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检查鸡群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情况对建立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诊断并无多大帮助,但对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病毒分离、病毒鉴定、血清学诊断等马立克氏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立克氏病的危害性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各品种鸡均可发生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对养鸡业造成严重的威胁。发生马立克氏病后,可在鸡的内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物保健》2012,(6):80-81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疫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各种内脏组织器官、外周神经、性腺、虹膜、肌肉和皮肤等组织器官的单核细胞浸润,产生淋巴细  相似文献   

4.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和火鸡淋巴组织增生的肿瘤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已普遍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养禽国家和地区,成为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马立克氏病活疫苗作为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手段,却常在操作中出现免疫失败现象。本文根据生产实际,深度探析了导致马立克氏病活疫苗(814株)免疫失败的原因,为正确使用该疫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韦平 《广西畜牧兽医》2004,20(5):240-240
由英国动物健康研究所 (IAH)主办的第七届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于 2 0 0 4年 7月 1 0日 -1 4日在闻名遐迩的牛津 (Oxford)大学St.Catherine’s学院举行。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1 0 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学术会议 ,这些代表基本囊括了目前世界上从事马立克氏病的主要科学家 ,中国的代表有山东农业大学的崔治中教授、扬州大学的秦爱建教授和广西大学的韦平教授。会议上提交的论文共计 79篇 ,分成如下七大专题进行交流 :Ⅰ马立克氏病病毒基因组学 (MDV ge nomics) ;Ⅱ马立克氏病遗传抗性 (Geneticresis tancetoMD) ;Ⅲ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的进…  相似文献   

6.
<正>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归属于疱疹病毒科中的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疾病。该病具有传染性,能造成鸡大批量死亡,给养鸡业带来很大威胁。上世纪70年代研制出预防马立克病的疫苗,使马立克病得到一定的控  相似文献   

7.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并以身体各组织发生单核细胞浸润进而最终形成肿瘤为特征。引起该病的致病因子,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eseas Virus,MDV)依据致病性和血清型反应差别,可分为三类,即MDVⅠ(强毒株及其致弱变异株)、MD  相似文献   

8.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其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各个脏器、虹膜、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1]。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给该病的防制带来了新的问题[2]。本文就一起疑似鸡马立克氏病病例进行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诊断,从而确诊该鸡患有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9.
2004年某养殖场商品肉鸡暴发一起急性传染病,我们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和血清学试验,诊断为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并对马立克氏病与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ymphoid leukosis,LL)进行了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其病原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该病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各种脏器、眼的虹膜、肌肉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肿大和形成肿瘤。本病  相似文献   

11.
前  言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其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周围神经、性腺、各脏器、眼的虹膜、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马立克氏病病毒最早由英国学者于1967年分离获得。本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养鸡场,特别是肉仔鸡发生该病后损失严重。马立克氏病病毒还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增强毒力。不同品种的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不同,采用马立克氏病疫苗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感染,但其免疫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必须加…  相似文献   

12.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鸡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的一种肿瘤性疾病,以淋巴细胞增生和肿瘤的形成为主要特征,以外周神经、生殖腺、脏器、免疫器官中单核细胞浸润以及由于外周神经肿瘤细胞的集聚而引起的半瘫痪或完全瘫痪为典型特征。匈牙利著名的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在1907年首先报道了该病,英国科学家Biggs在1961年倡导开始使用马立克氏病这一名称[1]。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13.
正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以及在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上发生肿瘤病灶。病原为马立克氏病毒(MDV),属于疱疹病毒科禽疱疹病毒2型,是鸡重要的传染病病原,马立克氏病也是目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马立克氏病、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之一。马立克氏病在国内  相似文献   

14.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规模化养鸡场常见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一种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以淋巴组织的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1-2]。MD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养禽的国家和地区,其危害随着养鸡业的集约化程度增加而增大,受害鸡群的损失一般在30%以上,个别鸡群可达50%以上[3]。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M 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病。本文就这几种常见疾病的免疫抑制机理及有关防治措施作一简要综述。1马立克氏病1.1免疫抑制机理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 D V)感染所导致的免疫应答的抑制是马立克氏病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决定于M D V分离株的致病力。造成免疫抑制后常会改变宿主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免疫抑制可能是M D V感染引起淋巴细胞溶细胞性感染的直接结果。一些报道提供的体外研究数据表明,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本身可能就有免疫抑制活性,这可能是表达具有免疫抑制性的鸡…  相似文献   

16.
鸡马立克氏病(M arek’sdis-ease,M 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 DV)引起鸡的一种传染病,其病理特征为多种组织器官发生淋巴性瘤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鸡主要表现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M D广泛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商业化养鸡场。在肉鸡群,M D主要引起白血病的高发。在育成阶段的后备鸡或成年产蛋鸡和种鸡群中,M D在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引发肿瘤,而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出现非典型马立克氏病,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只有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方能最后确诊。通过对一起154例疑似马立克氏病的病鸡进行病理组织学观…  相似文献   

17.
正所有的马立克氏病毒分离株可根据生物特性分为三个不同的血清型:1)血清1型:包括所有的致病性或致瘤性MDV及相应的致弱株。根据血清I型MDV诱发免疫鸡群MD病变的能力可将血清1型之MDV进一步分为:温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 MDV),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VMDV),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超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  相似文献   

18.
韦平 《中国家禽》2004,26(20):4-6
由英国动物健康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于2004年7月10日-14日在闻名遐迩的英国牛津大学St.Catherine’s学院举行。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一般每4-5年轮流在世界各国举行,主要由举办国的兽医学会及在马立克病领域的研究中居领先地位的有关研究机构共同组织  相似文献   

19.
某养殖场送检的23只病、死鸡,用琼脂扩散试验检出马立克氏病毒抗原阳性率为95.7%;马立克氏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00%。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同时对马立克氏病与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进行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此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严重的,发病率有时高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