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超  杨琴  赵峰  张涛  胡丽娟  庄平 《中国水产科学》2020,27(10):1125-1135
为探明相邻海域凤鲚(Coilia mystus)群体间的差异性,分别采集江苏吕四(吕四群体)、上海崇明(崇明群体)、浙江舟山(舟山群体)和浙江温州(温州群体)邻近海域的凤鲚共240尾。以凤鲚矢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耳石测量法和耳石框架法获得21个测量参数,通过公式转化为20个形态指标数据,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显示4个群体间14个形态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7个反映耳石形态特征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79%,结果显示不同群体耳石的整体形态相似,各群体间的耳石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局部的框架形态指标;利用贡献率最大的9个形态指标构建了4个群体的判别方程,温州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为96.7%,其次是崇明群体(66.7%)、吕四群体(60.0%)和舟山群体(58.3%);聚类分析表明崇明和舟山群体距离最近,其次为吕四群体,与温州群体距离最远。结果表明,崇明、舟山和吕四群体间矢耳石形态差异较小,而温州群体与这3个群体的差异最大,可单独确立为一个生态群体。可见,短距离洄游性凤鲚不同群体间耳石形态差异大小与群体地理阻隔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南海东沙群岛海域圆鲹属鱼类矢耳石的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对采集于中国南海东沙群岛105尾圆鲹属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 tabl)、无斑圆鲹(D. kurroides)]的矢耳石形态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圆鲹属鱼类矢耳石呈长椭圆形,基叶发达,种间差异明显。长体圆鲹基叶前端略微向下弯曲;泰勃圆鲹耳石背部脊突发育明显,呈锯齿状,基叶前端略宽厚;无斑圆鲹耳石整体轮廓较光滑,翼叶发育不明显。根据形态指标(耳石长、耳石宽、基叶长、基叶宽、耳石质量、耳石面积等)对不同种圆鲹属鱼类(长体圆鲹、泰勃圆鲹、无斑圆鲹)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100%、100%、91.7%。研究结果表明矢耳石可作为鉴别圆鲹属鱼类的一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阿根廷外海拉式南美南极鱼矢耳石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矢耳石形态存在多样性,这为该鱼种地理种群鉴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深入研究拉式南美南极鱼矢耳石外部形态特征,利用2014年12月~2015年4月间采集的166ind拉式南美南极鱼(体长范围95~288 mm)样本,对其矢耳石形态进行观察与测量,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拉式南美南极鱼耳石具有明显的基叶和翼叶,其主间沟、主凹槽、缺刻和辐射状条纹明显清晰,呈狭长状,内侧凸面、外侧凹面。左、右耳石的背宽和翼叶长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耳石长度、宽度、基叶长、背长、周长和面积不存在显著差异。耳石各形态参数值随着体长的增加,其绝对尺寸不断增加,而相对尺寸逐渐减少,其形态结构的比例基本不变。耳石的长度、宽度与耳石质量均表现为乘幂函数关系,随着耳石质量的不断增加,其长度、宽度也不断增加。耳石的长度、背长、基叶长、翼叶长、周长和面积与鱼体体长呈乘幂函数关系,宽度和背宽与体长呈线性函数关系;耳石的各形态参数值与湿重均呈显著的乘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0 4 月至2010 10月采自北部湾海域的49尾截尾白姑鱼(Pennahia anea)50尾大头白姑鱼(P. macrocephalus)49尾斑鳍白姑鱼(P. pawak )29 尾白姑鱼(Pargentata)矢耳石样本, 运用基于地标点法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了4种鱼类矢耳石形态识别问题。耳石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值, 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 通过判别分析来区分4种白姑鱼的耳石, 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耳石形态变异矢量可视化。结果表明, 在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 123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46.57%25.39%10.02%, 降维效果较好。