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题组负责人、副教授陈力介绍,这一技术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g,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平均仅有200~300克。这项技术在对我国丹参种质资源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将二倍体白花丹参诱变成同源四倍体,  相似文献   

2.
科技要闻     
<正>南开大学育种新成果可使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克南开大学一项育种新成果,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克,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仅有200~300  相似文献   

3.
南开大学研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有望实现高质丹参新品的大规模栽种。课题组负责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力介绍,这一技术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 kg,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平均仅有200~300 g。  相似文献   

4.
<正>南开大学一项育种新成果,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克,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平均仅有200~300克。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10,(4):52-53
南开大学一项育种新成果,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克,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平均仅有200~300克。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0,(5):55-55
南开大学一项育种新成果。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克,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平均仅有200~300克。南开大学这项成果日前经过鉴定.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形成全国首创的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前茬作物对丹参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不同前茬作物对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观察丹参药材性状和病害情况,用重量法测定丹参醇浸出物和水浸出物含量,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前茬作物丹参药材的产量、病害、浸出物含量、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均有一定差异,以玉米、红薯、花生为前茬作物的丹参药材的质量优于以丹参和棉花为前茬作物的丹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施用生防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移栽处理为对照,采用小区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用放线菌剂蘸根处理后,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产量、品质及抗根结线虫侵染的影响。【结果】①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及产量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小区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放线菌剂稀释10倍、100倍处理丹参茎叶鲜质量分别增加了29.7%,35.5%,丹参根鲜质量分别增加了44.0%,39.6%,根干质量分别增加了26.3%,33.3%。在大田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放线菌剂蘸根处理丹参单株根鲜质量、干质量分别提高了10.1%,8.2%,丹参产量提高了7.2%,增产2 022.0 kg/hm2。②放线菌剂蘸根接种可大幅度提高丹参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在小区试验中,放线菌剂稀释100倍处理丹参根内丹参酮ⅡA、丹酚酸B及丹参素含量和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5.0%,102.6%和110.0%及348.7%,230.6%和242.6%。在大田试验中,放线菌剂蘸根处理丹参根内丹酚酸B、丹参素含量和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4%,20.8%及27.1%,28.5%。③放线菌剂接种对丹参根结线虫侵染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使大田根结线虫侵染率降低50%。【结论】生防放线菌剂蘸根处理后能明显促进丹参生长,提高丹参产量和品质及抗虫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丹参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探索丹参栽培的最佳密度。结果表明,丹参单株根重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畦作条件下,以每亩种植11 000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变化的关系符合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单株根产量、根直径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单株根条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垄作栽培、165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为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水稻单株产量与根系主要几何属性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水稻单株产量与不同生育阶段根系主要几何属性的定量关系。以两优108(杂交籼稻)、86优8(杂交粳稻)和南粳43(常规粳稻)为材料,设施肥(N:每盆3.6 g;P2O5:每盆0.8 g;K2O:每盆3.6 g)与不施肥2个水平,共6个处理,采用塑料桶土培。在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及模型统计量,结果表明拔节期至灌浆末期水稻单株产量与单株总根长及单株总根表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以二次模型较好,分蘖初期至拔节期根系几何属性与单株产量关系则以三次模型拟合较好;单株产量与根系各参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总根体积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人工驯化后的滇丹参和丹参(引种自河南)的丹参酮类及丹酚酸B含量的差异,为丹参杂交品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滇丹参和丹参的丹参酮类及丹酚酸B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总体上滇丹参与丹参的丹参酮类含量均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的规定;从单株看,滇丹参单株达标率为26.7%,其丹参酮类含量最高为0.74%;丹参单株达标率为20.0%,其丹参酮类含量最高为0.354%。丹参的丹酚酸B含量极显著高于滇丹参,二者的丹酚酸B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滇丹参单株达标率为70.0%,含量最高为5.49%;丹参单株合格率为100.0%,含量最高为8.68%。【结论】同水平下丹参材料的丹酚酸B合格率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与以色列设施农业合作项目开展的彩色甜椒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为材料,分析了国外彩色甜椒新品种的丰产性能.结果表明,供试的22个红色甜椒品种单株产量为2.8±0.34 kg,其产量直接构成性状--单株果数、单果重分别为(15.2±2.46)个、(190.1±24.6) g;8个黄色甜椒品种的单株产量为(2.7±0.33) kg,单株果数、单果重分别为(14.5±2.39)个、(190.9±25.9) g;红色、黄色甜椒品种的单株果数与单果重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负相关,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单果重与单株产量线性相关关系均十分微弱.揭示出当平均单果重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国外高产型、丰产型彩色甜椒育种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单株果实数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夏播芝麻密度、积温与产量关系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合田间表现,研究密度积温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密度积温比从最高110左右减至20,单株产量增加5 g左右;而当密度积温比值低于20后,单株产量迅速增加,从2.5 g左右迅速增加到20.0 g左右。此外,密度积温比处于10左右时小区产量一般较高。  相似文献   

