每个试验猪场随机采不同日龄试验猪100头份,和对照组100头份,即三苗两针方式注射的猪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方式注射的抗体阳性率为:猪口蹄疫87%,猪瘟92%,猪蓝耳病83%;三苗两针注射的抗体阳性率为:猪口蹄疫85%,猪瘟88%,猪蓝耳病86%,两种方法的抗体阳性率基本一致,不同环境和不同日龄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同时免疫效果,本实验采用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和PCV2灭活疫苗(LG株)两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和混合注射35日龄仔猪,于免疫后间隔3周、5周、7周、9周采血,通过猪瘟病毒(CSFV)抗体检测试剂盒和PCV2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CSFV和PCV2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两种疫苗同时颈部两侧分点分别注射,还是用PCV2灭活疫苗稀释CSFV活疫苗后混合免疫,免疫后3周CSFV和PCV2抗体均呈阳性,CSFV抗体滴度和PCV2抗体滴度于7周和9周达到峰值,与各疫苗单独免疫对照组抗体产生时间和滴度无明显差异。实验表明,两种疫苗可以同时注射或采用PCV2灭活疫苗稀释CSFV活疫苗进行免疫,均不影响各自免疫抗体的产生。因此,可以将PCV2灭活疫苗作为CSFV活疫苗的稀释剂,采用一次性注射的形式同时接种这两种疫苗,为简化这两种病临床疫苗免疫注射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的免疫方式,对38头36~38日龄健康仔猪进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口蹄疫3种疫苗进行免疫,分别于免疫前(0 d)和免疫后15、30、45、60、90 d采血进行这3种疫病抗体检测。结果发现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先免疫猪瘟和口蹄疫疫苗14 d后再免疫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其次是猪瘟疫苗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分别释稀后混合为1针,口蹄疫疫苗另作1针同时分点注射;免疫效果最差的是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口蹄疫3种疫苗同时分3点注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免体反应,测定生产中应用的猪瘟活疫苗(免源)脾淋苗的疫苗效力,用不同头份疫苗分组进行免疫,确定出该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免疫剂量。在此基础上,将猪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分别进行单独免疫、两两组合注射和三种同时注射,从而确定当前生产中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疫苗的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在全面提高免疫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疫苗浪费,减轻基层兽医工作量,减少防疫投入人力物力,科学指导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5.
疫苗免疫注射是控制动物疫病发生的有效手段。需要对猪进行强制免疫预防的有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按照以往各种疫苗分开注射,每种疫苗间隔7d,需要21d才能注射完三种疫苗,在一次强制免疫工作中防疫员需要在每个农户家至少在不同的时间往返三次,耗时长,防疫员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不搞,群众感到反感。用猪瘟活疫苗(脾淋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疫苗(蓝耳病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口蹄疫疫苗)三种疫苗,进行“一畜三针”注射免疫在其他地方已经取得成功。2012年在我县秋防期间首次应用该技术,我中心进行了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评定无针注射器接种猪瘟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将300头非免仔猪随机分为6个组,其中3组用无针注射器分别免疫1头份、1/2头份剂量的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以及1头份剂量的ST~(TM)猪瘟活疫苗,剩下的3组将无针注射器替换成传统的有针注射器进行免疫。30日龄进行首次免疫,5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免疫后一周内观察猪有无不良反应。首免后第14天、二免后第25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ELISA试剂盒检测CSFV抗体,计算每组猪抗体阻断率及免疫合格率,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无针注射器与有针注射器接种疫苗均未对猪精神状态、采食、运动造成影响,无针注射器接种部位炎症发生率也低于有针注射器;无针注射器免疫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有针注射器接种组,即使疫苗使用剂量减半也能达到很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重复注射有些农户养的猪,已由兽医注射了一次猪瘟疫苗,而时过不久,又自行重新注射1~2次猪瘟疫苗,心想预防效果更好,结果是适得其反.因为猪瘟疫苗是一种致病能力较弱的病毒,注射后,通过引发抗体产生而获得免疫力,具有1年以上的免疫期,如果在短期内又重复注射此种疫苗,其抗体就会与疫苗中致病病毒相互作用,中和抗体,从而导致猪容易感染猪瘟,所以每年给猪只要注射1次猪瘟疫苗就行了.  相似文献   

18.
在养猪生产中,由于免疫注射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可避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猪只的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多年来,笔者采用针刺人中穴(山根穴)抢救猪只因免疫注射引起的严重过敏反映,无死亡发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人中穴的位置在猪吻突(拱嘴)上弯曲部,即上唇与吻突相连处向后第一条皱纹上正中一穴。2具体操作发现猪只过敏时,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使用兽用小宽针或三棱针,也可用注射针头代替,直刺穴位0.5~1厘米(出血)直至叫出声和呼吸平稳。3适应症此法适用于注射猪瘟疫苗、伪狂犬疫苗、口蹄疫疫苗等引起的突然倒地、尖叫、抽搐…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生猪采用"三苗两点、一次注射"免疫中猪瘟疫苗的剂量变化对免疫效果的影响,进行猪瘟疫苗加量免疫对比试验。结果: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瘟3种疫苗均采用标准剂量与猪瘟疫苗加1倍量使用时,对3种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没有影响;猪瘟疫苗增加2~3倍后,可显著降低猪瘟或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结论:3种疫苗采用标准剂量"三苗两点、一次注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猪瘟和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给当前猪场造成重要威胁,猪瘟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是重要的防制工具。由于两种疫苗同时注射有利于减少猪群应激并减轻劳动强度,本试验旨在探讨仔猪3周龄时同时注射猪瘟疫苗和肺炎支原体疫苗对猪瘟抗体滴度变化的影响。选择3头同期分娩母猪,将每头母猪所产12头仔猪随机平均分到A、B、C、D这4个组。4个组都在3、8周龄注射猪瘟疫苗。A组只注射猪瘟疫苗;B组和C组在1、3周龄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3周龄时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B组为两种疫苗分点注射,C组为混合注射;D组在2、4周龄注射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统计分析表明,10周龄和13周龄时4个组猪瘟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说明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并不干扰猪瘟抗体的生成。另外发现,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情况下,3周龄接种猪瘟疫苗会受到母源抗体的部分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