其中Ⅰ型地标点67, Ⅱ型地标点58, 贡献作用较大, 解释了主要形态变异, 表明白姑鱼属的矢耳石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听沟“蝌蚪纹”的颈部、头宽部和尾部。逐步判别分析和交互验证结果显示, 截尾白姑鱼、大头白姑鱼和斑鳍白姑鱼的区分效果明显, 判别成功率在81.6%~100%, 白姑鱼区分效果不明显, 判别成功率为58.6%。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石首鱼科特有的“蝌蚪纹”形态进行4种白姑鱼矢耳石种类识别, 存在一定的错判风险, 需要在相关耳石形态学研究与摄食生态学应用中引起注意。本研究以北部湾4种白姑鱼属鱼类矢耳石为例, 利用二维图像分析技术, 检验基于地标法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在4种白姑鱼耳石形态变异和耳石识别应用上的适宜性, 以及听沟“蝌蚪纹”等主要形态特征在白姑鱼属种类识别的有效性, 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耳石形态学在石首鱼科种类鉴定与系统进化、摄食生态学和渔业群体识别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傅里叶分析在江鳕矢耳石形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傅里叶矢耳石分析在江鳕群体鉴别中的有效性,对3个江鳕群体矢耳石傅里叶描述子分别进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数据显示,3个群体的判别成功率为96%,判别函数散点图显示,3个群体分离较清晰,仅有少量重叠;主成分分析中,特征值大于1的1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4.354%,其中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0.718%;聚类分析中,多布库尔河群体和松叶湖群体关系较近,聚为一支。本研究的试验结果证实了傅里叶矢耳石分析进行江鳕群体鉴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椭圆傅里叶变换的鱼类矢耳石和听沟形态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利国  刘必林  方舟 《海洋渔业》2019,41(4):385-396
为了解鱼类矢耳石和听沟的形态特征,根据2014年3-5月采自我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103尾圆鲹属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的矢耳石,进行椭圆傅里叶变换分析。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轮廓经图像处理后解析为椭圆傅里叶描述子,并对耳石整体形态轮廓和听沟形态轮廓重建得到20个谐次。从圆鲹属鱼类的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轮廓分别提取77个椭圆傅里叶描述子系数来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耳石整体形态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41.3%和12.4%;而听沟形态的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33.8%和30.1%。3种圆鲹属鱼类耳石整体形态的交互检验判别分析成功率为100%、95.7%、100%,听沟形态的交互检验判别分析成功率为96.4%、95.7%、95.8%。研究结果表明,椭圆傅里叶变换分析对圆鲹属鱼类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识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南海中部海域鸢乌贼耳石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2012年9月~10月于南海中部海域采集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样本90尾,对其耳石形态特征及计量学参数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耳石样本具有明显的背区、侧区、吻区和翼区结构,背区小,侧区和翼区宽大,吻区长窄。南海中部海域鸢乌贼按照耳石形态的差异可分为3个不同的群体。耳石总长(total statolith length,TSL)、翼区长(wing width,WL)、最大宽(maximum width,MW)与胴长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P〈0.05),吻区长(rostrum length,RSL)、背侧区长(dorsolateral length,DLL)与胴长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P〈0.05)。