15.
以切块种薯为对照,研究不同大小种薯对马铃薯生育、产量及效益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小整薯种薯生育期基本一致;随着种薯大小在20~60 g范围内增加,主茎数、单株蔓重、单株块数逐渐增加;40 g整薯单株产量983 g/株、商品薯产量4 104.2 kg/亩、总产量4 713.4 kg/亩、产值6 567元/亩、经济效益3 935元/亩,在所有处理中均为最高;20 g整薯的商品薯率最高,为91.9%。综合产量、效益因素,生产上选用整薯种薯栽培,种薯大小以40 g左右最好。  相似文献   

16.
进行 2 种鲜食蚕豆设施栽培模式试验,对不同模式鲜食蚕豆农艺性状以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作大棚西瓜鲜食蚕豆分枝数为6.7个,地上秸秆重659.1 g,单株荚数20.3个,单株荚重439.5 g,产量17.745 t·hm-2,增加收入17.745万元·hm-2;鲜食蚕豆套种葡萄的分枝数5.5个,地上秸秆重555.2 g,单株荚数18.8个,单株荚重408.0 g,产量11.385 t·hm-2,增加收入11.385万元·hm-2。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为样本,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为:Shimpack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0.2%甲酸的乙腈溶液-0.2%甲酸的水溶液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6种成分的进样量范围分别为丹参素0.15~1.16μg、原儿茶醛0.067~0.54μg、丹酚酸B:0.34~2.76μg、隐丹参酮0.04~0.32μg、丹参酮Ⅰ0.009~0.074μg、丹参酮ⅡA 0.010~0.082μg,该范围内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0.999 7);加标回收率在98.90%~99.41%;RSD均小于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野生丹参和栽培丹参中水溶性及脂溶性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丹参种根育苗技术破解了冀北山区生育期短、光热资源有限造成的人工栽培丹参产量低、生长周期长(种子繁殖需两年)、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通过延长丹参生育期,在保证药材质量达到国家药典标准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安宁食用玫瑰"为对象,研究不同留桩处理对玫瑰花的产量形态指标的影响。留桩高度低于或高于30cm时均导致单株花朵数少,单株产量较低。留桩高度为30cm时,单株花朵37.60朵,单花重6.89g,单株产量最高为259.06g,值得在安宁食用玫瑰种植地区因地制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以两年生艾纳香苗为实验材料,用七水合硫酸镁提供镁素,研究镁对艾纳香药材生物量、3种抗氧化酶活性、总黄酮和l-龙脑百分含量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镁显著增加了艾纳香生物量。与其他处理组相比,5、10和80 mg/m L镁处理的SOD和CAT活性较高,而POD活性较低。不同浓度的镁处理显著提高了艾纳香中总黄酮百分含量、总黄酮单株产量以及l-龙脑单株产量,其中5、10和80 mg/m L镁处理组最显著。而10 mg/m L镁处理下的l-龙脑百分含量最高。因此,综合以上结果,10 mg/m L镁处理为两年生艾纳香施用的最佳浓度,能显著提高药材生物量和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