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在丘陵红壤旱地伏秋干旱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覆盖与施用保水剂对鲜食糯玉米生长及产量的效应。结果显示:稻草覆盖和施用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肥力,并改善玉米的产量构成因子,从而提高产量。在5个处理中,以5000kg/hm2稻草覆盖+施用30 kg/hm2保水剂处理的保水、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花生施用多功能保水剂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花生施用多功能保水剂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沟施多功能保水剂提高了花生单位面积产量与饱果率,单株果数增多,且随施用量增加,效果更为明显。试验结果还表明,以沟施保水剂60 kg/hm2用量的增产增收效果最佳,可增加纯收入5 078.00元/hm2,其投入产出比为1∶3.82,可进一步在福建省花生区旱地上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3.
红壤旱地施用保水剂和稻草覆盖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江西丘陵红壤坡地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和稻草覆盖均可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明显提高花生的产量,但对花生的出苗率影响不大.施用保水剂、覆盖稻草以及两者叠加处理分别比空白对照增加花生产量26.6%、7.69%和29.1%,其中以单施保水剂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比对照增加纯收入6330.60元/hm2.  相似文献   

4.
旱地油葵施用保水剂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陇东旱塬地施用适量保水剂可使油葵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 ,以施保水剂 12 .0 kg/hm2 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 ,比对照增产 2 5 7.94 kg/hm2 ,而用量过大时则导致减产 ;施用保水剂还可使 0~ 8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高 5 .8~ 32 .7g/kg。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钾硅钙微孔矿物肥在红壤旱地花生上的施用效果,设置常规施肥、常规施肥+钾硅钙微孔矿物肥600 kg/hm2、常规施肥+钾硅钙微孔矿物肥900 kg/hm2、常规施肥+钾硅钙微孔矿物肥1200 kg/hm2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增施钾硅钙微孔矿物肥改善了花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提高了花生产量,改良酸化土壤。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钾硅钙微孔矿物肥在红壤旱地花生上的施用效果,设置常规施肥、常规施肥+钾硅钙微孔矿物肥600 kg/hm2、常规施肥+钾硅钙微孔矿物肥900 kg/hm2、常规施肥+钾硅钙微孔矿物肥1200 kg/hm2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增施钾硅钙微孔矿物肥改善了花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提高了花生产量,改良酸化土壤。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旱地地膜覆盖栽培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生长后期脱肥早衰的问题,研究了配方施肥和施肥种类对地膜覆盖栽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能显著提高旱地地膜覆盖栽培谷子的产量,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85.5 kg/hm2、P2O569 kg/hm2和K2O 75 kg/hm2;与常规施肥相比,施肥结合使用保水剂或者施用缓释肥均能提高地膜覆盖栽培谷子的成穗数、穗粒重和千粒重,进而显著提高谷子产量,其中施用尿素225 kg/hm2+稀土磷肥525 kg/hm2+保水剂45 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保水剂的吸水特性及不同用量保水剂对海南春植蔗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30.0、37.5、45.0kg/hm2能够提高甘蔗出苗率和分蘖率,促进甘蔗的生长,增加有效茎数;施用保水剂22.5 kg/hm2效果与不施用保水剂相似,差异不显著;施用保水剂37.5 kg/hm2效果和施用保水剂45.0 kg/hm2效果相似,从经济上考虑,施用保水剂37.5 kg/hm2对海南春植蔗的抗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杨英华  郭亚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50-9250,9310
为提高冀南地区岗坡旱地农作物产量,应用抗旱保水剂在甘薯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抗旱保水剂可提高甘薯幼苗成活率,促进甘薯生长,增产增收,以45kg/hm2用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保水剂对宁南山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促进宁南半干旱山区产业支柱作物马铃薯的生产,解决马铃薯生产、特别是苗期的干旱缺水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PAM保水剂、多功能保水剂与一定配方尿素+过磷酸钙的施用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保水剂均能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但是在不同生育时期促进作物生长的效果有所不同.1%PAM保水剂浸种2~3 min处理在前期效果显著,多功能保水剂在后期效果突出.马铃薯以施用多功能保水剂30 kg/hm2效果最好,其产量和商品薯分别比对照高出52.33%、138.29%,增收5 356.8元/hm2.研究表明,施用30 kg/hm2多功能保水剂比用1%PAM保水剂浸种2~3min更适宜宁南半干旱区及其同类地区旱地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1.
