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红苕栽种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約占粮食总产的20%以上,红苕黑斑病是红苕丰产和安全贮藏的大敌,不少地区危害相当严重,損失很大。近几年来,我们与群众性科学实验相结合,采用磷化钙、二硫化碳等熏蒸窖藏紅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上述药物属高毒熏蒸剂,对人毒性大,使用时需具有防毒设备,同时防效也不够理想。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新药物,我们对近几年来国内研制的20余种杀菌剂  相似文献   

2.
玉米套种“堆堆苕”改变了红苕的传统种植,土壤温度升高、昼夜温差增大,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多;苕叶受光量增加,平均为26.63klx,较传统埂子蓉高1.04倍,净光合强度增强,平均为7.68mgCO_2/dm~2·hr,比埂子苕增加14.63%。因而玉米套种“堆堆苕”有利于红苕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及干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堆堆苕”每公顷产鲜薯达20370kg,比埂子苕增产14.31%,而且“堆堆苕”大薯块较多。玉米套种“堆堆苕”的带距为1.27~1.47m产量较高;低台位土壤套种“堆堆苕”比高位土壤套种“堆堆苕”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红苕是一种高产作物,在我区栽种面积大,它的产量占全区粮食作物的总产量百分之二十以上。红苕作为主要粮食之一,除了直接食用外,还是生猪的主要饲料,并可以加工成苕干、苕粉、糖、酒、醋等食品以及制造酒精等化工原料。因此,红苕的腐烂,不仅直接影响社员的生活、猪饲料,而且也影响工_业原料用粮。遵照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教导,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过去我们采用过药剂防治和加强红苕窖藏期管理的综合性措施。七三年在省粮科所和县粮局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在中和公社三  相似文献   

4.
徐薯18是江苏省徐州地区农科所,以“新大紫×华北52—45”育成。1983年引进种薯2斤,在瓦厂公社瓦厂大队江玉林、江七斤两家试种,栽插面积0.031亩,收鲜苕171.85斤,折合亩产  相似文献   

5.
二硫化碳是应用較久的一种粮食熏蒸剂,因杀虫效果好,多年来我省采用二硫化碳熏蒸的粮食数量是很大的。但二硫化碳在粮食中的残留允許标准我国尚未制定。为了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我們对熏蒸过的粮食(在試驗室內及生产条件下)中二硫化碳的残留量进行了測定,提供制定残留允許量参考。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南充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的红苕新品种南薯88,最近通过审定获批准推广.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品种鲜薯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好,是我省目前很好的一个食饲兼用的红苕新品种,也是我省红苕  相似文献   

7.
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熏蒸眼务和供应公司,用低剂量的PH3(65~100ppm)、加温(32~37℃)和CO2(4%~6%),对3个面粉厂进行混合熏蒸。熏蒸时间为24h。用各种发育阶段的多种储粮害虫作生物试验。对铜及电器设备的腐蚀作用也进行了研究。用2m和3m长的装满面粉的管子进行渗透性能的研究。把所有的试验昆虫保留30天。在生物试验中,使储粮害虫获得100%的死亡率需24h,或者更少一些时间。在面粉厂和其它相类似的建筑物中,这些熏蒸方法有希望取代溴甲烷的熏蒸。一种新的熏蒸方法──加温、低剂量PH_3与CO_2混合熏蒸@…  相似文献   

8.
光叶紫花苕是纳雍县绿肥种植中最主要的品种,随着绿肥种植培肥地力的意识不断被农民接受,绿肥生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肥地力的效益.而光叶紫花苕鲜草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光叶紫花苕田间基本苗数,而决定田间基本苗数的关键主要是光叶紫花苕的播期和播量两大因素,为此进行了光叶紫花苕不同播种量对其鲜革产量的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9.
白苕,俗称脚板苕,又名山药、大薯.块茎富含淀粉,含糖14%,蛋白质1.5%、纤维0.9%,品质别具风味。山区野生白苕多作药用,家种白苕是一种滋补品的珍贵蔬菜,耐贮藏运输,又是出口的农产品,而且产量高,一般栽培每窝产2~3斤,亩产可达30D0~5000斤,高产栽培可超万斤.其种植技术是: 一、选用良种.自苕种类因品种不同,块茎有棍棒状和块状,外表皮有赤褐、黑褐和紫色以及肉白色或带淡紫色。家种白苕可分为长形种、扁形种和块状种三类,以长形种产量高,耐寒力强,如成都的牛尾苕、雪薯等;扁形与块形有褶皱,耐寒力差,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10.
苏薯1号甘薯     
品种来源:南京农科所1985年从徐州地区农科所提供的杂交种子中选育而成。杂交亲本母本为南瑞苕,父本为华北52—256。1988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苏薯1号。产量表现:1983~1986年参加江苏省联合鉴定和区域试验,4年40点次,夏薯鲜薯平均亩产2278.9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2.3~6.6%;薯干产量与徐薯18相仿。1982~1987年在南京地区各县栽培2万亩,平  相似文献   

