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采收期对鲜食糯玉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申科糯601’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期采收研究不同采收期糯玉米苞叶和籽粒水分含量、籽粒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玉米采后失重与色度变化,旨在为糯玉米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随采收期推迟,水分、可溶性蛋白与抗坏血酸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感官评价与蒸煮品质评价评分先升后降,在授粉后的第22—24天达到峰值;淀粉含量逐渐增加;在授粉后22—24 d,玉米感官品质与蒸煮品质最佳,此时水分含量为67.39%—68.47%,可溶性糖鲜重含量为14.96—18.97 mg∕g,可溶性蛋白鲜重含量为1.85—1.91 mg∕g,抗坏血酸鲜重含量为0.16—0.18 mg∕g,淀粉鲜重含量为116.58—139.75 mg∕g,采后失重率最低,此时为该品种糯玉米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2.
采收期对糯玉米郑黄糯2号品质和鲜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糯玉米品种郑黄糯2号的夏播适宜采收期,比较了5个不同采收期下郑黄糯2号的品质、酶活性及鲜穗产量。结果表明,采收期对郑黄糯2号籽粒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鲜穗产量影响较大。随采收期推迟,粗蛋白、粗淀粉、粗脂肪含量增加,赖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减少;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鲜穗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授粉后24 d(即8月24日)采收鲜穗产量最高(15 492.36 kg/hm2)。兼顾品质、产量双重因素,郑黄糯2号最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24 d。  相似文献   

3.
以鲜食型糯玉米香白糯为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钾肥对秋播鲜食糯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使鲜食糯玉米籽粒的鲜重、干重、体积分别提高0.158g/(100粒·d)、0.136g/(100粒·d)、0.130cm3/(100粒·d)速度生长,而籽粒含水率以高于对照0.22个百分点速度脱水。钾肥可明显提高鲜食糯玉米籽粒的赖氨酸、粗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脂肪及淀粉含量。钾肥区籽粒的赖氨酸、粗蛋白含量均在授粉14d出现峰值后缓慢下降;籽粒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授粉后14d出现峰值后迅速下降,至授粉后22d,下降速度放慢;籽粒的脂肪、淀粉含量在授粉10d后即呈上升趋势,至授粉后22d,上升趋势放慢。秋播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以授粉后22~26d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糯玉米颖果的发育规律,采用常规测定方法研究糯玉米颖果的鲜重、干重变化及其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的积累动态,借助扫描电镜观察淀粉粒的形态.鲜食糯玉米最适宜的采收期为授粉后25~30天;颖果中的淀粉含量前期增加较快,授粉20天后增加缓慢;蛋白质含量先急剧降低后缓慢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脂肪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籽粒鲜重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5**)和负相关(r=0.961**),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85**).角质胚乳淀粉粒排列紧密,积压呈"足球状";粉质胚乳淀粉粒排列疏松,呈多面体状.  相似文献   