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明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在红壤旱地上应用的改土培肥效果及其不同用量的产量效应,在典型红壤丘陵区选取3个不同试验点,设计不同用量处理并以花生、红薯、烟草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试验,2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红壤旱地上施用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可有效调节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的改土培肥效果,其中土壤pH值提高了0.150.19、土壤容重降低了50.19、土壤容重降低了56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提高了2.26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提高了2.22.8 g/kg;在花生、红薯、烟草上应用,其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5002.8 g/kg;在花生、红薯、烟草上应用,其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5002000、22502000、22503000、15003000、15001800 kg/hm2,与对照(不施改良剂量)相比分别增产8%1800 kg/hm2,与对照(不施改良剂量)相比分别增产8%11%、9%11%、9%14%、6%14%、6%9%,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宜红壤旱地种植的耐连作花生新品种。[方法]对13个引进的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中花16号适应性强,在进贤温圳、新建石埠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和高产、稳产性,折合产量分别是3 181.59和3 371.57 kg/hm2,与CK相比增幅均在10%以上;中花12号属红皮花生种,有良好的抗病性和丰产、稳产性,在进贤温圳、新建石埠的产量均多达3 000 kg/hm2;中花9号对青枯病和白绢病的抗性差,但属黑皮花生种,且当病害发生不严重时,可获得3 300 kg/hm2以上的高产;5602-1、9311-801、赣花8号和粤优116等4个品种抗病性和稳产性表现一般,但可获得比CK更高的产量。[结论]中花16号和中花12号适合在红壤旱地广泛种植、推广;5602-1、9311-801、赣花8号和粤优116有利于改善目前花生品种落后、单一、老化的问题,也比较适宜在红壤旱地推广;中花9号适宜打造成地方特色,同时也增加了红壤旱地花生品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噻呋酰胺拌种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不同用量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花生种仁的方法,研究其对花生苗期根腐病、茎腐病和中期白绢病的控制效果及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用量150、300、450 m L/hm~2处理中,以450 m L/hm~2处理较好,对根腐病、茎腐病防治效果可达66.64%~74.00%,超过两常规对照的49.96%~60.00%。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对防治花生白绢病发生的效果欠佳,但对延缓白绢病发生有一定效果;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对花生具有增产效果,在用量150、300、450 m L/hm~2处理中,以450 m L/hm~2处理效果更好,产荚果4 444.95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692.40 kg/hm~2,增幅18.45%,两常规对照产荚果分别为4 337.55和4 357.5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幅分别为15.59%和16.12%。[结论]试验结果为噻呋酰胺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用高能抗旱保水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科技产品,其通过在晋北旱作区的试验与示范,具有相当好的增产作用。同时,抗旱拌种剂与水混合比例应为1∶(3~5),抗旱拌种剂以公顷施用量7 500~11 250 mL为宜,抗旱颗粒剂以公顷施用量45 kg为宜。  相似文献   

15.
花生硼肥施用技术与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用硼肥能大幅度提高湖北省缺硼地区花生(Arachis hypogaea)产量和产品品质。基施持力硼3kg/hm2,苗期叶面喷施速乐硼225 g/hm2,初花期叶面喷施速乐硼750 g/hm2,花生荚果产量可达5 029.5kg/hm2,比不施硼对照增产18.7%,增产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与对照相比,花生果仁含油率提高0.64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提高0.69个百分点。增加叶面硼肥喷施次数可以提高花生增产率。土壤速效硼含量越低,施用硼肥的增产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16.
黔糖4号旱坡地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旱坡地甘蔗栽培水土流失和增产问题,于2007—2009年进行了黔糖4号坡地种植土壤免耕和常规开垦栽培(CK)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旱坡地土壤免耕栽培具有保水保土保肥和明显的增产效果。新宿平均产量129.21t/hm2,比CK增产12.95%,示范10hm2加权平均产量102.75t/hm2,辐射带动推广2 000hm2加权平均产量85.04t/hm2,示范推广2 010hm2加权平均产量93.90t/hm2,分别比CK增产13.0%、14.1%和13.5%;甘蔗种植+加工纯收入36 336元/hm2,产投比为1.79,分别比CK增加41.2%和0.23。种植业中土壤免耕栽培比CK减少投入土地开垦费1 800元/hm2,甘蔗纯收入增加10 579元/hm2,合计增收12 397元/hm2,效益明显。该结果对旱坡地甘蔗栽培控制水土流失、增收节支、提高种植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异丙甲草胺乳油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不同施药剂量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花生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1.50~2.25 kg/hm(2制剂量)于花生播后苗前施用,药后15~35 d对花生田主要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95%以上;花生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12.6%~27.5%,且对花生安全,说明该药剂是防除花生田主要杂草较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老挝旱季花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老挝万象开展了水肥一体化模式下不同施肥量对旱季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试验。[结果]与当地常规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增加花生发芽率、株高、平均荚数、百粒重等,最终能显著提高老挝花生的产量,增产量达1 000 kg/hm~2,增产率为51.9%,同时还能节省人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能增收2 800元/hm~2。水肥一体化模式下施肥量为91.5 kg/hm~2能使老挝旱季花生生产达到最佳产量。[结论]在老挝旱季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