随着胴长的增加,耳石绝对尺寸逐渐增大,相对尺寸逐渐减小,耳石的形态结构比例基本不变,即背侧区长、侧区长、吻区长、翼区长同耳石总长之比基本保持一致,分别为48.05%、60.05%、35.44%和67.59%,其中侧区长、翼区长与耳石总长的比值随胴长增大而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0年2月~2012年5月从江苏启东、福建东山、海南海口、广东湛江和台湾沿海海域采集到的192 ind多鳞四指马(鱼友)(Eleutheronema rhadinum)标本,取3对耳石,并以矢耳石长、宽、重、长宽比、面积、周长、矩形趋近率、成形系数、密度等指标为基本形态学参数,研究多鳞四指马(鱼友)的耳石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多鳞四指马(鱼友)矢耳石都有基叶和翼叶,中央听沟明显,前缘开阔,后缘窄且闭合。矢耳石的大小和形状随个体生长变化明显,叉长较短的样品,耳石呈瓜子状,边缘规则;叉长较长的样品,矢耳石呈狭长叶片状,边缘有较多波浪形突起。矢耳石形态特征比较显示:多鳞四指马(鱼友)矢耳石在形态上更接近鲈形目鱼类耳石形态,这支持将多鳞四指马(鱼友)归为鲈形目鱼类。矢耳石平均密度为0.80 mg·mm-3,平均矩形趋近率为0.70,成形系数为0.58,耳石长是叉长的2.82%~3.42%,重量占体重的0.06‰~0.59‰。矢耳石度量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其叉长、体重的变异系数,矢耳石形态的稳定性高于其身体形态的稳定性。多鳞四指马(鱼友)矢耳石长、宽、重、长宽比与叉长呈显著相关,耳石长与宽符合幂函数关系。密度、矩形趋近率、成形系数、耳石长占叉长比、耳石重占体重比等参数可以作为表征参数,来衡量多鳞四指马(鱼友)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大黄鱼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矢耳石形态发育和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培育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生长发育与矢耳石形态及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黄鱼矢耳石上的轮纹是每日形成的,第1日轮在孵化后第2天形成,与其初次摄食相对应。(2)大黄鱼卵黄囊期和前弯曲期仔鱼的耳石形态为圆形,进入弯曲期耳石长轴迅速伸长,在后弯曲期耳石形态变为椭圆形。进入稚鱼期,矢耳石开始形成次生核。随后次生核数量逐渐增加,在孵化后47~78 d的个体中,次生核数量稳定在5~7个,耳石近似盾形。(3)根据耳石日轮宽度推算的大黄鱼稚鱼在其仔鱼期生长率(b)与第1个次生核的形成时间(tsp1)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生长较快的个体形成次生核的时间较早,进入稚鱼期所需的时间更短。以上结论表明,大黄鱼矢耳石可以反演其早期生活史阶段的生长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不同地理群体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矢耳石形态特征,进一步明晰其种群划分问题,首次应用长于提取形态特征的地标点法探究了南黄海和东海小黄鱼群体的耳石形态学差异。2022年3—12月,于海州湾、吕泗、长江口和舟山渔场各采集30尾1龄小黄鱼,统一摘取其左矢耳石样本,在耳石外轮廓和耳石内听沟上分别提取了7和4个地标点,进行地标点法分析。结果显示:1)耳石听沟上的地标点8—11相对扭曲贡献率总计为91.88%,耳石外轮廓上的地标点1—7的总贡献率为8.12%,表明4个地理群体小黄鱼的耳石形态差异主要来源于耳石听沟;2)主成分分析散点图显示,部分海州湾群体明显可划分为1个类群,剩余海州湾群体和其他3个渔场所有群体高度重叠聚集为另一个类群,表明南黄海海域可能存在两个小黄鱼种群,即南黄海-东海群和北黄海-渤海群,同时也表明海州湾渔场存在着小黄鱼混栖群体。该现象可能是由于小黄鱼早期鱼卵、仔幼鱼阶段被动扩散和后期主动洄游造成的生境差异,从而诱导其耳石形态表型性状不同。研究结果证实了耳石地标点法在鱼类种间识别的可行性,从耳石形态学角度为中国近海小黄鱼的种群划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黄渤海28种常见鱼类为研究对象,描述不同部位鱼鳞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鲱形目鱼鳞鳞焦不明显,辐射沟呈横向或波纹状分布;鳕形目鱼鳞密布小方块状特殊结构;灯笼鱼目鱼鳞辐射沟数目少;鲈形目和鲉形目鱼鳞呈卵圆形或矩形,前区边缘有不规则钝齿结构;鲽形目鱼鳞前区辐射沟多而密集。不同科属鱼鳞在形状、鳞焦位置、环片形状、辐射沟特征、栉齿分布和侧线管形状等形态特征上有明显差异,可用于不同分类阶元的鉴定。本研究构建的鱼鳞形态信息库为鱼鳞沉积信息分析等基于鱼鳞形态的种类鉴别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根据黄海6种饵料鱼类的碳氮比、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碳含量及非水分含量5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质量排序。结果表明,依代表生物基本能量的第1主成分,6种鱼的质量顺序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凤鲚Coilia mystus、黄鲫Setipinna taty、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细条天竺鲷Apogonichthys lineatus和黑鳃梅童鱼Collichthys niveatus;依代表营养价值的第2主成分,6种鱼的质量顺序为黄鲫、凤鲚、黑鳃梅童鱼、赤鼻棱鳀、鳀和细条天竺鲷;营养质量的综合排序为凤鲚、黄鲫、鳀、赤鼻棱鳀、细条天竺鲷和黑鳃梅童鱼。