5.
以国审郑白糯918糯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分3个采收时期研究了采收时期不同对糯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收时期不同,对鲜食糯玉米籽粒主要营养组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影响较大,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小。粗蛋白含量随着采收时期的推迟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表现为降低;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是随着授粉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赖氨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铁含量随着采收期推迟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镁含量随着采收期推迟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表现为下降;钙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鲜食糯玉米不同品种授粉后籽粒品质主要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试图阐明糯玉米籽粒品质主要成分授粉后的变化动态。【方法】以15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区组设计,分析灌浆期籽粒粗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及与品尝品质和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影响品质的主要因子是:外观品质、糯性和柔嫩性。灌浆各时期籽粒粗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的品种间差异显著。籽粒粗淀粉积累呈“S”型增长曲线,符合Richards方程,y=K/(1+Ae-Bx)1/N,粗淀粉积累起始增长势高、活跃增长期长、快增期灌浆速率高有利于籽粒粗淀粉积累。可溶性糖含量随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以吐丝后4~12 d较快,12~20 d渐慢,20~24 d又变快,24 d后又转慢,到成熟期降至最低值。蛋白质含量与授粉后天数的变化符合方程Y=a×ebx,b绝对值小有利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结论】授粉后糯玉米不同品种籽粒品质主要成分分别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方程参数值不同体现了籽粒品质成分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鲜食糯玉米品质差异及品质评价理化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8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授粉后17~29 d不同采收期籽粒粗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最、皮渣率、淀粉黏度性状与鲜穗蒸煮晶评分的变化及关系.结果表明:鲜穗蒸煮品评分与各品质成分在品种间、采收期间差异极显著;最佳品质期在授粉后的时期及长短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各品种在最佳品尝品质时,品尝评分分别与峰值黏度、终值黏度、崩解值、籽粒粗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皮渣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淀粉黏度性状,尤其是峰值黏度对品种品尝评分有重要作用.籽粒粗淀粉含量、淀粉黏度性状和皮渣率可作为糯玉米品种品质评价的客观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糯玉米籽粒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熟期糖质量分数为15%~18%,并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目前鲜食糯玉米生产上栽培较少,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糯玉米对生产技术和采收期的要求比较严格,且货架寿命短。正常情况下,糯玉米授粉后18天左右为适时采收期,过早过晚都影响品质,采摘上市最好不超过1 d。采收过早,灌浆不够,营养物质太少;采收过晚,糯玉米籽粒内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玉米籽粒发育与品质动态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糯玉米品种和1个甜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品种籽粒发育和品质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糯玉米品种的籽粒鲜质量、灌浆速率、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而鲜穗长、鲜穗粗、籽粒含水量、淀粉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且同期含量非常接近。以授粉后24 d为节点,前期糯玉米籽粒鲜质量、淀粉含量增加速度快,灌浆速率高,后期增加速度慢。甜糯玉米同一时期的含水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糯玉米,淀粉含量低于糯玉米,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与糯玉米相近。  相似文献   

10.
糯玉米籽粒不同发育时期营养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对14个糯玉米品种授粉后籽粒不同发育时期的含水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多糖等主要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糯玉米籽粒的含水量随着灌浆进程逐渐下降;(2)籽粒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在授粉后10d或13d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减少,到授粉后25d达最小值。(3)籽粒的可溶性多糖,从授粉后16~19d增加缓慢,19~22d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灌浆结实期籽粒的超微结构和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为不同类型玉米的加工利用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甜玉米超甜2000、糯玉米京科糯2000及普通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对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营养品质及超微结构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授粉后10d时,超甜2000、京科糯2000和郑单958的淀粉粒均呈圆球状,随着灌浆进程,京科糯2000淀粉粒被挤压成多面体状和椭圆状,凹陷的淀粉粒较多,超甜2000淀粉粒为圆球状,表面光滑,郑单958淀粉粒为多面体状,凹陷的淀粉粒较少。授粉后10~20d淀粉粒的体积、数目增加最快。淀粉粒的排列紧密程度表现为超甜2000郑单958京科糯2000,超甜2000胚乳细胞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郑单958和京科糯2000丰富,且其淀粉粒与基质蛋白的结合更紧密。灌浆结实期,3种类型玉米籽粒淀粉的积累呈"S"型增长曲线,授粉后10~20d增长速率最快,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授粉后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整个灌浆期内,甜玉米淀粉含量始终低于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结论】在灌浆结实期,超甜2000、京科糯2000和普通玉米郑单958淀粉粒的外形、数目及与基质蛋白和可溶性糖结合的紧密程度均存在差异,且随授粉后时间的延长,不同类型玉米籽粒淀粉上升的趋势与可溶性糖下降的趋势相吻合,结合籽粒超微结构观察,可初步鉴别玉米品质的优劣及鲜食玉米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2.
2002~2004年连续3a对中糯301鲜食糯玉米的适宜采收期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玉米适宜采收期在吐丝授粉后的天数存在较大差异,且受制于授粉后有效积温的变化。最适采收期的有效积温在340~380℃之间,有效积温超过420℃时,鲜食品质开始降低;当有效积温超过440℃时,鲜食品质明显变差;当有效积温低于310℃时,鲜食口感较嫩且没有糯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食用型蚕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1个粮用型、1个粮菜兼用型和3个鲜食型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蚕豆从开花后25 d到完全成熟期间籽粒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食用类型的蚕豆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差异均较大。其中,兼用型和鲜食型蚕豆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均分别在30 d和35 d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粮用型呈一直下降趋势。在开花后30~45 d的籽粒灌浆阶段,鲜食型蚕豆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兼用型和粮用型,且兼用型高于粮用型;籽粒发育到成熟期时,3种食用类型的糖分含量水平一致。3种食用类型蚕豆总淀粉含量变化均在开花后25~45 d籽粒灌浆阶段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开花后45 d达到最大值后趋于一致。粮用型蚕豆淀粉含量在开花后25~45 d要显著高于兼用型和鲜食型蚕豆,成熟期没有差异。以上数据表明,鲜食型蚕豆在籽粒灌浆阶段(30~45 d)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食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NZ-31,35,40,41,43,45六个糯玉米杂交品种13d,17d,21d,25d,29d 五个发育时期的鲜籽粒为样品材料,对其在各不同发育时期中籽粒水分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糯玉米育种和鲜食采收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糯玉米的适采期为授粉后22~28天.  相似文献   