11.
任桥公社,人多地少,棉田面积扩大,粮棉争地、争肥矛盾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九七三年我站在沟东大队作了十三亩麦、苕、棉间作套种试验,效果很好,亩产小麦240斤,皮棉135斤。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粮、棉生产,夺取粮、棉双丰收积累了经验。具体做法:一、种好小麦、苕子。十月六日小麦、苕子同时播种。用一尺五的老式耩子,一耩小麦(三行),一耩苕子(三行),麦、苕间作。小麦用徐州八号品种,播前精耕细耙,每亩施五大车土杂肥作底肥。年前小麦有三个分蘖,苕子基本盖严地面,为麦、棉套种打下了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红薯,又名甘薯、山芋、红芋、白薯、番薯、地瓜、红苕,是我国部分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区亦有大面积栽培.每年收获的鲜薯,除一部分切片晒薯干外,大部分进行鲜贮,同时保管大批的种薯待来春用.我区历来鲜薯的保管方法,主要是依靠在地上挖井窖,费工费时,且受地下水  相似文献   

13.
甘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技术与利用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271000)刘桂玲近几年来,我国对甘薯病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的脱毒苗,由于脱除了病毒,可以大幅度提高鲜薯产量并改善品质,一般可增产鲜薯20%~50%,出于率增加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摘要:针对烟田大面积轮作难、土传病害防治难等现状,为了探索植烟土壤处理新途径,本文研究了氯化苦土壤熏蒸防除杂草和烟田土传病害的效果。笔者以99.5%氯化苦原液采用注射法处理土壤,试验结果表明:(1)苗床使用不同用量氯化苦熏蒸对苋菜、马齿苋、莎草均有极显著防效,但对牛筋草无效;(2)接种条件下,烟苗移栽98d后不同用量处理对黑胫病的的防效为68.00%~84.29%,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80.66%~92.49%;(3)大田条件下,移栽104d后不同用量处理对黑胫病的防效为75.16%~88.15%;移栽165d后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53.60%~65.70%,并能明显改善烟株生物学性状。因此,氯化苦土壤熏蒸是一种有效解决烟草土传病害的方法。氯化苦熏蒸不能防除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 Gaerth.)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对3个饲料厂和面粉厂用低剂量磷化氢(65~100ppm),高温(32~37℃)和二氧化碳(4%~6%)进行混合熏蒸,熏蒸共进行24小时。用多种储粮害虫(麦蛾、米象、赤拟谷盗和变斑皮蠹)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生物试验。用铜和电器进行腐蚀性研究。用Zm和3m并装满面粉的管子进行渗透性的研究。所有储粮昆虫进行为期30天的生物试验。经24/J、时或更少时间,昆虫生物试验的死亡率达100%。在面粉厂以及与其相类似的仓房结构中,这种熏蒸方法可以取代澳甲烷的熏蒸。磷化氢、高温和二氧化碳混合熏蒸可取代溴甲烷@沈兆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运用和推广旱三熟分带轮作科技成果,逐步提高和完善四川省旱地耕作制度,1983年在四川省科委的委托和支持下,我们组织了成都市龙泉驿、遂宁、花溪、阆中、资中、合川、荣昌、仁寿等8个县(区)的28个公社,进行了旱地麦玉苕三熟分带轮作高产示范。由于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农技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努力,技术措施落实得比较好,虽在严重自然灾害的侵击下,全示范片7.9万亩麦玉苕三熟仍获得丰收,总产净增2022.8万斤,增长20.3%。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7.
大米的冷冻     
对改善陈米品质和适口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试验。将陈化粳米用水喷洒,使其水分由13%~14%增至14%~17.3%。然后用硫黄(2.5g/kg)对大米熏蒸10~60min,包装后置于0~-3℃下储藏5~7天。经处理的大米品质即总的含糖量、醛量、白度、粘度和适口性与未处理陈米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18.
一、旱地三熟制的增产作用我县是地区部署的旱地三熟制攻关试点。1983年全县种植10.81万亩旱地套作三熟,共收粮食1.3069亿斤,平均每亩1208.9斤。其中麦、苞、苕套作三熟10.018万亩,总产1.23亿斤,平均亩产1231.7斤(其中小麦亩产240.3斤,苞谷726.5斤,红苕折粮264.9斤);麦、苞、豆套作三熟7920亩,平均亩产745斤。17个区中,平均亩产1500斤以上的有一个区,1300斤以上的  相似文献   

19.
PH3与CO2混合熏蒸防治椭圆食粉螨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依据CO2能使储藏物害虫增加对PH2的吸收,从而提高熏蒸杀虫效果的原理,通过组合不同浓度的PH3与CO2进行混合熏蒸防治椭圆食粉螨,并筛选出PH3与CO2混合熏蒸的最佳有效组合剂量,即PH3剂量1~2g/m^3,CO2浓度16%~32%。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丘陵地区,传统的早地耕作模式:套种为玉米—红苕—小麦或玉米—红苕—小麦—青菜(作饲料用)3~4熟,净作为红苕—小麦2熟。二种常见耕作模式年收入不足2000元/667m~2。南充市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市,人均耕地仅467 m~2(0.7亩),其中田、土各半。在农业发展新时期,为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民稳定增收,市科技人员从2002年开始,在高坪区螺溪、小龙等地以旱地作农民增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