结果表明,单一营养质量指标或同类营养质量指标都不能完全代表整个饵料鱼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黄海玉筋鱼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4年来,对黄海玉筋鱼渔场变动进行了全年跟踪调查。产卵期对沿海小型流动渔具及定置张网渔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繁殖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海35N°以北近海,存在着范围很广的玉筋鱼产卵场,主要产卵场有3处,各自相互隔离。本文主要以北部产卵场为重点,开展该鱼繁殖习性的研究。北部产卵场玉筋鱼产卵盛期为11月,Ⅳ~V期卵巢内相同卵径的频率分布十分集中,为明显的单峰型,属一次性产卵类型。1龄玉筋鱼95%以上性成熟,作为小型鱼种,个体绝对生殖力很高,纯重在1.8~13.8g、体长在90~200mm,个体绝对生殖力一般在0.60~4.20×104粒,个体生殖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玉筋鱼群体组成简单,生殖群体最高仅为3龄,以1~2龄为主,年度发生量有波动,但不大。过度利用剩余群体以及对幼鱼的破坏,已导致了北部及西部产卵场的发生量连年锐减,实现可持续利用这一资源也是该项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黄海鳀鱼鱼体能值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2002年6月~2003年9月黄海中南部水域鳀鱼的调查资料,分析了产卵、索饵和越冬期鱼体能值的季节变化以及精巢和卵巢能值的变化情况。产卵期(5~7月)、索饵期(8~10月)和越冬期(11~1月)鳀鱼能值的变动情况反应了性腺发育状况。卵巢能值和精巢能值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幼鱼和成年鳀鱼能值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但各个月份幼鱼能值均比成鱼低。鱼体能值从越冬期到产卵前期变化很大,达40%~50%,这主要由脂肪含量变化引起。湿重丰满度系数比干重丰满度系数估算鱼体能值准确度差。  相似文献   

15.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定性调查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6~7月,对黄渤海区沿海一线的32个主要渔港渔村和5家网具生产厂的拖网渔具渔法情况进行了综合定性调查(访问)和定量(测量)研究,调查分析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原理、渔期、渔场、渔具配比、渔船功率等及网口周长、网衣总长、网口网目尺寸、囊网最小网目尺寸等现状。结果表明,环黄渤海区共有各种类型的拖网船25000余艘;小型拖网渔船比例高达80%,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和黄海的部分近岸海域。共调查到34种拖网网型,分别为:有翼单囊单船小型底拖网7种,有翼单囊单船小型浮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底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浮拖网两种,单船桁杆多囊拖网1种,单船桁杆、框架单囊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中型底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大型底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单船大、中型浮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双船中型底拖网3种和有翼单囊双船大、中型浮拖网5种。拖网捕捞强度大大超出渔业资源承受能力,渔获物品种低值、幼小;生计渔业与商业捕捞矛盾突出。翼网和网口网目尺寸大型化、囊网网目尺寸小型化,整个网具大型化;最大网型翼网网目尺寸16000mm,网口网目尺寸15000mm,网口周长840m,网衣总长长度170m,囊网最小网目尺寸40~45mm或18~20m...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1985、2001、2009和2018年秋季黄海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黄海鱼类群落食物网拓扑结构,分析了黄海鱼类群落关键种的年代际变化。结果显示,1985—2018年间,黄海鱼类食物网包含物种67~103个,摄食关系数量为300~449个,食物网拓扑结构密度范围为0.198~0.227,种间关联度为0.044~0.074,符合自然条件下的群落种间摄食关系。