15.
加强甜玉米鲜食期籽粒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加强甜玉米和普通玉米2种不同类型玉米鲜食期籽粒品质变化,以明确各品质变化的动态规律。试验采用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材料,测定果穗鲜食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百粒鲜重,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鲜食期籽粒发育过程中加强甜玉米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积累速度高于普通玉米;水分的下降速度加强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慢;蛋白质含量加强甜玉米略低于普通玉米,蛋白质的积累与籽粒鲜重的增加过程基本一致;鲜粒重积累速度加强甜玉米低于普通玉米;授粉13d和授粉28d加强甜玉米和普通玉米蛋白质含量和鲜粒重都相近。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掌握鲜食糯玉米“沪紫黑糯1号”的最佳采收时间,特进行不同采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授粉后24d采收鲜食糯玉米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青贮玉米品种渝青玉3号为研究对象,分5个采收期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青贮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对青贮玉米品质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随着采收期推迟,干重一直增加,鲜重不断降低,秸秆中ADF和NDF含量不断增加,粗蛋白含量和IVODM不断降低,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籽粒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粗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授粉后27~34 d是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糯玉米杂交种‘申科糯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个不同的采收期下,糯玉米杂交种‘申科糯1号'产量和品质表现差异显著。随着采收期的推迟,产量逐渐增加,而品质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采收期为24 d,有效积温达到367.85℃时,产量和品质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点,折合产量为9 238 kg/hm~2,品质综合评分为87.4分。该结果将有助于生产者在上海地区确定糯玉米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藜麦苗菜的适宜采收期,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大棚种植、大田种植两种模式,副区为忻藜1号、忻藜6号,JLSP三个品系,裂区为22 d、30 d、38 d、46 d四个采收期,比较两种种植模式下不同采收期藜麦苗菜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结果显示,随着采收期延迟,藜麦苗菜株高、鲜质量、纤维束含量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升高;大棚藜麦苗菜株高、鲜质量、维生素C含量高于大田种植,蛋白质、纤维素、脂肪、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大田种植,忻藜1号营养品质优,忻藜6号鲜质量高,因此,本地区大棚藜麦苗菜采收期为30~38 d,大田藜麦苗菜采收期为30 d。  相似文献   

20.
贮藏过程中甘薯的品质会发生变化,为深入研究不同贮藏时期甘薯品质和淀粉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淀粉型甘薯ZH1042、鲜食型甘薯ZZ1-358和对照品种心香在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与淀粉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类型甘薯的品质和淀粉特性变化规律不同。淀粉型甘薯在贮藏过程中失水率和腐烂率最高,心香在整个贮藏期的腐烂率最低。3个甘薯品种(系)的总淀粉酶活性和β-淀粉酶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差异显著。ZH1042淀粉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整个贮藏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著,而蛋白质含量在贮藏100 d后显著下降。ZZ1-358淀粉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却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心香的淀粉含量在贮藏100 d后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蛋白质含量则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差异显著,由此可见,甘薯中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甘薯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贮藏70~100 d,不同类型甘薯材料提取的淀粉纯度最高,最高黏度、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热浆黏度在甘薯贮藏100 d时显著下降,甘薯中淀粉含量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贮藏会改变甘薯淀粉X射线的衍射强度但不改变其晶体结构,贮藏时间不宜超过13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