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国际梅园规划与建设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探讨了北京国际梅园建设的背景及特点 ,认为北京国际梅园是以梅引种和选育成果为基础 ,将梅科学与梅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大有希望的尝试 ,是栽培植物品种国际登录工作中的创举。  相似文献   

2.
在对洱源县梅果生产基地的栽培水平、大气、农灌水等环境因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土壤环境质量5项指标进行监测评价,旨在为决策、申报发展绿色、无公害梅果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对南京中山陵梅园梅花(花梅)品种,及原产我国的果梅品种的花及果实性状全面调查和分析.从中山陵梅园梅花品种资源中优选出32个品种,从原产我国的果梅中优选出10个品种,作为花果兼用品种进行栽植,以增加梅花山花果兼用优良梅品种的数量和类型,并作为新品种选育的最佳材料.旨在通过梅的选种育种,使梅花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特色旅游观光、园林观光、农业观光园.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无锡梅园的建设历史和文化,展现荣家在百年梅园建设中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无锡梅园开启了无锡近现代旅游事业发展的先河,继承荣德生先生的建园宗旨,以梅作主题,依山设景,文化造园,将私家园林建设成公园和社会教育的基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武汉东湖梅园的发展为背景,以陈俊愉与赵守边的友谊为主线,追忆了陈俊愉院士对我国梅花事业发展的贡献,以此纪念陈俊愉院士的百年诞辰。东湖梅园帮助全国各地建设梅花专类园,其已经成为我国开展梅花教学和研究的基地,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龙岩市莲花公园梅园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梅园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围绕梅花这一主题,以“松、竹、梅”相结合,“梅、兰、竹、菊”为辅助,进行景点设置.创造一个集游憩与“梅”文化一体,富于个性的观梅、赏梅、咏梅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7.
该文简要介绍了梅花精神与梅州的关联,并从梅州古梅、新建梅花景点、梅州梅花的品类特点以及梅的副产品几个方面分析了梅州旅游的梅花资源。最后提出在梅州旅游中突显“梅”特色、创建“寻访古梅”旅游线路、建设观光梅园及举办梅花旅游节等设想。  相似文献   

8.
梅花系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花,如何在原有景观基础上逐渐融入"梅元素",如何在规划布局上更好的体现"梅文化"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梅园集中展示梅花美景,对弘扬梅文化、科研、科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人梅属樱李梅系美人梅型品种,是法国人用人工远缘杂交而育成,母本为紫叶李,父本是宫粉梅.此品种的育成迅即轰动了欧美,并很快传播开来,我国1987年从美国加州引入. 美人梅最大特点是抗寒性强,能抗-30℃低温,开花良好.就其抗寒性而言,美人梅可在西北、华北、东北等三北大部分地区安全越冬,成为北方梅园及园林工程的首选佳品.  相似文献   

10.
从北京、武汉、南京、重庆、昆明五个梅园和野梅主要分布区的云南嵩明、四川木里、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的梅圃中分别于春、夏、秋、冬四季,采集梅花根际土壤300份。以梅花根际土壤和蛭石体积为1∶1混合作为栽培基质,种植三叶草,培养4个月后,应用染色镜检法测定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三叶草根系的状况。结果表明:所有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都有丛枝菌根侵染;野生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的丛枝菌根侵染率高于人工梅园;四季的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丛枝菌根侵染在季节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实生梅低产原因及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连续4a对实生梅低产原因和对策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实生梅低产症结:①不形成产量和低产树几乎占梅园梅树2/3,高产树仅占7.9%。②实生梅不完全花高达45.9%。③梅开花期早,花期气温较低,白天降水日数较多,光照时间少,妨碍授粉受精;花期寒潮频繁,花器和幼果受伤机率高。试验显示,实生梅生产潜力很大。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叶片早落、修剪等相应技术措施,能减少不结果植株,提高单株产量,单产增加1.5倍。不形成产量树,可利用优株穗条高接,单产比大青梅增加1.8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正>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全国第十三届梅花蜡梅展览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无锡举行。这次梅展暨国际学术会议是由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和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无锡梅园承办的全国性的大型的花事活动和梅与蜡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国内外200多名从事梅花蜡梅研究、栽培及梅文化工作的专家学者参加展览会和学术研讨会。同时,此次梅展欣逢无锡梅园百年庆典,又与梅品种国际登录园正式开园相结  相似文献   

13.
青岛梅园的建设及梅花品种的搜集与选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介青岛梅园这一北方“新星”后,着重报道了其在建园中完成的两项科研成果,即①梅园快速规划设计与施工;②梅花品种的搜集、整理与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4.
无锡梅园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座花卉专类园,自1912年首任园主荣德生购地建园至今,历经百年,经几代人精心打造,发展成今日之规模。目前,正在实施的梅品种国际登录园建设,传承了梅园深厚的历史文脉,弘扬了梅花精神,使百年梅园在新时代有了新发展。建成后,无锡梅园将成为国际登录梅品种权威所在地和种质资源基因库,从而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园艺届的地位,其科学价值十分重大。同时,这也是陈俊愉先生、二梅协会和全国梅花界同行对无锡的信任,对无锡梅花事业的肯定。本文从无锡梅园历史沿革入手,阐述了在无锡建设梅品种国际登录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介绍了登录园的设计理念和造园特色。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实现森林永续经营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永续经营利用(通常也称森林永续作业)的概念,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应理解为:在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指导下,基于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原则,林木培育(包括森林更新与抚育)和森林利用(包括直接利用木材和间接利用有益效能)在时间、空间和量、质上的永续。林木培育的永续是森林永续利用的基础和前提。监于林业是以生产木材为主的国民经济部门,可以把森林永续经营利用的狭义概念理解为木材生产的永续,并一般以此做为森林永续作业的研究对象是合乎科学逻辑的。本文亦仅此作为自已的研究对象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让幸福梅林的二梅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在简要分析幸福梅林的梅文化和二梅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使幸福梅林“二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加强规划,获取政府支持;通过办节办会、特色餐饮、促销代销二梅产品的方式加强宣传,建立特色旅游品牌;加快二梅配置和景点建设;走“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就近开拓市场、针对性的开展外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用梅花精神探索和开拓二梅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魁杨梅的特性和丰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东魁杨梅是黄岩本地水梅的实生变异优良株系。50年代从江口镇东岙村解小梅园中选育出来。经我国园艺界奠基人,浙江农业大学已故的吴耕民教授定名为“东魁杨梅”,其意是“东方之魁”;在鉴定会上吴教授说:“东魁之大,世上罕见”。 (一)东魁杨梅特性 1、果色鲜艳,品质优良 东魁以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云南、湖北、江苏、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大型梅花品种资源圃以及果梅种植基地的梅花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选出花色、花径、花瓣数量、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果实可食率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和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在云南丽江通过实生选育方式在所选的果梅优株中选育出‘江边7号’、‘拉市优4’、‘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在山东青岛梅园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黄绿萼’、‘彦文丰后’、‘舞丰后’、‘明晓丰后’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整形修剪对杨梅生长及结果影响进行测与分析,并结合《浮梁县杨梅品种栽培性状浅析》、《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浮梁县杨梅园施肥技术研究》研究情况与生产实践,总结适合于浮梁县杨梅栽培的品种、园地选择要求,论述杨梅栽植方法、园地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销售方法等,以此为杨梅生产经营组织及农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将梅园建设成为一个适宜人们运动、休闲的居住区级公园,笔者遵循了尊重场地精神、生态与景观并重、以人为本的原则,阐述了梅园公园改造前的状况、改造的目的和必要性等,以期为公园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