1985—2018年间,黄海秋季鱼类群落关键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黄鮟鱇(Lophius litulon)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秋季黄海关键种并未发生变化,鳀为关键被捕食者,小黄鱼是控制群落离散变量的物种,两者的资源均出现衰退;黄鮟鱇作为关键捕食者,其相对资源量上升。1985—2018年间,秋季黄海优势种变化明显,由黄鮟鱇和银鲳(Pampus argenteus)转变为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和鳀;以重量和数量计算的丰富度指数(Rw和Rn)、多样性指数(H′w和H′n)逐步降低,2018年以后显著回升,均匀度指数(J′w和J′n)波动较小。研究表明,近30年秋季黄海关键种没有变化,但优势种变化明显,群落结构有波动,但仍处于较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黄海鳀鱼的生长特征及其年际与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1年1月和2004年1月黄海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越冬群体的生物学资料和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1997~2003年海表水温资料,对鳀鱼的生长特征及其年际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水温与鳀鱼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2000年6、8、10月和2001年1、3、5月份的调查资料对鳀鱼生长的季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和2004年鳀鱼的Von Bertanaffy体长生长方程参数L∞、k、t0分别为190.1mm、0.47、-0.06和172.7mm、0.61、-0.17;体重生长方程的参数W∞、k、t0分别为45.4g、0.46、-0.11和35.5g、0.60、-0.21;生长拐点分别为2.35龄和1.72龄。相对2001年,1~3龄鱼的体长和体重积温生长速度增大,4龄鱼的体长积温生长速度相同,体重积温生长速度减小。(2)伴随着群体的补充和个体的生长与死亡,鳀鱼的体长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鳀鱼个体的肥满度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出现在生殖盛期之前的5月,为0.82;最低值出现在越冬期之后的3月,为0.44。  相似文献   

18.
黄、东海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程济生 《水产学报》2004,28(1):29-34
根据1991年和2000年冬季在黄海中南部和东海中北部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黄、东海底层鱼类群落的资源状况、重要种类的生态优势度与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指数明显下降,个体小型化使生物资源密度显著上升;重要种类成分发生演替,优势度有较大变化;物种丰富度指数(D)下降极其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也有所下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东、黄海带鱼的摄食习性及随发育的变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2000年10月~2002年8月期间收集的1986尾带鱼食性的分析,发现带鱼的食物包括80余种生物种类,主要以甲壳类和鱼类为食,其余类群所占的比例很少。带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摄食生态位发生转移和扩大,食性类型由浮游生物食性逐渐转变成游泳动物食性,摄食范围由狭食性逐步向广食性转变。这些转变既减少了大个体与小个体之间的食物竞争,又增强了带鱼摄食的种间竞争能力。另外,结果还表明带鱼的摄食强度在发育过程没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黄、勃海8种鱼类的生态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唐启升 《水产学报》2002,26(3):219-225
研究应用室内或现场实验生态方法测定了黄、渤海8种鱼类的生态转换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比较了室内与现场方法所测得数据的差异。结果表明:(1)8种鱼类的生态转换效率有显著差异,以湿重或比能值为单位表示的生态转换效率变化范围分别为12.9%-39.0%和14.8%-46.1%;(2)温度、体重、摄食水平、饵料种类和群居行为等生态、生理因素均可能引起鱼类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的改变。其中,生态转换效率随温度和摄食量增大均呈倒U型变化趋势,随体重增大则呈减速下降趋势。当鱼类摄食不同饵料生物或群居行为发生变化时,能引起其摄食率与生长率显著差别,却不能使以比能值为单位表示的能量转化效率发生显著变化;(3)不同研究方法可能引起测定结果的显著不同,且其差异程度随鱼种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